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实践: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
——学习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的科学思维原则和方法
包心鉴
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对这两大根本问题的不懈探索,由此形成一系列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构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判断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赋予社会主义以科学含义,是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的最重要思维原则和方法。深刻领会这一科学思维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进行到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本本而是来自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产物。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切理论原则,都只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并且不断吸收、消化新的实践经验,从而赋予这些理论原则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强大生命力。列宁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曾多次指出:现在根据书本来谈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列宁把实践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的决定作用提到这样的高度:“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因此,必须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的“冠冕堂皇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议论”。(《列宁选集》第三卷第398页)可惜,列宁的这些光辉思想,后来未能被很好地付诸实践。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长期盛行脱离实际侈谈社会主义之风,或者用来自书本上的某些理论原则剪裁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或者用某些不准确甚至扭曲的认识强加于社会主义,从而造成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中难以超越的困境。
社会主义被真正赋予科学的内涵,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而真正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检验、修正、完善、发展社会主义观念,从而赋予社会主义以真正科学内涵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切从实践出发,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始终如一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在探索和界定社会主义问题上最突出、最鲜明的思维品格。它纵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从开卷篇提纲挈领地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结束篇高瞻远瞩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十年间,邓小平几乎不间断地强调必须在新的实践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所阐明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内在联系的崭新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飞跃到一个新的阶段。邓小平对这个“决定”给予高度评价。10月22日,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可以说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一个反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的好文件?原因在于我们党依据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邓小平认为,这种依据于新的实践经验而产生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措施,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发展中一条最重要的历史经验。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的出发点选在哪里?是从“本本”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答案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在新的具体的实践中寻求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答案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搞清社会主义,能否卓有成效地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大问题。一切着眼于现实的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此作为逻辑起点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1989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前苏联领导人时曾寓意深长地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列宁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并不是在马克思、列宁的书本里寻求在落后的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途径。”“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第291—292页)
邓小平的这些精辟论述,蕴含着这样一个揭示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极其重要的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不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而是存在于人们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实践之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逻辑起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而是符合各国情况的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只有时刻从本国实际出发,通过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切实变成对于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理论,才能真正找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答案,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正是这样一位善于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不是来自于“本本”,而是来自于实践。
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做“结合”的文章,由此确立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拓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环节:
坚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揭示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规律,但绝不是空洞地坚持,而是将总体规律中国化、具体化。例如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条总体规律。如何运用它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是长期未能解决好的问题。通过总结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崭新结论。包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首要任务、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而消灭贫穷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抓住这一生产力迎接现代科技革命的挑战,就不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体系,并放在首要位置,这是邓小平最具有创造性的思想。这一理论创造,就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如此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的“坚持”,本身就包含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修补——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新的实际,通过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某些原理、原则进行修改补充,使之符合时代的需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例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行变革的基本原理,邓小平通过深刻总结我国历史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经验教训,并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思想,修改了脱离生产力片面进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错误方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包括: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及判断改革措施正确与否、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这种从中国实际出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原则加以修改补充而产生的新的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大踏步前进的突出标志。
摒弃——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果断地抛弃那些为新的实践证明不正确或不再适用的某些原理和结论。对“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摒弃,确立并坚定不移地拓展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并卓有成效地贯彻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传统观点的摒弃,确立并逐步巩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制度本质的崭新科学论断,确立并坚定不移地拓展了一条通过市场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如此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我们党根据实践的检验,果断地抛弃前人囿于历史条件而带有空想因素的某些原理和原则,果断地抛弃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种种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


第5版(理论)
专栏:改革热点纵横谈

  “效率优先”和“分配不公”
杨仪
收益分配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实行何种分配原则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聪明才智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多年来,我们理论上讲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而在实行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缩小差别”、“利益均占”等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平均主义“大锅饭”一直是收益分配中的主要倾向,多数劳动者并不能真正多劳多得,因而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压抑,这是我国经济长期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十五年来,我们在分配制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农村联产计酬大包干,乡镇企业普遍实行按件计酬,以及各行各业正在逐步扩展的生产经营责任制等都是对平均主义的有力冲击。特别在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个“大政策”之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分配制度也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扩展到多种分配形式,一些人率先致富,一些地区经济扶摇直上,沉闷的空气被打破了,你追我赶的局面形成了,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但是也不能说在这方面就没有问题了:一方面,在相当多的一批公有制企业里,“大锅饭”依然存在,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相当多的一些人的头脑里把因经济效益不同而在收入分配上形成的差距看成是“分配不公”,表示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讲,它是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发展,是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具体化了;从实践上讲,它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供了一个总体把握的尺度,表述清楚,便于操作。强调“效率优先”,那是说,收入分配要优先考虑人的劳动效率,不光看出力多少,更要看成果大小。谁的生产效率高,谁创造效益多,谁就该多拿报酬,反之就该少拿。这样才能合理拉开差距。“兼顾公平”,那是说,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的进行调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生产效率低的人或单位可以适当照顾,但这种照顾只能是“优先”后的“兼顾”,不能搞平均主义,尤其不能让滑头懒汉和败家子们不劳而获,少干多分。坚持“效率优先”,合理拉开差距,会不会加剧“分配不公”?不会。谈起“分配不公”,一般人看重的是不该拿的拿了,只该少拿的拿多了,其实,该拿的拿不到,该多拿的拿少了,也是“分配不公”。搞平均主义,实际上就是让少劳者占了多劳者的报酬,那能叫“公平”吗?只因“大锅饭”吃久了,司空见惯了,也没有说它公不公,只是打不起精神而已。现在最容易让人慨叹“分配不公”的是些什么人呢?是那些握有实权,诸如土地批租权、贷款发放权、项目审批权、人事任免权等,大量收贿拿回扣的人;是那些为非作歹,无法无天,靠造假行骗,偷税漏税等不法手段暴富的人;是那些人为炒热,上台十几分钟就能拿几千几万的人;是那些靠弄虚作假,谎报政绩,捞取高额承包奖金的人等等。其中也包括人们对那些利用行业优势、凭借优惠政策或者钻国家空子收入畸高的现象存有不满。看来现在社会上议论颇多的“分配不公”现象的确大量存在,需要认真对待;但是有些事情也要作具体分析,在认识上还有进一步统一的必要。顾名思义,“效率优先”虽然与“多劳多得”精神一致,但涵义并不完全一样。“多劳多得”强调按付出劳动量的多少分配,“效率优先”则更多地考虑劳动创造的成果,即劳动价值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靠的是有效劳动。那种只顾出力流汗,不问产出成果,只讲发展速度,不问经济效益的劳动态度,非但不能快速地增加物质财富,有时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强调“效率优先”,可以把生产经营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社会需求、重视科技进步、讲究成本核算、研究经营策略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当然,考察现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可比因素,造成了分配上的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知道,公平总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到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始终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采取的调控措施,现存的一些分配上的不公平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股份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概述
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财贸所、人民日报理论部、经济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20家单位发起,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股份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月下旬在成都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国股份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股份制改革
关于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有的代表认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模式选择。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形成符合市场机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与企业关系处理不好,根本是关系不能量化,股份制企业形式使国家和企业在处理关系时有了客观依据。实现企业机制转换和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同是股份制改革的重要理由。也有代表认为,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绝不能一哄而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不一定都要实行股份制,即使在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仍然是少数。
关于股份制改革的速度问题:有的代表认为我国股份制改革速度过快了一点,主要表现为许多人持有股票或权证无法套现,致使股票市场严重贫血,没有资金入市,因此从发展股份制角度出发,必须放慢股份制改革速度,扶持股市正常、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革。也有的代表认为,我国股份制改革过程的特征,是改革想法早,改革起步早和发展缓慢,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现实来看本可以发展得再快一点,现在实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在中国的数万家国有企业中所占的份额还是比较小的。在不同的地区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也不一样,有的地方还需加快这一步伐。
关于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特征:有的学者认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形象有五个特征:一是企业法人化,二是产权企业化,三是盈亏自负化,四是责任有限化,五是经营自主化。五个特征中产权企业化是核心,其它都是派生出来的。有的学者认为股份制在现代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上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产权组织是公司制,产权是组织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二是权责清楚,在股份制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等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彼此关系清晰;三是政企分开,股份制企业运行独立于政府行政行为;四是管理科学,股份制的内在组织为其科学管理创造了条件;五是企业社会责任强,由于它最具社会性的特征,因而许多社会责任成了它自觉的需要。由于这些特点,可以说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
关于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股份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规范,特别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股份公司面临着有些政策不配套,如在人事制度上,董事会任免权落实不够等,还有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公司后退休人员怎么办,企业遗留问题难以解决。有的认为,改制企业转轨不转制是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原有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其管理和行为方式依然故我,企业没能实现经营机制转换;另一方面,是各种配套改革滞后,从现在的情况看,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方面都难于与股份制改革配套。还有,在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着管理层认识片面的问题,有乱选点、乱审批的现象。有的代表认为,国有资产由谁作产权代表,它的权责利如何明确,如何落实?这是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很突出的问题。国有资产在股份制改造中既出现了同股不同价的问题,又出现了两面夹攻国有股的情况,一方面是在资产评估时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分红时又要求国有资产少分红、不分红,这严重地损害了国有股的利益。
二、关于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是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它从开始运行到现在都带有摸索发展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股市从开始到现在运行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这几年的发展是成功的。有的学者认为,股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晴雨表,是衡量一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尺度。我国当前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势头好,而股市却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因而当前股市不正常。具体体现在股市的走势和我国经济总体走势不相适应,与上市公司业绩不相适应。
我国股市中国有股的问题是大家讨论的热点,有的代表指出,国家股不能上市交易,使现有企业中资产结构的调整很难实施,这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国有股不能上市难以体现同股同权的原则,由于国有股不能在市场上套现,因此国有股的价值就得不到实现,国有股的价值难以与个人股相比。也有代表认为上市公司的国有股,由于放弃了高价配股的股票,因而个人股东的权益受到侵犯,国家股虽然股本没有变,但却享受了个人股东高价配股所带来的净资产的提高。
针对我国股市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好些对策:针对股市扩容过速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扩容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好适当的节奏,总的来说就是上市节奏不要太快,要考虑市场承受能力。有的专家认为股市低迷与企业成绩是相联系的,加强企业规范运作,提高企业的效益,是促进股市走出低谷的有效办法之一。有的专家认为,股市低迷是政策引发的,应在政策上加以调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股票供给扩容要适量,上市时机选择要慎重,上市进度要有节奏。2.目前国家股、法人股上市的条件还不成熟,应宣布在条件成熟以前暂不上市。3.目前征收股票交易所得税的条件不成熟,应宣布在一定时期内暂不开征。4.适当时可考虑在全国若干中心城市,建立新的股票交易所。5.最为关键的是设计需求扩容机制,在股票供给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促使股票需求增加。(毕书初林罡执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