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设现代农业
刘银才王洪岐
现代农业是发达的市场农业,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在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中,利用现代技术和综合手段,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尽快地实现这个过渡,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把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摆上议事日程,把抓好日常农业经济工作和建立现代农业的目标结合起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产品、产业和就业结构,综合开发农村自然资源,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
一、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是优化产品、产业、就业三大结构。产品、产业、就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三大结构是在传统农业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突出的问题是生产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产品初级,效益不高;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缺乏对第一产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从事第一产业,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低,劳动力严重过剩,劳动生产率不高。三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很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对旧的产品、产业、就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变革,建立起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的结构体系。
农村产品、产业、就业结构是互相联系、互为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调整和优化三大结构必须把三者统一起来抓。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本着从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和当地客观实际出发的原则,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发展区域优势产品。要统筹规划,科学划分农业生产经济区域,在每个农业经济区域,选定几个高产、优质、高效的拳头产品为龙头,予以重点发展,形成区域性产品优势。依据当前农村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实际,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要引导农民大胆地突破小农经济“小而全”的趋同结构,实施区域产品规模生产经营,逐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从而改变目前农产品生产布局零碎分散、专业化水平低的问题,创造出规模生产效益来。
其次,延伸农业生产领域,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村第三产业,支持和促进第一产业,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传统农业中,农业生产多为社会提供初级产品,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附加值大量地流出农村。现代农业客观要求农产品生产必须由产前、产中向产后延伸,使农产品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的潜力是很大的。经济发达的国家,初级农产品与农产品的加工制品在消费中的比重已达3∶7的水平,而我国仅为7∶3,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产品资源,在加工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立足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发展食品工业和饮料工业;立足畜禽产品,发展乳制品、肉类加工和皮毛加工业;立足瓜果蔬菜类产品,发展饮料、罐头等加工;立足森林资源和林副产品,发展食用菌、天然饮料和各种装饰板材等的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有一个新的增长。
第三,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变革就业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变革的实质是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业结构的变革,应注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打下基础。二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注重选择交通比较方便、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兴办工业小区、开发小区,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村就业载体,增加就业容量。三是改革户籍管理体制,由现在城乡二元结构改为区域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和临时户口,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二、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要搞好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就是使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农村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气候矿藏、水、植物、动物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小生产的落后状态,有的得到初步开发,相当多的资源没有开发利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破坏性开发。这与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在当前的情况下,综合开发农村自然资源,重点要搞好四个结合。
1.开发自然资源与发展主导产业相结合。自然资源是区域潜在的产业优势,开发自然资源,就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在一些地方,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资源与市场需求脱节,盲目开发,形不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很低,潜在的产业优势变不成现实的主导产业。因此,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产品市场,实行规模开发,创造规模效益,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
2.开发自然资源与保护优化自然生态相结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现代农业自然资源开发的客观统一体,开发自然资源必须坚持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一些地方通过小流域治理、滩涂开发、农田基本建设、调整种植结构等开发途径,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使三者得到了较好统一,既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优化了自然生态,取得很好的生态效益。但也有一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急功近利,乱采滥挖滥加工,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植被,造成大气、水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水土流失,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开发自然资源必须与保护和优化自然生态结合起来。一般讲,盐碱地改造、荒滩开发、小流域治理等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往往与自然生态相矛盾。在这些方面就要着重注意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尽可能地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轻环境负担,保护生态环境。采掘企业要注意地下采掘和地上治理相结合,通过植树、种草等,恢复生态。
3.长远开发与近期开发相结合。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与科学技术紧密关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在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开发自然资源要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并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把长远规划与近期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近期开发要纳入长远规划之中,选择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集中力量,重点开发。通过近期开发,积累资金,积累经验,积累技术,为将来自然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开发创造条件。对那些不可再生性资源,更要注意合理开采,着力在资源的加工利用上下功夫,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4.开发自然资源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自然资源的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必须走投资多元化的开发道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这方面的投入,搞一些大的开发项目。目前,在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农户是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稳定土地承包、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拍卖“四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农户逐步加大对开发自然资源的投入,注重组织农户采用资金、土地、劳力等入股的形式,搞股份制开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侧重龙头资源的开发,以此带动农户的开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科研单位及有关部门要为开发农村自然资源积极提供服务。开发自然资源要严格执行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特别要注重保护好农民的经济利益,保护农民的开发热情,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步伐。
三、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支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农民队伍,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竞争和活力,农民缺乏学习科技文化的愿望和动力。现代农业把农民推向市场,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亲眼看到科技的经济效益,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普遍有学习科技文化的要求和热情,这就为搞好农村文化教育和科技培训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首先要抓好农民的科技培训。结合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县科技培训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培训站,联接广大农户,构成农村科技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发挥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企业的辐射作用,由龙头企业对分散农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实行有偿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素质。农村教育要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适应农村资源开发的需要,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大中专院校要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扩大农村定向招生比例,还可以举办具有地区特点的地区班。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可设立分校,扩大教育容量,加速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
建设现代农业,调整三大结构、综合开发自然资源,推进科技进步最终有待于农村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因此,必须加速培育土地、劳动力、金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的农村市场体系,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优化组合,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第5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加大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
张培森
在目前新税制运行当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个人所得税调节力度不够,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亟待加以解决。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是这次税制改革中唯一的一项税收立法。这是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又重新颁布的一个重要的税收法律文件。它结束了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三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同时并立的状况,初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统一和符合国际惯例的个人所得税新制度。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比较适合中国国情。新税法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我国经济增长、个人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和物价等变化情况,简化了税制,降低了税负,比较合理地确定了内外有别的费用扣除标准。(二)比较符合国际惯例。新税法统一、规范了自然人所得税制度,不论个人的国籍如何,只要符合居民或非居民界定条件即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就适用统一税法,须依法纳税。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好的税法,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使其贯彻执行。因此,加大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及征管力度是当前税收工作中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实际生活中,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主要表现是:其一,纳税意识差。税法明确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实行个人申报与代扣代缴两种办法。但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符合纳税条件的义务人不申报或申报不实。另一种是代扣代缴单位因受来自社会的多种干扰,尽量少扣少缴应纳税款。其二,征管不力。一方面,的确存在纳税人对税法不了解,不知如何纳税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税收征管力量不足,手段落后,无法对纳税人申报、核查、解缴及查补等环节进行跟踪。其三,对偷、逃税行为惩罚不力。如前几年少数演艺人员偷、逃税款数目惊人,但未受到应有处罚,社会反应强烈,客观上助长了偷、逃税行为。
加大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应当重点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明确征收重点。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从个人收入的来源看,按劳分配的收入占主体,但多种分配形式形成的个人收入快速上升,比重增大;从个人收入的构成看,工薪收入大大低于非工薪收入。工薪收入与非工薪收入差距拉大,出现个人所得过分悬殊现象。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及工资制度等因素决定的。从这一情况出发,在较长时期内,个人所得税调节的重点应放在非工薪收入方面,依法征收,加强控管。
第二,强化征收手段。世界各国对个人所得税征管手段都十分严厉。尽管也存在偷、逃税现象,但毕竟数目不大,这与采用先进的征管手段直接有关。例如美国采用庞大的计算机联网,使税务纳税申报与银行有关业务联结,个人纳税档案全部存储在计算机中心,必要时可以随时对某个纳税义务人的申报表和纳税情况进行调查、审计,以监督、管理是否真实申报纳税。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制定纳税申报制度。推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强化调节力度,极为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就是建立个人所得纳税申报制度。这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应当首先建立纳税人申报纳税档案,然后逐步进行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这方面计算机应用大有前景。
第四,保证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与纳税人一样是对等的。关键是如何加以保证。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还必须明确认识,税务机关是政府的代表,在执行税法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纳税义务人不应以各种理由干扰税务机关执法。对于征纳过程中出现的异议,应当通过行政复议直至上诉税务法庭按程序予以解决,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第5版(理论)
专栏:

  以“两点论”指导县域经济开发
何建林
“两点论”是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概括,同时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重要方法。“两点论”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方法,实质上是要求按照事物的矛盾本性全面认识问题,这对我们沿海县域经济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县域经济的开发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大量的具有县域经济特点的矛盾关系,一旦认识上出现片面性和绝对化,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贻误或延缓县域经济的发展。比如,对农业和工业的关系,片面强调农业基础作用,用农业排斥工业的发展;或片面强调工业的主导地位,把发展农业放到一边,从思想方法上看,都是违背“两点论”的,其后果都不可能使经济协调发展。一旦我们在经济工作中遵从了“两点论”原则,那么经济发展就将是另一种局面。如我们合浦县,在县域经济的布局和发展中,注意克服片面强调一业而忽视另一业的弊端,着眼于正确处理工农业的关系,实施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生态效益工程”,工农业得到全面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9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63.5%;财政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7元,比上年增加335元。实践证明,自觉地运用“两点论”指导县域经济开发,把握县域经济内部的经济关系,才能把县域经济引上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
把辩证的“两点论”具体地应用到县域经济开发实践中去,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反复认识、反复实践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深化过程。回顾合浦县运用“两点论”指导经济开发的历程,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从全面的观点出发,着重把握县域经济的特殊性。
客观实际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无论离开普遍性还是特殊性,都是一点论,都会带来片面性。我县和其他县一样,是个农业县,农业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共性。但我县又是沿海的农业县,海岸线近400公里,渔业、水产业的地位很突出,这是我县经济开发的特殊性。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我们认真实施“海上建一个合浦”的发展战略,以开发浅海滩涂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渔业和水产业,结果水产品总值达6亿元,首次与种植业持平。
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开发中的主要矛盾。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综合部署,专项突破,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原则,也是经济开发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法。县域经济工作头绪多,制约因素多,矛盾复杂,解决问题难度大。总揽经济工作全局,必须抓住那些对经济开发起着主要的、领导的、决定作用的因素和影响经济全局的方面。从我县情况看,立足资源进行综合开发,重点就是抓好农业、水产业和乡镇企业。去年,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稳定粮食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开发性、创汇型农业,走优质、高产、高效的路子。去年农业总产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加5003吨,增长1.36%。大宗经济作物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水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水产品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34.3%;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项新兴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向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去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5.2万家,上交税金1.3亿元,创利4.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7.9%和186.1%。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目的。县域经济中,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我们的经济开发工作,说到底,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克服不利因素,促进二者的转化,通过逐步的量变积累,推动不利因素向有利因素转化,使有利因素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经济建设才能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
三、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内外环境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千方百计扩大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部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局部地改变事物的面貌,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用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内外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但是,受到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长期束缚的农村,当商品经济的大潮涌来之时,不少人还是习惯于在小天地里过小日子。有些人没有把内外部环境统一起来,想利用资源开发生产时,忘记了市场牵引;抓住市场信息组织生产时,又脱离了本地实际,结果吃了不少苦头。还有一种情况更反映了农村县域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扭曲性。一些地方自身封闭、保守,又严重地依赖外援,不是借助外力发展自身,而是依赖外力维持最简单的生产过程和最低的生存水平。凡此种种,都反映了正确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与外部环境关系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借助外力,启动内功,以开放促进开发,我们先后组织县里主要领导到改革开放搞得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参观学习,促进思想转变和观念更新;积极加强和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硬件”建设;出台了关于引进外资、技术合作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改善了投资的“软”环境,使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1993年以来,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一年多,全县就审批三资企业84个,利用外资3570多万美元,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县域经济开发是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有效地组织实施这一工程,需要全面、正确地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要做到这点,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两点论”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