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树立科学的改革观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富有特色、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因而是这个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对改革开放问题作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为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实践提供了根本指针,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牢牢把握。
第一,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思想,坚持改革不动摇。不改革开放,中国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他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今中国改革性质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认为,要不要坚持改革,实际上是一个是否从中国实际出发,能否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改革开放,固守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停滞不前,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发展,人民生活就得不到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够体现出来。所以,他反复强调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希望。如果走回头路,只能回到落后、贫困的状态。1989年政治风波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要乱;乱就打内战。所以说,要不要坚持改革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和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思想,打好改革的总体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我国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新阶段。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我国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又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还包括教育、科技方面的改革;既包括企业微观方面的改革,也包括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思想,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的,后来发展到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而后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认识的过程。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早在1979年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过不能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对这一真理性认识我们党仍然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过去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曾把市场看成是异己的东西。十二大报告提出的是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又进了一步。到了十三大,又前进了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要逐步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年下半年又提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澄清了关于计划和市场同社会制度属性没有必然联系的姓“社”、姓“资”的是非,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极大地统一了全党思想,经过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我党改革理论日臻成熟。这个认识经过了十多年的艰苦曲折的历程。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从总体上设计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使我国的改革进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
第三,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和途径的思想,把握改革机遇。不改革,经济要滑坡,人民生活要下降。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就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他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他还指出“不搞改革开放就不能继续发展,经济要滑坡。走回头路,人民生活要下降”。国内和国际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固守传统的经济、政治体制,不从国情出发,不认真进行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处于停滞倒退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保持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这一举世公认的事实说明,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从基本省情出发,城乡市场取向改革起步较早,在宏观调控下重视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政策稳、机制灵、市场活、人努力的好的发展势头,激发了经济内在活力,迅速提高了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从而使一个人均耕地、人均资源拥有综合指数和国家重点建设投入等均居全国后列的省,经过15年的发展,在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等20个指标的综合数,名列沿海省份的前列。这一生动事实再一次证明,改革(包括开放)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当前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抓住机遇,既包括发展的机遇,也包括改革的机遇。如果只讲发展的机遇,不讲改革的机遇,是不全面的,必须把发展和改革统一起来认识和处理。中央今年提出的工作方针和大局,正是准确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还存在着对改革重视不够,用心不够,下功夫不够的问题。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从改革中找出路。能否在全局上把握住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不能步入良性循环,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机遇感,坚定不移、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改革,使国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四,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是有风险的思想,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风险和出现的失误,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改革不可能没有风险,万无一失。不改革,后果更严重;小错误难免,但要避免犯大错误。
改革既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将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国国家大,情况也复杂,加上改革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尽管我们的每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和改革方案都经过精心策划、充分论证,但改革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矛盾,而且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天衣无缝,一点纰漏都没有,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改革不可能没有风险,工作中也不可能没有失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对待。
我们决不能因为怕担风险而停止改革,如果不改革,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风险会更大,最终将危及我们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后果会更严重。所以,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我们: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一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希望改革方案十全十美,一点风险也没有,实质上就等于取消改革。在对待改革风险的问题上,态度要坚定,要有胆量。当然,在改革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上要精心筹划,精心组织,掌握力度,尽可能地考虑到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的大环境。
如何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失误?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也有许多论述,他指出,搞改革是一件全新的事情,难免会犯错误,但我们不怕,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他始终认为,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不会是平平稳稳的,肯定会有曲折,错误也是难免的。不能因为小的曲折而缩手缩脚。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不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及时总结经验,小错误难免,避免犯大错误。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始终处在探索和实践之中。当前改革在一定时间内面临许多“两难”的问题,比如粮食问题,既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有计划的调整和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又要考虑到粮食是特殊商品,做到稳定面积、稳定产量、稳定库存,实现总量平衡和地区平衡。既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重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财政承受能力。物价问题也是这样,既要理顺价格关系,解决价格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价格机制,又要把物价上涨的幅度控制在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以内。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独立法人,必然会促进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企业的破产倒闭,再加上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都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多余人员的安置,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企业资产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机制,同时又要避免社会的震动。这些都是两难的事。如此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阵痛、有风险,就不敢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不敢推进物价改革,不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等项改革。从根本上说,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最终只能依靠深化改革,大胆试验,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包括宏观管理体系。目前改革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怕失误怕冒风险,就不敢大胆改革。正确对待失误,一是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认真总结经验;二是坚持不搞争论;三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根据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来评判改革当中出现的是非。对待一些两难的问题,只能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今年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和难度都大于往年,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树立改革必胜信心的同时,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在坚持改革方向上不动摇,在处理改革中的复杂问题上不简单从事,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第5版(理论)
专栏:经济效益论坛

  向深化改革、推动科技进步要高效益
段永基
四通集团是民办高科技企业,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自1984年5月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保持着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短短10年,公司上交国家税金3亿元,出口创汇0.72亿美元,自有资金发展到6.1亿元。1993年,公司年销售额达35亿元。回顾公司10年创业、发展的历程,我们深感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更加坚定了走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企业的兴旺发达要靠科技进步
当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面对“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的新情况,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标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中国不能落后,必须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科学技术在其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旦应用于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商品化,是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从而创造出高效益的根本途径。所以,企业能否赢利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正如李鹏总理所指出的:“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要靠科学技术进步,靠发明创造”。基于上述认识,四通集团明确提出,向科技进步要高效益,并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了切实的措施。一是,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科技新产品的开发;二是通过技、工、贸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将科技成果尽快投入生产,进入市场,产生效益。例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为国家重点工程服务的原则,成功地开发和生产了四通系列收款机、四通松下电工产品、四通利方中文平台软件和四通新型打字机等多种技术含量高、国内外市场有广泛需求的新产品。公司也由此每年增加数亿元的销售额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和各种金融、证券机构也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对金融业专用设备的需求剧增。我们根据这一市场信息,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金融业专用打印机的研制。我们采取与有多年打印机生产经验、硬件方面有明显优势的日本OKI公司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可直接处理中文的票据打印机就很快研制出来,投放市场,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体制创新是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
四通集团现有员工3500多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7%,拥有如此高比例的较高科技文化素质的职工队伍,无疑是四通集团获取高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人才密集并不等于高效益。企业如果没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人才优势也是不可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企业带来最佳经济效益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创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体制,是四通取得高效益的基础。
四通创立时,我们对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理解是有限的,但是,四通是一个民营企业,投资、市场、人事、分配各方面均未纳入政府的计划体系,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公司内员工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公司都要承担全部责任,这就要求公司必须是一个有效益的企业,必须探索适合自己情况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因此,“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就成了四通组建的制度原则。这“四自”原则已经包含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某些因素,为公司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它的生命在市场。四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市场导向”的经营原则,采取技、工、贸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四通创立不久,就成功地开发生产了四通系列中外文文字处理机,为中国的办公室自动化作出了贡献。同时,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组建自己的全国服务销售体系,在全国设有1250个经销、服务网点,促进了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迅速增长。
活力、效率和积极性的提高,离不开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四通集团用人注重实际,鼓励竞争,坚决破除多年形成的凭资格、熬年头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近年来,公司吸收了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技术人员,不拘一格地把他们放在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关键岗位,既给他们压担子,也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条件。目前,以这批年轻人为主力的软件产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具有领先水平的系列软件正在推出;由年轻干部负责的子公司和事业部,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注重实绩,鼓励竞争,落实在分配上就是效益与分配紧密挂钩,效益高多分配,效益低少分配,没有效益不分配。这种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创造效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拚命工作的精神,从而带来了连续四年的300%的年增长率。
科学的企业管理内在地要求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调动每个员工积极性的激活剂,是减少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各种争执的润滑剂,是每个员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营养剂,协调群体行为、形成企业合力的粘接剂。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要求企业内各个层次的干部都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创造和建设。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的管理也是生产力。四通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企业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在中关村的公司群中,四通是第一个提出并认真推行管理要“由人治向法治、由分散到集中”过渡的公司。集中不是个人集权,而是全公司的管理都集中到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程序,而且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原则的制度和程序。为此,四通常年设置了干部管理学院,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讲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介绍国外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公司各级干部进行培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创新,逐步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内部管理、评测、监督系统,以保证从董事长、总裁到普通员工一切经营行为的合法和规范,保证公司健康发展。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简介
崔奇
由江流、陈之骅主编的《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一书,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的一项成果,反映了作者对于苏联演变与解体这一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的基本观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存在了69年之久的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历史上曾经取得辉煌成就,其综合国力足以与资本主义超级大国美国相颉颃的社会主义强国,竟然在短短几年里就土崩瓦解,这不能不使人们在头脑里产生一系列的问号。《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的作者,经过冷静观察,全面考察,从历史主义的观点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导致苏联演变与解体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并把二者互相结合起来进行论证。作者认为,苏联的演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已经过时,而是由于苏联领导人长期以来没有能够以一种发展的历史的观点和态度来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他们把20—30年代(以革命与战争为主要特征的年代)形成的一套模式凝固化、教条化,对日益暴露的理论的僵化、体制的弊端和政策的失误视而不见,一次一次贻误了纠正错误和锐意改革的时机,造成了积重难返的局面。而当80年代中期到了非改革不可之际,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又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逐步背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对国家的发展进行了错误的导向,终于导致了苏联的演变和解体。作者的这一基本看法,与那种全盘否定苏联的历史成就,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科学社会主义破产的错误观点是根本不同的,也与那种仅仅归结为某个领导人的罪过的简单化观点有所区别。邓小平同志说得好:“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这部专著可以看作是作者力求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一次初步的尝试,相信这部专著会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兴趣,对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