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图书外销意识亟需强化
我国目前年出书量已达9.5万多种,名列世界前茅,在如此众多的图书中,不少品种,尤为海外书业界所瞩目。
然而,相对于这样一个深具潜力的海外图书市场,中国图书的外销现状并不让人乐观,且不说在海外华文图书市场上,国内图书的市场占有率远不及港台地区的图书,即便是已外销到海外的图书,也往往品种单调,处于零敲碎打的局面。
据了解,我国目前拥有图书出口权的单位仅有十几家,还由于条块分割、自我束缚等因素,一个多渠道、多对象、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转的图书外销体制久久未能成形。图书作为商品需要强有力的推销措施。但目前中国出版物连一份面向海外书商的统一书目也没有,一些图书出口单位往往是靠向海外散发现成的《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等“守株待兔”,在经营上处于被动的守势。由于外销渠道不畅,一些自己拥有渠道的海外书商也就乘机出击,纷纷涌入国内图书外销的行列中来。
由此,我国图书外销行业的现状也就不难描述:一方面,是国内的图书出口单位处境窘迫、无计可施;而另一方面,却是海外书商乐此不疲频繁操作。据悉,去年7、8月间,当国家外汇牌价和调剂价出现较大落差时,不少海外书商就纷纷涌进内地,以高折扣,按人民币结算,在广东、福建沿海的城市自行采购大量贵重图书,通过邮寄或自带出境,逃避国家海关报关手续和验关检查,然后将这些低价购进的图书在海外出售。
面对我国图书外销领域种种令人遗憾的现状,强化图书的外销意识,将开拓广阔的海外图书市场纳入到建立大流通、大发行的图书发行新格局中来,在当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我国图书在国际市场上的真正较量,并不在于有多少外销图书生意被外商抢去了,而在于我国的图书市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国际市场接轨。
(4月16日《文汇读书周报》张青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知识产权的三大特点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人身权利是指权利人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称为精神权利;财产权利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认可后,权利人可以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即经济权利。从内容分,知识产权通常分为“工业产权”和“版权”两部分。工业产权包括发明、工农业产品的商标、外观设计、服务标志及厂商名称等产权;版权主要是指文学、音乐、艺术、摄影及音像等作品方面的权利。
知识产权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专有性,也称垄断性或独占性,指知识产权专属权利人所有,所有人对其权利客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二是地域性,即对权利的空间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或该地区的范围内受到保护,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知识产权所有人希望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享有独占权,应依照其他国家的法律另行提出申请。三是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要受时间的限制,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届满,权利即自动终止。(1994年第9期《求是》李文章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能这样补课吗?
教师给学生补课,早已有之,本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如今的补课现象,一是面广人多,不仅毕业班学生补,非毕业班乃至起始班学生也要补,补课与正课几乎同步进行;二是义务补课少,收费补课多,有少数学校开价还比较高;三是有些学校领导无视上级部门所作的有关不许大面积补课的规定,采取巧立名目的对策,对多办班,多招生“睁只眼闭只眼”。
为什么有些学校领导对大面积补课默许和支持呢?有位校长坦率地说:现在教师收入还不高,多开班多创收嘛。再说学生愿意补,家长也赞成补,而且补课多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何乐而不为呢?这话虽不无道理,但未免失之偏颇。现在,中小学生一般早上七点半必须到校。上午要上五节课,下午再上二节或三节课,一天七八节课,已经很疲劳,紧接着再补二节课,直到五六点才回家。许多学生整天埋头读书,沉浮题海,不能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目前毕业班的学生,睡眠不足,疲惫不堪,心理压力极重,更令人揪心!
有鉴于此,这种不正常的“补课现象”应该予以改变,迫使学生超负荷运转的大面积“加班加点”应该加以制止。一般说来,教师给任课班级的少数学生补课,乃是教学工作的延续,是教师的分内事,尤其在工作时间之内。有不少教师热爱学生,管教管导,甚至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或帮助困难学生,或培育学习尖子,这种奉献精神实在是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的。过于看重创收的“经营”倾向,这就背离了教育规律和办学宗旨,实在是不足取的。
(四月二十九日《文汇报》全一言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有新说
引起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是慢性或急性的脑疾病,脑血管堵塞、脑出血或其他脑血管障碍。此外,脑外伤或脑神经损伤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医学专家认为,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现为思考、理解、判断、语言等能力严重衰退和对时间、场所、事物的记忆机能发生障碍。其病症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否定期,易怒期,明朗期,发病期。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杰斯博士认为:“造成大脑萎缩、记忆衰退的老年性痴呆症,大多是由于神经细胞的蛋白质补充不足造成的。”他把这种脱脂蛋白质称为E3。而E3的作用是为保护从神经细胞中伸出的轴突,并把一种称作D的蛋白质粘附多轴突正。E3的不足,就会造成D蛋白质缺失和轴突的破坏,结果损害智力和记忆力。
如果E3型蛋白质的作用被确认,那么开发一种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新药就成为可能。(4月27日《中国科学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十二生肖的起源
以十二时辰配十二生肖的习俗,不仅流行于汉族,也流行边疆各少数民族。如藏族,古代的回鹘、突厥,与汉族的习俗完全一样。西南地区的彝族则以子为龙、丑为凤、寅为马、卯为蚁、辰为人、巳为鸡、午为狗、未为猪、申为雀、酉为羊、戌为虎、亥为蛇。傣族则以子为象、卯为鼠、未为蚁,其余同汉俗。十二生肖起源于何时,为哪个民族发明,是一个不易解答的难题。然而,云梦秦简的发掘,使我们对此问题有新的认识。
云梦秦简是战国晚期的一批竹简,其《日书、盗者》云:“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辰(缺兽名),巳、虫也,午、鹿也,未、马也,申、环也,酉、水也,戌、老羊,亥、豕也。”可见以十二时辰配十二动物的习俗,汉族至迟在战国晚期就有。只是十二动物之名和现在不完全相同,如午配鹿、未配马、申配环、酉配水、戌配老羊。这里环读如猿,水是何种动物,有的学者认为是雉,有的认为是隼,尚无定论。老羊可能就是狗。《古今注》云:“狗一名黄羊。”可见古代狗又可称为羊。这说明秦统一中国之前,各地风俗尚未完全一致,秦简反映了云梦地区的习俗。到了东汉,经过汉朝人的整理,十二动物之名已和现在完全一致。经过统一后的十二生肖之名渐渐传入西北边裔,所以藏族、回鹘、突厥等采用的是汉人固定的名称。而西南少数民族的十二生肖之名,依然保留着较为原始的面貌,应是东汉以前的风俗遗存。
(4月25日《扬子晚报》陆川文徐有张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集邮商品迈向市场
经过10余年孕育,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国有集邮公司为主导、集体和个体邮商参与、大小邮市共存的集邮市场体系,各类集邮商品正大步迈向市场。
目前,我国参与集邮的人已超过1700万。各地普遍成立了集邮研究会、集邮协会、集邮社等专门组织,以便及时交流信息、切磋技艺。
为进一步满足广大集邮者需要,逐步形成面向国内外的集邮大市场,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革邮品发行和管理体制,国有公司开始转换经营机制,国家垄断邮品经营的局面渐渐被打破,从而推动了我国集邮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发展。
现在,凡是超过一年发行期的邮票和超过半年发行期的首日封、纪念封、图卡、极限明信片、邮折等,均可进入二级市场再流通,价格全部放开。
随着邮品交易扩大,各地邮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走向有序。几年来,全国中等以上的城市都已建立起正规的集邮市场。今年3月,全国首家由政府部门参与创办的邮市——杭州市城站邮票收藏品市场建成开业,吸引了全国各地及海外邮商进场交易,把我国的集邮市场推上了新的台阶。
(4月29日《经济参考报》陈瑶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五运六气学说探幽
五运六气学说是古人研究气候变化规律,探讨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流行间的关系,并从中引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防病治病的不同原则和方法的学说。
预防医学方面事实上,中国自古便有自己的预防医学和流行病学,运气之学便是其代表作。《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述了甲子60年中逐年、逐气(两个月)的气候特点、药食所宜、易患之病症、防治要点。
气象科学和气象学史运气学说在讨论气候运动规律时的许多概念都可作出气象学解释,如主气、主运指相对稳定的气象因素;客气、客运指变化性大的因素;天地、中运、地气分指高、中、低三处气象因素。因此,将这三组气象因素迭加,以分析气候变化,无疑具有一定科学性。运气学中主司上半年气候的“司天”与主司下半年气候的“在泉”,也可理解为影响我国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和西伯利亚冷高压的交替影响。
天文历法方面运气学说中有丰富的天文学内容,如对宇宙起源、万物演化、天体运行等的论述颇具特色。另一方面,运气之学以一种特有方式将时间编制成体系,现称之为“医学气象历”或“五运六气历”。
哲学与辩证法方面运气七篇大论是《黄帝内经》中最富哲理的篇章。其中宇宙生成、万物演化、日月五星运行、六气升降、五运生克制化、六气淫郁胜复以及气运与生物界的关系等,近人更进一步指出运气学说中蕴含着自稳结构及系统论的雏形。(4月29日《健康报》王树芬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绳”多难高飞
 (4月25日《新华日报》汪飞鹏画)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农民为啥要进城
自80年代中期至今,“民工潮”潮起潮落,相伴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旋律和步伐,其总态势是一浪高过一浪。那么这些农民们进城后究竟想些什么?
第一类,渴望发财,摆脱贫困。这种心态存在于所有的农民工中,所不同的是一些人更强烈些,一些人则淡一些。
第二类,向往现代文明,渴望平等、理解。农民进城后,并不立即被现代文明所接受,自身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以及许多人为的障碍。因此,渴望平等、理解、宽容、合法权益受保护,已成为他们强烈的愿望。与此种心态并存,尚有一部分人自卑,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第三类,雄心勃勃、追求业绩。这种心态的人多数进城较早,素质较高,已在城市站住脚根,社会交往广泛,已脱离“打工族”,有自己的经营天地,事业上已见成效。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心态是:胸无大志,无所追求,随波逐流,抱着能挣钱就挣,实在不行还回农村过日子的态度,并不敢奢求最终能脱离农村到城市生活。这种心态的人多进城较晚,素质差,文盲、半文盲比重大。
“民工潮”现象的产生,尽管至今仍褒贬兼有,但许多有识之士已认清了它实质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到来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本世纪末,我国将有近两亿农民有待转移到二三产业,这不仅对农村,也必然对城市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涉及到社会现代化所要求的城市化、人口流动、阶层变化、小家庭制度、经济平等、机会均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难怪有人称之为“跨世纪的主题”。
(4月23日《人民政协报》智汝庆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