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企业领导体制不能搞“党政一体化”
一知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涉及到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问题。在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中,根据权力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要形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应有自己明确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毫不含糊地在企业中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呢?
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各地都在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有的中小企业在干部条件具备、不影响党的工作的前提下,实行了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和厂长(经理)两个职务一人兼的做法;有的企业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在行政部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同时,将党委的个别工作部门与职能相近的行政部门合并,实行一个机构、两种职能的办法,等等。笔者认为,只要有利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企业领导体制“三句话”的精神,有利于企业走向市场,增强活力,这些探索都是允许的。
然而,有的企业的同志提出了“党政一体化”、“党寓于政、党政合一”的主张。这就是,党的组织与行政组织全部合一,党组织的全部负责人与企业的全部行政领导人重叠任职,党组织的所有工作机构全部合并到行政部门中去,党务工作干部全部实行兼职化。对于此种主张,笔者不敢苟同,其理由如次:
首先,它混淆了党和企业行政这种性质不同的两类实体。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基层组织,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规定了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中发挥作为政治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但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了经营管理的需要,必然要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显然,这种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的行政机构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党组织,在性质和职责上都是不同的。如果把它们合到一起,使之“一体化”,必然是党政不分(或党企不分)、以政代党,实际上会使党的组织名存实亡。
其次,它会削弱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作用,有可能使党的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企业党组织的全部活动应遵循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则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党组织与企业行政“一体化”,便很有可能会因为分不清是党的活动还是行政领导的活动,从而导致行政首长负责制取代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党组织内部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原则一旦被行政首长负责制所取代,就会造成党组织中的家长制、一言堂,党的组织也就有可能成为“首长”个人的工具,而不可能以工人阶级政党基层组织的身份,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的作用。
其三,不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的领导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领导制度,要形成企业内部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保证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企业中的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党寓于政、党政合一”、“党政一体化”的情况下,党的组织实际上会丧失作为执政党基层组织的独立地位,而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行政领导者个人的控制之下,那样,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重要干部的任用,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企业行政领导的工作起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等等,就都难以做到。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权责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机制,当然也难以形成。
其四,不利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主体以后,企业中是否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回答是完全肯定的。因为,我们的企业,需要的是“两个文明”,需要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需要的是在出优质产品、获优良效益的同时,也培养出大量的“四有”新人。那么,谁来承担这些职责?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企业党组织要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这就是说,党组织承担着领导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显然,在“党寓于政,党政合一”、“党政一体化”的情况下,特别是某些大型、特大型企业里,党的组织没有精干必要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党的建设的大量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大量群众工作,必然难以落到实处,必然会“软”下来,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黄镇文集》出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同志题写书名的《黄镇文集》一书,已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黄镇文集》收入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黄镇同志一百余篇重要著述。这些著述既有他在革命战斗的一生中留下的历史轨迹和重要见证,又有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密切联系革命实践和思想修养的呕心沥血之作,以及思想锻炼成果;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这部文集以黄镇同志所经历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所从事过的军事战线、外交战线、文化战线和第二线为题,基本按照著述先后时间顺序编辑而成。文集计六十万字,还收有历史照片十七幅,诗作五十余首。附录部分有黄镇同志的自传材料及黄镇年谱。此书的出版,为缅怀黄镇同志的光辉业绩,对开展黄镇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实用不动产管理要则》出版
由李文著,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不动产管理要则》一书是一部涵盖现行国家和地方土地与房地产各项管理法规、政策及各地管理实践经验总结的实用著作。内容既包含房产管理、土地管理、不动产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司法管理,也包含了不动产投资、经营管理、开发建设管理等。书中所阐述的原理和程序、规则和经验,不但是各级政府部门和所有不动产拥有者必须了解的内容,而且对这方面的投资者和研究者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更是学习即将颁布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急需的参考读物。


第5版(理论)
专栏:

  关于构建反腐保廉机制的几点思考
徐泽洲
要“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反腐败”,就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对腐败保持廉洁的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保廉机制应当具备防范、制约、监督和惩处四个主要功能。
防范
是反腐保廉机制的第一个功能,具有基础作用。应当说,我们现在对腐败是有一些防范措施的,但不够严密,不够完整。防范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主要是三方面,即思想防范、政治防范和经济防范。过去谈防范,讲的比较多的是思想防范,而对政治防范和经济防范研究探讨不够。
政治防范包括很多内容,当前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完善法制。我国现行反腐保廉法律法令,尽管从总体上也具有防范功能,但相比较而言还是侧重于追惩,而具有预防功能的法制,比如,公务员的财产申报法,政府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政程序法都还没有出台,甚至还未提上日程。二是把好用人关,即选好用好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在反腐保廉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领导干部本身清正廉洁,能够对下属起到示范作用。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机关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是反腐保廉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越多越深,越易于发生腐败。如果政府主要从事宏观调控和法规建设,创造和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那么经营者就不可能从贿赂某位官员中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腐败也就会大为减少。
经济防范除了解决体制弊端,严格和完善各种经济管理制度、程序和规章,消除腐败的滋生条件外,还有一个正当利益保障问题。给党政机关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以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匹配的收入是防范党政机关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腐败堕落的必要条件。
制约
腐败往往是与权力相联系的。因此,对权力必须加以制约。对权力的制约两种手段最有效:一是以法制权,即以法制化的规则和程序制约权力,使掌握权力的人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围、限定的程序和限定的程度上行使自己的权力。以法制权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应该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二是以权制权,即通过在个人、群体和政府不同机构中合理配置权力,以达到权力的适度分散与平衡,当一种权力超过其合法限度时,就会立即引起其他相等权力的自行制止与限制。历史和现实都无数次证明:受到适度制约的权力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常常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不同权力的制约机制的实现形式。
监督
监督与制约都是对权力的约束形式,制约更多地是从权力结构的内部着眼的,而监督主要是就权力的外部约束而言的。我国现行监督体系在形式上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这些监督形式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现行监督体系还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是各监督形式未能在整体上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二是每一种监督形式的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地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缺乏精细缜密的具体规范。所以,不仅在不同监督体系之间,而且在同一监督体系内部,还未形成层层相依,环环相扣的职权与责任或权力与义务的关系网络。要使监督在反腐保廉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从体制、制度和程序等方面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特别要赋予监督主体以与其职能相应的监督权限。目前监督主体的监督权限过小,对监督对象构不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同时,对各种监督体系之间的衔接要有程序化的具体法律规定加以粘合。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也要走向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当前要重点强化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党内监督是整个监督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强化党的纪检机关的监督权力和保证这种权力运作的相对独立性,是当前加强党内监督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法律监督中,要强化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则,特别是要研究制定实行监督的形式、程序和手段,包括咨询、调查、弹劾、罢免等实施办法,使人大对政府的监督落到实处。
惩处
对极少数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要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和法律的制裁。腐败的惩处机制在我国,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备的。当然按照党纪、政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做到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究,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党纪、政纪甚至法律条文中,有关惩处腐败的规定往往过于原则,空隙多,弹性大,难以操作;二是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说情风、关系网干扰,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因此,要充分发挥惩处在反腐保廉中的作用,必须下决心采取过硬措施。执法执纪部门,要严格执法执纪,严禁以罚代刑,严禁瞒案不报,严禁推诿不办。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创造严格执纪执法的环境,对以权压法压纪,以言代法代纪的践踏法纪行为,要坚决予以揭露和处理。要有具体办法保证执法执纪人员秉公执法执纪而不受报复和刁难,要保证执法执纪部门的工作条件和必要手段。
反腐保廉机制的上述四个环节应当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有机整体。如果每个环节都真正发挥作用,那么,就完全有可能通过经常性的工作把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把腐败现象抑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程度内。
当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腐保廉机制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最终构建有赖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有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特别是国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努力和探索,我们要把建立反腐保廉机制的长期目标寓于现实的反腐败斗争中,寓于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这样就可以逐步趟出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新路子。


第5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倪润峰
发展要有新思路。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切实把注意力转到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来,就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就能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投入高、产出低的被动局面,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这样一个发展思路,取得了连续数年37%以上的发展速度,并在1993年实现利税6.61亿元,增长率达112.3%。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就必须深化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真正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产品结构。在外部环境一样的条件下,谁先抓了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品结构,谁就在竞争中赢得市场,拥有了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主动权。
长虹公司是我国在“一五”期间建设起来的大型军工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国家定,投资国家包,成品国家销,积累全上交”。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就很不适应,公司的生产经营面临重重困难。怎么办?经过苦苦地求索,长虹人认识到,只有以改革求发展,靠市场增效益,才能做好“保军转民”、自立自强这篇大文章。
长虹公司的改革思路是:吃透“两头”(政策、市场),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能充分发挥企业自身整体优势的经营机制和产品结构。所谓吃透政策,就是认真学习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把国家赋予企业的权利用足用活。所谓吃透市场,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船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必须下苦功,把瞬息万变的市场摸准吃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市场的需求,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加速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发,不断推出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不断完善对消费者的服务,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主动灵活的经营机制。
循着上述改革思路,长虹公司抢先一步,果断地进行了调整产品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的实践。首先,以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过对企业自身的技术、设备、人才状况的综合分析,选择了市场潜力很大的电视机产品作为民品的主攻方向和调整产品结构的主要内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很快形成了多系列的长虹产品,被国家列为电视机行业大型A类企业。其次,将昔日的产、供、销的生产型机制自觉地转变为销、供、产的生产经营型机制,面向市场,以销售为龙头,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狠抓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按市场需求超前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抢先推向市场。再次,以增强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为核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在经营决策、机构设置、人事任免、内部分配、劳动用工等方面花大力气进行改革,面向市场建立起一套新的经营、激励、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与此同时,还注意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开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将长虹彩电推到世界上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苦练内功、强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不断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这里,企业的“内功”是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原因。因此,眼睛向内,优化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便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物化劳动成果总是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上,谁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低,谁就能赢得消费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按照现代化的要求约束、规范每个职工的行为,激励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潜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基于这一认识,近些年来,长虹公司在强化各项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同时,突出地抓了全面质量管理和资金成本管理。
一是建立了普及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提高职工质量意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二是重视设计、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优质、价廉、适时、适用性;三是延伸、拓宽质保体系,厂内厂外同步创优,基本上做到了产品销售到哪里,优质服务就到哪里,为用户排忧解难;四是狠抓企业内部降耗挖潜工作。上述措施有力地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依靠科技、不断创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要使企业的产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要尽快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经营的战略转变,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推动力。
“七五”以来,长虹公司针对生产能力不足,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坚持“高起点、大批量、新技术”,对企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七五”期间,长虹公司工业总产值增长11亿元,技改投入和产出的增长比为1∶5.5。“八五”以来,公司每年仅投入技术改造的资金就上亿元,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注意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提高,从而使军民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检测手段日趋完善和现代化。
企业的效益来自于产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质量,而产品质量的高低好坏,与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密切相关。这就是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因此,长虹公司十分重视人才的开发和职工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引进、定向培养和职工教育等渠道,改进职工队伍的文化构成。现在长虹公司已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在内的各类专业人员193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7.33%。
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使一度面临困境的长虹公司发展成为军民结合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并荣获首批国家一级企业;连续5年电视机产销量居全国电子行业之冠,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