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书记市长当“交警”
陈杰张华杨毅
六月五日,星期天。为迎接明年五月在天津举办的第四十三届世乒赛,天津市开展了非机动车交通秩序整顿和交通法规宣传。上午,在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的路口,市民们惊喜地发现,随交警一道站岗,维持交通秩序的值勤员中,有市委书记高德占、市长张立昌等市党政负责人。
市委书记高德占的值勤点是十一经路口。这里的交通流量平常总处于饱和状态。公安局负责同志向他介绍,全市非机动车已超过七百八十万辆。高德占一边维持交通秩序,一边叮嘱骑车人要遵守交通规则。他对行人说:“明年五月举行的世乒赛,是天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体育比赛活动。天津人要以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接待各国的嘉宾,交通环境非常重要。”行人纷纷点头,对书记说:“我们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市长张立昌对交通民警的辛勤工作素有了解。他拉着交警的手关切地说:“现在的交警越来越难当,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商业网点越来越多,再加上修路,增加了许多困难。不过,天津人干什么事都不服输,我们会创造出一流的交通环境,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城市形象。”张立昌能叫得出身边许多交警的名字,大家与他在一起感到很亲切。他说:“有的群众批评某些干部的眼睛是“高射炮”,目中只有上级,这样的干部不是公仆,公仆的眼睛永远贴近百姓。”
六月五日这一天,天津共有万名各级干部与交通警察上街维护交通秩序,宣传交通法规,为市民值勤服务。


第4版(要闻)
专栏:

  首届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在京召开
“妇女环保100佳”受表彰
本报北京6月5日讯记者何黄彪、孔晓宁报道:国家环保局和全国妇联今天在此间联合召开中国妇女与环境会议,以此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会议郑重发表“中国妇女环境宣言”,它召全国妇女积极投身环境保护事业,勇敢承担起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在持续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一个地球、一个家庭”,它十分形象地把家庭与地球联系起来,号召每个家庭都来关心地球的环境。
在今天的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妇女代表济济一堂,交流各自为保护环境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就持续发展及妇女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会议表彰了100名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妇女工作者,授予她们“妇女环保100佳”荣誉称号。
国务委员宋健在大会发言中强调,中国妇女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母亲们对青少年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我们希望每一位妇女都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这一伟大事业,只要有她们的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就会有健康和持续的进步。
会议宣言还动员全国妇女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努力学习与传授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热情配合社会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与世界各地妇女携手并肩,共同为发展经济、保护全球环境而努力奋斗。
这次会议的举行,表明中国正在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向环境问题宣战。


第4版(要闻)
专栏:

  陈慕华赴雅加达出席国际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今天率中国政府代表团一行38人前往雅加达,出席联合国第二届亚太妇女参与发展部长级会议。
到机场送行的有外交部副部长刘华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贺尔康,以及印度尼西亚驻华使节等。
据悉,这次会议将审查和评估《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的执行情况,制定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提高妇女地位的行动计划。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美环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报讯国家环境保护局主办的中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研讨会,6月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门的300多名政府官员、著名专家、学者和来自美国的著名专家聚集一堂,共同研讨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问题。


第4版(要闻)
专栏:

  宁夏沙湖区群鸟翔集
据新华社银川6月5日电(通讯员谷伟学、乔克奇)久负盛名的宁夏沙湖风景区近年来又增添新景观,上百只各类鸟开始在湖面苇丛中繁衍生息。一些在宁夏消失多年的珍奇鸟类品种重现在湖面上,这一景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沙湖风景区是近年来在西北地区发现的新景点。近年来,这里各级管理部门将保护生态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作为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在万亩湖区上专门辟出2000多亩鸟类保护区,实行强制封闭式管理,派专人长年昼夜保护,严格禁止乱捕滥猎鸟类。为了从根本上给鸟类生息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沙湖管理部门已连续两年不收割保护区生长的芦苇,同时严禁在保护区附近放枪、跑艇,避免惊吓鸟群,保证一些珍奇鸟种在此繁殖后代。目前已有30多个鸟类品种在这里繁殖,其中近10种属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保护鸟类。


第4版(要闻)
专栏:

5月26日,解放军驻福州某部又迎来了一年一度上山栖息的大熊猫。为了利于大熊猫繁殖,部队专门腾出一栋营房供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搞研究,还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上,修建起一座设施齐全的“熊猫山庄”。左图:悉心照料;上图:熊猫山庄。
张军荣 赵贤富摄


第4版(要闻)
专栏:编后

 发扬敬老之风
 青岛钢铁总公司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生活,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值得提倡。
老职工们几十年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功劳是不可埋没的,应予厚待。这样做不仅对老职工是个安慰,也会使在职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加企业凝聚力,作用是很大的。实践证明,老干部和老工人年龄虽然大了,但仍有相当大的潜能。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敬老工作做得好,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办好企业献余热。
善待老职工,不仅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希望大家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像“青钢”那样,办实事,求实效,真正使老职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第4版(要闻)
专栏:

  “企业要搞好,敬老不可少”
“青钢”热情关心离退休人员生活
本报讯记者米博华报道:山东青岛钢铁总公司的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对记者说,他们离退休下岗后,生活得很幸福、很充实,老有所养,老有所用。据悉,“青钢”先后被评为“青岛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尊老爱老先进集体”,总经理杨积立获全国“重视老年工作领导者功勋奖”。
青岛钢铁总公司是国有大型冶金企业,现有离退休职工近3000人,占全公司总人数的24%,今后每年平均有80名干部、工人离退休。该公司总经理说,在他的任期内,老干部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持按照政治待遇基本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开展工作。
青岛钢铁总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比如,为了搞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该公司建立了5项制度:优先医疗、定期检查、定期巡诊、就近医疗、短期疗养。十多年来,企业有280多位老职工相继离开人世。每件丧事,公司都派人派车负责到底。这些年企业连续进行技术改造,资金一直很紧,但还是拿出100余万元买商品房,优先让老职工住上满意的房子。现在全公司老干部的住房全部达标。
为了丰富退休职工的文化生活,企业拨款在宿舍区建设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和台球、棋类等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这几年还经常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比赛。党政工团组织每逢节日都要到离退休职工家中走访,听取意见,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青钢”,离退休干部与在职干部相处得很融洽。每月18日,公司领导都要把老干部请来,开一次恳谈会,由总经理或党委书记向老干部通报一个月来的生产经营情况。老干部也经常就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在青钢已经形成了一个制度,凡属企业发展大事,总公司领导总要主动和离退休老干部商量,征求老干部的合理化建议。企业有什么困难,老干部们也尽力分担。
据统计,在自愿的基础上,“青钢”已返聘了67位离退休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青钢”的负责人说:“企业要搞好,敬老不可少。”


第4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平和念活“山字经”
潘帝都赖炳辉
1993年底,福建省最贫困的平和县传出喜讯:全县提前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农民人均收入1009元,摘掉了长期戴在头上的“贫困帽”。
地处闽粤交界贫困山区的平和县,是革命老区,福建农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就是在这个县的长乐乡打响的。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到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仍不到500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最低的一个县。
不久前,记者到平和县采访,只见这个丘陵起伏、峰峦连绵的山区县,座座山头绿荫覆盖;许多村庄房前屋后和溪边河旁,果树繁茂。据介绍,平和县原有荒山260多万亩,到去年已基本披上绿装,其中栽种各种果树26万多亩,共收水果9.8万吨。目前,全县有百亩至万亩的果园、果场400多个,多数果树已挂果。平和人说,我们今天能摘掉“贫困帽”,靠的是念活“山字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平和大地,唤醒了平和的广大农民群众。从1986年起,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大搞山地综合开发,上山大种果树。到1993年,全县农民仅水果一项,收入就达2亿多元,人均增收425元。
种果树需要大量资金,县里首先从扶贫资金和农业减免税款中拿出200万元,专门用于创办示范果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鼓励引进外资、干部群众集资、实行股份合作制、以果还贷、劳力替代等,广辟资金来源,解决资金困难。7年来,全县共引进外资410多万美元,集资1000多万元,投入工日2000多万个。
为帮助农民掌握种果技术,县里邀请省内外果树专家、教授到平和举办技术培训班,先后培训了农民果树技术员4万多人次。同时大力提倡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民办果场、果园,开展 有偿技术服务。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全县已初步建成了以蜜柚、荔枝、龙眼、芦柑和香蕉等名优水果为主的生产基地,成为全省著名的水果之乡。
在与广东交界的大芹山下,我们访问了蜜柚专业村——九峰镇复兴村。这个只有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几乎被蜜柚林掩没了:绕村山坡柚树成林,房前屋后柚树成荫,连田里也种上了一片片的柚树苗。据村干部介绍,全村已种蜜柚230亩,户均7亩;种蜜柚苗1000多万株,每年的蜜柚和果苗收入就达80多万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
有了水果,没有交通和市场,山里农民照样摆脱不了贫困。平和县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7480万元,兴建、扩建各类市场25个,实现了“乡乡有市,日日有圩”,同时还在一些边界乡、镇建了蜜柚、香蕉等水果专业市场。全县公路建设也迅速地驶上了“快车道”,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2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随着公路的开通,各乡(镇)运输车队、商品运输中转站相继建立起来,出现了一支由3400多农民组成的销售大军,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上千个销售网点,把平和一村一户的小生产与全国大市场联结起来。目前,全县90%以上的农副产品被运往祖国大江南北。
(附图片)
图为平和县农民正在装运蜜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