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安徽合肥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工程6月1日建成。它将有效地治理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污染。新华社记者王雷摄(传真照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大筹资力度 狠抓农贷落实
山东农行确保支农资金足额到位
本报济南6月5日电山东省农业银行,不断加大筹资力度,确保支农资金足额到位。到今年4月底,全省农村储蓄存款已突破600亿元,比年初增加63.4亿元,存款余额和增长速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坚持贷款向农业倾斜,对支农资金优先安排,这是山东省农业银行确保支农资金足额到位的有效措施。他们根据全省农业发展需要,确定了粮棉油生产、贫困山区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海上山东”建设4个支持重点,去年以来共安排23亿元资金,用于良种繁育、农技推广和“菜篮子”工程;投放33亿元,支持30多个外向型农业、两高一优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拨出1.8亿元贴息贷款,扶持贫困山区开发项目120多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针对支农资金周期长、风险大、比较效益低、容易被挤占挪用的特点,农行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严格立项审查、评估论证,按进度拨付资金,实行全程监控,发现资金“农转非”现象及时纠正。
(水保泽张宪春)


第1版(要闻)
专栏:南沙西沙巡礼①

  潮起潮落写青春
本报记者李仁臣凌志军
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那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神圣领土南沙群岛。
当我们经过两天三夜以大海苍穹为伴的寂寞航行之后,忽然看见汪洋中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看见蓝天下钢铸石雕般屹立的威武哨兵,看见哨兵脚下那座浪拍波涌的白色礁堡,我们的心震颤了,眼眶湿润了……
这是夏日的一个黎明。日出波涛之巅,海燕与霞光共舞。我们乘坐的补给船驶抵南沙渚碧礁海域,马上换乘小艇直奔礁堡而去。临近礁堡,两行赫然大字辉映在金色的海面:“志在天涯戍守渚碧礁盘”,“心系祖国永葆国门平安”。这最初的景象,使我们产生了全新的感受。随后,我们又登上了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南薰礁、永暑礁,和驻守在这里的海军官兵共同生活了12天,了解了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欢乐与艰辛、爱与憎,我们的感受就愈益强烈了。
饮水、吃菜、洗澡在这里都是一种享受。在他们精神世界里闪耀着传统美德中最珍贵的东西
在我国版图上,南沙群岛包括200多个岛屿、礁滩和暗沙。人民海军的官兵驻守在其中6座珊瑚礁上。
“珊瑚礁”,是隐伏在水下的珊瑚石群。她是海底世界的山巅,却不肯彻底显露其峥嵘与秀丽,只随潮起潮落,若隐若现。守礁官兵的立足之地,是人工建造的水泥平台和房屋。大者如足球场,小者不过篮球场大小而已。
不身临其境,很难想象这里生活的艰苦。我们见到的官兵,全是古铜色面容,唯有牙齿洁白,这是饱经日晒雨淋风卷浪袭留下的痕迹。南沙靠近赤道,高温、高湿、高盐,据说烈日能烤熟鸡蛋,海风能使一架崭新的机械在短期内锈蚀斑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皮肤晒了脱,脱了晒,没有人能说清自己究竟脱过几层皮。
淡水,在这里是真正的生命之水。礁堡上有几个人就有几个25公斤容量的塑料桶,一桶水要用一周。因为淡水要千里迢迢运来,一吨水价同一吨油。小小一盆水,总是要在洗脸、刷牙、擦身、洗衣之后,再用来浇菜。
蔬菜,是小礁上最珍稀的东西。它在热带的季风和烈日中极难生长,所以每人一周常常只能分得几片菜叶,罐头是当家菜。“吃伤了,看到罐头就恶心。”班长丁拥中说,“吃不到青菜,人人嘴里溃疡,皮肤溃烂,这几根青菜真是宝贝,一点也舍不得丢。”守备部队政委张万华给我们讲了一根黄瓜的故事:小礁上的战士探亲回来,带了土、菜籽和菜苗,顽强地试种适应恶劣环境的蔬菜,居然让他们在一个弹药箱里种出一根黄瓜。他们天天围它转,舍不得吃。有一天,礁上来了客人,他们决定摘黄瓜待客,黄瓜被切成纸片般薄,23个人围着这盘黄瓜,谁也不忍动箸。最后,每人放一片在嘴里。黄瓜有点苦涩,“可是,我觉得这是有生以来吃到的最甜的黄瓜。”张万华说,“谁也舍不得嚼,那是在嘴里一点点含化的。”
尽管如此,环境的艰辛与物质的匮乏,在官兵们看来并不是最难忍受的。
“最难忍受的是寂寞。”
“白天看大海,晚上数星星。”王海岛这样描述礁上生活的单调。这个来自海口市的战士,上礁第一感觉是“太安静”了。他习惯了热闹和喧嚣,怎么也想不到这世界竟会有如此安静的地方,更想不到与世隔绝的滋味竟是这样苦涩,听不到广播,看不到我们的电视,一连数月没有祖国大陆的一点点消息。摆脱寂寞的最好办法是拚命工作,可人总有闲下来的时候。日复一日,性情都会憋得变了样,焦虑,烦躁,不由分说地发怒,对着波涛喊叫,想骂人,想要砸烂眼前的巨石……“带一条狗去吧,”大陆上的一位战友说,“也许狗的叫声可以让你们快乐。”一条狼狗乘船而来,它真的给礁上带来了乐趣。可是,不久狼狗便失去了往日的威猛,不再叫,也不再跳,只望着海失神落魄,几个月后,它疯了。战士们含着泪,为它扎了一个小竹排,放上淡水和罐头,希望潮汐载着它漂向彼岸。
莫非我们的水兵真的没有生活的快乐?
“哈!你把我们看得也太可怜了。”战士韩才兵笑道。战士自有战士的胸怀。礁堡里的图书,几乎每一本都被翻烂了,在礁上集饭厅、乒乓球室、会议室、娱乐室为一体的“多功能厅”里,傍晚也时常飘出唱卡拉OK的歌声,永暑礁上还定期举办自己的“综艺大观”晚会。几乎每一个礁上,都有战士们亲手建造的“海上花园”。东门礁上的花园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花园,直径1.2米,铺着一层银色的珊瑚沙,里面摆放着千姿百态的海石花。百花丛中,镶嵌着各种海洋生物标本。站在这样的“花园”前面,谁不为他们的精神追求所打动?不过,对于小韩来说,最快乐的莫过于捡海贝。“水底下有好多海螺、海贝,好看极了。”他说着,打开自己的柜子让我们看。他的用品真简单:一块肥皂,一卷卫生纸,几套换洗的衣服,其余就是他珍藏的宝贝:一个六角螺,一条干鱼,最可爱的是三个小小的贝壳,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迷彩服上,黄白相间,斑斑点点,晶莹透亮。“这叫虎斑贝,我想带回家去,让爸爸妈妈看看南沙有这么漂亮的东西。”说着说着,他忽然停住,想了想,拿起其中两个送给我们作纪念。
“只要一个就行了。”我们说。
“不!”他执拗地坚持,“一定要两个在一起,一个太寂寞。”
我们有点感动:“那你剩下一个不是也寂寞吗?”
他笑了:“我再去拣一个回来,就又是一对了。”
听了小韩这番话,我们在想,当一些青年朋友哼唱着《寂寞难奈》的歌谣时,他们懂自己的同龄人为国戍边遇到的那种寂寞吗?他们懂这种寂寞蕴含的深沉内容吗?这些战士,看上去是那么粗犷质朴,却有着如此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他们过不上普通人都有的那种生活,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却保有如此乐观的情绪、美好的情操。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闪烁着我们民族传统美德中最珍贵的东西。平凡中的崇高,往往并不表现在刻意追求中,也没有功利主义的出发点,而是默默地、持续地、尽心地做着毫无轰动效应的那些事情,并且平静地对待人们的礼赞,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在南沙官兵身上体现的就是这种魅力。
重视海洋,寄希望于海洋,为祖国守卫海疆,使他们对南沙情深如海
“这里是那么小,又是那么大。”战士肖志强生长在中原名城洛阳,从小未见过大海,现在脚下立锥之地,眼前水天相连,发出这样的感叹是不奇怪的。可是,王海岛自幼与大海为伴,也怀着和肖志强同样的情感。他说,“到了南沙,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海洋,什么是真正的蔚蓝色。”另一个战士关建军,谈起他在南沙守礁数月的最大收获,说是“心胸更加开阔了”。这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战士,站在军舰的前甲板上告诉我们,部队批准他提前离礁返回大陆温习功课,准备报考军校,考的是海军专业。
不了解海洋,不会具有这样的情感。他们生活在一个甚至不用货币、没有市场的狭小世界里,但却有着当今最现代的意识,这就是重视海洋,寄希望于海洋。这种意识正在成为南沙官兵精神世界的基础;这种意识带来对未来的憧憬,带来为祖国守卫海疆的责任感,激发他们迎击困难、面对挑战的勇气,给他们的生活注入活力。
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听他们谈论最多的是海洋:
“海洋是一片蔚蓝色的国土,她的面积相当于祖国陆地的1/3呢。”“南海的面积,几乎占了全部海洋国土的2/3。”
“南海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我们国家60%的外贸运输要从这里经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不要忘了我们对祖国海洋的责任。”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大力开发南沙?”
南薰礁,为六座礁盘中最小的。在这座礁上,有一块意味深长的墙报。其中一篇说到,“南沙群岛的油气储量350亿吨,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相当于8个大庆油田。有浮游植物155种,浮游动物200余种,贝类66种。我国现有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是通过南沙或附近海域……”。此文题为《南沙的经济价值是多少?》,在南沙举办的知识竞赛中,这是个官兵们稳得满分的题目。
海洋意识已经根植在南沙的官兵心中。一个战士以诗言志:
有人说/黄色代表金钱/黑色代表学位/面对这色彩纷呈的世界/我义无反顾地走向蓝色/因为蓝色代表海洋。
准备报考军校的关建军和我们同船回大陆。问起他此行的感想,他说:“说老实话,天天看海,真有点腻了。”尽管如此,他对未来的选择却是:“还要回到海上来,这里有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机会。”
永暑礁为南沙官兵守卫的六礁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也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中心。有机会登上这里的人,都被一副独特的对联深深吸引。
上联:染一身古铜,纳民族大业,天涯须眉潇潇洒洒,烟波浩淼中,审潮起潮落真如壮丽人生,留一朝豪气皆成千古风流。
下联:铸一副铁骨,承祖国重任,军营男儿轰轰烈烈,云海变化处,看日出日没都是锦绣河山,送一日时光化作万载辉煌。
横批只一字:家。
战士告诉我们,在征集横批时,他们有许多话想表述。应征横批多至几十条。最后,万语千言汇成一个“家”字。这也许是战士心中含意最为博大的家。
他们也想家,想亲人,但是在小家与国家之间,祖国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是,官兵们心里并不是没有他们自己的家。
“你问我最喜欢唱什么歌?”在东门礁上,一个战士以歌作答:“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说句心里话,我也有情,常思念梦中的她,梦中的她……”
海军上尉黄新良也喜欢这首歌。不过,他有一个遗憾,“这歌怎么没有写到女儿呢?”他和他的女儿的故事,普普通通却令人感叹不已:
“我最大的快乐是躺在床上看女儿的照片。她3岁了。可是我和她在一起的日子还不到三个月。她是我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是男孩,爱人生他的时候我守在礁上,没能回家伺候他们娘儿俩。不几个月,儿子死了。后来爱人就怀了她。我心想,在她出生的时候一定守候在她们身边。谁想到,南沙离不开人呀!我还是没能回家,只能遥算着女儿出生的日子。直到爱人出了产院,还没有我探家的消息,她生气了,不再理我。那些日子,我真的觉得对不起她们,听到别人眉飞色舞地讲述儿女的趣事,就会突然冒出一种难受的滋味。晚上躲在机房里面偷偷流泪,白天望着北边的海,盼着有船带来她们的消息。一直等了41天,终于盼到了一封电报,只四个字:‘母女平安’。这么简单,可见她还在怨我,我更感内疚。女儿满月我收到她的照片。那真是我平生最快乐的一天。我把女儿的照片放在枕下,一会儿就抽出来看,连到机房去值班,也带在身边。那真是一种享受。这种思念一直伴着我完成任务后探亲回家。这时女儿已快一岁了。长得好大呀。我兴奋得两天没有睡着觉。晚上挨着她躺,过一会儿就起来看看她的脸,翻来覆去,爱人说我神经病。咳,你们可别笑我,她太可爱了,特别胖,像个小菩萨一样。就是不认我这个爸爸。我一抱她,她就大哭。这不怪她。我才和她一起呆了十几天,部队一封急电,我就又赶回南沙。”
这些远离父母妻儿的人对于家的深深怀念,只有来到他们中间才能感受得到。他们彼此分担着怀念,分担着喜悦和忧伤。一个人得了儿女,全体都快乐得好像作了爸爸;一个人有了女友,每一个都沐浴在幸福之中。从基地来的船几个月才一次。每次都会带来欢乐,因为船上有他们企盼的家信。我们在渚碧礁上看到了这个欢乐场面:一位干部拿着信,周围全是急切的眼睛。每念到一个名字,就会爆发一阵欢呼,就会伸出一片胳膊去抢那份快乐。战士詹美鑫已经接到六封信了,却仍眼巴巴地望着,他还在等一封信。终于,第七次叫到他的名字,“是我爸爸的。”他大叫一声,跳起来……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没有接到家信,所有人都会感受到他的忧伤,都会争着把自己的信递上,“喏,我们的家信也就是你的家信。”
在华阳礁上,我们见到一个战士开口就笑,他叫苏羽成,四川双流人,22岁,已第三次上礁了,是报务兵。他说:“我性情开朗,适合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军人嘛,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他的战友说,苏羽成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都看不出来。别人收到信的这一天,他没有收到。他说:“我父母不识字,写信要求人,不容易,我已一年多没收到家信了,没有信说明家里平安,收到信反而是有事了。”每次上礁,都碰上他的生日,战友们为他庆贺,“小加餐”,他很激动,“长了这么大,就过了这三个生日,过生日是最开心的事。”
这是一个节日的夜晚,战士们以水代酒,举杯齐眉。礁长周建明说,“来,让我们每一个人讲一句最想说的话。”接着每一个人都袒露出心中的祝愿:
“我祝病中的妈妈早日好起来!”
“我祝爸爸妈妈万事如意!”
“好久没有接到女朋友的信了,咱南沙人潇洒一点,不管她还跟不跟我好,我祝她幸福。”
“我从小是个孤儿,村里的父老乡亲把我养大,我祝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这个部队的政治委员张万华告诉我们,南沙的官兵正在塑造“南沙精神”,概括起来是20个字:无私奉献,热爱祖国,英勇作战,团结友爱,艰苦创业。其中每一句都包含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龚允冲结婚9年仅仅和妻子在一起生活了9个月;伊保义想要回家经商,却表示只要部队需要他仍会坚守南沙;黄铁强将自己所有的营养品全都留下,准备带回家去给体弱的妈妈,可是妈妈去世了,他却不在床边;何正会在海的湍流中救回了战友,却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南沙的官兵们并非没有属于个人的情感。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一种对历史和未来肩负责任的精神,一旦祖国需要,他们便会放弃自己的一切,便能够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苦和牺牲。
吃尽南沙千般苦,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他们正用自己的双手为建设南沙添砖加瓦
凭借精神的热情和道德的完善,可以使人忍受少见的艰苦和牺牲,因为崇高的使命在他们心中。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另一个重要方面同样不能忽视,那就是要竭尽全力创造一个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环境。礁上旧的一代“高脚屋”已为新一代水泥建筑所替代,鸡鸭猪也安下家来;顽强的小花小草开始扎根,小小的菜园平添片片嫩绿……这一切都意味着,生活在南沙的官兵懂得必须以现实的条件为起点,逐步给他们的世界添砖加瓦。
6年前,官兵们的第一代营房仅仅用竹竿捆在一起,凌空支撑在波涛上,所以叫“高脚屋”。每遇台风,摇摇欲坠,下雨时则不能遮拦。几个月后建起第二代营房,铁皮结构,钢架支撑,坚固程度超过竹棚,可是酷热难当,在海水的强烈腐蚀下,不能持久。现在,第三代营房是永久性的,水泥筑成,地基直接筑于水下礁石,水面上为楼式结构,面积也大大扩展。这样,官兵们就不仅有了守备的依托,而且有了一块小小的生活天地。
这里没有土壤,没有淡水。维系官兵正常生活的一切用品都来自大陆,他们本来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切,可是却一定要开辟出南沙的新天地。
土壤和肥料被从大陆上运来了,一袋又一袋,积少成多,搅拌着南沙的珊瑚沙,铺垫在废弃的弹药箱中,又在上面覆以特制的防晒网,这样就组成了南沙的第一代菜园和花园。菜籽、花种和树苗也来自大陆,强烈的日照和海风的侵蚀,使千辛万苦运来的几十个品种,只能保留其中几个。尽管如此,年复一年,小小的礁堡上面终于生机盎然。金桔、枇杷、松柏、仙人掌,油菜、辣椒、白菜、空心菜,还有一棵西红柿和一棵冬瓜,正在南沙永暑礁上成长起来。
看惯了大陆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定会觉得这些事情微不足道。的确,变化是那么微小,但是,在南沙,它们却凝聚着官兵们的千辛万苦、顽强追求,同样是了不起的。
正是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一个小小的工棚,一股热浪立刻就把我们紧紧裹住。难以想象在这样酷热的地方居然有人居住。一个伟岸的身躯立于眼前,他是海军少校裴伟学,率领一支小队长期在南沙负责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由于酷热,他此时脱光了上衣,前胸后背挂满晶莹的汗滴,“真不好意思,没有穿军装,跟水洗似的。”他抱歉地笑笑,一挥手将汗抹去,可是接着又是一片汗溢出来。仅仅在这一刻,你就可以想象,他在建设南沙的日日夜夜里洒下了多少汗水。他和他的战友是建设南沙的第一代人,在未来南沙的开发史上,毫无疑问,他们应当写在第一页。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生生不息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南沙群岛的这群好儿男,在潮起潮落中谱写壮丽青春,他们平凡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印象,日益鲜明可爱、激动人心。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感受,向读者如实报道我们耳闻目睹的一切。
              情系祖国母亲海(编后)
 在波涛汹涌的南沙群岛,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如画的田野,没有依偎的情侣但是,这里有一群真正的男子汉,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青
青春的价值是什么?有人要用青春换取仅仅属于个人的东西,有人要用青春赌明天……他们呢?经过烈日和风浪的洗礼,找到了自己青春最有价值的内涵。这就是为了祖国的需要,默默奉献人生最壮美的年华。
不说别的,当都市里五花八门的饮料使人眼花缭乱时,他们有时却连淡水都喝不上;当有人抱怨食堂卖的黄瓜不可口而倒掉时,他们却为一片黄瓜而谦让再三。这是多么大的反差!相比之下,那些斤斤计较个人蝇头小利的人,那些拜金主义者,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改革和建设的大潮涌起,确实给人们带来许多实惠。但是,不能忘记像南沙卫士这样的人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今天,我们的祖国比以往更需要稳定,南沙卫士们正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才“情洒南沙礁,笑傲天涯苦”。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南沙卫士将信念化作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今天,本报开辟《南沙西沙巡礼》专栏,将连续报道驻守南沙、西沙部队的动人事迹。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地图取代神像
徐恒足
豫南上蔡县有一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小村庄——东黑河。最近,这里二十多户农家取掉神像,挂上了各种地图。这是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农民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神的身上,尤其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在一些地区,几乎家家供有神像。一九八六年,东黑河村村民李满仓借来一幅河南省地图,带着两个儿子,徒步北上郑州。三年时间,他们学会了修理钟表、家电的有关技术,并且经销家电。这个靠一张地图闯天下,已拥有十万元家产的农民,从亲身经历中改变了对神的迷信,毅然从墙上取下挂了多年的神像,换上了崭新的地图。这一举动,在全村农民中引起震动,很多人都想冲出小天地,去认识外部大世界。现在,这个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青年农民正带着地图外出做木工、搞建筑。
东黑河农民的行动,对周围农村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这里神像不断减少。上蔡县新华书店去年卖出地图一万七千五百幅。对那些长期生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广大农民来说,这确实是一次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它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农民崭新的精神风貌。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
天津科技“百亿工程”全面展开
本报天津6月5日电天津大力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头戏的“百亿工程”全面展开。首批9个项目已相继启动,数十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参与会战。各个项目边扩大产业化规模,边组织商品生产,今年已新增工业总产值近2亿元,带动了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
天津的科技“百亿工程”从今年始,用5年的时间,建成10个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100亿产值规模的产业群。市科委经过筛选,确定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重点培植,然后逐步纳入“百亿工程”计划。目前已有游戏学习机、镍氢电池、皮质激素、新型农药和数控机床5个项目列入正式实施项目,膜技术等4个项目列入培育项目予以支持、倾斜。电子部46所领办的新星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发出8位和16位电子学习游戏机,今年1至4月已生产出6万台,总产值近6000万元,尽产尽销,海内外订货者纷至沓来。进入“百亿工程”项目后,它将形成60万台套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亿元。
科技“百亿工程”带动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走高新技术化的新路。
(陈杰刘友林)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横向经济联合见成效
与内地的合作企业240多家,达成协作项目600多个
本报拉萨6月5日电记者刘伟报道:西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与内地各省市区交往,横向经济联合已见成效。目前,西藏与内地的独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已有240多家,8年间达成经济协作项目600余项,协作资金7亿元。
西藏在与内地横向联合中坚持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与引进新技术相结合。拉萨水泥厂与四川峨眉水泥厂联合办厂,引进先进湿度回转窑生产线,使水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一举扭转长期亏损局面。拉萨农机石膏厂从湖南株洲新型建材厂和郑州设计院引进石膏建材生产新技术,使企业走出困境。去年,西藏又批准外引内联项目41个,范围涉及交通、轻工、纺织商贸等。
西藏还走下高原,借地生财。1991年以来,自治区在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投资1.7亿多元,兴办了39个生产经营性企业,其中25个项目已见效益,年利润4600多万元,有的当年就收回投资。


第1版(要闻)
专栏:

  黑龙江重奖科技人员
二十八人贡献突出受奖
本报哈尔滨六月五日电记者董伟报道: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今天拿出一百万元巨款,重奖了近几年来贡献突出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九个项目二十八名科技人员。
黑龙江省是科技强省,现有各类专业人才一百多万。为使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得以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大会,以此振奋精神,调动广大知识分子为振兴经济建功立业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已决定把这项奖励措施形成制度,坚持下去。
这次重奖的项目和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农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其中,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忠堂主持研究的“大豆合丰二十五号”,在大豆品种选育上有新的突破,适应性强,增产效益明显,为黑龙江省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二年间,在播种的三千四百零九万亩土地上,增产大豆四亿六千三百六十八万公斤,新增效益五亿二千六百三十三万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人物

  马耳他总理芬内克—阿达米
今日来华进行正式访问
应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邀请,马耳他共和国总理爱德华·芬内克—阿达米将从6月6日至11日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任总理后首次访华。
芬内克—阿达米总理1934年2月7日生于马耳他比卡拉镇,毕业于马耳他大学文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60年代初,他涉足政界后,作为一名选区官员和议员,以其谨慎、果断和才干在国民党内赢得了广泛赞誉。1975年任国民党助理总书记,后又担任该党全国行政委员会主席,1977年当选为该党领袖。在1987年5月9日的大选中,国民党获胜执政,同年5月12日芬内克—阿达米出任政府总理。1992年2月,再度出任政府总理至今。芬内克—阿达米总理对中国友好,1978年曾以反对党领袖身份率团访华。就任总理后,多次表示愿意进一步发展马中关系。芬内克—阿达米总理酷爱读书及古典音乐,对中国手工艺技术及民间歌舞具有浓厚的兴趣。
(附图片)
芬内克—阿达米总理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海引进资金技术开发资源
横向经济联合项目达1137个
本报西宁6月5日电记者汪波报道:青海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与外省市区的横向联合和经济技术协作。到1993年底,已签订横向经济联合项目1137个,引进和利用省外资金3.84亿元,实现物资协作总金额4.24亿元。全省8个州、地、市分别与省外61个地、市、县(区)建立和缔结了对口协作关系。
走下高原,请上高原。自1988年以来,全省企业到外地联办分厂和联合设立经营性公司121家,设立经营服务窗口273家,累计投资额约1.5亿元。全省企业每年引进外地的新技术、新成果都在100项以上。省外企业前来兴海、同德、祁连等重点资源开发县投资的已近30家,投资额1500万元。与此同时,青海省相继与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仅与沿黄河各省区签订的横向经济联合项目就有287项。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试飞成功
6月5日下午4时许,北方航空公司一架银色的麦道客机划过蓝天,徐徐降落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这是该机场通航前的首次成功试飞。它标志着我国第一家通过股份制筹资建设和经营的大型民用机场——凤凰国际机场经过4年建设,已基本建成。三亚机场可起降目前世界最大的B747—400型飞机,总投资为14.78亿元。
(鲍洪俊陈江)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运城地区万台“铁牛”忙抢收
伴随着夏收时节的到来,山西省商品粮基地的运城地区万余台“铁牛”陆续开进滚滚麦海,投入抢收抢运的龙口夺粮战。据农机部门预测,全区今年小麦机割面积将达到340万亩,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60%左右。从6月1日开始,机收日进度达40万亩,现已收割100余万亩,全区8至10天可完成560万亩夏收任务。
(张岸涛吕建伟焦天佑)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快
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当地众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中企业的科技、人才优势,建设五年,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有560家企业在该区内注册,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达170多家,总投资4.57亿美元。(赵一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大功率航空电源车研制成功
国内功率最大的四二○A型100千伏安交直流两用航空电源车最近在空军沈阳四站厂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航空电源车是专门启动和检查飞机的专用车辆,四二○A电源车能启动和检查国内所有型号的飞机。目前这个厂已形成三个系列八个品种的航空电源车,在全国95%的机场使用。(李均滔王玮)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中华服饰艺术展示活动开幕
中华服饰艺术展示系列活动日前在北京和海口同时举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历代服饰文化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大型活动部及海口龙江实业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这次活动,包括中华历代服饰展示、现代时装设计评选、中华旗袍设计及服饰表演艺术评选等内容。
(闻古)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凭祥将举办边贸博览交易会
全国边贸博览交易会7月26日至8月2日将在我国西南边陲城市广西凭祥市举办。博览会将展示1994年度全国商品的最新面貌,提供产品展销、商务洽谈、项目合作和外企投资的最佳契机,推销一批名特优新产品,开辟国内外两个大市场,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据悉,已有千余家国内企业将参加本届博览会。(卢宗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