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书评)
专栏: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笔谈

  漫谈书文化的建设
蒋孔阳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相应地该有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文化建设却不仅没有相应地跟上去,而且有些显得落后,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调,造成了某些社会心理的不平衡。因此,物质文明的经济建设,不一定必然会带来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为了让精神文明能够跟上物质文明,我们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自觉地有意识地抓好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一个极其广泛而又复杂的概念,它包括多方面的措施和内容。但我认为,书文化的建设应当是一个中心和重点。这就因为书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和总汇,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书里面。有了书,人类才能一方面总结过去,一方面展望未来;人类才能过一种有目的的、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出好书,让优秀的书籍广泛地传布到读者中去,实在是我们开展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中心环节。
建设书文化,首先碰到的是出版发行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出版发行制度,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平庸的低档次的读物充斥市面,另一方面严肃的图书,特别是国家文化尖端的学术著作,却很难出版,很难发行。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术著作本身的原因,也有商品大潮冲击下书商见利忘义的原因。但不管怎样,目前确实普遍存在一个怪现象:书商喊卖不出书,不肯出学术书;而读者却又喊买不到书,特别是买不到学术著作。
为了改进书文化的建设,让优秀的、读者需要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图书流入市场,我觉得应当把书文化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首先,改进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多办几家书店。有了竞争的意识和机制,自然会打开书市场的销路。过去,商务、中华、开明等书店,并列在街头,造成了当时书市场的繁荣。那时,不仅新书买得到,旧书也买得到。逛书店,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乐趣。有的知识分子还就在逛书店的当中,自学成材。既然我们目前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制度,限制了书市场的发展,为什么不能加以改革呢?其次,改革订书制度。书的特点是要直接和读者见面,让读者自己来决定对书的需要。而现有订书制度则是隔绝读者与书的联系,自然不能反映读者对书的需要。因此,改革现行的订书制度,实在是当前繁荣书市场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另外,除了书市场之外,图书馆是书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到图书馆去,发现图书经常在变动。图书馆的同志非常辛苦,他们绞尽脑汁,要为读者服务。但奇怪的是,似乎越要服务,读者越感不方便。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和书文化的特点有关系。书要静,要固定地躺在书架上,等待读者去查阅。书如果经常动,读者找不到他所要找的书,就感到不方便了。因此,图书馆的特点,就是要少动。这样,读者任何时候走到他所熟悉的书架前,都能找到他所需要的书。50年代,复旦大学有个文科阅览室,面积不过二三十平方米,藏书不过万册左右,但因为它集中地陈列了几十套常用的参考书在里面,固定不变,查找起来方便,因此我们当教师的,真是受益不少!“文革”以后,事隔多年,再到图书馆去,建筑扩大多了,书增加多了,然而却反而感到茫然没有头绪,要找的书无从找起。因此,我深感图书馆的书文化建设,是要少动。不动,一本书可以发挥出100本以至1000本的作用;一动,这本书就在茫茫的书海中消失了。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就开始有了书文化。有了书文化,人类告别了动物,告别了野蛮和蒙昧的过去。今天,我们要迈向21世纪,要走向现代化,更不能不重视书文化的建设。


第8版(书评)
专栏:

  一套丛书十个世界
——读《中国现代名人传记系列丛书》
李硕儒
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饶的泱泱大国,一个百年来备受凌辱几近坍塌终于屹立东方自立自强的大国,她滋养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哺育出一代代才人英杰。没有这丰饶与灾难也许难于培育出一代代文化名人,没有这一代代文化名人,这片国土也就难于走到今天。岁月如流,这代人留下一座丰厚的宝库。抒写出他们的人生追求,坎坷艰辛与学术造就,不光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义务,又何尝不是一种荣幸,一种享受!正因如此,中国青年出版社日前全套(共十部)推出《中国现代名人传记系列丛书》,它们是:齐白石、徐悲鸿、马寅初、林巧稚、萧三、王莹、曹禺、李叔同、赵丹、袁世海。
读着这套卷帙浩繁的传记文学,你会感到,是那段历史造就了他们。若没有那段风雨如磐的历史,戏剧大师曹禺就不可能写出那些揭露黑暗、呼唤光明、惊天地泣鬼神的《雷雨》、《日出》、《北京人》,徐悲鸿不可能用一支如椽巨笔绘出《田横五百士》、《九方皋》、《群马》、《新生命活跃起来》,诗人萧三不可能终生在旅途,从湘江之畔到北京到巴黎到莫斯科终归一头扑进延安的窑洞;反过来,这一代文化巨子的人生经历苦辣悲欢与学术造诣,又为我们从血脉到灵魂活现出那段曲折而又辉煌的历史。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何况这批文化巨子的人生世界是常人所难于想象的。传记文学的作者们如何走进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构筑这个世界,各有各的体验与实践。如一度在传记文学的领域也是只写光明,不写黑暗;只写丰功伟绩,不写缺点错误,哪怕是正常的犹疑与失误;只写扁平的表象,不重立体化多侧面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的开掘。这套丛书的作者们却放开手脚,孜孜探求,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把凡可能搜集到的传主的史料、轶事、信札、日记等等尽量“咀嚼消化领悟作为认识传主世界的起步,继而再取其精魂精心构筑”。《齐白石》的作者林浩基先生曾对笔者说,他是先有对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的人品、画品、悟性的倾倒,继而才想到撰写此书的。因此在书中作者不光写了白石老人怎样从世代农家子弟只靠一部《芥子园画谱》和他先天的悟性走入画坛,还重墨浓彩地抒写了他既不媚俗又不媚势的风骨。另外,无论是作为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所写的《徐悲鸿》,还是作为萧三秘书高陶女士所写的《萧三》,都是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共同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从感知到钦敬,从怀念到呼唤,欲罢不能而写出的。读着这样的书你自会感到,它们没有斧凿感堆砌感脸谱化,扑面而来的是情感的流泻、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随人物而来的丰富的文化、多彩的心灵,如诗如画的风骨。
传记文学无疑重在写人,但如能做到以史生人,则人物所植根之泥土就更其厚实;为能做到以人绘史,其人物形象当更其浑厚远达;如能做到人以情生、形魂并俱,其作品当可于雄浑中见灵动,于灵妙中显蕴藉。我以为,就这套书说,有的做得好些,有的尚嫌不足,可喜的是,大家都朝这方面努了力。


第8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可怜原来不读书
潘国彦
中国人终于有了堂堂正正致富的机遇,这自然是幸事。但发财以后,如何再以智力助财力?却是许多人没有细想的问题。曾经有“大款”以自豪复自嘲的口吻说:“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是物质富裕、精神贫困的真实写照。有些人全身名牌,却胸无点墨;许多家庭家电俱全,却没有一本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相当级别的干部,除了公费发书之外,竟终年不买、不看一本书,这种情况即使在文化机关也不鲜见。至于有些明星佳丽不知中国“四大发明”为何物,早已不是新闻。慨叹之余,活剥打油诗一首录以赠之:身驭“蓝鸟”绝尘去,珠光翠围过闹市,紫衣凤冠遮空腹,可怜原来不读书。
我国每年图书消费,如按人口平均,仍属低水平,人均不到6本,其中近一半是课本,农村购书,除去年画,人均只有一本。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提高。提倡读书,使人人“知书明理”、“知书识礼”,首先要从干部做起。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的干部,无论是学社会科学的还是学自然科学的,无论是毕业早一点的还是近几年走出校门的,都有重新学习的必要。”现在在江泽民同志倡议下已编写出版了《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这实在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特别是为21世纪准备合格的人才,笔者建议尽快编写一套《新时期干部必读》,内容应包括文史哲经法律的基础知识。当年在延安编写的《干部必读》,曾哺育了一代英才,文武结合,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今天新编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干部必读》,将给我们新的长征提供无穷的精神力量!


第8版(书评)
专栏:

  藏书票絮语
赵志方
“藏书票”,顾名思义是与藏书有联系的。它是艺术家设计的小图案标签,贴在书的封面里,标记着该书归谁所有。用藏书票据说最早起源于德国。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版画家曾创作过,但四五十年来,似乎对藏书票的研讨和创作都很少。
藏书票虽是舶来品,但传到中国,由中国版画家制作,就变成了中国的东西。创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的线描方法,中国画虚实藏露的意象思维,中国木版水印的套色技法,不知不觉地糅进了藏书票创作。
最初,在国外人们喜欢用收藏者的家徽作图案。后来开始选用与读书、藏书有关的事物作图形。中国藏书票也沿用这种思路创作。例如在藏书票内画一个灯,或一口水井,灯寓意夜读;井和井绳象征渴望求知。中国有句成语叫“绠短汲深”,意思是说:井绳短,打不到深井里的甜水。对学问必须刻苦探求。
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寓意也各人理解不同。因此藏书票里的图案也就多种多样,山水人物、历史掌故、格言警句、动物、植物,无所不包了。中国作者喜用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瓦当、古币、民间玩具、皮影、蜡染、年画、剪纸等,这些就形成了浑厚、古朴、色彩明快,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目前,读书、爱书、藏书已成风尚,藏书票创作方兴未艾,它在得到人们鉴赏的同时,必将引起收藏家的兴趣。
(附图片)藏书票赵志方作


第8版(书评)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刘杰主编的《大学优秀文学作品集·散文精选一百篇》已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张文)
△叶伯泉编著的《冰雪诗萃——中国古代咏雪诗赏析》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黄瀚)
△崔志远著《毛泽东艺术创作论》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王清)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广州军区七位作家创作的特区军旅长篇小说系列。这七部长篇小说是:崔洪昌的《戎马英豪》、范军昌的《明天突然来临》、张波的《平常人家》、何继青的《生命乐园》、赵江的《云泥百合》、节延华的《河湾旧事》和文新国的《冼夫人》。
(以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