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调控体系
陈德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调控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能。价格调控并不与市场经济对立,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经济学——市场配置资源的理论。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能灵敏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的价格波动,引起经济利益的调整,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在各产业、各部门间的优化配置,因而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应由市场形成。然而,价格的波动并不总是产生于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的变化,也有可能由其它原因引起,这就产生了政府调控价格的必要性,使价格波动能够更好地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历史唯物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真正动力。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市场经济的主人。价格形成本来就是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自己的事情,因而,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由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必然的。然而群众的意志需要正确路线的引导,政府调控价格,就是对群众定价行为的引导。
管理学——以最小的管理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的管理原则。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形成,可以节省国家直接管理价格的成本。但是,过渡的价格竞争和操纵价格等行为,可能使社会付出更多的成本。为使社会成本最低,就要限制过渡的价格竞争和操纵价格等行为,这也是政府调控价格的重要内容。
社会学——公平分配原则。市场价格的分配遵循的是竞争原则,占据较优越的资源,拥有较好机会的企业、集体或个人,在价格分配上会占据有利地位。这与社会公平的原则有时并不一致,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再分配来调节,有时也需要通过调控价格来调节,以维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保持社会的稳定。
依据上述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应该是有政府调控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价格调控目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有效地发挥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作用,保证价格能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动和资源稀缺程度,向社会传递正确的资源导向信号,合理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给企业以优化配置资源的压力和动力。二是使价格作用与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克服市场价格的弱点和不足,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为贯彻上述两个目标,政府对价格的调控要体现在价格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不仅在价格形成环节而且在价格运行的整个环节,都要有政府价格调控;政府不仅要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进行价格调控,而且对微观价格行为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控。
在价格形成环节上的价格调控,表现在要通过法律界定政府直接管理的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的界限,对绝大多数商品、劳务和要素来说,都具有能够进入竞争性市场的条件,其价格应由企业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少数商品和劳务不能或不宜进入竞争性市场,其价格应由非市场方式,即政府定价方式决定。这类商品和劳务,主要是少数自然垄断商品和公共事业收费。对这些商品和劳务价格实行政府直接管理,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稳定,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
在市场价格的运行环节,政府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在市场竞争中,有时会由于利益关系产生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如少数企业操纵价格,以扩大市场为目的搞倾销价格,没有根据地对部分买主实行价格歧视等。因而,要加强市场制度和法规的建设,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使价格信号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变动和资源的稀缺程度。政府对价格运行的这种调控,有利于发挥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政府在宏观层次上的价格调控,主要体现在从经济总量上对价格总水平实行有效调控。市场供求的周期性变化,必然带来价格总水平的周期性波动。一定幅度内的波动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时价格总水平波动幅度过大,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局势的稳定。因此,政府就有必要采取宏观经济措施,抑制价格波动幅度,使价格总水平的波动保持在各方面可接受的范围内,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在微观层次上,政府对价格的调控,体现在对一些重要商品和特殊产业市场价格的日常调节上。由于气候反常、自然灾害和其它等特殊原因,引起价格激烈波动,会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方或双方利益的损失,为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政府需要果断地采取措施调节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此外,农业和采掘业等直接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传统产业部门,缺乏对资源流入的吸引力,在市场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为保证这些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和生存,政府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性和支持性政策调整这些部门的收益和价格。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调控价格的任务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1)管理好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价格,主要是界定政府直接定价的范围和使其经常处于合理状态;(2)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执法使企业价格行为合理化;(3)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4)间接干预少数重要商品及特殊产业的市场价格。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调控体系
(1)完善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价格总水平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国家要通过对价格总水平的调控,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国家最高层次上的宏观调控。
价格总水平是通过一系列价格指数反映出来的。调控价格总水平,首先必须设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价格指数体系,使其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市场价格的运行状况。历史上,我们一直把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作为价格总水平控制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标,在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已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因而可改居民生活费用指数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消费价格的变动情况,并作为价格总水平控制的总指标。此外,还可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改进为生产者价格指数,并增设进出口价格指数。建立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主,其它价格指数为辅的价格总水平指标体系。
为有效地调控价格总水平,需尽快完善价格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价格监测系统,作为国家政务性信息系统,应无偿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监测信息和分析资料,并向全社会公布。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应及时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在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情况下,主要用行政手段控制价格总水平的办法已不适用。控制价格总水平,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实现。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财政政策也是调节供求总量的重要手段,对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财政赤字应通过发行国债的办法解决,不得向银行透支。
(2)加强政府调控价格的经济实力,建立和完善调控市场价格的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政府调节。但在有些时候和某些产业,政府则有必要对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一是调节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二是保护和支持在竞争中处于特殊地位的某些传统产业部门。
①建立价格调节基金,调节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目前,许多城市陆续建立了价格调节基金,对调节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价格调节基金还没有形成制度,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也很不规范。在进一步改革中,首先应使价格调节基金法制化,明确其地位、作用、资金来源和使用。调节基金由城市政府统一管理,收支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价格调节基金一般用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主要农副产品。各城市都应建立起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有条件的城市使用范围可扩大一些。在本世纪内,要使调节基金的规模与调节市场价格的需要相适应。
②逐步建立重要物资的风险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以保护和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粮食、棉花、石油产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些行业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应变能力较差,供给容易发生波动,是政府调控价格的重要对象。建立储备的目的在于,在供给较大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一个额外的市场,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且使市场价格对生产者有利;而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市场供给,且保证市价不致上涨过多。风险基金除用于上述储备外,对粮食、棉花来说,在市场价格低于政府制定的保护价的情况下,还要给粮农、棉农以支持。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应在中央和省两级建立,实行两级调节。风险基金的收支应纳入财政收支,专款专用。
(3)建立和完善规范政府和企业价格行为的法规体系。在价格决定主体转换基本完成以后,应制定政府定价法规,对政府的定价权限和定价程序加以规定。还应尽快建立价格管制法,对政府在特殊情况下干预市场价格的权限做出规定。
在规范企业价格行为方面,要研究制定反垄断、反倾销、反价格歧视、明码标价等单项法规。明码标价制度,今年内已经出台,它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市场透明度,避免价格欺诈行为。对价格歧视,破坏企业平等竞争的行为;对以垄断市场为目的的、低于成本价格推销产品的行为,在近期内也要立法予以禁止。为了有效地避免垄断价格的产生,还要在市场经济的发育进程中,明确少数大企业在市场销售中所占份额的数量界限,适时建立较为完善的反价格垄断法。
在规范政府和企业行为的价格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的同时,还应设立价格监督检查的法规,规定政府依据法律对企业价格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以使各种价格法规得以执行。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张今声宋海林
众所周知,第三产业的水平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80年代,平均年增长为10.9%,超过同期GNP年增长8.9%的速度。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第三产业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偏低,更重要的则是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程度偏低。
由于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经济运行总是要伴随制度创新。因此,第三产业发展必须围绕着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围绕着提供市场化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来进行。事实上,迄今的经济发展,没有哪一产业的成长如同第三产业成长与市场化进程联系得那样直接和紧密。第三产业在相当深刻的程度和相当广泛的范围内,直接构成了市场机制的硬件和软件。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进程,既是第三产业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当前,第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应包涵以下内容:
其一,必须坚决打破封闭式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做到服务范围社会化。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二律背反现象,即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另一方面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非商品化、非社会化的第三产业项目却很多。这种局面既造成资源配置分散,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又缩小了服务市场,弱化了社会服务功能。为了推动第三产业的社会化发展,首先要积极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已有的信息咨询机构、内部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工具等向社会开放,开展有偿服务;其次要鼓励社会服务组织独立承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及其它事务性工作,逐步使职工的生活服务由社会来提供和承担;再次,要促进科研、技术服务、广告、人才交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的生成和发展,使得第三产业的服务项目和质量尽量满足社会需要。
其二,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做到经营方式企业化。第三产业的绝大多数单位要逐步实现由福利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本着把企业推向市场的原则,将盈利性的第三产业项目办成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经营,做到独立核算、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应赋予第三产业企业机构设置权和劳动用工权,企业自定编制,用人放开,实行劳动就业双向选择和辞退、辞职制度。还应赋予第三产业企业资产处置、联营兼并等权利,积极鼓励第三产业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应关停并转的工业企业,并在资产转让、债务清理、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其三,必须理顺和放开第三产业的价格,做到价格形成市场化。目前,主要是解决大部分第三产业长期存在的价值补偿不足和少数行业近期出现的高额利润问题。首先,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非短线行业,应完全取消价格管制,变多种价格为单一市场价,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其次,对于一般性短线行业,可暂时保留双轨价格,逐步缩小双轨价差,由国家管住管好流通渠道,待时机成熟时最终实现完全由市场定价。再次,对于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一方面继续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政策刺激投资进入,促进市场竞争。
其四,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法制建设,做到产业发展规范化。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制经济,能否尽快建立健全法制,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发展能否真正走向市场。为此,我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抓紧制订《第三产业法》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标法》、《信息法》等基本法规,以便把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运行轨道。第三产业企业要依法经营,行业主管部门和经济监督部门要依法管理,严格执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积极推进以市场经济方式经营第三产业的改革,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公共产品(如科、教、文、卫等服务)生产时可以推卸责任。相反,政府应花大力气解决科学研究、教育服务、社会保障等非营利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以履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应尽的职能。


第5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提高主体素质
增强竞争能力
张忠正
通过改革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自身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滨州化工厂着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使经济效益连年增长。自1985年以来,企业固定资产、工业产值、利税总额分别以40.3%、24.8%、41.6%的平均速度增长,1992年跨入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的行列。实践表明,哪一个企业的主体素质高,哪一个企业的内在活力就强,在市场这个大海洋里战风斗浪的本领就大,经济效益就高。
塑造智能型领导群体实行科学管理
技术和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而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管理不过硬,企业的各项工作就缺乏根基,即使有先进的技术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行科学化管理,首先要强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关键层次的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塑造智能型的领导群体。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由经验型到知识型的转变,使企业管理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我们从1988年开始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实行干部聘任制,建立干部监督机制,使大批学有专长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目前,中层以上干部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共60名,占中层干部总数的52%,基本形成了一个知识、专业结构合理的智能型领导群体,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决策科学化。企业的经营决策是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与传统的经验型领导班子相比,智能型的企业领导群体其个体素质知识范围更广,专业技术精通,更能充分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表现在决策上,就更加注重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仅凭经验和主观随意性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程度。“七五”以后,我们新建较大项目4个,总投资1.4亿元,做到了上一个成功一个,有投入便有长期效益。二是实现了管理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的产品品种、规格比较复杂,生产管理难度较大。为此,“七五”以来,我们投资250万元,购置50台微机,对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大大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各分管厂长考核中层干部、部门考核职工,都是对其产量、质量、物耗、安全、设备保养和环境卫生诸要素进行综合考核,并根据考核实绩计酬,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重用开拓型科研人才推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谁拥有了高新技术,并能发挥其作用,谁就能占领企业发展的制高点,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技术要靠人去掌握,产品要靠人去开发,要推进技术进步,企业必须造就一支富有开拓精神、敢于攻关的科研群体。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大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风,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吸纳了大批科研人员。
实力强劲的科研队伍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第一,厂内办所,实现科研、生产、服务一条龙。我们于1980年成立厂内专门的科研机构,并投资购置了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人员根据用户需要选定课题,回到所里搞科研,出了成果在使用现场作试验,使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仅1992年,科研所就开发了新产品17种。
第二,起用能人,培养科研攻关的中坚。为了培养更多的科研带头人和技术尖子,让更多的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开发中挑大梁,我们在技术职称评聘上打破常规,实行评聘分开,有能力的可以低职高聘,能力差的可以高职低聘或者不聘。原则是唯才、唯实,不唯资格、不唯学历。同时,我们还推行科研项目承包制,提出谁有能力谁上,谁能攻关与谁订合同,使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科研中坚。
第三,激励攻关,形成科研开发的合力。每项重大技改项目的实施,往往牵动着诸多基本生产环节的相应改造。分布在车间、工段的基层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联合攻关,形成了科研开发的合力,为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作出了贡献。1990年我们对炼油装置常减压进行技术改造,专业技术人员和车间技术工人紧密配合,仅用35天就完成全部技改任务。
培养知识化职工队伍奠定发展基础
市场是企业的命脉,工人是企业的主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发展的前途,不仅取决于正确的决策和技术进步,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职工队伍的素质。推进技术进步,以高起点、高质量的产品去占领市场,就必须有一支用现代化知识武装起来的职工队伍。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之所以经受住了原材料涨价、产品市场疲软等各种严峻考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职工队伍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起了关键性作用。
培育知识化的职工队伍,我们主要抓了三大环节。首先是入厂把关。自1986年以来,在社会招工中,我们全部招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入厂。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收更多的大中专生来厂工作。其次是搞好职工培训。在抓好职工文化培训的基础上,采取送职工到大专院校代培,与大专院校联合办班,设立大专院校研究生实习点,请教授专家来厂讲学,鼓励职工参加电大、函大、夜大学习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教育。再次是开展岗位练兵。每年我们都把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疑点问题,投放到职工中去,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发挥群众的智慧,培养攻关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我们还打破干部职工身份界限,实行岗位动态组合制,让懂技术的职工到关键岗位,让肯钻研、有成果的职工到技术岗位。近两年来,被厂里采纳付诸实施的合理化建议近200条,创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总之,主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了企业生产与效益的同步增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