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42万瑶汉同胞。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进入80年代,仍有近一半的山民目不识丁,是湖南省的重点扶贫县之一。1985年以来,瑶乡人民形成“治贫先治愚,兴县先兴教”的共识,大兴尊师重教之风。经过几年的努力,1989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1991年经湖南省教委督导评估,跨进了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行列,并先后被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尊师重教先进县”和“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
  大瑶山,希望在升腾
欧显庭张知干
孟夏时节,我们来到满山青翠的瑶山。吉普车载着我们穿行在青山翠谷,我们随处看到,一幢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色彩鲜艳的新校舍耸立在陡峭的山腰,与瑶族同胞居住的木屋、吊脚楼形成鲜明的对照。
陪同采访的县教育工会主席张幼生在江华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说起江华民族教育的变化如数家珍。1986年以前,全县700多所中小学仅有校舍13万平方米,其中还有1/3属一、二级危房,小学生人均校舍仅0.8平方米,中学生也只有1.2平方米。全县有137个班只能在庙堂、仓库和民房上课。1985年冬,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忠盛驱车到桥市乡螺田村检查工作,看到40多名小学生挤在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低矮的“关帝庙”里上课,地面坑坑洼洼,屋顶上大眼小眼,雨水滴落不停,老师打着雨伞讲课,学生戴着斗笠听课。此情此景在张书记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瑶山贫困的根子在缺人才,振兴瑶山的希望在教育。一场“自力更生、艰苦兴教”的战役打响了。老张给我们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1985年以来,全县人民勒紧腰带共集资4324万元,相当于人均100元,新建改建学校690所,新建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与1984年相比,中小学校舍面积翻了一番多,还添置课桌凳27000套,购置价值300多万元的图书仪器设备。
在江华,我们每到一地都听到一个个艰苦兴学的故事。黑山口乡1985年人均收入只有120元,群众吃饭穿衣都有困难,但干部群众办学热情很高。他们说:“事多先办教育,钱少先砌学校。”全乡人民咬紧牙关,把卖鸡蛋买油盐的钱都拿了出来,每人集资8.8元。钱不够,他们就每人献砖30块,瓦50片,石灰15公斤,片石2担,两人出一根木材,一块椽皮,义务献工,整整奋斗半年,硬是建起了一栋282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和一栋两间一厨的教师宿舍。
在中洞乡中心小学,我们看到了一座叫“三官堂”的破庙与两幢崭新的教学楼并存的“奇观”。乡党委书记伍成首告诉我们,中洞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之一。1987年全乡集资兴建了一栋二层砖瓦结构的教学楼,但仍有40多名孩子不得不挤在这座破庙里上课。去年,乡里决定再建一栋教学楼。为了节约征地开支,打算拆掉破庙建校舍,没想到附近凤尾村的群众强烈反对。伍书记告诉我们,从这所庙里曾经走出了瑶山的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群众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说:“宁可征我们的口粮田,我们也不同意拆庙。”结果,这座“功勋庙”被保留下来。原来估计征用土地至少也得5至6万元,没想到凤尾村的群众一分钱也没有要。
在江华瑶家山寨,我们还看到了许许多多奉献精神感人的人民教师。他们或在人烟稀少的山寨,或在地势险峻的林区,像一支支蜡烛,默默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瑶山的教育事业。郭爱红,一位长沙望城妹子,纤细的身材。转眼在海拔1600多米的蔚竹口乡扎根了17个春秋。她几次放弃了“飞”出瑶山的机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瑶山,把满腔的情感倾注给了瑶家子弟。
在江华,我们还听到了流传在瑶山的三届县委书记的“重教故事”。前者说的是张书记看破庙。第二个是“三顾茅庐”请“诸葛”。1986年,江华县民族一中仅有的一个生物老师调走了,生物课无人传授。县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急得团团转。事情反映到了县委,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即后来的县委书记谢田种出马了。他一上宁远,二上新田,三上通县。经过反复的工作,终于求贤成功,以优厚的条件请进了一位生物教师。
第三个故事是现任县委书记献爱心的故事。前年3月,水口镇完小二年级学生唐才桥患了障碍性贫血即白血病。全家人都吓坏了,还是学校老师出主意:“找县委周书记看看吧!”第二天,一封信送到了县委书记周永亮手中。三天后,学校接到回信,唐才桥的病情在县委书记的关怀下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县民政部门及时代表周书记赶到学校慰问,并送来治病款;团县委向全县发出了“献上一片爱心”的倡议书。不久,周书记又来学校看望,得知唐才桥已送省城治疗,才放了心,并拿出400元钱请校长转交。
其实,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县委书记周永亮谈到江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深有感触地说:“江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关键是要有一批掌握‘点金术’的人才。民族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走发展教育、培养本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华县委、县政府调整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路: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来得快、用得着、留得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让教育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
告别瑶山,我们蓦然升起一份喜悦。瑶山的明天大有希望!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马戎,心系边区的回族学者
杨光玉
马戎,回族,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北大七个青年博士生导师之一。与50年代出生的同龄人一样,马戎也下乡插队当过牧民,那是5年实实在在的牧民生活。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学者马戎在严谨、沉稳之外,又多了份似乎粗朴、威猛的气度。
民族社会学、人口迁移、城乡发展是近年来马戎的主要研究方向。在这几方面颇有成就的马戎1982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赴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作为第一批归国的文科博士,马戎很快投入了由费孝通教授牵头的国家社科“七·五”重点课题的工作。
种族与民族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政治问题,它对国家的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对外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民族社会学则是西方现代社会学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主要研究多民族、多种族国家或地区中民族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大民族与边区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变化。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占全国面积的60%以上,这些地区的发展前景如何,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问题,也是社会学家一直关注的热点课题。如何借鉴国外社会学家们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好地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作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学者,他对少数民族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特别关注。为此,马戎在北大社会学系为硕士生开设了“民族关系分析研究”民族社会学课程,系统地介绍有关民族关系研究的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他潜心撰写《民族社会学》教材,又为学生编辑英文参考文献选集作为辅助教材。马戎的目标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民族社会学”专业,这是一个有理论、有实际内容,并同当前改革开放新形势紧密联系的一个新型专业。这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对此,马戎信心十足。
马戎常说,节假日是他的黄金时间。时间对于马戎来说,太宝贵了。归国后的7年,马戎将几乎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他的课题中。7年中,他参加了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由来与发展”,以及“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国乡镇企业的运行机制”,“中国区域教育与社会发展”等国际合作课题。他先后在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山东等地开展实地研究,组织了六次千户以上的抽样户访问卷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7年中,马戎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上发表论文27篇,并出版了两部专著。美国著名人口学家和迁移研究的权威学者SidneyGoldstein教授曾这样评价马戎的英文专著《内蒙古农村的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这本书是有关民族融合方面最具有洞察力的著作,也是对这个领域研究文献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贡献。”(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我国第一大卧佛面世
在广东省三水市,有一座正在开发的占地5万多亩的森林公园。园内层峦叠翠,水绕山环,风景如画。由全国著名人体科学研究专家张廷金先生筹建的三水中华养生文化庄园,就坐落在森林公园内。
中华养生文化庄园的首期工程——第一大卧佛不久前在这里举行了开光典礼。
据悉,国内享有盛誉的卧佛甚多,有供于北京西山十方普觉寺铸于元代的铜体卧佛,有北京法源寺的明代木雕卧佛,也有从国外迎来的上海玉佛寺的玉质卧佛,福州西禅寺的白玉卧佛等。
在众多的卧佛中,其雕像也不乏巨制。如四川安岳卧佛身长7.3米,甘肃张掖卧佛34米,四川潼马卧佛36米,台湾新竹以玻璃纤维雕塑的卧佛全长45米。而三水卧佛身长108米,为世界第一大卧佛。
大佛位于森林公园的天仙岩。天仙岩自西北向东南上高下低延伸,天然造化,外型酷似一座自然“佛山”。将天仙岩依山就势稍加雕凿,便灿然成就一座卧佛大像。新落成的大佛,雕塑样式取中国古代盛唐风范,根据佛经要求严格设计,意境深邃,仪态超凡,表现出普渡众生的丰富内涵与崇高精神。“卧佛”形象已超出宗教意义而上升为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艺术造型。(曹祝)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成立
本报讯国内第一个研究彝学的专门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近日正式成立。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上一直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彝学以彝族历史与文化为研究对象。广义的彝学包括对彝语支诸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彝族悠久的历史与深邃的文化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学者对彝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使彝学成为一门世界性学科。中央民族大学彝学研究所的成立,对推动彝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彝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首都各界向伊通满族自治县捐书
本报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日前,首都教育界、文化界、科技界、新闻出版界等155人和4个单位向伊通满族自治县图书馆募捐各类图书11758册。这次捐书活动是由在京工作的满族学者和干部发起的,它得到了来自满、汉、蒙古、朝鲜、锡伯、回、藏、壮等兄弟民族人士热情而广泛的响应。(董晓君)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壮族百科辞典》出版发行
本报讯壮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大型辞书——《壮族百科辞典》,最近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壮族百科辞典》是由广西壮学学会牵头发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联合组织桂、滇、粤三地550多名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编纂的。
辞典共收有近7000条词目,共200万字,以宏大的篇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壮族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形态、文化特质和现代生活风貌,融民族性、地方性、知识性、科学性和学术性为一体,填补了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项空白,具有发掘、抢救、整理和首创的历史价值,是了解和研究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百科辞典和工具书。(龙符)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艺苑

  来自雪域高原的轻喜剧:
《藏王的使者》
蔡西林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第三极”的美称。那里旖旎的山川地貌、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民间传说令人神往。在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唐代文成公主与藏族英主松赞干布联姻的故事,在雪域高原几乎妇孺皆知,津津乐道。于正史之外,演绎了许多体味藏族人民理想情操可歌可泣的华章。大型藏戏《藏王的使者》,正是植根于民间文学的沃土中,经编导演职员共同努力孕育出来的硕果。
剧作者之一的多杰太,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镇加毛村,那里是藏戏的发祥地之一。按当地习俗,多杰太5岁时便被送到隆务寺修习藏文诵经咏课。寺院里光怪陆离的唐卡壁画,尤其是多才多艺的“妙音仙女”让他心驰神往浮想联翩,艺术的种子润物无声地播撒在多梦的心田。5年后他离开佛门步入校园,依然沉浸在艺术的殿堂里,1971年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黄南自治州文工团的创作员。这期间,他搜集了大量有关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故事。丰厚的文化积存,激发了多杰太的创作欲望,于是,他与剧作家高鹏先生合作创作了大型藏戏《藏王的使者》。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见诸史籍,由此而生发的民间传说与历史记载相得益彰。传说和历史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藏王的使者》以正史为依托,汲取民间传说这一源头活水,让想象在艺术的空间里自由驰骋,渲染铺陈、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一幅绚丽的风情画卷。
《藏王的使者》是一出历史和传说相糅合的轻喜剧,它的主要人物是请婚使录东赞。录东赞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忠诚而不乏狡黠。丰厚的藏族民间传说为剧作者塑造这样一位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出使”、“请婚”、“察房”、“斗智”、“探泉”、“巧辩”诸场戏中,正因为他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礼贤下士、怜孤惜贫,赢得了暗中察访的老太监、秀女和公主女佣的好感,在众人的帮助下一波三折地解答了唐太宗李世民设置的难题:在300名装束相同的少女中成功地认出了文成公主,完成了请婚的使命。(附图片)
《藏王的使者》剧照艾力肯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应荷兰、德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日前组织中国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赴荷兰、德国参加国际民间艺术节活动。歌舞团由彝、回、藏、普米、汉等5个民族优秀艺术家组成,表演反映彝族、藏族、苗族、纳西族、傈僳族、傣族等民族民间歌舞节目,充满了浓厚的云南红土地生活气息。杨文道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