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顽强正直的一生
——悼念骆宾基同志
古立高
他那颗顽强正直的心,停止了跳动!呜呼!怎能不叫活着的人心碎?
老骆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原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北京作协副主席。他的作品被译为英、法、俄、日、朝……各国文字,不少国家都有专门研究他的学者,尤其在日本和韩国。他被美、英、俄、日等国权威的百科全书和有成就的作家、名人辞典所收录。他写了那么多优美动人的小说、散文,剧本,诗歌,而且在“文革”期间的逆境中,他又潜心研究起中国上古史,及一般人难于问津的“金文”,写出多篇极有建树的史著,及洋洋洒洒50万言的《金文新考》及其续篇,为中国的古文明史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宾基同志表面看来,并不怎样聪敏睿智,甚至让人感到有些迟讷;他生一副最普通的劳动者的相貌,且不大修边幅;但他内秀,怀有一颗倔强、坚毅的心,自幼追求光明、进步,是一个少有所成的英才!
他出生在东北吉林,几岁就参加农业劳动了。由于家境困窘,一面劳动,一面求学,哩哩啦啦到了16岁,才回山东老家勉力考进初中。然而只上了半年,就因父亲去世而辍学。以后他流落到北平,到北大旁听,到北图自学,深钻苦磨,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一个只上了半年初中的学生,奋而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6年,他19岁,便带着自己的处女作、长篇《边陲线上》,到上海去找鲁迅。鲁迅因病重,不久逝世,没有来得及看他的作品,后由茅盾先生审阅后于1938年出版,20岁的他,这时已经是很有些名气的青年作家了。
他是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奋不拔,以及那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自学成材的。尤其在政治上,他态度极为明朗,自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斗争中,为主义生,为主义死,从一而终。
他的革命气节和正直品格在动乱年月闪烁出非凡的光彩。
“文革”开始,首先“学习”林彪和江青合谋搞的那个“文艺座谈纪要”。纪要说,文艺界17年是黑线专政。大家听了,一个个小心翼翼,除了激昂慷慨唱颂歌的造反派,大都按着文件和社论的口径加以敷衍,即使不通、不懂,也不敢表示出来。只有老骆“各色”,他挺身而出,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文艺界不是黑线专政”,他明白无误地说,“怎么能是黑线呢?”那时,唱出这样的反调,得有多大的胆识和大无畏的精神?而且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那么多的好同志怎么都成了黑帮呢?冯雪峰同志又怎么会是右派呢?1937年我刚接触革命的时候,雪峰同志就曾对我说,‘民族的希望在西北。毛泽东是东方的巨人,是亚洲各弱小民族的希望。’皖南事变以后,雪峰同志被关在国民党集中营,敌人不用麻药给他割盲肠,好似‘刮骨疗毒’,雪峰同志表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我们都被他捐款接济过的。是真正的坚强的革命家呀,怎么会是阶级敌人呢?!”自然,他遭到一阵阵围攻,说良心话,当时我只能在心里佩服他的刚直不阿和勇气。
宾基同志虽然长期患病,但他从未停止写作,而且不断有新作问世,所以还是感到他去得太突然了。他常说,写得太少了,许多时间空耗了,还有许多东西要写,恐怕来不及了。他蚕到死时丝未尽,是怎样的不甘心啊!
老骆啊,你没有什么可遗憾了!你为党为人民耗尽了心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的作品将与世长存,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你的高尚人格得到了应有的评价;你可以安息了。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彗星撞木星”及其它
冉红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的彗核,都将于今年7月与木星碰撞,这是一次太阳系天体的重大碰撞事件,其爆炸能量为十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可能在木星大气中产生巨大的火球和蘑菇云,抛射物将冲向数千里高空……”对此,《人民日报》等大报对此事的报道均有这样的结论:“这次彗星与木星碰撞距离地球7.7亿至7.8亿公里,对地球无直接影响。”同时指出,消息来源是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由此我联想到:如果上述消息让那些形形色色不负责任的传媒来散布呢?那保准只有开头那一段话,并加上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描述,产生的社会效果只能有两种:一是大家惊呼“世界末日”,引起一片混乱;二是发布消息的人和书报小贩们的钱袋一下子膨胀起来。
当今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也有陷入“信息污染”的危险。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上,奇谈怪论、秘闻绯闻常撩拨人们的神经。
“到了下一世纪,男人的头发都得掉光!”那书上这样言之凿凿地“预言”。你若是善感多思的人,就只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了,忧自己或儿孙到21世纪变成和尚头咋办?
你爱读人物传记,想了解某一段历史面目吗?这样的读物确实不少,不过有时倒越读越糊涂——有人连人民景仰的领袖之生平及家事都敢胡编,还有什么人和事不能随心所欲跟你吹呢?
你对文艺界有兴趣,想知道明星的奋斗史和成材经历吗?小报、杂志上这类文章多得是,但你可能就找不到心目中的正题。那上面告诉你的是某明星早点爱吃什么,晚间去哪儿消磨,宠物与轿车值多少价等等,而且会配一张玉照,暗示你目光莫游移,专向某个方位聚焦……
谶纬进攻科学,玩世不恭挤兑理想抱负,油滑与肉麻调笑纯真与理趣,人们呵,你不留点神过滤出那有价值的东西,“信息污染”就会乘虚而入。
到底是无聊的信息造就出无知无聊的读者,还是后者使前者有了市场?这似乎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缠问题。但实际上并不难求解:流言止于智者,亵污畏于德操,再加上大力扫除“信息垃圾”这一条,我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就会清洁明亮。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华钜星光
王荔
1992年,金秋时节的一天上午旭日东升,霞光万道,一架大型民航客机乘客中有一位年近50的企业家,他就是山西榆次液压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文鼎同志。这位60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园的有志中华好男儿在几十年风雨征途上,为祖国的机械化事业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此刻,他心中荡漾着更大的波澜,他决心用自己这次去香港学习培训的机会和结识到的外商,让外商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在榆次上项目,搞投资,振兴榆次。
王文鼎在香港学习培训期间,结识了香港嘉诚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瑞武和副总经理蔡瑞兴先生。王文鼎诚恳地邀请蔡氏二兄弟到山西考察确定选用合资项目,蔡氏二弟兄祖籍潮州,他们想用自己的资金在大陆上项目,用自己火热的爱国心和实际行动,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美好时刻……
很快,蔡氏二兄弟来到山西考察,他们认为:山西的市场很有潜力。在榆次的一些边远山区,他们看到一些孩子因家境贫穷辍学了,他们看到一些学校因教育经费紧张,在破旧的危房里上课,蔡氏二兄弟流泪了,他们同情这些孩子,他们决心尽快在榆次上项目,在这个项目上拿出一部分利润捐赠给希望工程。
考察中,他们也看中了榆次这块得天独厚的天然宝地,东是太原火车站,西贴榆次市的森林公园,南与市区接壤,交通便利,太洛路50米宽的国道,在这里东西横贯,连接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的南北同蒲铁路在这里南北东西穿行……
山西虽然地大物博,但全省还没有一座像样的物资批发商城,群众购物,路程远,购物点分散,不是南下就是北上。
怀着对祖国的一片爱心,蔡氏二兄弟在考察中经过缜密的思考和决策,投资九个多亿,建设一座集商业、娱乐、住宅、别墅、服务为一体的商住城——华钜新都,与榆次液压集团公司合资筹建“华钜新都”,通过建造“华钜新都”,促进山西榆次经济的飞速发展。
1992年10月31日蔡氏二兄弟就和榆次市政府签订了意向合同书,他们迅速回香港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华钜新都”的规划,很快,一张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华钜新都”设计图画在香港设计完毕。
1992年11月13日,香港嘉诚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瑞兴又带人来到山西,与山西省榆次市有关部门正式签订了合同。
1993年2月30日,山西省经贸厅正式批准成立山西华钜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从此华钜新都像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了她新生命的旅程。
建立华钜新都的消息在榆次传开后,受到市领导和群众的拥护,市政府授予蔡瑞武总经理荣誉市民证书。
1993年11月,华钜新都开始动工,工地上推土机嘎啦嘎啦地响着,一阵阵的红色尘土终日不停地翻卷着,汇成了一支催人奋进的交响曲,像歌一样在晴朗的天空下荡漾。
1994年春节到今,港方副总经理蔡瑞兴将一切丢在脑后,为华钜操劳,一次也没有回家探望自己的妻子女儿,直到妻子打电话责备蔡副总忘了结婚纪念日,才感到有愧于妻子,实在对不起家庭,每当蔡副总谈起此事,他总是感到有点内疚。
为了“华钜新都”的建设,中方副董事长王文鼎,在百忙的工作中,经常抽出时间来到华钜新都筹建处和工地,研究工作、指导生产。
满天空镶上了小星斗,它们尽着自己的力量,把闪闪烁烁的光芒交织在一块,如果说:位处于榆次亚洲最大的经纬纺机厂是我国纺机行业的摇篮,榆次液压件是液压行业的摇篮,那么,“华钜新都”或可称之为合资企业的摇篮。


第8版(副刊)
专栏:

  丹青绘西北
——王广才笔下的山水花鸟
子范
画家王广才性喜诗词戏剧,艺术视野宽泛,十年浩劫中,他从急流中沉潜下来,把全部热情投射到国画艺术中。王广才为人随和,但画风极富个性。积30年辛劳,他醉心于描摹西部山水,独出机杼,终于形成了沉郁雄浑的风格。
莽莽昆仑,皑皑雪原,牦牛鹰隼、旌幡、帐幕、商旅、牧女,野水白烟,王广才画来,逸趣横生。青藏高原是他偏嗜的题材,他的高原图对“三远”(平远、深远、高远)的处理十分见功力,技法独特。间或融以水彩、油画手法,效果奇特。在画中,常常能赏玩到混沌初开的韵味。似水非水,亦真亦幻。在尺幅之间游目骋怀,有如亲临雪山草甸。画作和观众之间没有阻隔,物我交融,互相激发。
早年,他师从张茂材、关友声、于希宁等先生时,画风严谨,以技法见长。由山东西来青海之后,他的艺术实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无法为至法”,不拘陈规。但他十分强调师承和借鉴,反对走捷径和取巧。
有趣的是,王广才本人偏好山水画,但同行和收藏者却喜欢他的花鸟画。《中国当代国画家词典》中称他“尤善画鸭,往往一笔而成,灵动传神”。在最近出版的《王广才画集》中,王广才自选了几十幅山水,却只选了三两幅花鸟画。其中有幅鸭画,秃笔黑墨,大幅留空,却极见飘逸潇洒之态,上有著名画家朱乃正先生题识,笔势也极为轻灵。
如今,王广才年近耳顺,但不满足于已取得的种种荣誉,仍然坚持上高原写生,屐痕处处,挥毫不辍。我们相信他的绘画实践会有新的成果。(附图片)            
 (左图为王广才作品《月黄昏》)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日前,京冀部分作家评论家,在石家庄举行了李文珊所著《西天佛地》一书研讨会。李文珊同志在西藏工作27年,以他的所见所感写出了这部真实、生动、感人的散文特写和短篇小说集,较有深度地反映了西藏的改革与建设和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家一致认为:这在反映西藏人民生活的作品中是一个新收获。(纪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