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节日三题
程式如
儿童节又来了。对于孩子,这是欢乐的节日,对于成年人,我感到更像是个反省日。人们总得想一想为孩子们做了些什么。职业习惯使然,我常会环顾一下儿童艺术影、视、剧的境况。
首先想到的是电视。在有关部门的组织推动后,前几年,儿童电视曾一改以前零零落落的惨淡经营,达到过年产164集的高峰,制作出《小槐树》、《十六岁的花季》、《我有一片辽阔的蓝天》、《凡人神曲》以及《少年毛泽东》等优秀电视剧,呈现出较为兴旺的景象。但是,近两年里数量大跌,在年产6000集电视剧总量中,为儿童拍摄的不足百分之一。目前,我国共有两亿多台电视机,如按半数电视机前坐一个儿童计算,就有一亿小观众。如此庞大的观众群,只得以更多的时间去看匪警片、侦探片以及在一些“戏说”历史人物的连续剧中消磨时光了。那么,能否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集中人才与物力,抓紧作出有导向性的生产规划呢?
其次,我想到电影。就我所知,刻画当代儿童精神风貌的《我的九月》,反映少年理想追求的《普来维梯彻公司》,描写幼儿与长辈亲情的《天堂回信》以及将漫画和电影结缘的《三毛从军记》,都显示出当今电影工作者思想的深邃与艺技的娴熟。电影工作者最大的苦恼是拍出片子送不到孩子面前。有关部门如何联手打通发行渠道,使小观众能和影片见面,这是当务之急呀!
最后想到的是戏剧。当话剧跌入低谷之时,全国20多个儿童剧院(团)却一直保持着旺势。4年前,哈尔滨儿童剧院仅在上海一地连续演出《少年周恩来》即达500场。去年,各地儿童剧在上海展演,观众达40多万。这些事实足以证明儿童对戏剧的钟爱。这几年创作的《魔鬼面壳》、《长城有个黑小子》、《红蜻蜓》、《潇洒女孩》、《陈小虎》、《山那边》等展示了这支队伍的风采。然而,我们又看到儿童剧舞台对于童话、历史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描述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剧目却越来越少,这是否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呢?
再过6年,历史就将跨入一个崭新的世纪。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们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当代少年儿童身上,考虑着如何培养他们成为能经受风雨的既有健壮体魄又有健全心理素质的接班人。前者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诸如营养品、服装、玩具等都已更新换代、琳琅满目;而后者却还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更没有赢得政策的倾斜。儿童电影、电视、戏剧以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铸造着未来民族性格的熏陶作用,我以为,怎么来高度评价,也不会过头的。五六十年代的电影《小兵张嘎》、儿童剧《马兰花》用时间证实了它们的美学价值,堪称精品,也是那个时代的艺术经典。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变革动荡着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思想呈现着复杂多变的趋势。在多种传媒的影响下,在各种外来文化意识渗透中,儿童影、视、剧不能再满足于量中求质的生产,而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儿童艺术的精品是艺术家心智的结晶,是他们生活的感悟和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对儿童心理生理特点的把握的巧妙结合,而其中,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感悟,对新时代造就出的新的儿童品质风貌的发现与把握是一切之本。我相信,艺术家们会以更新更美更精致的作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第8版(副刊)
专栏:

  懂一点生活甘苦
——看儿童电视剧《媛媛和妮妮》、《呼救信号》有感
郑洞天
又到了给予孩子们的日子,天地良心,我们平时给他们的还少吗?
就看电视里的广告吧,除了化妆品和药,播得最多的就是儿童用品,从尿布到游戏卡,从补品到饮料,尽管民谣已经编了“要发财,赚小孩……”被赚的还是心甘情愿。报载北京一家钢琴厂年产将达三万台,面对市场还是供不应求,就是把其他方面的需求算去一半,每年要给孩子买钢琴的家庭还数以万计,
按一台钢琴时价七八千元算,中国的孩子岂不是先大人一步进了小康!可是,当我看到八岁的媛媛因贪吃螃蟹拉了稀,拿起洗发香波就往脏裤子上倒;看到那个拥有满屋子玩具的小男孩丁丁,一心想冲出妈妈锁住的防盗门;一个问号出现了——也许值得想一想: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是否是他们最需要的?
按故事讲,天津电视台的这两部单本儿童电视剧并不是说的这个主题。描述城里和乡下两个小姑娘相处一个寒假的《媛媛和妮妮》,由一只跟残疾的小姐姐作伴的猴子被烫伤而引出一群孩子热心相助的《呼救信号》,就像两声温馨的呼唤,让我们暂时停下忙于生计的脚步,低下头来认真看一看未必注意过的孩子们之间的世界。家境不同给两个同龄小姑娘带来的反差,或许并不超过我们的想象,媛媛有辆漂亮的小自行车,怎么也舍不得让妮妮骑,妮妮却说,赶明儿你到我们家,我教你骑毛驴……这矛盾的化解固然很生动,毕竟还在扬乡抑城的预期之中。一场关于有没有鬼的争论把我吸引了——媛媛说老师和姥姥都说没鬼,妮妮不信,告诉她:“村里修了座庙,大人说是吓唬鬼的,我们村穷得连小学校快塌了都修不起,要没鬼,还拿钱修庙干嘛?”媛媛傻了,我也怔住了,尽管往下也有有趣的戏,而从妮妮失学引出的愁绪,却像不散的阴影一直笼罩到全剧结束。媛媛和邻家的孩子们虽然用摆满一床的书包文具送走了回青龙山的妮妮(他们这慷慨的馈赠拿出得多么容易啊),但这段交往给予这些无忧无虑的天之骄子们的,也许更有价值得多。
同样,《呼救信号》里那群孩子帮助了别人,也从别人的孤独中得到了对人生的体味。他们发现写着SOS的飞镖,爬上十六层楼又满大街小巷给小猴找大夫的过程是拍得不乏情趣的,但更触动我的,是他们热心、机敏的行为方式中无意间流露的某些东西。丁丁出不了门,可身边有电话,他急中生智地翻电话本打到急救中心要找兽医,接电话的护士笑了,我们也笑了,没出场的丁丁妈妈如果也在看,会不会有点别样的思绪?练摊儿的爹妈每天发给胡贝尔“两张”奖金,条件是只要做完作业再画张画,于是三个小伙伴一上大街,胡贝尔脱口而出就是“打的!”打的确实使他们请来了大夫,但他那清脆的口头禅却久久留在我的耳边。正像片中一再出现的大俯瞰镜头所喻意的—一群高耸的居民楼包围着一方窄窄的空场,几个孩子孤零零的身影更显出一种寂寥——上班去了的大人们也许不曾看到过这幅画面,我们终日为他们辛劳,而他们得到的,是不是真正健全的福祉?
青年女导演齐曼的这两部新作,在充满爱心的同时让我们感到了她的一些思虑。生活是美好的,而只有体验过忧愁、品尝过甘苦的人才更懂得这美好的真谛。这道理对作为“过来人”的大人不言而喻,但当今天的父母们一心希望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的时候,我们往往本能地把忧愁远远推离他们的身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代人再熟不过的这句唱词,我们富了,它就过时了吗?
在孩子们的节日说这些话,真有点煞风景,我仅希望,每当我们又给孩子点什么的时候,认真观察一下,他们背过身去以后在想什么。


第8版(副刊)
专栏:

  《音乐周报》创刊十五周年
《音乐周报》(原《北京音乐报》),自一九七九年五月三十日创刊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不仅在我国的音乐界、音乐教育界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中有重要影响,而且为海外音乐界所瞩目。(木言)


第8版(副刊)
专栏:

  九四“齐鲁交通杯”全国企业之歌MTV大奖赛举行
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共青团中央青工部、中国音乐家协会、文化部《文化月刊》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全国企业之歌MTV大奖赛暨企业文化名人奖评选活动最近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以企业精神与歌唱艺术相结合的全国性大型企业文化活动。(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琵琶硕士生林静慧举行毕业音乐会
一九七一年生于台湾省高雄市的林静慧在中央音乐学院琵琶大师林石诚教授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业,将于六月八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毕业音乐会。届时,她与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龙船》、《思春》、《春江花月夜》等,王甫建新近改编的《十面埋伏》(琵琶与交响乐队)将作为这台节目的压轴,指挥袁方。(木子)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央电视台筹拍《水浒》
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最后一部未搬上屏幕的《水浒》,即将由中央电视台筹备拍摄。日前中央电视台成立了《水浒》剧组,召开了《水浒》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向首都研究《水浒》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水浒》将由张绍林执导。(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走出黑土地的“傻子”
张世英
我要说的这个“傻子”,是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二人转青年演员张野。“傻子”成为他的别称,是因为他在二人转《傻子相亲》中有出色的表演。
《傻子相亲》三年里演出已超千场,创造了黑龙江省二人转演出的最高纪录。它不光在本省演出红火,还先后到北京、天津、江苏、安徽、山东、辽宁、吉林等十几个省市演出,同样获得了观众的掌声。
二人转《傻子相亲》以傻子相亲为线索,引出傻子哥六个,形象地反映了近亲结婚的恶果。因来自群众,贴近生活令人感到真实、亲切。
二人转是东北农民喜爱的土色土香艺术。一人多角,既要唱又要表演,正如所说“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张野通过二人转集说唱扮舞绝于一体的艺术,巧妙合理地用面部表情和夸张的五官挪位、走“矮子云步”等准确逼真、有声有色的表演,把“老大个矮扁扁嘴,老二豁嘴像瘦猴,老三嘴歪栽歪膀,老四他下巴长在脖子里头,老五走道鸭子跩,老六呆傻像条牛”,刻画得活灵活现,各具特色,表现得憨厚俏皮,丑中见美。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幽默风趣,说口利索,唱腔高亢,韵味浓郁,载歌载舞,具有黑土地艺术风采,深厚的生活气息。
张野能在全国的曲坛上引起轰动,也非偶然。他生长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农村,受乡亲“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熏陶,自幼喜爱这一艺术。富饶的黑土地,浓烈的关东文化成为他艺术之源,使他茁壮成长。他不但二人转基本功扎实,还会唱京戏、新戏,能表演相声、口技、小品,表演上博采众长,把说唱舞融为一体。
1993年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二人转观摩演出中,《傻子相亲》分别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京电视台“六一”播出两台晚会
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北京电视台“六一”将奉献给小朋友两台新节目:《七色光乐园》文艺晚会和《兆明杯》小学生电视作文大赛揭晓文艺晚会。
《兆明杯》小学生电视作文大赛揭晓晚会,是一台新颖多彩的晚会。晚会将由小
学生们把自己的作文自己朗诵、自己表演,这是一台参与性很强的文艺晚会。电视工作者还把孩子们有趣的作文拍成作文TV献给首都观众,这也是一种新的大胆的尝试。
《七色光乐园》文艺晚会是一台以游戏、猜谜、机智问答为主,穿插歌舞相声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其中的“轻松时刻”、“老天真和小乖乖”、“哆唻咪”、“落难岛”、“猜丁壳”等游戏均由孩子与家长以及名人家庭参赛。(亚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幼儿女子演唱组“好妞子”在北京成立一年来,经常在电视和舞台上表演儿童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白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