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改革者风采征文

  腾格里新篇
吴恭让
素有“夏火炉,冬冰库”之称的腾格里沙漠辽阔沉寂,蜿蜒好几十公里的车炮长龙像一条细小的绿蛇静卧在宽大的沙盘中。郑旅长望着整装待发的官兵,心中充满了欣慰:真是钢筋铁骨的勇士啊!连续60多天在炎热、缺水、少蔬菜的“八卦炉”中强化训练,每个人都脱了几层皮,满嘴裂了泡,却没有一个熊包。单项重大改革的实弹试验终于圆满完成,不仅单门火炮威力成倍增强,沿用了几十年的阅兵方阵式的炮列配置方法也成功地更新,令多少炮兵专家头疼的集群炮兵防敌直升机突袭终于有了新招。总参谋部迅速转发了改革经验,如果各部队都应用这两项革新成果,誉为“战争之神”的炮兵将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发挥更加巨大的威力。偏偏天不作美,部队列完队正要起程返回,一股强大的西伯利亚寒流突然袭来,气温骤降十几摄氏度。郑旅长想到自己的战士仍着夏装,心里一阵焦急,准备马上下令班师回营。
高洁的白雪公主像是看不惯腾格里沙魔折腾了炮兵健儿,竟提前赶来向凯旋的部队起舞送行。队伍中立即出现了波动,长时间没有洗过澡的战士们在舒展身体,贪婪地吮吸湿润的空气。一些从南方入伍的新兵蛋子甚至撩起了衣襟收接雪花,然后像馋蜜的狗熊伸长舌头大口大口舔吸这滋润生命的甘霖……
郑旅长盯着战士们狼狈样子,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沙漠严寒条件最能检验军事装备和部队人员的适应能力,何不趁此机会进行野战生存能力的演练?可是上千号人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露营,冻坏了装备、冻伤冻死了人怎么办?全旅已经连续两年安全无事故,军区、集团军为此专门发了贺电。这次训练改革又大功告成,这个风险还值不值得冒?这时队伍中出现了跺脚呵手的声音,刚刚缓解了干渴的战士们又开始缓解手脚寒冷。郑旅长抖落钻进脖子里的雪花,望着天花乱坠的漠野出神: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全天候的战争,部队必须具备全天候的野战生存能力才能赢得战争。郑旅长同徐政委一通气,果断下达命令:部队就地疏散,进行24小时沙漠抗寒生存训练,运用系统学习的防寒知识。
寒风起劲地怒号,漫卷的白雪黄沙扑打得人睁不开眼睛。战士们挥动铁锹在荒无人迹的大漠中开挖车炮掩体和地窝子。两小时后,车炮全部进入地下掩体伪装完毕。郑旅长又裹着满身冰甲组织机关分片验收。傍晚,战士们挖好散烟灶,拾来干牛粪点着火,化开积雪和面淘米,用铁锹烙饼用脸盆熬稀饭。辽阔的雪原上呈现出三个一伙,五个一团撅着屁股吹火,边拧清鼻涕边揉面的有趣场面。过了半个小时,后勤部检查,有2/3的连队按时开饭,剩下的连队有的正在做,有的做煳了,有的正把土豆往别人用过的火堆里煨……郑旅长掏出随身不离的小本本详细记下了这些情况,打算回去后立即布置就加强高寒条件下的野炊训练进一步研究改进措施。熄灯前,郑旅长驱车来到五连疏散隐蔽区检查,他正纳闷找不见人,却不慎一脚踏了空——原来正好踩在了伪装好的一台炮车顶篷上。“好一个天上难发现,地上看不见,连我也上当了!”郑旅长满意地笑了。他钻进战士的地窝子,见挖的全是掘进式的保温坑,每个地窝子都是铺上一层干草后,再铺雨衣、干草、棕垫、棉垫,仔细询问了各班分发防寒药品的情况,一直紧悬的心才松弛下来。深夜,郑旅长在地下掩蔽室冻得睡不着觉。他拧开应急灯,见温度表的红线已降至零下35摄氏度。索性坐起身,从枕头下抽出《高科技战争知识学习概要》阅读起来。腰椎又在剧烈的疼痛,这腰伤是他当团长时在戈壁滩搞火炮快反系统改革试验翻车留下的纪念。他用拳头顶着腰椎,想叫通信员去找值班军医。抬头一看小家伙睡得正香,又打消了念头。他伸手拿保温水壶想吃几片药,才发现保温水壶早已冻成了冰疙瘩。郑旅长苦笑地摇摇头,下床从行军背囊里掏出一瓶酒,咬开盖子咕噜咕噜猛灌一气,用地道的山东腔吼了一声:醉卧沙场君莫笑……
狂暴了一夜的风雪终于累了,清晨的雪野分外宽广分外纯净。郑旅长登上高高的沙梁感觉像水洗一样清新。值班参谋跑来向他报告:
旅长同志,昨夜部队露营情况正常,车辆火炮技术状态良好,人员未发现一个冻伤冻病。有15名干部腰带冻裂脆断,有两只沙狐5只野兔冻得钻进了战士被窝,9只鸽子飞进了炮掩体过夜……
(作者单位:84830部队政治部)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乡心吟
海阳樱桃节感赋
余自1991年应泰国之邀,去曼谷举办画展,由于劳累过度,心脏病复发以来,缠绵病榻,倏已经年。每当春花秋月,辄兴伤逝之感,霜晨雨夕,益增怀乡之思。今又获海阳县府来函,邀余回乡,参加樱桃节。余既感桑梓情深,故里春浓;复憾贱恙羁身,不克成行。云天北望,情何以堪,感而赋此,聊抒衷怀。
卅年书剑滞江城
楚山吴水伴浮生
文章草草皆尘土
岁月匆匆半飘零
病久益感韶光贵
人老倍增怀乡情
每闻故园春意好
频频登楼望归鸿
望渤海
毓璜夜阑月正明
乡思悠悠梦不成
几番临窗揩病眠
海山北望总朦胧
午夜听雨
岁岁频返海边城
故园风物总牵情
卧听胶东一夜雨
足慰江南半生行
乡心不与年俱老
痼疾却随日益增
安得扁鹊回春手
踏遍齐鲁千万峰
题宋琬故居
壬申秋十月,余由青岛去烟台,途经莱阳,小住数日。主人告余,宋琬故居,业已修建竣工,余乃欣往参观。馆内陈列宋琬之手迹、著作及介绍其生平,赞誉其文才之今人书画作品,琳琅满目。主人嘱余题字留念。余乃仓猝吟此,不计工拙,聊表对此光披后世一代诗宗的仰慕心仪之情。
北山昏鸦迷斜阳
南冠夜深独彷徨
文才素为寰世重(注一)
清名翻遭乡里伤(注二)
自古谣诼堪铄骨
毕竟烈日能熔霜
莫道故国风俗薄(注三)
公祠长留百代芳
注一:宋琬,莱阳人,清顺治丁亥进士,官浙江按察使,著有《安雅堂诗集》为名噪一时之诗人,素有“南施北宋”之盛誉。
注二:宋琬中年,因遭其莱阳故乡邻人的诬陷而含冤入狱。
注三:宋琬遭陷无辜入狱之后,诗风为之一变,时多悲愤跌宕之音。在他“当表弟董樵书至”一诗中,愤而有“故园风俗薄”之句。


第12版(副刊)
专栏:

  “艺耕堂”里说艺耕
范石甫
给自己的书斋题名,历来是一件十分讲究的事。以处所环境题名者有之;从宝爱之物得名者有之;还有以其用途而命名者;更有以斋名明其志者,如此等等,这恐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形式中别有意趣的一枝。
记得少年时代,我一家七八口人挤住在三间小茅屋中,根本没有什么书斋可言,却也萌生了风雅之念,于是便琢磨着想题一个斋名。我的老家在江苏金坛直溪镇,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站在我家的后门口,可远眺道教圣地茅山。每当晴空澄碧,逆光回照时分,连山顶道观的轮廓也闪烁可见。屋旁紧挨着通济河,此流上止于茅山脚下,下与大运河沟连,山墙根下的河岸上仅有单人可行的小道。因为是茅草屋,又是近山傍水,故名之曰“茅汕堂”。自以为是因地而得名,读音、字形且有相同相谐之处,尚有些味儿,一天,竟用篆书把这三个字写在大门上。虽屡经风雨洗涤,字迹墨色却是依旧,墨香浸透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后来因工作变动,住房多次迁移,不管居室是大是小,居住时间是长是短,我都为之题过名,诸如“蜗牛居”、“望天楼”、“临安斋”等。临安斋虽有临时安身之意,但实际并不临时,一栖便近十载。丁字形的两张小床及木板支起的画桌占满了整个小屋,至于烧饭之类的活儿只能觅一僻处而为之。我写字作画往往要待夫人和女儿安睡后方能进行,因为床与画桌之间仅有侧身可过的隙缝,有时站着画几个小时也无法弯弯腿。如画大幅,则需另找场所,或伏地而作,或面壁挥毫。
1985年,适逢我国清代朴学宗师,乡邑前贤段玉裁夫子诞辰250周年,段老夫子有诗云:“不耕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贫”,我自幼即崇仰段夫子的砚耕精神,常为能与先贤同邑而自喜,便取诗句中“砚耕”二字为斋名,并请刘海粟大师赐书匾额。海老视我为小同乡,对我的书画亦多有赞词,便欣然挥毫。待一落笔,第一个字却是艺字,我有些纳闷,但不便作声,静立一旁观其书写。海翁老笔纷披,字字遒劲,我自己仿佛也忘记了是艺耕堂还是砚耕堂。海翁写完三个大字后稍停了片刻,自言自语地轻声念道:砚耕堂,砚耕堂,忽然叫人拿宣纸,说是写错了,欲易纸重书,此时我急忙上前相陈:“海老,求您老赐书,已属冒昧之事,何敢再让您老费神,我想,艺耕也罢,砚耕也罢,其意全在一耕字,我等晚辈,唯躬耕是命,岂有他哉!”海翁听毕一笑,遂落款加印。归后,我特地请人制成一块木匾悬于画室,并由此取号为石田耕夫。艺无止境,不可稍怠,我愿与此匾相伴终生。


第12版(副刊)
专栏:

  观竹海听蛙声
吴志成
当汽车开至竹海宾馆后,我们就向海拔1000米的竹海进发。一巨石如伞的黄伞石上写着“万岭箐”三个大字。一个“竹海通”说:相传北宋诗人黄庭坚谪住宜宾时,来此登高,面对漫无边际的竹海,连声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嵋姊妹耳!”旋即以帚代笔,在黄伞石上写下:“万岭箐”三个大字。故竹海又名万岭箐。
这里,溪、瀑、潭、泉,隐于浓荫之下。奇石、峭崖、梵寺,掩于翠绿之中。这里不仅竹木千姿百态,连山水也格外妩媚俊秀。粗如碗口的楠竹,根连枝叠,拥青泻翠,郁郁葱葱。据测定荫覆着500多山丘,总面积近7万亩,方圆40多公里随处可见竹林。
在蜀南竹海,楠竹的同姊妹甚多。鸡爪竹高大林立,竹刺如剑,锋芒毕露。从外形看,它的竹枝酷似锐利的鸡爪。从气质看,它高大倔强,有昂首一唱天下白的雄鸡的气势,还有绵竹、箭竹、花竹、宝塔竹。最引人入胜的是人面竹,高一丈余,胸径约四五寸,竹节相互倾斜、交错,如同斜扣着的环环铁链。竹面为椭圆形,向外鼓突,宛如张张人面。人面竹是楠竹的异变,因其受气候、土壤和光、水限制甚难栽培。在竹海卖工艺品的摊床上摆满了用人面竹镂制的形态迥异的男、女、老、少的人面工艺品。
黄昏时分,我们从万岭乡的“小桥”下山。就在这林区边缘的小桥,在这竹树成林的地方,清澈见底的小溪,犬牙交错的山石、浩渺青翠的竹林,令人心旷神怡。刚下桥就听见,“咚咚咚筒”、“哆咪哆哆哆哆”之类的叫声,音质酷似木琴,多为五声音阶,音节多至六七个之多,旋律优美动听,我们在竹海走了一天十分疲乏、索性就坐在桥头一面休息、一面听听“音乐”。竹海的琴蛙比普通青蛙略小,身着绿色的花,“蛙衣”、胸腹上微露出粉红的嫩肉、玲珑可爱。鸣声也有高、低、缓、急之分。每到夜晚,它们成群结队地团聚在涧谷潭畔,先是一只雄蛙挺着肚子“咚咚咚!”地领唱,然后群蛙鼓着腮帮“当当当!嘣嘣嘣”地齐和合。那热闹劲儿,活像一个大乐团,正在演奏木琴交响乐。
竹海琴蛙具有诱人的魅力,古代早有知音。清人为我们留下的一首听蛙的《小令》:“青嶂紫竹丹花,寺钟响泉昏鸦,夕阳霭风径斜。喜听鸣蛙,胜似箜篌琵琶。”比起峨眉万年寺的“白水池”有关李白遇琴僧广浚、绿衣女郎变蛙的传说,竹海琴蛙的故事,更加美妙神奇。难怪不少人为竹海那一音半韵的蛙唱,或是一叠连声的蛙鸣而流连忘返。


第12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为进一步繁荣散文创作,给广大读者提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云南省《边疆文学》经过充分准备,在一平浪煤矿的支持下,将在今年6月推出散文专号。
这期专号,得到了许多著名散文家和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在数十篇作品中,体现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融会。(永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