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我说教师这一行

  我愿终生耕耘在这片花海
吉林省永吉十九中学王术吉
弹指一挥,从教已经四度春秋。回顾这几年的种种况味,不说风风雨雨,也有苦辣酸甜,一件件难忘的事,像一幅幅立体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
大学一毕业,我就接手了一个初一班的班主任,教语文课。记得那天初上讲台,注视着台下那一双双如黑葡萄般求知的眼神,一如我求学时的期盼,我心里默念,这就是我要从事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我高兴地跟他们说:“人生难得第一,我第一次当老师,你们第一次踏入初中的门坎,愿我们彼此珍惜这个第一。课堂上,咱们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课间,愿我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教室里爆发出一片掌声。
教学,虽然苦些,但是,真正当你走进了学生的心里,那种师生之间彼此交融的快乐,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刚开始教学,并不容易,学生送来了一张又一张纸条。
老师,您讲课慢一些好吗?老师,您提问题跳跃性太大了。老师,您讲课时严肃有余、微笑不足,我们好紧张啊!
多么中肯的建议,多么善意的批评!
我诚恳地接受了这些,很快赢得了学生的尊敬。
初二上学期,一封电报,把我叫回了1000多公里外的故乡,父亲的病故,让我痛不欲生。到家不久,学生的一封封信飞到我面前:“老师,您是个坚强的人,不是吗?”“一别一周多,我们好想您,您可快点回来啊!”
我扔不下这些孩子。不久,我匆匆北返,又回到了学生们中间。
学生看到我臂上的黑纱,刚响起的掌声戛然而止,多懂事的学生啊!我流泪了,我真诚感谢学生对我的理解。
在这样的学生面前,你还有什么不可舍弃呢?很快,我和学生一起进了初三。
我第一次教毕业班,心里难免紧张,学校每年的荣誉不能毁在我的手上。再说,误了孩子,那可是一辈子的大事,我必须加倍工作。讲课、印资料、批作业、找学生谈心,真紧张啊,像上紧了的发条。春意融融之时,一个学生代表全班给我送来了一瓶散发着芬芳的桃花,同时,并给我发来了邀请信。
“老师,全班同学邀请您周日游山。”
我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邀请。
记得那天,我们手拉手上山,嘹亮的歌声在林间回荡,还有学生录音机里放出的美妙的曲子。中午吃饭时,大家团团席地而坐,学生纷纷向我举杯,我如饮醇酒,如沐春风,多日的疲劳不翼而飞,一丝丝甜意洋溢在心头。
当学生唱起《窗前的米兰》时,我几乎不能自持,泪水在眼眶内打转。
送走一个毕业班,又一届学生要毕业了。学生送来了一本本留言簿,我郑重地根据各人的特点写下我的意见。我多想和他们一起以至永远,让我们的爱彼此留在心间。四年了,四年的生活让我体味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教师,虽然清苦些,但教师并不贫穷。当你作为一个教师心里充满了爱意,当你的爱意和学生的心灵激荡在一起时,什么牢骚、委屈统统化为乌有,代之而起的,一如自己走进了一片迷人的花海。
我愿终生耕耘在这片花海里。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温馨的茶
江西省抚州师专吴南凯
我的几个在其它部门工作的朋友,退休后常常叹息:“人一走,茶就凉!”我很不理解:“怎么我感觉不到呢?”
粉碎“四人帮”后,我被调离教师岗位,到一家杂志社去当副主编。当了3年,不干了,又跳回学校当教师。朋友们很不理解:“为什么要从‘米箩’跳进‘糠箩’?”
为了理解和沟通,我讲两个小故事: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身患浮肿病。从医院看病出来,迎面碰见过去一位姓陈的学生:“老师,好久不见!……您脸上好像有‘气’?”陈关切地问。“浮肿病。”我淡然地说。“那是缺粮造成的。”他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10公斤粮票往我手里塞。我坚决不要。我知道,那年代拿人家的粮票,就是拿人家的命。陈看出我的意思,解释说:“我家自留地丰收,粮食有得是。你不拿,就是看不起回乡务农的学生。”我只好收下。凭这10公斤粮票买到的10公斤大米,治好了我的浮肿病。
今年,我已虚岁六十,明年就要退休了。一天,几个老头子、老太婆手捧鲜花踏进了我的家门。你们找谁?我正要发问。“老师,您好!”“祝老师健康长寿!”“我们相约着给您庆祝六十大寿来了!”……啊,原来是一群远道而来的1958年的学生。几十年不见,当年的小伙子、大姑娘都当上爷爷、奶奶了。我连忙叫老伴炒菜,叫儿子去买酒。大家热闹了一整天:又是叫,又是笑,又是唱歌,又是打闹。过去的故事、笑话、洋相、秘闻……谈不尽,说不完。儿子奇怪地悄声问我:“怎么是一群疯疯癫癫的老头子、老太婆?”我说:“你不懂,他们是又回到了最美好的学生时代。”
俗话说:“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我却是今生无悔。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当教师。因为我爱喝学生端给我的这杯几十年都不会凉的温馨的茶!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四通举行十周年工作汇报会
本报讯我国最大的民办高科技企业集团——四通公司,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10周年工作汇报会。该公司总裁段永基表示,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坚持公司体制的全面创新,是高科技企业持续高速、高效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李其炎、袁木及各界代表近千人出席,并参观了四通新开发的部分产品。
靠2万元借款起步的四通公司,经过10年,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的技、工、贸、服务、金融五位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罗庄重教新事多
记者去山东临沂罗庄镇采访,来到沈泉庄村幼儿园,看到这里的设施、建筑,在大城市里也不多见(上图)。
工农业总产值达28亿元,有“山东第一镇”之称的罗庄,党委和镇政府依然在20多年前简陋的平房里办公(下图)!镇长王守典说:“不是我们喜欢这个穷酸样子。已经做了规划,但是没钱。”这奇了。看我们迷惑不解的样子,镇长告诉我们:“收入多,要办的事情更多——要兴办科教事业,要发展生产……算来算去,哪件事情都比盖办公楼重要。再说盖起办公楼来谁去坐?我们镇上干部在下面都有责任片,全镇30个村子,几十家企业,足够我们跑了,哪有时间坐办公室?其实呢,只要通讯、交通这两样不误事,房子旧一些,沙发破一些,无伤大雅……”
本报记者 蒋铎(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