1994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德国舆论高度重视李鹏访德
本报波恩7月6日电记者黄晴、刘华新报道:在李鹏总理访德之际,德国舆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充分报道,普遍重视这次访问。
在李鹏总理抵达波恩之前,德国舆论就对近几年中国总理首次访德的背景作了大量介绍。有影响的《法兰克福汇报》2日报道说,德国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其经济增长、国内形势稳定和通过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增加外交接触,自信心明显增强。它还说,德国政府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和在解决亚洲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和在不扩散核武器及核材料等问题上,中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报纸突出报道两国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并引用中国海关统计数字说明近年来双方贸易又有较大幅度增长。
李鹏总理抵德后,《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等各家大报都在头版头条或头版显著位置给予及时、大量的报道。许多报纸配发了李鹏总理与德国总理科尔、德国总统赫尔佐克会晤的照片。德国“新闻电视台”也于李鹏总理抵达的当天晚上在《新闻焦点》栏目中播发了专题报道。
在各种报道中,中德经济合作占据突出位置。各报都重点报道了中德双方此次签署的约35亿美元的合同、意向书,认为这一成果对中德双方都是有利的。《世界报》5日和6日在经济版上还连续介绍了邯峰电厂和宝钢冷轧机等10多个中德合作项目。
对于中德之间应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许多报纸都作了充分报道。对德国政府重申支持中国“复关”、德国经济界欢迎美国将人权问题与对华最惠国待遇脱钩,新闻媒介也予以重视。《法兰克福汇报》和《世界报》都报道了德国经济东方委员会关于“抓住机遇、扩大双边合作”的积极立场。波恩《总汇报》还突出报道了德国经济部长雷克斯罗特的谈话,他说,德国将在欧洲联盟内为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限制进一步努力。
此间新闻媒介对中国政府关于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重要的人权这一主张也作了篇幅较大的报道,并援引李鹏总理的话说:“中国主张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对话。”(附图片)
七月六日,德国勃兰登堡州长施托尔普(左)在波茨坦会议纪念馆迎接李鹏总理。新华社记者郭勇摄(传真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本报记者张启华徐步青
7月6日下午2时15分,李鹏总理的专机从波恩机场起飞,50多分钟后,降落在柏林机场。李鹏总理的柏林日程上的主要去处是波茨坦。李总理一行下飞机后,便乘车直接来到波茨坦。勃兰登堡州州长施托尔普在采琪莲宫门前迎接李总理。李总理用德语向记者们问好,州长把李总理引进采琪莲宫饭店的元帅厅。
采琪莲宫是本世纪初仿照英式乡村别墅建造、并以女王储名字命名的。1945年7月,美、苏、英3国首脑在这里会晤,签署了著名的《波茨坦协定》,从此波茨坦被载入史册。后来,人们在会址建成纪念馆,供人参观。如今采琪莲宫成了旅游胜地。
李总理在州长陪同下,参观了当年美、苏、英三国首脑签字大厅。在参观中,李总理详细询问了斯大林、杜鲁门、艾德礼当时的座位及具体情节。纪念馆里摆有图书、照片等实物。离开时,李总理在贵宾簿上签名留念。在德国统一后,这是我国政府首脑的墨迹首次出现在该贵宾簿上。
李鹏总理在采琪莲宫前对记者们说:“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进行了友好谈话。”是的,中德两国人民都不会忘记过去。中德两国人民要更紧密合作,为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柏林7月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卢旺达内战探源
徐济明
4月6日晚,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所乘飞机遭火箭袭击遇难。卢旺达局势骤然恶化。几小时以后,以胡图族为主的总统卫队同以图西族为主的卢旺达爱国阵线武装在基加利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战争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估计已造成50万人丧生、250万难民流离失所、数十万难民涌向邻国。
卢旺达酿成今天这样令人痛心的局面,是多种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大体上有以下这些因素:
一、部族矛盾卢旺达居民中胡图族约占85%,图西族约占14%,土著的特瓦族占1%。历史上,图西人建立了对胡图农民和特瓦人的封建保护制度,成为统治民族。在殖民主义入侵以前,两族尚能和平相处。19世纪末起,德国和比利时相继建立殖民统治后,都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利用图西族原有的姆瓦米专制政权统治胡图族。50年代末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殖民统治者又支持胡图族上层分子反对图西贵族的统治,挑起两族的激烈冲突。殖民当局进行镇压,大量图西族难民逃亡邻国,由此埋下了图西人和胡图人之间部族矛盾的祸根。1962年卢旺达独立后,胡图人的卡伊班达政府对图西族实行报复和排斥政策,使两族矛盾十分尖锐。1963年、1967年和1973年又先后发生三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从此,这两个部族间的矛盾成为卢旺达政局不稳的根源。
二、难民问题1959年至1973年间,卢旺达发生四次大规模部族冲突,大量难民(主要是图西族)逃居邻国。据卢旺达官方估计,流亡在邻国的卢旺达难民有50多万。
1973年上台执政的哈比亚利马纳政府强调民族团结和平等,国内政局比较稳定。他本人三次连任总统。但他对难民回国的要求一直未予置理,对乌干达等邻国政府要求协商解决难民问题的建议断然拒绝。难民问题一直是卢旺达政局不稳的隐患。
流亡在乌干达的图西人于1979年成立了卢旺达全国统一联盟,1987年改名为卢旺达爱国阵线。这个组织打破部族界限,吸收胡图人和特瓦人难民参加。1988年,爱国阵线在美国举行会议,认为“解决卢旺达难民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回国”,而“武装回国可能是最终选择”。
果然,1990年10月1日,1000多武装难民从乌干达南部进入卢旺达,从而引发了历时三年的卢政府军与爱国阵线武装之间的内战。
三、人口爆炸、土地紧缺卢旺达国土仅2.6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独立初期的300万增到目前的8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300多人,是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卢旺达每个妇女平均怀10胎。一个农民平均耕种不到半公顷土地。每个农民家庭平均有4个有继承权的儿子。每个儿子只能得到1/4份额,不够养活全家。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劳工市场,另谋生计。因此,大批难民回国,势必危及国内居民的生存。在这次总统遇难引发的全国性混战中,许多激进的胡图人组建了民兵和敢死队,没有田地的农家子女也应征入伍。这支武装横行乡里,不分种族,残酷杀害胡图人和图西人,实际上是一场争夺土地的争斗。
四、经济落后的症结这次卢旺达内战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落后。卢旺达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人口增长率。由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91%的劳动力靠自给自足的农业为生。特别是80年代末的3年间,自然灾害频仍,全国近1/3的地区遭受洪灾和虫害。此外,国际市场咖啡价格暴跌,卢旺达的出口收入因之减少2/3。1990年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财政赤字倍增。尽管政府被迫接受国际组织提出的经济调整计划,如采取货币贬值等措施,但未见成效。经济危机使各种矛盾更加尖锐,从而引发内战。
五、多党制的后遗症正当卢旺达政府全力应付与爱国阵线的内战时,又受到多党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在西方停止经济援助的威胁下,1990年11月13日卢总统被迫宣布实行多党制。1992年4月6日,卢旺达组成多党联合政府,由5个主要政党组成,其中反对党占内阁中的10席。多党政治不仅使政府软弱无力、缺少权威,而且使政府和爱国阵线之间的矛盾复杂化。实践证明,多党民主并未给卢旺达带来民主,也未带来稳定和繁荣,而是加剧了内乱。
从根本上说,引发内战的上述诸因素都不是短期内轻易能解决的。哈比亚利马纳总统遇难,使国内缺乏一个主张民族和解、有一定威望、为各派政治势力都能接受的领袖人物,这就更给当前政治解决卢旺达内部问题增加了难度。卢旺达国内局势最终恢复平稳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也门
北方部队控制亚丁
南方首脑去向不明
本报阿布扎比7月7日电记者安国章报道:继昨天也门南方第二大城市穆卡拉被北方部队控制后,北方部队已于今天中午完全控制了亚丁市。
亚丁电视台宣布说,亚丁地区的战斗已结束;比德等南方领导人不知去向。
报道说,几天来,北方部队对亚丁和穆卡拉发动了空前强大的攻势,南方部队将穆卡拉机场的军用飞机转移到哈德拉毛地区的另外的机场,指挥战斗的社会党总书记比德已进入山区,穆卡拉市已于昨天被北方部队控制;在亚丁战场,北方部队昨天攻入了靠近亚丁市中心的地区。
对也门局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发表评论说,双方应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以穆罕默德为首的阿拉伯联盟代表团今天抵达萨那就解决也门危机问题与也门领导人进行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侯赛因与穆巴拉克会谈约旦国王侯赛因6日下午在对埃及数小时的短暂访问中,同穆巴拉克总统就中东和平进程以及约以和谈问题举行了会谈。侯赛因访问埃及是为了向穆巴拉克通报约旦准备加快同以色列和谈的决定。约旦和以色列代表上月在华盛顿达成一致,首次同意两国于7月举行直接和谈。
国际组织代表团决定中断在海地活动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派驻海地的代表团6日宣布,暂时中断在海地的活动。代表团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发表新闻公报说,代表团决定离开海地,是因为海地“临时总统”若纳桑(前译约纳圣)日前公开发表声明,认为代表团在海地的存在“不合法”。海地“政府”已将这一立场通知代表团并要求它中断在海地的各种活动。
扎伊尔组成新的过渡政府扎伊尔新总理肯戈·瓦东多6日组成新的过渡政府。扎伊尔国家元首蒙博托同日签署法令批准了新政府的组成。新的过渡政府除总理外还有46名成员,其中包括4名副总理、24名部长和18名副部长。
德加领导人与德洛尔讨论7国首脑会议的筹备问题德国总理科尔、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和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德洛尔6日在波恩讨论了7国首脑会议的筹备问题。3位领导人还讨论了德国同加拿大的双边关系和欧洲联盟同加拿大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前南斯拉夫的局势。
保土两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保加利亚海军与土耳其海军近日在黑海东南部海域进行了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保电视台6日报道说,这次军事演习是根据保土军事合作协定进行的。演习的主要项目是舰艇的海上布雷与排雷。这是保土两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哈议会通过迁都计划哈萨克斯坦议会6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将首都从现在的阿拉木图市迁到位于哈中部的阿克莫拉市,整个迁都计划将在2000年前完成。(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大马士革宣言》外长会议闭幕
发表关于也门局势声明
据新华社科威特7月6日电《大马士革宣言》签字国外长会议今天在这里闭幕。与会外长决定立即向也门南方城市亚丁运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将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结束也门内战。
除卡塔尔外,各国外长在一份关于也门局势的声明中,呼吁也门南北双方领导人以也门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立即执行安理会通过的关于也门问题的两项决议,遵守双方6月底在莫斯科达成的停火协议。声明表示,如果也门战火继续下去,《大马士革宣言》签字国为了维护也门和阿拉伯人民的最高利益,“将不得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付新的现实”。


第6版(国际)
专栏:

  柬国会通过提案
宣布民柬非法
新华社金边7月7日电(记者邢和平)柬埔寨国会今天结束关于宣布“民主柬埔寨”为非法的提案的辩论,并表决通过宣布民柬非法的提案。
总数为120名议员的柬埔寨国会,有103名议员出席了上午的会议,他们中包括第一首相诺罗敦·拉那烈和第二首相洪森。表决结果是,出席会议的103名议员一致举手通过了这项提案。
根据通过的这项提案,民主柬埔寨及其军事力量被宣布为非法,其政治机构和军事力量将被视为违反王国宪法和法律的组织。犯有刑事罪的该组织成员将受到法律追究。该提案还宣布没收民柬在国内外的财产。
国会通过的这项提案将呈交国王签字后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巴黎会谈
决定尽快召开巴以埃约四方外长会议
据新华社巴黎7月6日电(记者梁贵和)到巴黎接受“博瓦尼和平奖”的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6日在巴黎举行会谈,着重讨论全面落实巴以协议问题。
这是阿拉法特与拉宾自今年5月在开罗签署加沙和杰里科自治协议以来的首次会晤。
在第一轮会谈后分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阿拉法特和拉宾宣布,巴以双方决定尽快召开巴解、以色列、埃及和约旦四方外长会议,讨论如何按照巴以去年9月在华盛顿签署的原则声明遣返和安置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阿拉法特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问题、难民问题和耶路撒冷隔离问题,会谈是“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进一步推动了和平进程”。
拉宾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以巴双方决定成立几个委员会,分别讨论“开罗会谈遗留的未决问题”。关于以色列在加沙和杰里科等自治领土向巴勒斯坦移交卫生、关税、教育和旅游等领域的权力问题,双方决定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进一步谈判解决这些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俄等五国公布波黑版图方案
波黑各方对版图方案各执己见
本报贝尔格莱德7月7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美、英、法、德、俄5国联络小组6日在日内瓦分别向波黑穆—克联邦和塞族领导人公布了波黑版图方案。这一版图方案已于5日由美、英、法、德、俄5国外长一致通过。
波黑各方领导人6日均对版图方案进行了批评,但穆—克联邦总统祖巴克(克族人)说,联络小组尊重了穆—克联邦的一些要求。该联邦总理西拉伊季奇(穆族人)亦表示,他并不感到“完全悲观”。波黑穆族领导人伊泽特贝戈维奇则表示,穆族将签署这一版图方案,因为他相信塞族将拒绝这一方案。
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6日说,塞族已习惯了外部压力,压力“从来没有影响过塞族的决定”。他抨击版图方案完全是“美国意志的表现”。他说,根据这一方案,塞族至少要让出13个目前控制的城市。但他同时表示,塞族“没有失去一切”,如果5国计划保证塞族共和国在未来波黑联盟中拥有“类似乌克兰在前苏联”的国际法主权地位,并合理解决萨拉热窝问题,塞族签署版图方案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二十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八日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开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应邀正式参加关于政治议题的讨论。图为与会八国首脑。上排左起: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梅杰、法国总统密特朗、德国总理科尔,下排左起: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访问波兰
本报华沙7月6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应波兰总统瓦文萨的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下午飞抵华沙,开始对波兰进行26小时的正式访问。
欢迎仪式后,波美两国总统在小范围内进行会谈。会谈后,克林顿对记者说,他们广泛地讨论了双边政治和经济合作以及区域安全等问题。他再次强调,美国主张扩大北约,波兰“最终”一定会加入该组织。他说,参加“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迈向北约的“第一步”。
访问期间,克林顿还将会见参加中欧9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马其顿、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外长会议的各国外长。这些国家的外长将于明天商讨地区安全和合作的方式,以及美国提供援助等问题。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也将出席会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