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金风引鹭架心桥
——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访问台湾金门侧记
本报记者郅振璞
从3月26日出发到5月25日归来,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在时隔45载之后,到它半壁发祥地金门县巡回演出,在两岸同胞中架起一座心桥。
岛城厦门与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金门隔海相对,近在咫尺,现在的大嶝、小嶝两岛,历史上曾受金门县辖。由于厦门口岸至今仍有3000多金门人,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金、厦姐妹岛民间往来探亲、经商的日益多起来。
高甲戏又称“戈甲戏”、“傀儡戏”,是闽南方言戏曲之一。它孕育于明末清初,继而流行于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华人聚居地,现在台湾称其为“九甲戏”。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前身是泉州侨乡1931年成立的“金莲升”高甲戏班,老班主是大嶝岛的艺人谢天造。他和金门、同安莲河的草创者们各取地名首字,加上吉祥的升字。多年来,“金莲升”凝聚着金、厦老戏迷们的心。
成群的白鹭,在鹭江之滨的厦门客运港上空翩飞;盛开的木棉花,像挂在绿荫中的万盏红灯。3月26日下午3时,厦门人民把艺术使者们送上开往香港的“集美号”远洋客轮。
按预定路线,高甲剧团经香港换乘飞机,他们剪海凌云,48小时后抵达台北桃源机场。台湾的艺术家和观众们盛情欢迎正宗的高甲戏到来。3月30日中午,赴基隆首场演出《凤冠梦》。4月3日至4日,他们应邀参加台北市传统艺术节,一连两晚相继上演了《春草闯堂》和《凤冠梦》,使久违了的观众们一饱眼福、耳福。新闻媒介也连续报道,评价“金莲升”此次来台阵容整齐,人才济济,剧目丰富,风格独特,好戏连台,演技精湛,弘扬地方戏曲,令人耳目一新,不愧为闽南艺术一枝花。
4月8日8时,金门料罗港。晨风清爽,波光耀金,正是激荡人心的时刻。
当“金莲升”演职员们走出快轮时,杨肃元、陈允火和金城镇长许金象、金胞代表陈泰明等已在迎候,各界乡亲立刻敲起锣鼓,鸣放鞭炮迎上前,明媚的春光,深情地把45年间首聚金门的两岸同胞拥抱起来。翌日晚,剧团在金门高中举行首场公演,《乘龙错》里饰演欧阳俊、欧阳杰孪生兄妹的演员文武小生庄伟文,闺门旦反串小生的张丽娜、花旦吴晶晶等人的精彩表演,不时博得满堂喝彩。
小金门一个名叫林登惠的老艺人,经常跑到剧团里找同姓的演员畅谈,有时还登台一起拉二弦。老戏迷们听说老旦演员谢素华是“金莲升”谢班主的女儿,特地赶来看她,回忆“天造师”当年驾船来金门演出的情景。老辈人着迷,情在其中,青少年也追“高甲星”,街头台下,金沙小学生手上拿的是金莲升提供的南管谱,中学生则不畏风雨跟着剧团跑。陈耕团长还是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所长,出发时带了50本新著《台湾文化概述》,竟也成了金门高中、职高教员们的抢手货。
经常奔波在闽南城乡的金莲升高甲剧团,这次在金门被各界和乡亲挽留了46天,除室内1场外,其余37场无论晴雨均为露天演出,金城的东西南北四门里,金沙、金湖、金宁、烈屿(习称小金门)4镇乡,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剧团导演洪东溪赴金前自以为留了一手,对外广告是4个剧目(《春草闯堂》、《凤冠梦》、《乘龙错》、《审陈三》),兜里还揣着《棋盘山》等9个戏。没想到还是填不满金门观众的胃口。
13个剧目演遍了。4月底戏迷们跑到剧团住处嚷着:“还有什么新戏拿出来?”洪导演解释说:“剧本在厦门演员家里,总不能再搭飞机回去取吧?”戏迷们乐了:“那打电话联系吧。”结果,5月1日刚给厦门去电话,2日晨就有渔船渡厦取走,中午就把《徐九经升官记》、《笋江波》、《半把剪刀》、《桃花搭渡》4个剧本撂在老洪床上。演员们被这份真情感动了,利用上下戏间隙抓紧排练。人不够,老洪顶,总算满足了观众的心愿。
金、厦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尤难忘却。沈长椿撂下生意,陈泰明请了长假,专为剧团安排食宿交通,请了一位阿婆一日四餐为大家煮稀饭、炸油条、红烧鱼、做线面等,况且餐桌上1/3的料理来自厦门。谁家有事,就给厦门打电话。演员们有时还在厦广音乐台点歌,在“海峡时空”专题上与家人孩子对话。洪东溪、张丽娜等人过生日,金门人总要送蛋糕,做寿面,唱生日歌,并要煮上88个鲜红鸡蛋,分给44位演职员来分享快乐。
5月23日晚,金城人得知剧团在城隍庙前新戏台上举行告别演出,数千观众涌向这里。当晚上演新编高甲戏《半把剪刀》。作为大陆首家艺术团体访问金门,高甲剧团一共演出38场,先后有观众8万多人次,每个金门人平均看两场。连同台湾的演出共计45场。
令人遗憾的是,金门与厦门一水之隔,但高甲剧团返程却要先飞高雄,再飞香港,经香港再飞家乡。艺术使者们坚信,两岸同胞心桥已经架起,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潮流!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筑巢引凤
——忻州市吸引港台资金纪事
李仁虎
在山西省北中部,有一个享有“晋北锁钥”之称的城市——忻州。近年来,昔日这个较为封闭的内陆小城与港、台等地客商签定合作项目36项,引进资金4亿多元人民币,使全市的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至1993年,忻州市对台办已连续10年被评为“山西省对台工作先进单位”,获得了“十连冠”殊荣。
1991年,忻州市市长李玉清从山东挂职锻炼回来,诸多感受之一便是,内陆地区应当借用外资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走开放的经济发展之路,加快自己的发展。于是,吸引港台等地资金、借“鸡”下“蛋”的发展战略摆上了市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忻州市对台办重任在肩。他们通过扎实的工作,了解到在台湾的忻州籍83户、476人的基本情况,通过书信往来、台胞回乡探亲等机会,宣传家乡的经济发展蓝图,欢迎他们及其亲朋好友来忻州投资创业。
叶落归根、造福桑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短短的时间内,台胞、港商不断有人来到忻州市考察。然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基础设施却让许多投资者眉头紧锁,使得一些投资合作的机会白白错过。一位台胞抵达忻州后,想给海峡彼岸的妻子、儿女报声平安,却打不通国际电话……
忻州市的决策者们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投资环境”4个字的深刻内涵。忻州市委书记张少农形象地说:“要想引来金凤凰,先要搭起好窝窝。”1993年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忻州市新建、拓宽等级公路9条、210公里,一年修的路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单是扬宁公路的开通,就使忻州至宁武县的路程缩短了100公里。目前,忻州已形成了以国道为主干,境内双重循环,南北贯通,东西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去年忻州市开通了1万门程控电话,身居小城,耳听世界,这已从梦幻变成现实。
投资环境的改善,使港台客商的投资信心大为增强。当年曾取消2000万资金项目的香港派立高房地产公司,去年,该公司董事长两度从香港来到忻州。看到小城的巨变,他连连赞叹:“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在忻州,这位董事长亲自举起相机拍摄街景、道路、饭店以及新开发的温泉村。他说,回香港开董事会时,我要让各位董事看看忻州的变化,建议他们在这里投资。今天,该公司追加4750万元兴建的一处温泉度假村的21栋欧式别墅已基本完成,昔日飞走的“凤凰”重新又飞了回来。
1992年10月经批准兴建,至今不到两年就完成5平方公里规划和1平方公里“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首批投资兴办的11家企业中,港台企业就有5家,其中两家已建成投产。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恒隆”看好上海
——访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
新华社记者陈毛弟本报记者章世鸿
春暖花开之际,一座总投资5亿多美元的现代建筑群“港汇广场”,在上海西南大门徐家汇举行奠基典礼。
这座在旧城区废墟上建造的大型建筑群,总面积为50788平方米,融购物、娱乐、办公、居住、休息为一体的“城中城”,由上海徐汇区同香港三家主要上市房地产公司联合开发。占有股权42%的香港恒隆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启宗在奠基典礼前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恒隆集团响应上海市提出的重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战略,配合上海旧城改造,还在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和虹口区两处兴建现代化建筑群,连同“港汇广场”,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在海外投资上海中名列前茅。
恒隆集团位居香港十大房产业集团之列。记者问:“恒隆何以有此大气魄,积极参与上海的建设?”陈启宗笑答:“这是我们深思熟虑的结果。借你们常用的话来说,是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1992年,陈先生作为恒隆集团决策人,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春风鼓舞下,曾来内地考察找一展鸿图的机会。经过反复权衡比较,最后认定了上海。为什么?他为记者列举了多条理由:
“从整体上看,上海是90年代乃至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三个中心和一个龙头’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再则,上海的腹地长江流域,幅度辽阔,人杰地灵,当可给我们在上海的发展增添了后劲。我同上海市区两级干部都很熟悉,我感到他们能干懂行,办事认真,作风正派,可信程度高。同这样一些人合作,我们当然有信心啦!因此,我们集中财力向上海投资,对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要搞就得大搞,力量集中。”
于是从1992年起,恒隆集团通过专家论证,并从上海市整体规划出发,接连拿下两块风水宝地,创造了当年两个“第一”:1992年批租的徐家汇地块和1993年批租的南京西路地块,都属当时上海土地批租面积和金额之冠。这两个地段共动迁居民3000余户,这就是说,大批居民将迁入新房,从而改善了居住条件。
陈启宗说:“我们以参加上海的旧城改造为荣。上海是繁华的城市,但有大量危房旧房急需改造。恒隆投入上海旧城改造,既拓展了集团在内地的事业,又为上海现代化作出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对内地的经济振兴和改革开放的充分信心,恒隆集团对内地的工业投资也颇具规模。他在苏州、无锡都有工业开发项目,总投资累计达三四亿美元。他也准备向上海工业进行投资。陈先生高兴地说:“上海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上都有我们所属公司的钢结构产品!”
陈先生还告诉记者,他的全家对上海都有感情,他的母亲多年没有来上海,他特意请她老人家来上海看看新气象,他的弟弟已在上海购房,全家都搬来上海居住。
陈先生的决心和魄力很使我们感动。我们相信,他的壮举必将带动香港和海外更多的企业家向国内投资。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商业气息与文化意味
——访台随笔
李岩
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笔者有缘随团赴台参加1994年大陆图书展活动,在短短12天时间里,举办书展活动,游览阿里山、日月潭、阳明山森林公园,与台湾同仁广泛交流,真切地感到时轮在飞转。在挤出的时间里,信步忠孝东路,漫游重庆南路书店街,浏览台北市容,穿梭大街小巷,体味风土人情。除了山水同心的亲情直入脑海,使我毫无地域时空的阻隔感之外,我仍希望去寻找那些异样的感觉。
在香港启德机场,一俟踏上华航的班机,空姐热情的服务与温馨的笑意,即刻消解了两岸隔绝40余年的时空疏离感,又没有任何的语言障碍,使我们可以自在地去观察、体味周围的一切。进入台北市区,映入眼帘的是高低林立的商业招牌。受多震带地形影响,楼虽然没有香港的高,但仍可感受到浓郁的商业气息。各种世界名牌的专销店专营店随处可见,比萨饼屋、牛排馆等各种风味的餐馆酒家遍布各主要街道。计程车、公车方便乘用。同时台湾私车拥有量也居世界前列。2100万人口中,私车有400多万辆,平均每5个人拥有一台车,使得道路更加拥挤,挤占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塞车已成为台北的一大景观。4月3日的阿里山日月潭之旅,原本180公里3个小时的里程,却足足行驶了16个小时,使我们饱尝塞车之苦。
在中华路西门街一带,这里分布着8家影院、多家CD及视听场所、大大小小的食府酒廊、各类游戏及娱乐设施,是台北青年人聚集的地方,人称“青年人的天堂”。几处围栏内的捷运工程工地,是台北政府斥巨资的近期重大工程,也是最惹市民议论的所在。这反映出经济高速发展之后,交通设施明显跟进不足的情况。台北给人的第一观感,便是商业气息浓厚,物品丰富,生活指数高,物价总体水平也很高,人们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商业社会的制约。
另一方面,从深一层的了解和观察看,在繁荣的商业经济背后,却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意味。重庆南路的书店街,在一条近600米长的大街上,分布着30多家书店。有着40多家分号的金石堂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连锁书店。台北最大的书店当属位于复兴北路的三民书局,号称陈列十万种书。它的营业面积比北京王府井书店略小一些,但图书布局合理,备有滚动电梯,购书环境优雅,读者可以坐在其中慢慢地品读。遍布台北街巷的超级市场,一般都放有一些应时的大众生活用书和热门书,以及少量的报章杂志,极为便利读者。台湾的书店中学生和青年读者居多,他们徜徉于书林,埋首阅读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忘。人们说,台湾与香港一样,是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我却在其中发现了书卷飘香的文化意味。
台湾旅游业较发达,每年去那里的游客很多,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匠心独运。一些旅游观光设施很少见到“严禁××”、“违者罚款”等生硬字样,倒是有一些温馨、贴切的广告用语。在阳明山森林公园,一些招贴画标注着一年四季阳明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所带来的拟人化特点,如春季的“语香”,夏季的“吟舞”,秋季的“鸣红”,冬季的“唱暖”。再如它的多媒体放映室放映的介绍阳明山活火山群演化过程的片子,片尾数行字写着:“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摄影,什么都不要取”,颇为耐人寻味,起到了告示文字无法取代的作用。一些豪华旅游车中可以播放录像,一般都备有旅游风光、风景揽胜、民俗风情等像带,供游客游览之余的文化消闲。在我们经常乘坐的一辆车上,车的座椅套上都印有“让阳光普照你所有的日子,让花朵开满你人生的旅程”,很有温馨诗意,让人回味良久,印象深刻。
阿里山、日月潭、九族文化村、阳明山公园等自然风光景色宜人,与大陆上的名胜古迹、风景区相比,可谓各有千秋。使我们感受到这些智水仁山滋养着炎黄子孙在不同的地域上创造着共同的人类财富与文明。
短短12天的观感,毕竟只是浮光掠影。真正的深层体认,还需要不断的交流与沟通。我相信,在经济发达与商业繁荣的背后,两岸人民共同秉承的文化传统与理念是心脉相连,息息相通的。这种共同的文化传统将构筑一条海峡两岸人民沟通与联结的金桥。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珍宝在台展出
本报讯五月二十六日下午,由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名家珍宝展在台北市福华大酒店隆重揭幕。
此次展览旨在为海峡两岸同行增进了解,增进互信,推动交流,繁荣创作。展览荟萃了大陆手工艺十二大行业九十六位国家级大师中颇有影响和特色的沈福文、庄稼、陆光正、林如奎等十九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有多件作品被国家珍宝馆珍藏且已报批第三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高公博等六位名家作品;还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及研究所的精品共二百零六件(套)。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紫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漆器、陶瓷、竹雕、刺绣、泥塑、首饰、景泰蓝等十七大类高品位的艺术佳作,令观展者赞叹不已。台湾收藏家更是称之为一次十分难得的良机。(葛飞勇)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增加大学学费引起社会关注
新华社香港电(记者庄建民)今年以来,香港大专院校学生学费大幅度增加,引起香港舆论的关注和学生的不满。
一九九○年以前,大专院校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每人七八千港元。然而港府决定,从一九九三年开始,大幅度增加学费。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度的学费是一点七万港元;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五年度增至二点四万港元;到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度,学费将达四点一万港元。学费的增幅是通货膨胀率的四倍。
多位教育界人士认为,港府对教育的投资不足,将部分成本转嫁到学生身上,是不合理的。也有人指出,即使要增加学费,也应适度放缓。目前学费以超过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加,令学生吃不消。
据调查,一个大学生除了交学费之外,每年的食宿、参考书,交通等其他开支,还要二至三万港元。时下香港中等家庭的月收入在一点二万至三万港元之间,要拿出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来负担一个子女读书,给家庭经济造成很大压力。因此,不少大学生呼吁,港府应冻结学费预算的加幅,重新考虑学费与成本挂钩的政策,并正视对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鸟瞰香港全景本报记者徐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