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小城镇大作用
——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及农村城市化的思考
王建功董昭和王明钢王培泉张永森
小城镇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山东省农村小城镇建设,自东而西呈迅猛发展之势。根据调查和山东省建委提供的资料,1993年底,全省有建制镇979个(含县城关镇67个,不含县级市、区城关镇)、集镇(乡政府驻地)1395个。从经济发展和综合建设水平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乡镇驻地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二、三产业产值3亿元以上,财政收入300万元以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70%的一类小城镇约占乡镇总数的15%。乡镇驻地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二、三产业产值1亿元以上,财政收入100万元以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率达到50%的二类小城镇约占30%。乡镇驻地常住人口3000人左右,二、三产业产值5000万元,财政收入50万元,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率达到30%的三类小城镇约占55%。
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有其历史必然性。
(一)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农村城市化水平与之相适应;而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又必然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山东省1978年前,农村小城镇很少,但近几年发展很快,据调查统计分析,目前全省城市化水平已接近25%,城市化水平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一方面,非农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从而使山东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较强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先“市”后“城”、“城”“市”并进的格局。目前,全省集中在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产值大约占总数的40%。越是市场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小城镇建设速度越快、规模越大。
(二)资源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必然要求。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冲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的农村经济运行系统,日益走向城乡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大大突破了原有社区界限,小城镇则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载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城乡商品的交换和经济信息的传递,起了重要的网结和推进作用。
(三)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结果,不仅打破了经济的封闭性,而且日益改变着过去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下封闭的农村社会结构,从“乡土社会”走向“城镇社会”,成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农民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农村4.2亿劳动力中,有1亿多剩余。据有关部门测算,90年代中后期,全国农村每年还将增加600—700万个劳动力,本世纪末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亿人。山东的实践证明,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领域转移创造了条件。据统计,近10年来,全省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千万人。
    农村城市化框架的形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而农村城市化与整个现代化事业将是梯度发展态势,其基本框架将是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化进而实现整个现代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枢纽地带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将逐步成为我国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地区。
小城镇的发展,由于发展的条件、路子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以产业结构划分,可分为第二、第三产业主导型和综合产业发展型等;以地域优势划分,则可分为沿海、沿边、沿路和近郊经济发展型等;以资源划分,还可分为文化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开发型等。根据对山东省的调查,目前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以下8种类型,即乡镇工业主导型;市场带动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开发型;工矿服务型;地域优势型;强村膨胀型和综合发展型。
    发展小城镇的指导方针与对策
根据山东的实践经验,发展农村小城镇,应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方针,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与大中城市协调配套的小城镇群体,使之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主要是:
(一)更新观念,增强城市化意识。目前,各级对搞好小城镇建设的认识还不尽一致。由于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还是规划设计,不少地方在很大程度上还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框框的束缚,不能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去判断情况,进行决策。因此,各级都应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破除旧观念,增强城镇化意识。第一,应破除按行政区划设置小城镇的旧观念,树立按经济区域发展小城镇的新观念;第二,应破除观望等待、安于现状和唯条件论的保守观念,树立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新观念;第三,应破除小城镇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的滞后观念,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新观念。
(二)把握力度,确立正确的指导原则。概括起来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原则;效益优先原则;辐射带动原则和保护耕地原则。
(三)注重前提,科学规划设计。规划工作是小城镇建设的前提,只有规划搞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地、合理地、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山东省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城市化分步实施目标的设想是:200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0%左右,2010年达到50%左右。
(四)因地制宜,走各具特色的建设路子。总结山东各地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建设路子:
1.吸引农民建城。淄川区通过全面规划设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3万多农民进城开发。几年来,共集聚资金10亿多元,建成了30条商业街和一批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和商业网点。全区23个乡镇有11个乡镇44个村的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开发,有18个乡镇参与房地产开发,集聚资金达13.5亿元。
2.发展龙头企业带城。安丘市黄旗堡镇通过五个龙头企业的发展,建起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加快了小城镇的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一批农村劳动力。目前,该镇镇区人口已达2.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0%以上。
3.培育市场促城。莱州市沙河镇几年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硬化路面,安装路灯,修建地下排水设施,绿化镇区;投资450万元,改善邮电和通讯设施,优化经商兴贸环境,为镇区市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已培育起八大专业市场,拥有49个市场、1.1万个摊位,成为全省有名的四大集市之一。
4.起用能人办城。寿光市文家镇“农民城”的崛起,就是由于这个镇有一批开拓型能人,特别是一把手,有超前意识,有较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5.“以‘凤’兴城”。“以凤兴城”包括“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两个方面。所谓“引凤筑巢”,就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广大农民和国内外客户到小城镇投资建城兴城。昌邑县石埠镇利用这种办法,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筹资2500万元,建成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东都商城。所谓“筑巢引凤”,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个体、集体、国营、外商到小城镇办企业,上项目,促进和带动小城镇建设。济南市仲宫镇,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通讯和供电等条件入手,搞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来镇区建厂和经商,从而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
(五)勇于改革,制定优惠政策。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基本思路是,改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来划分农业、非农业人口为按居住地划分城市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能做到主要农副产品基本自给,小城镇有其承受能力的,可否搞些由县级政府自主确定“地方城镇户口”规模和劳动力转移进度的试点?
2.改革投资管理体制。为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必须广辟资金渠道,逐步建立起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外资共同投资建城、兴城的多元投入机制。当前的主要筹资渠道:一是管好用好国家规定用于小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积极稳健培育小城镇房地产开发市场,鼓励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开发建设;三是吸引外资、外商参与小城镇建设。四是逐步增加各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投入的重点应放在搞试验示范区和样板城镇上;五是提倡农民以资或以工入股的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
3.改革土地管理使用制度。土地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承包土地政策,二是小城镇征用土地政策。就承包地而言,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进城农民让出承包土地,促进土地逐步向种田大户集中,实行规模经营。对城镇建设用地,可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的办法。变一次性征地、一次性付款,为以股份的形式联合开发,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土地这一特殊“资本”的长期收益。同时,应严格地价政策,切实保护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4.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制度。应通过户籍制度、土地经营制度改革,鼓励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应制定分步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计划,建立诸如劳动服务公司、劳务介绍所等不同形式的中介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了解除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和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新的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险制度。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发展我国农业的对策
沈桂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基本解决了11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有些问题已从不同侧面影响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工农关系不协调,削弱了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发展稳定性差,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难度大;农民进入市场步履维艰;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推进;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和一些地区环境恶化,制约农业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90年代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一、保持工农业协调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关系,无论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始终都不能动摇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方针。江泽民同志指出:“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保证农业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宏观部署中,我们要理解并贯彻这个精神。其次,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改善农业的贸易条件。再次,要协调工农业发展速度。根据工业化规律,在90年代以至下个世纪初,工农业发展速度比例应基本保持2.5∶1。最后,要加大农业投入的力度,强化农业发展的后劲。
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稳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努力提高单产水平,10年内粮棉单产要分别增加50公斤和12公斤;积极实施节水农业新技术,将灌溉水的利用率由40%提高到50%;提高科学施肥和使用农药新技术的水平,使化肥利用率由现在的30%提高到40%左右;采取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使现有1/3的中低产田得到改造;改进耕作技术,将耕地复种指数由80年代末的150%提高到160%;选用、推广、普及高产优质抗病虫的作物和畜禽良种,其中粮棉生产用种在90年代要更换1—2次;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技术,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近40%提高到50%,农业科技进步率由“七五”的35%提高到45%。今后国家农业科技投资的比重应达到占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
三、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培育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区域性规范化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自上而下的农业市场信息网络;促成市场化价格机制的形成;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引导农民构建组织,走上新的联合之路;维护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需要制定并贯彻农业流通法规。政府职能的转变取决于计划调控、市场调节、法律监控三种手段发挥的效率。政府的职能在于通过制定最低保护价格适度保护农民利益,通过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来稳定农产品市场和价格。
四、保护农业的资源和环境。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且资源和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的国家,未来应该选择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持续农业的必要措施是:增加农业物质和劳动投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传统优良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有机技术与无机技术相结合、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技术体系,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开展集约化经营,发展多种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运用法律手段防止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的短期经济行为的发生,强化全民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作者为中国农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