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迎接“七一”抓好党建

  拳拳公仆心
——记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
新华社记者何平杨树勋吕国庆
编者按:读了河北行唐县委书记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在我们眼前仿佛升起一面鲜艳的旗帜,上面写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能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难,是检验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人民的感情和态度的试金石。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牢记党的宗旨,怀着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其扎扎实实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全县人民的信任和拥戴。这说明,领导干部的威信只有靠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建立起来。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就能产生凝聚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郜河,原称“告河”,是河北行唐县境内的一条季节性河流,因历史上乡民聚众告倒一个当朝权贵而得名。谁曾想,几年前,这里又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挂了号的“信访县”。
1991年6月12日,新任县委书记李遵英一到行唐,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状况。
短短几年时间,行唐从乱到治,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局面。
最近,记者到这里采访,上上下下的人都反映:县委书记李遵英是勤政为民、作风务实的好干部,县委“一班人”是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集体。
“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
尽管李遵英到行唐前就知道这个县的信访问题突出,但实际情况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全县半年的群众来信来访就多达1200件次,其中集体越级上访就占89批次。
面对每天摆在案头的厚厚一摞来信,看着一批又一批到县里来访的群众,李遵英的心情十分沉重,一种愧疚感紧紧缠绕着他。他对县委干部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古代清官廉吏尚且懂得这一道理,作为人民公仆,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否则,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县委作出决定:主动把上访群众请到县里来,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还向全县群众公布了六个信访接待点,县领导每月定期下乡了解群众疾苦。
这不是引火烧身、自找麻烦吗?再说老百姓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管得过来吗?对这一决定,有的干部表示不理解。
李遵英回答: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天职。群众之所以来找我们,正说明他们相信我们,这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对领导干部来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只有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义务,绝没有坐视不管的权力。
通过批阅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李遵英发现其中反映最强烈的是征收提留过多、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在县委常委会上,他说,农民负担降不下来,信访问题就得不到根本解决。他决定下乡调查,把这一问题作为突破口。
1992年春节前夕,李遵英来到杨家庄乡团山村。一进村,就感到冷冷清清,既看不到杀猪宰羊的喜庆场面,也看不到人们脸上的笑容,一点要过年的气氛也没有。问村干部为什么,回答是:农民手里没钱,把猪都卖了。他一连走访了好几家农户,听到的要求几乎一样:快把提留降下来。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春节一过,他马上责成县农工部等组成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全县征收提留竟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8.6%。于是,县里作出了硬性规定:各乡的提留数必须经县农工部严格审批,而且每年至少要减一到两个百分点。结果,当年的农民负担就降到了6.8%。第二年,中央关于坚决把农民负担减少到5%以下的指示下达后,县里又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坚决裁减了乡镇机关私招乱聘人员、超编的农村干部共2400多人,共减轻农民负担650万元,使全县农民人均提留降到4.9%。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李遵英时常这样告诫自己和县委“一班人”:“身为一方一地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经常想一想群众还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
一天,李遵英从地委机关报上看到一封“读者来信”,反映本县的花沟村有一个叫赵七四的孤儿,因无依无靠、生活困难辍学。第二天,他就赶到花沟村找到赵七四家。只见破屋里空荡荡的,土炕上,竟连铺的席子都没有。村民们告诉李遵英:孩子的父母生前常年闹病,家里的东西都为治病变卖光了。
这时,穿着件破背心的赵七四走过来。看着孩子又脏又乱的长发,李遵英的眼眶湿润了。他声音颤抖地当众宣布:“从今天起,赵七四就是县委的孩子,我们负责他的生活。”说着,又掏出自己的名片,并在上面写道:“这个孩子是孤儿。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找到你们,请你们给他以帮助”。孩子接过名片,禁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回到县里,李遵英又托人捎给赵七四100元学费,并送给他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可李遵英的心里仍不踏实。他想,像赵七四这样的失学孩子,全县还有多少呢?他让有关部门作了调查,并在全县机关干部中开展了一场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39名县级领导干部人人带头分包一名失学儿童,使全县230名失学儿童全部重新回到课堂。
在李遵英上任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批阅的群众来信达1000多封。经过他和县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群众来信来访件次大幅度下降,一度混乱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从一个信访工作的后进县,成为省里的“信访工作先进县”。
“宁可丢掉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绝不能失去全县38万群众”民如水,官如舟。
行唐县委“一班人”深深懂得这一千古警训。对那些腐化堕落、欺压百姓的干部,他们绝不袒护,坚持依照党纪国法予以惩办。
1992年3月,只里乡白庙村发生了一起村党支部书记韩荣贵私设公堂,捆绑吊打村民的事件。由于韩荣贵平时作风就比较霸道,因此一下激起了全村的公愤,上百名村民集体上访,要求政府严肃查处。
别看韩荣贵只是一个村支部书记,但却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老“典型”。从1968年起就任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4年。他还是好几届的县人大代表,在县内外都有影响,上上下下也有不少关系。事件发生后,不少干部和群众对县委能否动真格的心存疑虑。
“是网开一面?还是秉公查处?”
这对李遵英和县委“一班人”来说,的确是个考验。
李遵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白庙村的上访农民,黑压压一片跪在县委机关大院里。那140多双满含冤屈的眼睛,分明是全县38万群众期待的目光。同情、悲怆交织着愤怒,堵得他说不出一句话。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为民伸张正义。
在县委常委会上,李遵英态度坚决地表示:不管是什么人,谁欺压老百姓谁就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我们宁可丢掉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也绝不能失去全县38万群众!
第二天,县委副书记赵新朝带着县委的决定来到白庙村。村民们闻讯从四面八方来到村委会。院里院外,挤满了人。在村民们那期待而又含着疑虑的目光中,赵新朝大声宣布了县委的决定,院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县委的全力支持下,政法部门很快查清了韩荣贵打人致伤、贪污受贿等犯罪事实,并将其逮捕法办。
这起轰动全县的案子终于得到查处,正义得到了伸张。但此案的发生也给李遵英留下了深深的思考:权力一旦被滥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将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为此,他反复要求县里干部,只有恭恭敬敬为人民当公仆的义务,绝没有欺压百姓的权力。只要发现有人滥用权力,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李遵英总是坚决查处,绝不姑息。
一次,满城县一位农民开车拉着鲜桃路过行唐,几个道班值勤人员故意找借口对他无理罚款,还从筐里掏出一些桃子,致使捆绑的绳子松脱,十几筐桃子从车上滚下,造成600多元的损失。这位农民对这种“路霸”行径非常气愤,便写了一封信给李遵英。
李遵英接到信后当即责成公安机关严肃查处,同时要求单位领导领着当事人前往满城,向那位农民当面作检查,并赔偿全部经济损失。事后,那位农民怀着感激的心情给李遵英写来一封信,说:“感谢县委能为我一个小小老百姓解决如此小事。你们不愧为共产党员。我要喊一声:共产党万岁,人民公仆万岁!”
为官一任,就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
行唐县地处冀中平原与太行山麓交界处,山区、丘陵占了全县面积的60%以上,土地贫瘠,干旱缺水,农民生活十分贫困。
李遵英上任后第三天,就来到全县最穷的北河乡。这个乡是革命老区,是行唐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著名的“水泉暴动”就发生在这里。由于干旱缺水,当地老百姓把一些村取名为“北河”、“水泉”、“井凹”,企盼水的滋润。
当时正值6月中旬,火辣辣的太阳把地烤得都快冒了烟。李遵英一连走了几个村,发现这里原有的一些水利工程已经失效,不少水井干枯了,打上来的水都是酱色,储水窖里无水可储。农民浇不上地,喝不上水,急得一筹莫展。
村民们围着李遵英诉说着:“《龙江颂》里有个盼水妈,俺村里有许多盼水娃,从小盼水盼到了白发。”
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北河乡的经济发展。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雨遍坡流,无雨渴死牛;春天不保种,秋天不保收。”全乡人均占有粮食不到150公斤,年年吃国家返销粮。
更让李遵英震惊的是,全乡25岁以上还娶不上媳妇的光棍竟达540多人。有人形容这里是“男人多,女人少,光有哥,没有嫂。”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汉眼含泪水拉着李遵英的手说:“就为缺水,耽误了多少孩子的终身啊!”
回县城的路上,李遵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北河乡农民被水困扰的情形,始终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作为1945年就解放的革命老区,46年过去了,可人民生活还如此贫困。如果自己这一届县委书记还不能解决他们的缺水和脱贫致富问题,怎能对得起把鲜血洒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先烈,有何面目去见那些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
于是,李遵英和县长高建玺商定,县里财政再紧也要尽最大努力解决山区群众的缺水问题。李遵英带着县水利、电力、银行等部门的负责人一次次前往北河乡,现场解决那里的缺水问题。除县财政拿出5万元外,还帮助他们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解决了两眼机井的配套设施,开挖了1500米的渠道,勘察确定了准备打的7眼深井。
北河乡人祖祖辈辈想水、盼水的日子正逐渐成为历史。
在李遵英看来,老百姓要的是“为官一场、造福一方”的干部,不欢迎只受香火不显灵的“菩萨”。为此他一再要求县委“一班人”,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
由于历史的原因,行唐的经济底子薄、发展慢。为了尽快把行唐的经济搞上去,使全县人民的生活早日富裕起来,李遵英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感到,要把行唐的经济搞上去,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行唐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克服因地理、交通、环境等带来的不利因素,使全县的农林牧矿等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振兴全县经济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以“开矿办厂、开市通商、开街修路、开渠兴水、开荒造林”为突破口的全面发展行唐经济的总体思路。
这一“五开”发展战略提出后,得到县委“一班人”的一致赞同,并在1992年底召开的县人代会上获得通过,成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奔小康的共同意志。“五开”战略实施以来,全县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大幅度增长,去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1.49亿元,比1990年增加1.5倍。
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我们领导干部,务必要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造福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李遵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和县委“一班人”的自觉行动。
李遵英在行唐已经工作了整整三年。这期间,他和县委“一班人”为全县人民办的好事、实事一件又一件,而且是干一件成一件。有人说他是“心想事成。”对此,李遵英的看法是:“离开全县38万群众,一切豪言壮语都是空话,一切策略思路都是空想,一切计划部署都是空文。我们的各项事业,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李遵英忘不了自己刚进行唐县城时的情景:破败的县城就像一个大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而且狭窄肮脏,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群众普遍对此怨声载道。一些人还拿邻县新乐的变化作对比讽刺道:“新乐一年一座楼,行唐一年一条沟。”
“开街修路”——作为“五开”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对改造旧城、振兴行唐来说,无疑是个福音。但李遵英也担心,这一涉及上千户人家拆迁的举动,会不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引发不安定因素。俗话说:县城搬迁,难死县官。开街修路,难死干部。为了避免出现问题,李遵英亲自带领有关负责人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一遍又一遍地讲县城改造扩建的必要性,反复讲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县领导的一片诚意,换来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县城东街的一户农民投资3万多元,在路旁开了一家饭馆,一年可净赚2万多元。可听了李遵英一席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忍痛第一个把房拆了。就这样,一年多时间,全县共开通拓宽了7条大街,涉及到3000多户人家、5000多间房屋,却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没有一个人上访告状。
防洪排险、开发利用荒滩的郜河治理工程全长5公里,占地3000多亩,涉及一镇两乡8个村街。其中,西关村的损失最大,500多户农民的400多亩地都在规划之内。但沿岸农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不仅没有因争索占地补偿向县里讨价还价,反而主动将补偿费全部捐献给工程的兴建。举行开工典礼那天,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都自发地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场面极为壮观、感人。
李遵英每次谈起这些总是激动不已:“只要你为他们做一点点事情,他们就会以百倍的热情与厚爱来回报你。有这样好的人民,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样的事业不能成就!”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培养和造就“四有”革命军人
空军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荣庆祥、新华社记者孙茂庆)人民空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为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走在社会前列的要求,空军近几年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官兵的头脑。目前,空军军以上干部已全部参加了总部、空军、军区空军举办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读书班;全空军共举办团以上干部读书班324期,参加轮训的团以上干部已占总数的81.1%。
——大力开展以“爱祖国、爱蓝天、爱本职”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广大官兵自觉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各师(旅)团、导弹营和连队都建立了本单位荣誉室。一个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旨的“奉献在军营,建功在蓝天”的活动,在各部队持续深入地开展。
——各部队广泛开展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干部战士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界限,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各部队还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官兵的公民意识、军人意识、法纪意识明显增强,涌现了一大批新风尚的传播者和“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先进模范人物。
——各部队形成了攻读高层次学历和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全空军先后举办208期高新军事技术知识集训和讲座。目前,全空军飞行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空军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已占57.3%。6万多名战士参加了各类民用技术培训,3万多人取得技术等级证书。
——高格调、高质量、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全空军建制连以上单位全部配齐了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卡拉OK机,不少基层连队配有组合音响和5件以上的电声乐器。绝大多数师、旅、团部建起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文化活动中心。各种形式的读书演讲、歌咏比赛、知识竞赛、卡拉OK演唱会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空军部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加速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标志空军战斗力成长的航空兵部队甲类团已占总数的76.2%,具有全天候作战水平的飞行员已占总数的3/5;一些改装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的部队已形成战斗力;飞行安全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空军空降兵部队的全方位空降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地空导弹、高炮部队的实弹射击成绩创历史最高水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征文

  勇闯“三关”的户籍警
姜伟
在申办“乡进城”、“农转非”户口的群众眼里,他是个实权人物。任何一份“乡进城”、“农转非”户口,没有他的签字,就不能迁入。于是,说情的,拎着礼品半路跟踪的,几乎天天困扰着他。
然而,8年来,经他调查核实办理的5000多份户口,没出现过一次差错,没收过一分钱礼品,他就是辽宁省优秀民警、大连市西岗区公安分局户政科副科长林福贵。
有一位老工人为把老伴的户口办进城,在户口审批前后,曾4次给林福贵送礼,均被林福贵和他的妻子谢绝。老工人心存困惑,这户口能批吗?不久,老工人老伴的户口因符合政策被批准进城了,老工人一家都更加敬重林福贵。
钱和礼,林福贵可以拒之门外,安于清贫。但在户口审批工作中,更难逾越的是人情关。
一次林福贵发现一名工人为把妻子户口办进城,在医院会诊时找了一个冒名顶替者,正当林福贵准备清退这份户口时,他得知这位工人和他的妻子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时间,妻子工厂里的领导和工友纷纷来说情,林福贵非常为难,户口若清退,妻子在单位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但为了政策的严肃性,他毅然清退了这份户口。
在几年来的户口调查审核工作中,林福贵数次遇到来自领导方面的说情与暗示,抵制某些领导的说情无疑会得罪他们,但他更要维护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因此,他坚持审批户口按分数,够分数的就张榜公布,请群众监督。至今,不符合政策的户口,他一个也没办过。
8年来,林福贵守住心中那方净土,勇敢地闯过钱财、人情、权势“三关”。
52岁的陈淑惠在给西岗公安分局领导的信中写道:“林副科长在为我这无权无势无名的老人办理户口时,做了大量工作,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有他这样的人执法掌权,我们群众放心,党的红旗永不褪色!”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全总十二届三次主席团会议要求
进一步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
新华社石家庄6月29日电(记者王文华)日前在此间结束的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三次主席团会议和全国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职工仍然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地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经验,认真讨论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问题。
会议强调指出,保障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必须把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涉及到社会利益关系、以至权力结构的深刻变化,职工民主管理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探索,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原则,又必须根据改革的新形势,加强和完善职工民主管理。
会议要求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公司制企业要在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时,积极探索职工民主管理新的实现形式。还要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澳门为灾区捐款达1440多万港元
新华社澳门6月29日电(记者王志根)连日来,澳门同胞纷纷捐款捐物赈济华南灾区。截止到6月28日,澳门同胞和各界人士共为灾区捐款达1440多万港元。
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宗光耀昨天发表谈话,感谢澳门同胞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援。他说,澳门许多社团及个人为灾区捐款捐物,充分体现了广大澳门同胞关心祖国,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怀。宗光耀说,在澳门的中资机构也迅速行动起来,捐款赈灾。仅南粤(集团)有限公司等广东驻澳机构,就已捐款329万多港元。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澳门总览》首发式在京举行
本报讯《澳门总览》首发式暨澳门发展学术研讨会,六月二十八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出席会议。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澳门总览》,长达二百五十万字,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澳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基本情况,融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体的著作。这本书将在中国大陆和澳门同时发行。(董伟康)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军队后勤改革纵横谈》出版
本报讯一本解析军队后勤改革方略、透视改革热点、解剖改革难题、鼓舞改革士气的《军队后勤改革纵横谈》一书,近日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这本由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题写书名,总后勤部政委周克玉作序的二十七万字书籍,是总后勤部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王义华撰写的。其内容几乎囊括了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方方面面。(丁嘉耕)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两战士勇救落水儿童立功
本报讯北京军区某团党委为抢救一名已停止呼吸的溺水儿童并隐姓埋名的战士张仁和、贾裕全各记三等功一次。六月九日上午,该团修理所战士张仁和、贾裕全执行任务,途经北京永定河福田寺附近,发现河里漂浮着一个小男孩,旁边有不少围观者。他们立即跑下河堤,救起已停止呼吸的小孩。张仁和、贾裕全抱着救活小孩的一线希望,积极进行抢救,他们把小孩倒着抱起排出体内积水,轮换着用双手压迫其胸部,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见有所好转,两人把小孩急送到北京工人疗养院,小孩苏醒过来后,两人这才悄悄离开医院。(张夏)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高阳开展“为党旗增光添彩”活动
本报讯河北省高阳县委为激励广大党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路上建功立业,“七一”前夕,组织全县八千八百二十多名党员开展了题为“为党旗增光添彩”活动。据统计,在这项活动期间全县已有八百多名有一门致富本领的党员与八百多贫困户结成致富对子。(贾建华)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衡水地区开展以劳养武活动
本报讯河北省衡水地区在开展以劳养武活动中,变人武部门的“独角戏”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合唱”,使劳武企业迅猛发展到六百余家,村镇普及率达百分之九十,去年产值一亿元,创利税一千万元,为振兴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曹志民张靖霖)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科研硕果累累
本报讯人民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遵循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七年来先后有六十七项科研成果通过了国家、部、省级鉴定,三十五项科研成果获全国全军科技进步奖。王蕴芳等同志研制的“回波抵消器”,其主要性能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研制成功的“军队院校教学保障微机管理系统”软件,在全军各院校推广使用。(郭道平陈朝阳)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七一”前夕,北京军区某部又一批优秀战士被批准加入党组织,他们决心听党的话,跟党走。图为战士们在党旗下宣誓的情景。刘卫东李华敏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