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四十年来第一春
冯其庸
昆曲,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建国后在历次的会演中,也都有昆曲的演出,但像这样全国性的昆曲青年演员交流会演,40年来,还是第一次,所以这次昆曲的会演也是昆曲的盛大节日。
我一向认为中国的戏曲,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全面、最精美、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综合性的最杰出的反映。论历史,如果从它的源头两汉的百戏算起,那已经有2000年了。如果从它的成熟时期算起,即从宋金杂剧算起,也已经有1000多年了。就是单从昆剧算起,也已经有了500来年的历史了。我们的一个剧种,比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历史还要早,而且早得很多。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积累的一种艺术,一种文化的继续和集成,它当然会包孕着许多文化和艺术的精华。
论它的形成,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容了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而形成的:它包容了中国文学的诗、词、歌、赋、曲(小曲)、楹联、相声等等。它的韵白,显然是与中国诗词歌赋和古文的朗读有关。而它的音乐则又包容了中国音乐的各个方面。戏曲的伴奏,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音乐合奏。
论它的表演,则它把舞蹈、杂技、武术糅合在一起加上虚拟的动作,形成了中国戏曲表演的一整套体系。尤其是中国戏曲的程式化的动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这种程式化的动作,决不是一时一地创造出来的,它同样是在历史积累的进程中形成的,其中如起霸、亮相等动作,从山西发现的宋金戏曲雕塑来看,可知这些程式化的动作,在当时已经形成了。
论它的舞台美术,包括服装道具脸谱等等,则又是集中国古代美术之大成,其中脸谱一项,其渊源更是悠久。
所以,说中国的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的、精美的、综合性的体现,这话是一点也没有错的。应该认识到中国的戏曲文化和艺术,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文化的一项杰出的创造和贡献!这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保护和发扬!
看了这次的演出,我感到异常欣奋。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我们的昆曲后继有人!这一大批青年昆曲演员给我的突出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继承了传统,而且有了崭新的创造和发展。他们并不是刚刚学会了几出戏可以上台演出,他们已经是卓然自立,可以让你一睹风采了。这次的演出,虽然还是有所差异,但可以说,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单独来看,都是一出出好戏。就以这次演出的《牡丹亭》的《游园》《惊梦》《寻梦》等演出来看,确是给人以精致完美的感觉。尤其是这些青年演员,正当豆蔻年华,与剧中人的年华相当,真正是风华正茂。
这次演出中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就是有日本昆剧之友社的参加演出。第一天我看了前田尚香的《昭君出塞》,真正感到这是一个奇迹!前田尚香的演出,可以说是一丝不苟而且也一丝不乱,那么多的身段动作,踩着锣鼓点子,一一演来,竟能丝丝入扣,可见这位演员是花了多大的功夫,而教戏的老师又是花了多大的心血啊!这一点,又证实了我说的中国的戏曲,是我们民族对全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大贡献,它必将为全人类所珍惜和爱护!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我们有这么一大批青年昆曲演员,这是我们事业的一大成功和发展,这批演员和这次演出,在我们的戏曲发展史上,昆剧发展史上,必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第8版(副刊)
专栏:

  化作春泥更护花
王蕴明
新蕾的绽开,凝聚着老一辈的心血。拥有五百年历史的昆剧,饱经沧桑,几度兴衰。近几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同其他民族传统艺术一样,处于困境之中。前几年花大力量培养出来的一批青年演员,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有的走向银幕、荧屏,有的进入歌舞厅,有的经商,有的流向海外,昆剧面临着断代的危险!面对此情此景,老一代艺术家忧心如焚。去年4月,全国6个昆剧院(团)负责人聚会苏州,一致认为当前拯救昆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中心环节是凝聚力量,培育新秀。于是建议1994年举办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以鼓舞士气,争取社会关注。随后,由曹禺、周巍峙、林默涵、张庚、郭汉城、阿甲、马少波等联名发出呼吁,希望有关领导部门与社会关心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昆曲的前途与命运。此议得到了文化部、广电部、人民日报社、北京市等领导同志的支持,经多方磋商,促成了此项活动的如期进行。
为了青年一代的成长,老一辈艺术家、各文化主管部门和剧院(团)负责同志,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上海昆剧团参演的是上海戏校的应届毕业生,上海的张娴、张洵澎、王芝泉等老师们继承老校长俞振飞的遗志,以慈母般的心肠精心哺育,不辞辛劳。会演前夕,团长蔡正仁遭车祸负伤,不顾伤痛,召集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确保演出工作的顺利进行。硕果仅存的南昆传字辈老先生周传鉴、姚传芗、倪传钺,不辞高龄,为江苏省昆剧院、苏昆剧团、浙江京昆艺术剧院的青年们传经教艺,指点迷津。湖南省昆剧团的领导为确保剧目的艺术质量,特邀北京著名导演周仲春赴团,精打细磨,刻意求工。北方昆曲剧院百岁高龄的老前辈侯玉山,躺在病榻上仍惦念着青年的培养,传递着他从艺的宝贵知识与经验。已近耄耋之年的马祥麟老先生仍时时关心、指导着他曾亲授过的北昆与日本青年的技艺进步。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演员李淑君等连续数月来,早起晚寝,陪着青年演员练功、教戏。张玉文、侯少奎、韩建成等为了给青年演员教戏,竟把同为参演的子女“扔”在了一边。真可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北昆剧院承办此项活动的全部组织工作,在财力与人力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院上下齐动员,顶着酷暑,四处奔波,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仍兢兢业业,毫无懈怠。可以说,上下左右,方方面面,达成了一个共识:为青年演员的成才铺路、搭桥、浇水、施肥,大家的共同心愿是:为了昆剧艺术的振兴繁荣,为了优秀传统民族艺术的万古长青。(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昆曲兴盛待后生
汪世瑜
看了整个交流演出,给人留下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昆剧事业后继有人。诚然,昆曲的表演艺术具有相当严谨的规范性,目前不少青年演员对传统表演艺术的继承,在一定程度上尚处于“描红”阶段,但从他们在舞台上所闪现的光彩中,已经向人们展示一代昆剧新人正在茁壮成长。
建国40多年来,昆剧界曾先后举行过多次老中青演员的会串和会演,许多前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就今天的年轻演员而言,尚难望其项背。但是,从本届的交流演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前辈昆剧演员(包括一些已故的大师级艺术家),有不少在天赋条件和文化素养上尚不及今天的年轻一代。原因也很简单:旧时代学戏大都是为生活所迫,有些演员原本不具备学戏的条件,只是因后天的努力,克服了先天不足的局限,而终成一代名家。然今天的青年演员都是百里挑一,在不断地比较、遴选和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可育之材。因此,交流演出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这次参赛演员,都是条件优越、前途未可限量的一代新秀。如果能继续在师承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能挑起兴盛昆剧之重任。
我的第三个深刻印象是:昆剧艺术无愧于是“百戏之师”。虽然,近百年来许多地方剧种在艺术态势上发展较快,但博大精深的昆曲艺术始终以强大的生命力保持和发展着自身独具的优势,仍源源不断地给新兴剧种以丰富的艺术养分。如此次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班的不少其他剧种的青年演员演出的精彩昆曲折子戏,就很好地展示了昆剧艺术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又如,这次由日本昆曲之友社参加演出了一台折子戏,更是显示了昆曲艺术在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特有地位和价值。尤其难得的是:日本朋友在台上的表演,一板一式都那么讲究规范,真令我们专业昆剧工作者不胜感慨。
我的又一个深刻印象是:青年演员的创新意识。这也是他们在此次交流演出中所显示出的一种在努力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基础上有所进取、有所发展的可喜趋势。同样,这次会演各地不少优秀青年演员的精彩表演,也深含和凝集着许多前辈、老师的心血和为此付出的巨大劳动。


第8版(副刊)
专栏:

  昆坛又现一代新秀
钮骠
昆剧艺术自诞生至今500年来,历尽沧桑,几经兴衰,到20世纪40年代末,已呈凋敝之势。是新中国给她重新带来了生机,以一曲《十五贯》的演出为契机,使其春风吹又生,老树绽新花。浙江、上海、北京、江苏、湖南各地相继成立了昆剧院团,以“传字辈”为主干的老一辈艺术家,重整旗鼓,悉心传艺,几年间,新人源源脱颖而出,承继了大批优秀剧目和保留在这些剧目中的表演艺术,并不断推陈出新。戏曲艺术就是这样:技艺保留在剧目中,剧目保留在人身上;人在剧存,剧在艺存。近年来,在戏曲艺术处于暂时不够景气的境况下,有人不能安贫乐道,见异思迁,致使昆剧人才出现流失现象,难免令人堪忧。这次看了昆坛又一代新秀的演出,以上忧虑,可得几分纾解。当今尚有这样一批执著于昆剧事业的青年来者,在矢志不移,求索不息,其情可嘉可敬。有他们在,昆剧就不会衰亡。
这些青年演员来自不同地区,各有不同师承。有的古朴粗犷,有的闲雅清俊,有的规整细腻,有的文武兼备,允称流派纷呈,各有千秋。同是一折《烂柯山·痴梦》,四家演来,就不尽一样。几台《牡丹亭》中生、旦的表演,在展示角色心态上,雕琢人物形神上,由于不同的理解,从而有不同的艺术处理,这都是应当允许和倡导的。昆曲自其产生之始,就出现了流派众多、诸家并秀的局面。这一传统,值得继承。多年来评论界似乎曾有一种先入为主,动辄便将某一演员捧为一尊的偏颇。我看,当改变之。优劣短长,各方观众自会评说。兰圃中千姿百态,各放异香,有何不好?这次会演中大家共同切磋剧艺,排除门户之见,集思广益,扬长克短,显然大有利于昆剧的振兴与发展。
这次除了演出院团的演员参演外,还有戏曲学府的师生。昆剧以其精妙高深的表演艺术,影响过众多剧种的成长。京剧界自程长庚始,及至谭鑫培、陈德霖等一代大师们,哪一位不是以昆曲戏打了基础,受益莫大。唯有“文武昆乱不挡”,方为优秀演家,这成了衡量京剧演员技艺水平是否全面的公认标尺。中国戏曲学院这次推出了史红梅、吕慧敏、邱玲、张威、赵璐群师生5人参演,汇报了她们的学习成果,值得肯定,应当继续下去,坚持京剧界这一优良传统。


第8版(副刊)
专栏:

  昆剧发展中的新起点
蔡正仁
这几天,天天在剧场看戏,看到许多新一代的昆剧接班人,真是百感交集。人们常说戏曲大滑坡,更不时地在耳边响起“京剧、昆剧必定衰亡”的论调。我想这些好心的先生们如果进入剧场来观戏,也会有感触的。当然,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昆剧首当其冲,遇到了许多巨大的困难,它的存亡问题的确还没有解决。但是看了这次的青年交流演出,无论怎样遐想,总很难和“注定灭亡”相联系。一个剧种的兴与衰主要看两点,一是有无观众,二是有无优秀的接班人。而这几天在人民剧场所发生的一切,古老的昆剧似乎在用它活生生的现实向世人宣告:昆剧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前进着。
昆剧的“后继有人”,是否就能说明昆剧的生存已经不成问题?我认为我们的青年演员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注意创排新戏,塑造新的艺术形象,成为昆剧改革的“排头兵”,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学了一批实实在在的传统戏,这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一批观众所欢迎的新剧目,我们仍然会面临着丢失观众的危险。我们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青年演员就有可能流失,昆剧就有可能重蹈过去的覆辙。因此,尽管这次演出后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但这不是交流演出的“结果”。它应该成为昆剧发展中一个新的起点。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青年演员能名副其实迅速成为昆剧舞台上的主力军,逐渐挑起昆剧改革的重担。如果说这次昆剧青年交流演出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么我认为在所有的参赛剧目中新剧目太少,使人耳目一新的角色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只要肯下功夫,我们的青年演员们是能够做好这件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