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工贸快速增长粮油基础稳定
吴江发展农业始终不渝
编者按:经济较为发达的吴江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经验,值得一读。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否一定以农业的停滞甚至萎缩为代价?或者说,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否就会使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降下来?在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农业的稳定与繁荣是否就无路可循?诸如此类问题吴江市用事实作了回答,可供大家参考。
                  
本报讯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吴江市在迅速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始终把农业作为振兴经济之本,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1993年,吴江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67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进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前列。同时,农业在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连续11年稳定在4.75亿—5亿公斤之间,亩产超过625公斤,油菜籽总产达到4万吨左右。确保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等自给有余,每年还向国家提供1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近三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20%以上。
吴江经济长期坚持农工贸三业协调发展的方针,虽然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70%下降到1993年的5%以下,但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观念也没有动摇过。为了稳固农业基础,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多年来,吴江市在政策措施上扎扎实实地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部分农户由于人员增减等矛盾,确需进行承包土地调整的,遵循“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采取“动帐不动田”的办法,进行局部调整。保持了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加快建立和健全农业积累机制。多年来,吴江市除了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对农业增加投入外,还多渠道筹集农业发展资金,以增加有效投入。乡镇企业除按规定每人每年上交120元建农金以外,每年还必须拿出结算利润的1—2%作为农业发展基金。近五年来,全市筹集的建农基金已累计达1.5亿元。
三是稳妥进行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户完成国家下达的粮油收购指导性计划的同时,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制度。对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改进服务,发挥调剂余缺,平抑销售物价等主渠道作用。
四是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仅去年,市政府对有关部门清理和停止的涉农“三乱”收费项目达68项。多年来,该市对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都能当场兑现资金,从未出现过“打白条”的现象。
五是切实搞好土地复垦、复耕和开发利用。1989—1993年,全市共复垦、复耕零星压挖废土地达7517亩;开发利用荒滩地项目13个,面积12000多亩。1991年,吴江市被国家土地管理局评为“全国土地开发复垦先进县”。
在千家万户生产、市场发育不健全、农业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吴江努力强化社会服务,稳定总产,主攻单产,优化品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一是在“六个统一”上提供优良服务。该市采取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的办法,率先实行 统一计划布局、统一管水、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良种和统一肥药供应,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了的事。其次是在后勤保障上提供优良服务。全市建立了农业、科技、农机、供销、粮食、供电、石油、农行、水利、多管、气象等后勤保障体系,有关部门采取让利甚至贴本的措施,确保电力、化肥、农药、柴油、饲料、资金、农机和小农具等“八大硬件”优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在科技兴农上提供优良服务。近年来,吴江市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许多适用的新农艺、新品种和新肥药越来越被广大农户所接受,新型高效低毒的治虫药和除草剂深受农民欢迎。经科学测算,全市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2%,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农机化、水利化、化学化等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平均值高于全国41%。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65%以上。(郑万城)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村干部一席谈

  我们真不愿意这样
我很认真地读了六月十三日《人民日报》上四川省潼南县伊人所写的《当乡长实在太难了》的文章。读后,我仿佛感到伊人的话很耳熟。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
今年四月,我受县有关部门的委托,去基层一个乡采访整理全省“十佳精神文明”候选人材料。当天,那个仍很贫困的乡里,一气来了上级四五个部门的领导检查工作。
中午席间,乡党委书记无可奈何地对我说了这样一通话:“现在怎能让我们基层干部有时间去扎扎实实抓工作?每天都泡在送往迎来上。县里三四十个局级单位,头头脑脑下乡来了,不是要材料,就是要数字,好像基层干部都是资料库,专门出数字和材料。中午,你不招待不行,他们总不能背着锅下乡呀。天天招待,我们的财力又架不住,时间耗不起,老百姓也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说真话,我们真不愿意这样,真想有时间为老百姓多干一点实事,但这只能是愿望而已。就说陪酒吧,我陪了这桌还得陪那桌,陪了局长科长还得陪具体办事人员,一个不敢得罪。”
我望着已经酒态朦胧的乡党委书记,他的用心良苦和坦率直爽使我感动,也使我感到揪心。到底怎样才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办他们应该办的事情呢?(安徽省青阳县章小兵)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强化服务增加投入
河北大力夯实农业基础
本报石家庄电记者陈国琦报道:河北省加大抓农业的力度,进一步强化服务,增加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全省今年超额完成棉花播种计划,夏粮获得丰收。
河北是个农业大省。为加快实现小康目标,河北下力气健全、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全省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县乡村建立健全了农、林、牧、农机、水利、购销6大常规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各自建成3至5个具有较大规模的服务实体或服务机构,大力搞好棉花生产服务、“菜篮子”工程服务、粮食生产服务、“两高一优”农业服务。按照“扩大县级服务,加强乡级服务,发展民办服务”的要求,全省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综合服务为基础,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专业服务为依托,以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服务为补充,县、乡、村联结,多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网络已逐步形成。当前,在服务机构上重点抓了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落实乡镇推广站的定编定员,做到科技队伍稳定,经费逐年增加,特别强调在机构调整时这个机构不得砍掉,不得与财政“断奶”。另一个环节是深化各级供销社改革,使其同时接受农口的指导和协调,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和渠道,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河北省还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用于农业的比重,明文规定各级政府用于支援农业的总投入增幅必须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二是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今年用于扶持棉花生产的资金已达5100万元;安排一部分食品生产发展周转金,继续对食品和蔬菜生产给予补贴;在贷款和保险上向农业倾斜。三是规定国家新开征的房地产转让增值税中纯土地增值税部分,主要用于农业开发;基本农田占用补偿费,专项用于农田开发和改造。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鸽翔平原
于立利
兴许因为这几年各地自立节日都扎了堆,前年10月设立的“山东平原鸽子节”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可是不到两年工夫,鸽子已与鸡、牛一起,成了平原县三大支柱产业,如今不仅在本县大成“气候”,还“飞”到了广州、深圳乃至国外,每年为家乡换回上千万元的收入。
其实,平原人养鸽并非始于今日,闻名遐迩的恩城鸽子会便已有百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八,满街满地的鸽子咕咕叫个不停,引得四县八乡的群众都来这里赶会做买卖,很是热闹。不过那时的鸽子都是信鸽,主人在鸽子腿上绑个哨子,冲天一放,鸽飞蓝天,哨音悠悠,其乐无穷。
要说恩城鸽子会真正火爆起来,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鸽子成了商品,市场需求巨大,当地群众养鸽品种由信鸽扩为肉鸽,目的由玩赏转为交易,规模也由零星散养发展到一养就是几十、上百只。当地农民开始把鸽子像鸡牛猪羊一样纳入了商品行列。
县委、县政府从中悟出:作为经济尚欠发达的农业县,平原固然要把粮棉等生产抓紧抓好,但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绝不仅粮棉生产这一项,平原何不立足于已有的深厚基础,打它个市场冷门,唱台“鸽子戏”?“平原鸽子节”就这样诞生了。
以鸽立节仅一年,全县18个乡镇就呼啦啦飞起了800多万只鸽子,仅养鸽百只以上的就达3726户。到去年底,全县售鸽约600万只,总收入近4000万元,38万农业人口人均百元钱。现在县城建起了一处可容纳10万只鸽子上市交易的“鸽城”;先后扩建了4处加工、冷藏厂,年加工能力达到1600吨,并上了一条扒鸽生产线。
平原县的鸽子绝大部分被加工成冷冻鸽,南下运往上海、广州、深圳,并经由这些口岸转运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仅县外贸冷藏厂一家在深、广的业务单位月销量就达10万只以上。平原冻乳鸽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外国客商直接来函来电定购产品。
如今的平原鸽子饲养业,在市场的拉动下,已呈“兵分三路”之势:主力军是肉鸽,其次为信鸽,另外还有一支观赏鸽“部队”。
县委、县政府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新的养鸽发展目标:到1995年,全县鸽子饲养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争取3年建成“空中平原”。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想起当年积肥忙
50年代末,我曾当过农民。春天,队长安排去打青,把一担担青草挑回来沤在垱子里作早稻底肥;秋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把塘泥、千脚泥、阴沟泥……一担担送到地里,与猪牛粪混合堆起来作秋播肥。六七十年代,我作为公社干部住过队,仍旧一年到头抓肥,种绿肥、积杂肥。生产队也用一点化肥,但一亩10公斤就足够了。
如今下乡采访,“众里寻他千百度”,不见当年积肥忙。农民种“洋田”,都施用化肥,每亩田的用量最少也得50公斤,这项支出占到了农用生产资料费用的2/5,每公斤稻谷的成本已是四角多了。提高种田效益,要靠外部条件改善,我们农民也应有所作为。比如大种绿肥,恢复广积农家肥的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地利用秸秆还田等,既可改良土壤,增强地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又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种田效益,又何乐而不为?
(湖北武昌县何振光)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为什么化肥涨价制不住?
最近,安徽省灵璧县黄湾镇的尿素价格几乎每天都在涨,已经由夏收时的1.26元1公斤上涨到1.54元1公斤。有的农民说,政府为俺们加点粮价,全被尿素抬价给抵消了。他们不明白,既然粮价上涨能抑制住,为什么抑制不住化肥价格上涨?
化肥涨价已经在农民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少数农民甚至开始抢购。走访了几户抢购尿素的农户,问他们:“正是高温季节,离秋种还有三四个月,购这么多的尿素放在家不怕融化损失吗?”户主蒋得先答:“俺们怕价再上涨啊!”
我们知道政府关心农民,可就是不懂,为什么政府给农民的好处进不到农民腰包里?
(安徽省灵璧县黄湾镇刘万广)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钦州农民探索出六种增收路子
人均收入连续两年递增超百元
本报讯广西钦州地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入进行农业的深度综合开发,探索出了六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子。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递增超百元,一跃进入广西农村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地区的行列。
这六条路子是:
——深度开发水田,实现钱粮双丰收。除了种植两季水稻外,大力发展冬菜生产。以灵山县新圩乡为例,该乡95%以上的冬闲田全部种上冬菜,去年全乡平均每亩水田产粮868公斤,收入现金1067.6元,全乡冬植商品菜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
——规模开发种植名优特稀水果。从过去房前屋后实生苗种植发展到统一培育优质果苗、建立基地的商品化规模生产,全地区连片超过1000亩以上的果园近百个,连片万亩以上的果园14个。
——家庭办现代化禽畜良种企业。浦北县江城乡农民赵远华承包荒地800亩规模饲养山鸡,加上各种综合经营收入,年收入达104万元。
——充分利用荒山、滩涂发展立体养殖。农民把浅如“菜碟”的小山塘、浅荒塘加深变成“海碗”水面养鸭,水中养鱼,肥水灌田,实现鱼、粮、鸭、蛋四丰收。灵山县农民宁凯忠夫妇,在荒山上搞立体种养,造林、种竹、种果、养鸡、养鸭,一年收入达到70万元。
——将自愿联合之农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以群体的力量解决或缓解自然和市场给单个农户带来的风险,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灵山县等7户农民,共同投资办养猪场,去年纯收入达8万元。
——用连片开发,联合办场,收益按比例分成,农户得大头的办法,办起了一批区、地、县、乡、村、户联营的林果场。目前,全地区有联办的各种林果场108个,面积达2.93万亩。(蒋耀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岳阳郊区发展优质蔬菜基地
本报讯为了保证城市蔬菜供应,湖南岳阳市郊区党委政府投资一千三百五十万元,建设优质蔬菜基地一万亩,每天上市二十万公斤的菜篮子工程。现在,郊区年上市蔬菜四千多万公斤。到今年五月中旬,已上市一千五百多万公斤。
为了保证蔬菜产销两旺,岳阳郊区在蔬菜市场全部放开以后,对菜农实行了以工补菜的优惠政策,凡新开菜地由各乡场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并因地制宜对菜农及管理人员实行适当的奖励与生产补贴。在保证蔬菜均衡上市、数量不减的同时,岳阳郊区还对广大菜农进行思想教育,要求菜农生产无公害蔬菜、卫生蔬菜服务城市居民。规定凡郊区菜农上市的蔬菜,不用有害农药喷洒,必须用自来水或井水洗涮,不用沟渠污水浸泡,并逐步推行干净、卫生、小把、袋装蔬菜。
(郑余谋王天明)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宜黄出现民间推销集团军
本报讯山沟沟里的江西省宜黄县,有一支由一百二十多名农民自发组成的民间推销集团军,常年骑着“嘉陵”四出收购白莲和山货,走南闯北将产品推销到沿海及全国市场。
前年,宜黄县农村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其中仅棠阴镇种白莲七千亩,年产三十多万公斤。夏收后,硖石村黄义发等五名农民合伙收购白莲二千公斤推销到福州,往返不到一星期便获纯利八百元。第二次推销白莲时队伍壮大到二十多人。当年全村运销广州、深圳等沿海市场白莲二十二万多公斤,净增收入七万多元。群众兴奋地说:“产销两手抓,盛开小康花。”去年这个村农民一下子自发购置了二十八辆“嘉陵”,组成了一个以白莲为主的农副产品民间推销集团军。去年一月至今年七月初,共为农家推销白莲、笋干等产品四十多万公斤。(饶贵春谢清)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东明夏粮喜获丰收
本报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山东省东明县,夏粮生产继1993年首次突破2亿公斤大关之后,今年又获大丰收,百万亩小麦平均单产增产二成以上,总产突破2.6亿公斤。单产、总产增幅均居全区第一。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8项规定,全力加强农业。对有关农民负担的文件,废止了4个,清理项目18个,减掉负担1050万元。化肥货缺价扬,县里就一面组织县化肥厂比往年提前50天开车,大年初一生产出化肥,并以低于当地市价让利卖给农民。农资、农机部门拿出全部精力,积极围绕粮食生产组织货源和销售,县农资部门共购进化肥206万吨,农机部门组织农用机械800台,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要。(肖思庆)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要闻简报
▲山西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省机修梯田近5年来每年以30万亩的速度递增。
▲我国产稻大省湖南各地的稻农,怀着喜悦的心情陆续开镰收割早稻。全省早稻播种面积2450万亩。
▲宁夏西海固地区近几年走出一支15万人的垦荒大军,他们移居引黄灌区,开荒造田。
▲经过几年的治理,太湖流域的太浦河、望虞河以及杭嘉湖南排工程等排水泄洪通道先后开通过水,为保证流域在汛期的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心系九亿农民深入千家万户
农业部春季蹲点调查圆满结束
本报讯农业部今年的春季蹲点调查已经圆满结束。下基层蹲点的干部不负重托,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村千家万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反映,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春季蹲点调查的100个县,是在去年秋季蹲点县基础上做了个别调整后确定的。这100个县中有94个县(市、区)和6个国营农场。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有70个县(农场)被列入国家650个粮棉大县,其中52个粮食大县,18个棉花大县。这100个县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次春季蹲点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各地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菜篮子和粮棉油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粮、棉、油、猪等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乡镇企业、农机化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改革的新举措和新进展;农民收入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变化动态;新税制对乡镇企业、大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政策及土地利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口机构改革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化肥深施技术推广工作进展情况和农业生产资料涨价情况等。蹲点调查组调查了937个乡镇,1500个村,走访了10795个农户,向农业部反馈了大量有价值的情况,完成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共712份,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蹲点调查干部还直接或间接地为蹲点县做了大量的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推广和咨询、服务性工作。(农言)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晋中农行14年确保收购资金足额到位
据新华社太原7月16日电(通讯员郝永鸿、郑宏)山西省晋中地区农业银行连续14年保证收购粮棉的资金足额到位,不给农民打白条,鼓舞了当地农民种植粮棉的积极性。
这家农业银行自1979年建行以来,累计发放粮棉等农副产品收购贷款33亿元,做到资金及时组织、及时调拨和及时服务。他们认为,农业收入是当前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行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要通过贷款来体现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为此,农行每年在收购旺季到来之前就优先作好资金安排,多年来从未贻误过一天。
早在今年初,晋中地区农行就对全区各县(市)、乡、村的农业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需情况以及市场行情进行了摸底和预测。1至6月,全区累计发放农贷资金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放近两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苏海安县入夏以来降水量只有常年的1/3,全县55万亩水稻、10万亩棉花生长受到严重威胁。全县人民克服“盼天下雨,等水下肥”的侥幸思想,奋力抗旱保苗,力争秋熟超产。图为双溪乡新海村农民提水浇棉花的情景。杨一秋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古城新貌
山西古城偏关县小街胡同里的民宅,如今都开始挂牌经商,最惹人眼的要数照相室、美容屋。山里的青年农民兜里有了钱,进城做生意注意起外表美,经常来这里打扮打扮……霍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