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发展中的乡镇企业

  运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人才,利用外地区的资源、劳力、市场,这就是——
新牟里的扶贫工程
曲日胜王春堂
忽如一夜春风来。地处革命老区的河北邢台人眺望县城西10公里的那片土地,不能不为之惊叹:一望难尽的高大厂房鳞次栉比,团团炉火映红了半个天空,在向远处延伸的宽阔柏油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四面八方的轰鸣声,震醒了这块沉睡多年的土地。
这不是梦幻,这就是山东新牟国际集团公司总经理、农民企业家常宗琳给新牟里村设计的“二期扶贫工程”,在经济欠发达的河北邢台地区创办的“新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新牟里村跨区域跨省份开发扶贫共同致富的心愿。
“帮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匹夫有责。”
提起新牟里的今天,很多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而对新牟里的过去却知道甚少。
1978年前,这个村也曾穷得远近出名。人均不足半亩地,年人均分配只有60元。33岁的常宗琳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从“大板车运输队”干起,共同办起了“打团铁”和农机具修配厂。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不仅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并跻身全国十大首富村之列。
回头看看新牟里村由穷变富所走过的路,常宗琳深有感触。他说,我们不能忘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像我们过去一样。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贫困地区共同致富,为党和国家分忧。
早在1983年,新牟里村扶贫一期工程计划就摆上了常宗琳的案头。在本县,他们给特别贫穷的村送过钱,给过粮,帮助4个贫困村引进过项目,支援过人力、资金和设备,心甘情愿当贫困村的后盾,使这些村在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在省内的东营、泰安等地相继建起了建筑安装和旅游等项目,为贫困地区安排了大量劳动力,给多年受穷的人们凿开了自己挣钱的门路。近几年,常宗琳收到了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县、乡镇、村的来信,接待了许多渴望新牟里村前去开发共创大业的热心人。这更增加了他开展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1992年夏天,常宗琳带着一班人前去河北考察,目睹邢台县一带老百姓生活条件还远不如新牟里村。这一带有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由于缺乏资金和信息,老百姓守着“金山”受穷。看到这情景,常宗琳暗暗下决心要利用当地资源开发钢铁冶炼项目,帮老百姓挖掘自己脚下的“宝库”。两个月后,一支浩浩荡荡的开发建设大军挺进邢台。一切要从零做起,新牟人玩命地干着……这种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的精神,感动了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及邢台县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新牟里村投资2亿元,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46000平方米的基本建设,半年内产出了铁,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产出了钢。2000多名邢台县昔日手中缺钱的中青年人去年工资收入达2000—3000元。
“开发人才胜过给钱送物。”
“帮助贫困地区搞人才开发是第一位的工程,而开发关键还在于人才观念的更新。”这是新牟里村在邢台办厂扶贫,常宗琳得到的又一个体会。在邢台办厂后,当地县委、政府每月两次组织县里经济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到新牟钢厂现场办公。邢台县政府在一份《结合实际学新牟》的文件中说,“新牟人不仅给邢台带来了项目和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给我们以巨大冲击的思想和观念,带来了敢试、敢创、敢冒的开放意识。”
在邢台办钢厂,带动了一批乡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这些刚觉醒的人们,又急需获得企业管理经验。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常宗琳先后几次赶赴邢台,邀请有关村支部书记和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分期分批到新牟里村参观企业管理。接待期间安排有关人员向他们介绍企业管理要着重抓好人的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从此以后,新牟钢厂所在的崇水峪乡等新开办的企业全部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而且每个企业都盈利。县属一些厂矿也参照新牟的管理办法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按市场规律办事,才能使扶贫充满生机活力。”
在邢台,新牟里没有搞“一边倒”式的扶贫工程,也就是说让新牟人挣着钱去送给老区,而是在引导和提高当地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老区人民能找到经济生长点。事物的发展总不能“一步到位”。老区的发展必然有适应过程。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处理好近期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双方都从中受益,扶贫开发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邢台县,他们对自然、劳力资源进行联合开发,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双方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邢台的铁矿粉和焦炭价格都比沿海地区便宜,将来钢厂达产后,当地每年可从钢厂获利税4000万元以上。邢台县由此可以以钢厂为龙头带起一个小型经济综合开发区。为使扶贫具有长期效应,新牟里与邢台都一片真诚密切合作。审批手续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政府领导亲自出马协调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新牟钢厂也把自己能够配套的许多项目让给当地干。钢厂有2000多名工人,工作服及棉垫等制品的需要量较大。本来可以回到本村服装厂加工,但为了把这块收入让给当地,为邢台建个服装厂,就把所有服装制品让本地加工和供应。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村干部一席谈

  有苦也有甜
我读了6月13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当乡长实在太难了》一文和编者按后,心里很感动,也谈一谈心里话。
我当乡长一年多时间,总的体会是有苦也有甜。当乡长白天晚上都有做不完的事,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要应付上级来人的检查考核和各种汇报,又要完成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还有群众的来信来访,“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真是干不完的事情,解不完的问题。
我是分管政府工作的,去年,上级号召我们乡种烤烟500亩。我担任烤烟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我没日没夜地同乡干部挨家挨户动员,逐户落实烟田,又天天在烟田里转,挨家挨户指导种烟和烤烟。结果,烟叶长势好,丰收了,但烤烟技术力量不足,不成功,大部分烟叶烂掉了,辛辛苦苦劳累大半年白干了。烤烟失败,加上烟叶跌价,200多户烟农减产减收,有的还欠下一身重债。我这个挨家挨户动员种烟的乡长,每天被群众骂,听群众叫苦。有的农民减产没有粮食吃,这是我当乡长一年来,心里最苦恼的一件事。我还是正视现实,有的农民怨我骂我,我越到烟区群众中去,一边听骂声,一边组织群众抗旱抢插晚稻,减少损失。群众看我确实是为了大家好,没有坏心,是工作的失误,又是执行上面的号召,由骂变成理解我了。我心里又甜了。
我总觉得,当乡长是人民的勤务员,再苦再累我不怕,困难再大也不怕。我最需要的是党组织理解我,群众理解我。有些人老是说乡干部的坏话,好像乡干部就是一年到头催粮,催钱,搞计划生育,是专与群众作对的“土霸王”。我听了这些不理解的话,心里也很苦恼。我希望苦中有甜,甜的更多一些。
江西省遂川县汤湖乡乡长方世宏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随笔

  农民“建”城市的启示
夏珺
我们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的,也是在农村首先看到成效。近几年,农民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从事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沟通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但是,迄今为止,农民大部分是作为劳动力进城的,而晋城的农民已经跨越了这一阶段,农村里多种生产要素开始向城市渗透。这里最大的酒店、商厦、贸易市场都是农民投资兴建的,颇有一点“农民进军城市”的味道。
当然,晋城的情况究竟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对于大量农村资金涌入城市这一经济现象究竟应当如何看,这些问题还可进一步研究。但它却用活生生的事实再次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已经愈来愈多地打破了城乡界限。同时提醒人们:千万不可忽视农村的潜力。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把农村的潜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农民投入晋城城建的资金达5.5亿元,这么多钱又是来自何处?消息中提到,晋城市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改变了以往在中心城市搞大项目、以城市经济辐射农村的常规思路,而是把发展重点首先放在农村,放在乡镇企业,于是,冒出了一批亿元乡镇甚至亿元村。农民手里有了钱,才有了向外投资和发展的可能。
如此看来,把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农村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笔者最近在河南看到很多地方都有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强劲热潮,其思路与晋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即把重点放到农村,建设一批明星乡镇和工业小区,目的是全面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农村富起来。焦作市的一位领导说得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不强,农民不富,何谈“小康”?
改革开放15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已经被打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应相应转变,做事情、想问题的重点应首先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想到广大的农村,农村富了,农民富了,决不仅仅是农村的事,还会“托”起一座座城镇、城市。
这就是农民建设晋城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晋城农民参与城市建设
农民进城不单是大量劳动力的涌入
本报讯地处太行山南端的山西省晋城市,近年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座新兴城市的建设资金有百分之五十五是当地富裕起来的农民投入的,投入总额达五点五亿元。在这里,农民进城,不单是大量劳动力的涌入,而是农村生产要素和经济实力向城市的渗透。
晋城自一九八五年建市九年来,城市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城市功能日趋完备。这里最大的酒店、最大的商厦、最大的贸易市场都是农民投资兴建的。目前,农民兴建的营业面积达二千平方米以上的中型商场有十八座,占全市区中型以上商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农民投资兴建的酒店、饭店,占百分之八十。此外,供电、供水等领域也有农民的投入。
晋城市下辖两区四县,农村经济向城市渗透,反映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后,资金寻求多元投向的新趋势。几年前,晋城市委、市政府改变在中心城市搞几个大项目,以城市经济辐射农村的常规思路,把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放在乡镇企业,促使资本积累在农村快速增加,产生了一大批亿元乡镇、亿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一千零一十六元。“明星乡镇”和“小康村”已超过全市乡镇和村庄总数的一半以上。
晋城市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形成了真正的城乡交流,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在晋城,农民生活水平正在赶上城市居民。
(杨小宁梁哓丽)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业部要求各地
抓好秋季农业生产
本报讯6月上中旬,我国华南、江南等地暴雨成灾,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夏旱,给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为此,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大田作物田间管理,种足种好晚秋作物,为打好秋季农业生产这一仗,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而扎扎实实工作。
目前,正是春播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管理好坏,对产量影响极大。农业部要求各地政府当前要组织广大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生产的技术指导。南方受涝地区,对已受淹的秋熟作物,要抓好间苗定苗、补苗补种。旱情缓解的北方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搞好中耕除草和施追肥,促其早发和苗情转化;特别是东北地区要抢积温、促早熟,力争取得好收成。
为了确保粮食这个重点,农业部提出要千方百计使秋粮面积有所增加。首先要种足种好双季晚稻。华南、江南双季稻产区要积极落实晚稻生产计划,对已经绝收的稻田要及时耕播,力争今年双季晚稻比去年增加200多万亩。其次在长江上、中游一季中稻地区要抓好后期管理,要做好留蓄再生稻各项准备工作,尽可能多留蓄再生稻,力争比去年增加200万亩。第三,要抓好增产技术到位,种好晚秋作物。西南、华南、江南等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扩种一些生长季节短的农作物,如薯类、豆类、蔬菜等早熟度荒作物,切实抓好晚秋作物生产。
农业部提醒各地,水灾后,病虫害发生可能加重,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当前要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抓好水稻、棉花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龙信)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广东不断提高防洪标准
百年洪水安然过江
水利设施功不可没
本报讯在广东省近日遭受的洪涝灾害中,水利工程发挥了挡洪削峰的巨大作用。
从6月8日至6月25日仅半个月时间里广东省所遭受的洪水袭击是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百年一遇的洪峰终于被捍卫着珠江三角洲超千亿元产值、700多万人口的北江大堤所征服。佛山、樵桑、中顺、江新、景丰等五大堤围安然无恙。全省山塘水库未垮一库一坝。北江上游的南水水库在北江大堤最关键时刻始终起着蓄洪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北江上游的一批山塘水库这次共拦蓄洪水8亿多立方米。
水利设施能够在特大洪涝灾害中发挥作用,是广东省长期重视兴修水利,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措施上倾斜水利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40多年来投入水利的资金约183亿元,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发电、供水等多功能的水利水电工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八五”期间,广东省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大幅度增加。1994年度,省投资水利6亿多元。前冬去春和去冬今春水利投入分别突破20亿元、33亿元。(粤水婷)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行发放百亿元贷款用于夏粮收购
本报讯6月是我国夏粮收购集中的月份,这个月农业银行净投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101.79亿元,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夏粮收购。
今年夏粮收购由于价格提高和以国家收购为主,收购资金需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为保证收购贷款及时充分供应,农行各级机构从春耕时起就抓收购资金的预测、筹措。夏收期间,农行领导多次带队到夏粮产区调查、督促收购贷款的安排、发放。目前,夏粮产区的收购贷款均及时到位,满足了收购资金的需求。(王玲玲)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宁夏农行支援抗旱救灾
本报银川电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八县从去年至今,发生罕见旱灾。为支援群众抗旱救灾,宁夏农业银行、信用社最近再次安排救灾专项款1350万元。
山区旱灾最重的盐池、同心、海原三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30万亩,部分地区群众人畜饮水困难,口粮短缺。去年秋冬,这三个县的灾区各级农行协同当地政府了解灾情、发放自救贷款2755万元,为这三个县的农民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农民们称这些贷款为旱灾中的“及时雨”。(兴武翊明)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安徽农行致力农民脱贫致富
本报讯安徽省农业银行努力加大信贷扶贫力度,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1986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各项扶贫贷款11.7亿元,共扶持经济开发项目23476个,受益贫困户达135.6万户。目前,他们重点扶持的如金寨县的桑蚕系列开发,霍山县的茶叶、食用菌系列开发,潜山县的“三竹”资源综合开发,六安、寿县的大白鹅养殖、加工等项目都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安徽省的重点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和沿淮行蓄洪区,1985年那里的人均收入还在200元以下,未得温饱的贫困人口占重点贫困县总人口的38%,1986年开始,安徽农行根据中央和省里的部署,把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当作全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蒋斌)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小鱼苗游向大市场
本报记者周立耘
在仲夏一个雨后天晴的上午,记者采访了全国最大的塘角鱼苗繁殖基地——湖南省永州市七里店乡麻元村。年近5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陈天祯接待了我们。
1984年陈支书刚上任时,人均纯收入不足280元,全村在信用社的存款仅6万元。陈支书再也坐不住了,他查报纸、翻杂志、听广播、跑市场,寻求着致富之路。正在犯愁之时,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塘角鱼苗繁殖且效益很好的消息。他拍着大腿,起身冲着家人说:“就是它!。”
大年刚过,急不可耐的陈支书取出他积攒了半辈子的4000元存款,与村民兵营长踏上了学艺致富之路。一个月后,他们带着21对种鱼和鱼苗繁殖技术回到村里,开始了试验塘角鱼苗繁殖。可无论他们怎样按书上写的和老师讲的精心喂养、打针,母鱼就是不产子。心急如焚的陈支书以包吃包住包路费、每天另给50元工资的代价从广东请来技师住到自己家里,边学边实践,直到母鱼产了子他才罢休。
掌握了塘角鱼苗繁殖技术的陈支书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在全村推广。他挑选出村里几户经济较宽裕的农家,帮助他们修棚、建鱼池,无偿提供种鱼,到了产子的季节,他拿着手电走东家,跑西家,日夜巡回在全村鱼池边。
1992年底,在永州市的支持下,他将几位率先繁殖鱼苗的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了特种水产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每年除无偿向全村印发技术资料、举办专题讲座外,还去初养鱼苗户家里上门服务,为困难户无偿提供种鱼。他们探索出了同纬度地区提早塘角鱼繁殖季节、增加产子次数和每次产子数量、提高单位水域鱼苗数量等技术。
目前,该村60%的农户从事塘角鱼苗繁殖,年产塘角鱼苗超过1亿尾,加上其他鱼苗养殖户,全村90%的农户从事鱼苗的生产。
尽管如此,还有一半鱼苗求购合同不能兑现。面对市场,陈支书计划把鱼苗繁殖推广到全乡、全市,让这里变成鱼苗的世界。
每年3、4月份,求购者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将鱼苗一桶一桶地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还有部分鱼苗销到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小小鱼苗带着全村人闯进了大市场。
10年来,这个125户、843人的小村,人均年纯收增加了3000多元。全村农户家家有存款,少则三五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已新建住宅66栋。
繁殖鱼苗带来的巨大效益反哺农业生产。村里还购进60多辆汽车组成了运输队,办了两家年产值65万元以上的机压砖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还得帮农民提高抛秧技术
抛秧技术近年来在广大农村已逐步推广,有些农户也从中尝到甜头。如今只需要“天女散花”一般,就能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强度。可也有一些农户,花了本钱买秧盘,辛辛苦苦育秧苗,等到抛秧时节,却慌了神儿,有的抓撒不均,有的疏密不匀。更有甚者,将秧盘中的棵棵小苗用手一棵一棵地栽插,这哪叫“抛秧”?
农村的有线广播介绍抛秧技术起了很大作用,农民很欢迎。但类似介绍抛秧技术,光靠广播还不行。乡农技部门和农技员要发挥作用,要多召开现场会,手把手传授技艺,这样咱农民才能尽快掌握新技术。大伙还盼望上面把有关抛秧技术要领的录像带送到乡下来放一放。
  江苏省如皋市柴湾乡杨玉华陶学银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避开单一农业经济弱势
陆川三资企业振兴县域经济
本报讯长期受单一的农业经济影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广西陆川县,近年来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把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突破口,积极外引内联、筑巢引凤,为外商投资办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全县三资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到6月中旬止,全县三资企业已达53家,合同投资总额达3.46亿元。
陆川县地处广西东南部丘陵地区,过去靠单一的农业难以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三资企业作为发展全县工业的龙头,还成立专门班子为三资企业排忧解难。如由香港东南企业公司和珠海日日新工贸实业公司共同投资在此兴办的飞龙矿泉水有限公司,从项目洽谈到投产仅用了8个月时间。
企业投产后,资金短缺,县里立即抽出专人千方百计为企业筹集资金以解燃眉之急。目前,该企业生产的“露晨”牌系列矿泉水已畅销国内10多个省区,并连续夺得了几届金奖。(川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这种美观大方、经济实惠的笋叶帽,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贸市场上十分抢手,每天经营额在千元以上,出售这种帽子的农民经济收入也十分可观。
图为售帽的傣族妇女。 王晋平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粮堆如山
豫北浚县是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今年小麦总产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图为钜桥乡粮管所内的小麦堆积如山。郅新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