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家造林项目”提前完成
世行又批贷两亿美元建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
本报讯迄今为止世界银行贷款额度最大的林业项目——“中国国家造林项目”,经过3年多的建设,已完成原定98.5万公顷的造林目标,工程质量多次受到世界银行官员的好评。
用世界银行贷款营造速生丰产林,是国务院为加快林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程计划从1991年到1996年6年内投资5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国内配套资金2亿美元,在16个省(区)240多个县营造速生丰产林98.5万公顷。建设规模和总投入在我国林业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为确保高质量、高效益建设,这项工程全面推行了项目责任制,实行先施工后报帐、先使用配套资金后申报信贷资金的办法,改变了过去投资与造林成果脱节的弊端,确保了建设成效。据林业部核查,造林面积核实率为99.6%,合格率为96.9%,速生丰产达标率在92.3%至110%之间。世界银行每年对工程进行两次检查,对项目管理和造林质量给予充分肯定。世界银行高级官员认为,“中国国家造林项目”是执行最好的一个世行贷款项目。
“国家造林项目”为我国林业建设在国际上赢得了信誉。最近,世界银行又批准贷款2亿美元,建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这项新的大型林业建设工程,计划在16个省(区)营造62万公顷集约经营的人工林和在四川、湖北两省建设28万公顷长江防护林示范工程。
林业部部长徐有芳指出,引进外资造林,是林业扩大对外开放、建设高产优质高效林业的重大举措,世界银行贷款的这两大林业工程,规模大、难度大、影响大、作用大,事关林业建设的全局和我国林业的国际信誉,要自始至终抓好,把这两大工程建成代表国家水平的林业工程。(封加平)


第2版(经济)
专栏:

  谁利用谁?
——利用外资三思(二)
本报记者皮树义
外商投资蓬勃发展令人欣喜,外商投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引人注目。
去年,深圳、福州两家外企发生大火,114名打工妹葬身火海。熊熊大火暴露出少数外企野蛮管理,侵犯中方职工合法权益问题的严重。
外资投向不尽合理,大量投入赚钱快的一般加工工业,而国民经济急需的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
一些地方竞相优惠,互相攀比,土地廉价供给,税收一再减免。一些外商在进口设备、出口产品中,低价高报,高价低报,侵蚀中方资产,转移利润,逃避税收。
兴办外商投资企业是为了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意味着我们没有达到利用外资的目的,反而被外资利用?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问题必须正视,急需加以解决。但是,对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
打开国门,引进外资,是新中国一项崭新的事业。短短15年,吸引外资成绩巨大,出现一些问题也是难免。事情总有个发展过程,总要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聪明到聪明,从不完善到完善,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尽善尽美。
人们对外资投向问题颇多议论。谁都愿意外商把钱都投入到能源、交通、高新技术产业中去,可是事情不能一厢情愿。多年封闭的大门打开,门里门外的人互不了解,外商难免心存疑虑,对中国的投资只能是试试看,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开放程度只能是逐步扩大,投资领域只能是逐步开放。这样,外资主要投向赚钱快的一般加工工业也就不足为怪。
随着我们开放度的扩大,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信心增强,近几年已出现了能源、交通基础产业投资项目增加,大项目增多的趋势,一些世界大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投资办厂。1992年全国利用外资平均项目协议金额117.8万美元,1993年就上升到133万美元,增长12.9%。北京去年利用外资项目超1000万美元的就有202家,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49家。从1985年我国开放港口建设以来,已吸引外资350亿元人民币,成为港口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外资投向一般加工工业同样也是弥补我们建设资金不足。近十几年是我国消费品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外资的投向与这一产业发展趋势是相一致的,对消费品的更新换代,满足国内需求,开拓国际市场起了积极作用。大量外资投入一般加工工业,也可以使我们腾出建设资金,用于基础产业的建设,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样有利。当然,在外商投资已有一定数量的基础上,确应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外商投资是要赚的
外商投资就是要赚钱,要吸引外资就得让外商赚钱。除了保证外商正常的投资收益,给外商一些优惠政策也是完全必要的。世界上利用外资的国家也都是这么做的。而且东南亚地区、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千方百计吸引外资,没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我们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外商来华投资固然是看上了中国的大市场、廉价劳动力,但优惠政策也不可小看。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56.19%被调查的外商承认企业在所得税和关税方面的减免优惠,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说,外商投资是利用我们的优惠政策,在赚我们的钱,“肥水落了外人田”。但是,这是我们利用外资必须付出的代价。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不让外商赚钱,我们自己也赚不到钱。因为没有资金,什么也干不成,也就无“肥水”可言。让外商赚钱,看起来“肥水落了外人田”,其实“肥水也肥了自己的田”。利用外资,加快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增加了税收,这是可以算得出来的“肥水”。伴随着外商投资而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对更新观念、经济改革的促进,对中国经济国际化的推动,这些无形的收益也大得很。从总体上来说,利用外资15年,我们确确实实是利用了外资,加快了经济发展。这是利用外资工作的主流。
平等互利是正道
说到底,经济合作不是单方面的利用,而是平等互利。平等互利是我们吸引外资的一个基本原则。平等互利,共同受益,共同发展,合作才能长远。
外商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中方的合法权益同样也不能受到损害。我们不能单方面利用外资,也要防止被外资单方面利用。
我们应当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让外商赚钱,但是不能不顾国家利益,优惠政策大拍卖,听任中方资产流失。对一些地方违反国家政策,擅自实行过度优惠的作法必须制止。
中国是主权国家,外商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搞歪门邪道赚黑心钱,是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加强涉外税收的征管,防止一些外商不合理转移利润,逃避税收。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的人身权利、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不允许实行不顾工人死活的野蛮管理。
利用外资15年,外商投资企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我们也设立了一批有关的法律、法规,积累了不少外资工作管理经验,只要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引资工作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我们就能兴利除弊,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


第2版(经济)
专栏:

  草原“青松”更诱人
——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创名牌记事
本报记者傲腾
前不久,从北疆内蒙古草原传来喜讯:有关部门组织的首届名牌西装评比中,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仕奇”西装以其超群的质量夺取桂冠。草原“青松”,以她诱人的魅力,在我国西装市场上独树一帜。
“逼”出来的志气
1988年,中、日、港三方在我国北疆草原上“栽种”了这棵“青松”。合资的外方目的性很明确,是奔内蒙古的原料优势而来的。合作不久,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了:日方技术员实在看不惯中方工人的懒散样,曾打了中国工人一记耳光,这件事在全公司引起轩然大波;对此,年轻的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之一的葛健首先向日方提出,打人是不对的,同时他也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人为什么挨打?他暗暗立志:中国的西装市场决不能让国外的洋名牌称王,中国人必须创出自己响当当的国产名牌来!创中国的名牌、占领自己的市场、占领世界市场。为达到这个目标。公司向全体员工提出了“四高”的要求:高素质、高标准、高质量、高档次。
他们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引进全套当今世界最高档次的制衣设备,“青松”建厂初就不惜本钱,把班、组长和一部分骨干送日本学习技术,组成高素质的队伍,借鉴日本科学的高标准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80%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投产五年累计给国家创汇2500万美元,利润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1993年底利润突破1000万元。
“实现四高创名牌,有条件要利用,没有条件要创造。”服装面料,当时国内的达不到要求。怎么办?他们开始创办了一个专为“仕奇”西装提供优质面料的青鸟毛纺织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从国外引进世界一流的筒子纱线染色成套设备和工艺,不仅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增加了花色,提高了质量,所生产的“仕奇”面料敢与进口面料相媲美。
“青松”不仅把“四高”的要求贯彻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而且还贯彻在每一个环节,曾经有些信誉不太好的销售商和个体户慕“仕奇”之名,出高价进货,但都被“仕奇”人拒绝了,他们懂得“仕奇”成名来之不易,决不能单纯让金钱毁了“仕奇”的名气。
干出来的名牌
“青松”人立志创名牌,然而这个名牌怎样去创呢?当今社会上似乎有两种办法可供选择:一种是三分干七分宣传,拿钱去“买”一个“奖牌”;还有一种,埋头实干,最终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确认。“青松”人选择了后一种。
行家们知道,最难做的西装是薄格子面料的,然而,青松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的第一套西装竟然就是选用了薄格子面料。为了这第一套西装的问世,全公司各个岗位、各道工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操作研讨会。结果,第一套西装以超常的标准,超常的质量,用全公司400多双手共同制作了整整一个星期。凭着这种认真劲,当第一套“仕奇”西装诞生时,日本的专家们那一张张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记者曾进“仕奇”西装制作车间参观,做一件西装上衣,有150道工序,经390道手。检验渗透到每道工序中,自检、互检、抽检,形成环扣环网络体系,工作环境、湿度、温度都有指标;二是选料讲究。他们选料的标准既不是部颁标准,也不是出口标准,而比部颁标准高两个档次,比出口标准高一个档次的“青松标准”。辅料是西服的骨架,更不能马虎,为了保证质量,“仕奇”都用进口的,其价格一般可高出国内的2—3倍,但为质量、为创名牌不惜工本。
“仕奇”西装在1989年诞生后,短短几年连续获得国内各种奖,这绝非偶然。
市场不负好产品。消费者是商品真正的皇帝。“青松”人经5年“卧薪尝胆”默默苦干,终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一位北京的老知识分子来信说:他为了买到一套称心的西装,几乎跑遍了京城所有大商场,最后还是相中了“仕奇”。因为“仕奇”西装不仅价格适中,而且穿上后觉得自己年轻了。
在呼和浩特,日本商人为了搞到更多的“仕奇”货源出口,竟与青松人常常在谈判桌上争论不休,青松人为了扩大内销比重,也常常要十分吃力地同日方交涉。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邹家华、宋平等先后到公司视察,一批又一批国际友人到公司参观。在联合国的高级会议上,“仕奇”西装为中国的外交官增添了风度。在政府的高级出访活动中,“仕奇”西装使中国的友好使者焕发出神韵。“仕奇”西装,诞生在内蒙古,流行于世界。然而,名气越大,而公司经理葛健的压力与胃口也越大。他说,一个产品的最终成名不是三两年就能实现的,而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可口可乐是这样,汉堡包是这样。“仕奇”西装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但要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名气不衰,必须作长远打算,艰苦努力。为此,“青松”在完成了对班组长和骨干工人进行国外培训之后,又将准备对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进行投资,合办“仕奇”经济学院。一方面,为本企业培养人才,使一大批骨干工人达到大专水平,另一方面为社会培养西装制作的高级技术员和管理人员。由此人们不难看到青松公司这个名牌企业的追求和胸怀。
编后
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的事迹读来令人振奋。这说明,边远地区一样可以生产出一流产品。穿惯蒙古袍的人们,之所以能制作出名牌西装,是因为青松人能辩证地看待沿海和内陆不同条件。他们认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已把内地和沿海连成一片。沿海有沿海的地缘优势,内陆有内陆的资源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发挥优势,是否真正解放思想,敢创“名牌”。青松人没有因为地处内陆边远地区,而放松要求自己,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觉地去克服长期形成的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内陆意识,不断超越“自我”。正是具有了这种精神,青松人才成为今天的青松人。


第2版(经济)
专栏:

  京郊首次经济百强评选揭晓
本报讯北京郊区首次经济百强评选6月22日揭晓。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和市政府农办共同举办这次经济百强评选活动,包括经济十强乡镇、经济十强村、边远山区经济十强村、十强粮食农场、十强副食品基地、十强商品市场、十强国有工业企业、十强乡镇工业企业、十强外商投资企业、十强外贸出口企业。(维伟)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西证券公司开通无线交易系统
本报讯江西省证券公司最近采用北京新达网络系统有限公司的无线网络技术,建成了全国证券行业第一个证券交易无线网络系统,实现了南昌市内各营业点股票交易买卖委托、清算交割、资金存取一体化。该系统的建成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张强)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开业
本报讯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日前在北京开业。至此,中国涉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已达6家。该公司主要从事专利、商标、版权、不公平竞争以及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事务,其中包括专利和商标申请的代理,咨询、诉讼、许可证贸易及技术转让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晓吴)


第2版(经济)
专栏:

  机运处引进金属喷涂新技术
本报讯北京密云县铁道部第16工程局机运处修理厂引进的金属喷涂新技术,使机械车辆的曲轴、缸体复“活”,每喷涂一台报废的进口发动机的曲轴可节约开支近6000元,缸体8万余元。(黄洋洲朱其彩)


第2版(经济)
专栏:

  巴西果拉娜饮料打入中国市场
本报讯由巴西进口浓缩原汁,经珠海佳饮饮料厂加工制成的果拉娜果汁汽水,从今年6月起,100万罐装首次打入中国市场。果拉娜是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森林果实,制成的果汁汽水行销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张砚)


第2版(经济)
专栏:

  余姚市经贸发展招商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浙江省余姚市经济贸易发展招商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客商,以及国内有关部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发布了近百个招商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化工、电子通讯、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领域。(赵少华李永飞)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同机车厂试制高速动力车转向架
本报讯我国首次研制的每小时250公里高速动力车转向架施工设计,经铁道部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于近日在大同机车厂开始投入试制。高速动力车转向架是为适应我国铁路高速技术发展要求而立题研制的项目,列入了国家“八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吴燕民)


第2版(经济)
专栏:

  “延生护宝液”进入韩国市场
本报讯沈阳飞龙医药保健品集团生产的保健药品——延生护宝液,日前经韩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取得我国第一个出口韩国的医药品许可证,实现了中韩两国医药贸易史上零的突破。本年度签订一亿美元的贸易合同,5月份已执行500万美元的出口交货值。(王晓晖)


第2版(经济)
专栏:

  今年棉花面积增加700万亩
农业部要求加强中后期管理确保丰收
本报杭州6月24日电新华社记者慎海雄、本报记者潘承凡报道:我国今年棉花生产开局好,种植面积回升,棉苗齐壮;只要再接再厉,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坚持科技兴棉,夺取今年棉花丰收大有希望。这是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在今天结束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分析提出的。全国17个产棉省的代表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
根据各地上报汇总的情况,今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1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700多万亩。据各地反映,今年大部分棉区播种适时,棉苗长势好,生育期提前。
农业部要求各产棉区加强棉田中后期管理,主攻单产,夺取棉花丰收。一是对现有棉田实行分类指导,积极促进三类棉苗转化;对出现旱情的棉田要积极抗旱保苗;对雨涝棉区要搞好棉田排水,防渍防病;黄淮海夏棉区要坚持促“早”措施。二是进行适时棉田管理,不失时机地进行中耕除草,施肥浇水,整枝打杈,全程化调,特别是对早发棉田要增施肥料,防止早衰。三是继续打好防治棉铃虫战役。四是立足抗灾夺丰收。


第2版(经济)
专栏:

  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举措
上海成立无形资产评估机构
本报上海6月25日电记者萧关根报道:上海第一家无形资产评估机构——上海科华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近日正式成立。这将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的价值。
据市科委负责人介绍,这个事务所主要是对国内外、境内外的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商誉、服务标记、许可权、技术发明、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国有无形资产经事务所评估、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确认后,可作为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依据。
上海市科委将邀请中央和本市有关单位组成上海科华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指导委员会,推动评估工作的开展。上海哈爱时时装设计制造公司是事务所的第一个评估对象。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乡镇财政实力大增
顺德容奇镇去年收入一点六亿元名列第一
本报讯1993年全国乡镇财政决算显示: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全国乡镇财政预算内、预算外、自筹等三项资金总收入达878亿元,较上年净增218亿元,增长33%,其中预算内收入为648亿元,比上年增长37.3%。
去年各省乡镇财政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预算内收入以广东省为最高,达77.6亿元,其次为江苏省70.5亿元、浙江省66.6亿元、四川省47.9亿元、山东省42亿元。收入增长最快的省分别是广东74.9%、海南60.6%、辽宁46.8%、福建44.8%、青海44.1%。
引人注目的是:1993年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乡镇已达936个。超亿元的乡镇有6个,比上年多了5个。亿元镇全部集中在广东省,收入最高的乡镇是顺德市的容奇镇,收入为1.6136亿元。排名前10位的其他几个乡镇是:广东顺德市桂洲镇、北滘镇、南海市大沥镇、东莞市虎门镇、中山市小榄镇、东莞市黄江镇、江苏太仓县城厢镇、浙江黄岩市城关镇、江苏常熟市虞山镇。前50名中广东省占了30名。(孟春关虹)


第2版(经济)
专栏:

  淮阴工行科学调度信贷资金
本报讯江苏淮阴市工商银行对现有信贷资金进行科学调度,准确把握投向投量。5月份,该行重点支持的9户骨干企业实现利税比上月增长38.8%,26户亏损企业扭亏或减亏。4月上旬,该行组织百余名信贷干部分头深入到在本行开户的196户国有工业企业,逐户考察,分类排队,并据此增拨重点项目技改贷款1800万元,解决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4090万元。(刘金星周乃)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确定纺织产品出口战略目标
本报讯近日在河南洛阳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业出口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企业自营出口试点的步伐,建立“两纱两布”自营出口企业协调机制,制订中国纺织品牌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以保证纺织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中国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这次会议提出了我国纺织产品出口战略目标,即到2000年纺织产品出口达到500—550亿美元(含来料加工),并实现纺织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加工型向高附加值效益型的战略转变。与会者认为,应该建立中国纺织品牌产品出口发展战略,集中政府、企业、科技教育、流通领域等各种力量,促进纺织出口产品的升级和产业优化,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第2版(经济)
专栏:

  ’94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幕
本报讯记者林钢报道:’94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6月23日在京开幕。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家厂商,以及国内17个展团700余家汽车企业参加展出。
世界名车大多在此亮相。各汽车厂商竞相展示它们的最新款式和最新技术。国内汽车摆出了强大的阵容,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和风采。其中有桑塔纳轿车、北京吉普、6缸奥迪、捷达、富康、标致、夏利、新型红旗轿车等。
王光英副委员长、中央有关部委和北京市领导、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参展国家驻华使节等共2000人参加开幕式。这次展览会展期一周。展出期间还将举行20多次技术交流座谈会。(附图片)
上图为辽宁黄海汽车集团丹东汽车制造厂研制开发的黄海牌大型豪华旅游客车引起国内外客商的关注。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