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华夏雄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探索民族经济腾飞之路纪实
韩英谭翔浔
民族贫困地区能否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走上腾飞之路,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寻找答案,我们采访了元谋人的故乡——楚雄彝族自治州。
让我们先把采访所得的几组数字告诉大家:1993年,楚雄州财政收入达到11.25亿元,跃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首位。这同过去相比,发展变化是何等巨大。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53年,全州财政收入只有86.98万元;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1978年,经过20多年努力仅增到4667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州财政收入1982年突破了亿元大关。近两年更是发展迅猛,两年间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去年全州经济发展指标中,有几项居于全国民族自治州前列: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工业总产值25.48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1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53亿元,城乡人民储蓄存款余额12.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700元。这些看似干巴巴的数字,都是彝州经济腾飞的纪录。
昔日,丝绸古道上人背马驮。如今,火车开进鹿城,成昆线穿境而过,广大线正在延伸;安楚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县乡公路如织;程控电话、光缆通讯和移动电话,使彝州跨进信息时代的门槛。反映经济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也在彝州大地上发展起来了。近年来,彝州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禄丰县的禄村很有代表性。据县统计局提供的调查资料,该村1992年总收入达328.3万元,人均纯收入1472.2元;全村平均每户有自行车1.6辆,61.2%的农户有缝纫机,31%的农户有洗衣机,75.5%的农户有电视机、电风扇、放像机、照像机,电冰箱、摩托车进入富裕农民家庭,率先进入小康的农户已经由温饱型向更高一个层次过渡。
楚雄州的腾飞之路是怎样打开的呢?省委书记普朝柱考察时指出:这两年楚雄州变化大、成绩大,关键是抓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环。封闭的观念一旦突破,山寨的大门一旦打开,正确发展思路一旦确定,彝州人民的无穷创造力便蓬勃而出。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传到千里彝山,州委立即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并在全州范围内展开“解放思想奔小康”大讨论。
当时的州委书记王天玺动情地说,自从元谋人在滇中高原上生活以来,170万年过去了,贫穷一直伴随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们这一代人要亲手埋葬贫穷,让全州各族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州委针对全州具有重要影响而又处于薄弱环节的五个问题,提出五大战略,即: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市场和流通战略、县乡工业发展战略、生态和人口战略、文化发展战略。针对彝州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的状况,根据资源和市场,提出发展十大支柱产业,使彝州经济大厦建筑在牢固的基础上。
1992年12月18日,彝州经济腾飞的龙头——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奠基。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一个民族自治州列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们亲切地称这个开发区为“彝州小特区”。州、市各级领导抓住时机努力工作,使开发区建设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快,项目引进势头好。到去年底以前,意向性投资项目已达151个,投资金额达9.14亿元,已开工项目11个,计划投入资金2.9亿元。1993年有19个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将实现3亿元产值。与楚雄开发区同时兴建的广通经贸区进展也很快,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彝州的烟草行业。州里和省烟草公司帮助楚雄烟草专卖局、州烟草公司、楚雄烟厂顺利实现“三合一”体制,形成农、工、商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管理机制,使彝州烟草发展如虎添翼。楚雄烟厂成为全国民族自治州中最大的卷烟工业企业,1992年总产值达12.7亿元,创税利达7.25亿元。该厂在拓展国际市场和技改方面作出惊人之举:于1992年在香港兴办了“香港雄伟国际烟草有限公司”,以生产经营楚雄烟厂卷烟为主。楚雄烟厂还着手将烟草企业办到独联体。近年,在本厂内新投资近4亿元,建成了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楚雄彝州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打开这个聚宝盆的金钥匙,就是现代科学技术。
“科技兴州”是全州上下的共识。州委提出科技兴州,前提是“州兴科技”,领导干部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州里成立了以州委书记为组长、州长为副组长的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各县也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各级科委和科技部门班子建设,把那些勇于改革、懂科技、有组织能力的人选拔到班子中。州委、州政府还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为彝州尽力。重奖对楚雄州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激励科技人员为振兴彝州作贡献。受到重奖的有高级农艺师邓有成,他先后培育出“西红系列”和“楚梗系列”优良水稻品种,在国内外推广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历史学家刘尧汉主持发掘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还有青年科技人员陈辉敏,他带领一个攻关小组,大胆对英国莫林斯公司先进包装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设备有效利用率从原来的20%上升到43.33%。值得自豪的是世界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衣康酸”,在楚雄州的土地上生产出来了,而且打进了国际市场。
可以说,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传统技术正向现代科学技术转化,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产品经济,正向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转化。彝州人民紧紧抓住良好的机遇,利用楚雄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主要通道的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将楚雄建成经济发达区和万商云集的滇中大市场。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格勒:
我国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博士
任海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所副所长格勒,1986年7月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时,创下了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两个第一:
我国培养的第一个藏族博士;
我国培养的第一个文化人类学博士。
44岁的格勒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昔色村。1964年,这位在中学连年被评为三好生、享受甲等奖学金的年轻人实现了他上大学的理想——进入西南民族学院藏语大专班学习。1978年,他又考入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随后,在经过两个月紧张准备之后,在全国18名考生的激烈竞争中,他脱颖而出,考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社科院读书的日子里,格勒用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刻苦攻读弥补了自己外语不足的差距;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抗震棚”里完成了自己第一部专著《甘孜藏族自治州史话》。1982年,中山大学招收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消息,又使这位矢志不渝求学的年轻人成了该校人类学系教授梁钊韬的门生。
人类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等,是当今国际社科领域内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出于对藏民族和西藏文化底蕴的深深眷恋,一开始他就将自己研究的坐标定在了世界屋脊上。从读硕士至今,他跑遍了西藏所有的地区。
1981年,他的硕士论文《从游牧部落社会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篇研究游牧民族的论文。
1986年他在广州中山大学宣读博士论文《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时,第一次提出了藏族是个多元化的民族,其文化也是多样一体化的观点,并以充实的材料、严谨的论述提出:西藏高原也是原始人类的故乡的假设。
80年代末,他又完成了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记录和介绍藏北地区社会历史的科学调查研究报告——《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
作为一名深深了解中国历史和衷心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的学者,格勒近年来在专心从事研究的同时,积极参加国际间学术交流,“用自己的行动使世界了解藏族,了解中国少数民族。”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他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向美国的大学生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西藏和少数民族;在匈牙利、瑞士、挪威等国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他以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大量一手材料,驳斥了有些别有用心人物对中国人权、中国西藏问题的发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在这些大学的讲台和校园中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在十几年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格勒发表了40多篇论文、文章和多部译著,并担任了众多课题的领头人。1991年1月24日对于格勒是个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江泽民总书记亲手给他颁发了“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奖励证书。1992年10月1日,国务院为了表彰格勒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发给他“政府特殊津贴”。(附图片)
格勒(图左)在查阅资料。格贡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工作者手记

  文艺创作与族际关系
余梓东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文艺创作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无论从数量或质量来看,都比以往有较大提高,这些文艺作品从总体上看,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个别文艺作品伤害民族感情的现象,尽管这不代表当前文艺创作的主流,但其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不否认文艺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特征,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作用于社会生活。解放前,我国少数民族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状态,因而形成了对本民族尊严非常敏感的心态,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是我国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那种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无视少数民族尊严,使作品带有侮辱或歧视少数民族的内容,这就损害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为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所不容。
我国的民族团结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我们应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局面,这才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当然,在文艺创作中尊重少数民族与粗暴干涉文艺创作的文化专制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不能混淆。为此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宪法》总纲第四条的规定,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牢固树立尊重少数民族的观念,可以在创意阶段征求少数民族人士或民族工作部门意见,以避免无知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二,各种新闻媒体及出版部门要严格执行1987年6月30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发出的《关于在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中防止继续发生丑化、侮辱少数民族事件的通知》精神,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大局出发,严格把关,禁止不合格的作品流向社会,对于那些把握不准的作品,可以听取民族工作部门和少数民族人士意见,这既是对文艺作品的严肃性负责,也是对国家和各族人民负责。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商品潮涌纳家户
高宁生黄翊明
纳家户,是永宁县一个回族聚居村。村子中央,耸立着一座清真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较大有影响的清真寺。清真寺院内有一匾额,上边写道:“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三年。”说明“纳家户”姓纳氏的回回,是从陕西迁宁夏的,同时也说明这座清真寺始建于400多年前。这座古老的寺院一直礼拜鼎盛,是“纳家户”的标志。
近日,记者到这里采访,惊喜地发现,这片宗教活动盛行的黄土地上,如今正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市场潮。
扬特长,发羊财
纳家户和永宁县城,中间仅隔着一条109国道,它北离宁夏首府银川市仅20公里之遥,交通条件便利。这个回族聚居的村子,历史上就是一个清真商品集散地。经过不懈的探索,纳家户人终于勾勒出一幅崭新的发展画图——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地理优势,发挥经商特长,增加农业经营的市场行为,恢复纳家户往日清真商品集散地的辉煌。
发羊财是纳家户人贯彻这一思路的重要步骤。这个村贩羊的农户从周围县乡买来大批活羊,经过育肥,转卖给屠宰户;屠宰户每天下午将羊宰杀,第二天凌晨3点半左右,将羊肉和下水运至银川。纳家户村党支部书记张金明说,从1985年开始,纳长道、纳德兴等农民率先干起了买羊、宰羊、卖羊肉的营生,逐步富了起来,带动了全村,全村每天宰羊几百只,成为一股影响银川羊肉市场的力量。去年,村里投资14万元建起了宁夏第一个回族村级市场,方便了羊只、皮毛交易。目前,全村900多户人中,专门从事羊只屠宰业的就达140多户,贩羊、育肥和卖羊下水的占全村总户数的1/4,还有十几位老人充当“经纪人”,日成交额达一二十万元。
如今,纳家户人贩羊只的范围已扩大到西北五省(区)。村里还办起了肠衣厂,还有专人收购羊皮送到区外厂家。
兴三产,涌商潮
商品经济潮汐的冲击和洗礼,使纳家户的农民变得聪明、视野更开阔。随着为市场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兴起,使纳家户的剩余劳动力也找到了新的出路。记者在纳家户看到,一座座加工厂、养殖场、油坊、饭馆随之而起,一辆辆汽车走南闯北,街道、市场,人们忙忙碌碌,熙来攘往。谈到纳家户的经济发展,张金明说:“回族农民在种好粮食、蔬菜,经营好菜园的同时,再不像从前那样闲着靠墙一蹲,不是晒太阳,就是拉闲话,而是有事没事市场上走走,摸个信息,了解个行情,于是出现一批致富能人,这些人,成为庄稼人学习的榜样。”
纳家户一队在队长杨金林的带领下,有30多户农民买了四轮车,利用农闲跑运输,青铜峡、平罗、贺兰等县市,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户均运输收入达3000多元。
农民纳金林、纳金明兄弟俩,先后办起清真陈醋厂和年产雏鸡几十万只的个体肉蛋鸡孵化养殖场,产品销往宁夏各地,固定资产在40万元以上。纳金明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他家盖了楼房,装了电话,同时,他还帮助村里10多户农民发展了养鸡业。
回族妇女阎翠梅,承包了40亩果园,还养了17头奶牛,年收入两万多元,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闲着,家穷着”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目前,纳家户全村以加工、屠宰、运输为龙头的第二、三产业正在这里蓬勃兴起,从业人员比15年前增加了50倍,1993年全村第三产业总产值达617万元,人均1500多元。
地,还是那片黄土地,人,还是那些勤劳朴实的纳家户人,但是,今天人们真正舒展了眉头。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崇文区回民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
本报讯日前,北京市第一所回民幼儿园——崇文区回民幼儿园在各界关怀下搬进新园舍。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中国伊协会长安士伟阿訇分别题写了园名。
新园舍地处北京站南面的东花市北里居民小区,环境优美,造型别致,设施完善,建筑面积1344平方米,可容纳200名幼儿在这里生活学习。
崇文区回民幼儿园建于1982年,曾两次搬迁。这次搬迁前,教育局投资20多万元粉刷装修,彻底改善了办园条件。全园师资力量雄厚,幼儿及管理人员、炊事员、保育员和部分教师均为回族。(梁文红)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八桂俊杰丛书》在南宁出版
本报讯由接力出版社精心组织出版的《八桂俊杰丛书》最近在南宁出版。这套丛书着眼于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性和文学艺术性。由一家地方出版社同时推出同一地区的众多历史名人传记文学丛书,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入选的30位历史人物,都是广西各民族中的杰出代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李晴)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亲人”送医来蒙乡
最近,辽宁省阜新矿务局总医院的预备役人员在辽宁阜新军分区预备役师步兵团的组织下,同本院的老专家共同来到阜新市彰武县大冷蒙古族自治乡,为蒙古族农民兄弟送医送药。当日,即为300余名农民进行了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图为农民在流动医疗救护车前排队候诊。
王东元摄张和平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