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艺评论)
专栏: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笔谈

  文化的反差:富足与贫弱
张晓林
几乎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样,文化发展也会出现失衡的问题。在文化生活中,人们不难感觉到一种反差,即文化的富足与贫弱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是音乐茶座、歌厅舞园、录像游艺等娱乐取向的文化迅速崛起,相当富足;另一方面却是学术典籍、理论著述、典雅文艺等知识和审美取向的文化面临困窘,相当贫弱。这是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阻碍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由此给予必要的关注是十分自然的。
如果把文化看作多功能结构的复合体,那么娱乐文化的富足与知识、审美文化的贫弱则反映了文化结构的不合理。文化结构的不合理,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文化的畸形,最终阻滞文化的发展;更为不利的还在于,将使人们失去健全、完整、意义上的文化熏陶和滋养,导致人们的文化生活狭窄化、单一化。
娱乐文化的富足以及知识和审美文化的贫弱,可以说是新时期出现的现象,原因不仅在于当前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水准的限制,更在于市场经济因素对文化生活的介入、影响和牵动。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起来,以往受贫穷挤压的文化欲求强烈地表现出来。由于文化娱乐具有老少咸宜的大众化特点,也由于人们对“阳春白雪”类知识和审美文化的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由物质富裕而得到解放的文化欲求自然首先并大量表现于对文化娱乐的追求上。另一方面,也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展,绝大多数精神文化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生产和流通。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受经济利益的牵动和制约是自然的,由供求关系拉动价格,由价格诱导生产的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娱乐文化的生产和经营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效益,自然会使人们趋之若鹜。在经济因素的影响、介入和牵动下,文化确实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流变和组合,因此,出现娱乐文化的崛起和富足以及知识、审美文化的冷落和贫弱并非是不可理解的怪事。
文化要以经济为基础,要受经济的制约,文化产品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生产和流通,这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文化和经济、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等同或混淆起来,使精神文化生产任凭经济利益的差遣和摆布。文化终究是经济之外的独特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并应当遵循自己的规律。
娱乐文化的富足和知识、审美文化的贫弱这种并存的文化格局既然主要是因经济利益牵动所致,那么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从调整经济利益入手,从文化经济政策入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精神文化产品绝大多数进入生产和流通的条件下,随着法律的、行政的管理步入正轨,文化经济政策的管理和指导则会日趋突出。所谓文化经济政策,就是以经济利益的政策来引导文化的流向和发展。这是把经济利益对文化的牵动由自发变为自觉,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对文化领域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跃。以文化经济政策调节文化艺术生产,由此体现国家文化发展的方针,这在不少国家已是通例。在这些国家,广告宣传、娱乐文化、流行表演的税收一般都不低,而与此同时,为扶植奖掖学术理论、典雅艺术的发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则又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基金会。这说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毫无控制地让社会文化盲目发展,都会通过各种手段加以调控,以体现国家意志和愿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化生产的目的是丰富和满足人民大众的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理应有更高的自觉性来借助经济手段,提倡、营造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从这点出发,文化的管理模式应逐步从微观琐细之中摆脱出来,以高屋建瓴的态势,站在宏观视点上,预测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文化产品采用不同的税率和资金投入。就目前来讲,鉴于娱乐文化的富足和知识、审美文化的贫弱,有必要在两者之间实行高低不同的税率、贷款和投资政策,有意识地提供优惠的经济条件,以促进知识、审美文化的发展,改变其目前不合理的贫弱状态。文化界久有“以文养文”的说法,意指用某些盈利的文化产品去“哺养”和发展另外一些必需而又不盈利的文化产品。这实际上是在微观层面上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文化产品的结构,求得文化产品的平衡与和谐,以满足大众的多层次、多侧面、多趣味的文化需求。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在宏观层面上借鉴。
只要我们文化经济政策制定和运用的得当,不仅可以继续保持娱乐文化的富足,而且可以用这种富足去“哺养”和发展贫弱的知识、审美文化,使后者也富足起来。这样,文化的发展将是一种协调和健康的景状,而人们所受到文化熏陶和滋养也将是全面和丰富的。


第8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小说的格调
木弓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小说,但是也有不少小说格调偏低,尤其是那些写性、写变态心理、写龌龊世态、写委琐小人物的小说。
并非指责作家选择这类题材,而是指作家在处理这类题材时的那种精神、心理状态。现在写作很自由。想写什么便写什么;想怎么写便怎么写。写什么是作家自己的事,不必干预;怎么写,读者有权争议,有权提要求。
无论写什么,读者均希望作品有格调、高格调。相信读者能够接受写任何一种病
态的小说,却不能容忍任何一种病态的写作方式。这就要求作家首先是在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下写作。遗憾的是,有些中国作家似乎越来越病态,越来越自我封闭、自我欣赏和自我满足,以致使作品的格调离读者期望越来越远。
关于小说的格调,可以谈得很多。例如作家的修养、学识、才情、思想、智慧、精神、心理等因素,都在决定一部小说的格调。但从写作技巧而言,作家的职业的执著与个人嗜好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作家肯定需要一种独特的感受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除了人格修炼以外,还有职业的训练;这就使作家有了一种职业的追求和执著,有时会达到近似献身的地步。但如果这种执著脱离了职业的轨道,失去了节制力,就变成了个人的嗜好或癖好。过当地表现个人嗜好、癖好,是一种病症。一个优秀的作家,在技巧操作上,首先应具备某种节制力,即能够通过职业的规范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个人嗜好、癖好的过当表现,使作品永远是语言艺术的成果,而不是作家畸形心理的宣泄。
写“性”是最能考验作家的。“性”在世界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差不多都有所禁忌,一定有其合理性。弗洛伊德揭示了这种合理性的病理学根据,即“性”通常和人的某些精神病态连在一起。因此,作家在探索这个禁区时,才小心翼翼,别让自己也掉进去不能自拔。如果希望作品尽可能地达到时代艺术的高度,作家不得不随时防止病态进入叙事人的精神中,破坏操作技巧的正常实施,尽管他可能是在描写一个“性变态者”。作为个人,作家可能是一个“性变态者”;作为小说叙事人,作家则无权放纵自己的精神病态,更无权病态地写作,除非有意想使叙事失败,或者作家本身是精神病患者。
作品的格调取决于作家的素质。同一作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写作心态,作品的格调也会出现不平衡。一个作家,写点低格调的作品不奇怪,但一个时代,作品的格调偏低,或者缺少较多高格调的作品,就得引起注意了。


第8版(文艺评论)
专栏:

  追随时代的步伐
——评长篇小说《大上海漂浮》
戴翊
如果说俞天白的长篇小说《大上海沉没》(《大上海人》第一部)着重表现改革阵痛中上海市民的封闭心态,探询市民心态与改革的关系,以及社会阵痛的症结的话,那么《大上海漂浮》(《大上海人》第二部,载《小说界》1993年第5、6期)则从金融改革这一特定视角,精彩地反映上海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冲破30年来的大一统沉闷格局,形成充满生机的多元并存的局面,并表现和赞颂了上海的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的勇士闯将。小说所揭示的金融竞争中所出现的同行业之间的冲突、条块矛盾、地方主义等种种问题,也不是浮泛的感受,而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思索探究的结果。
文学应该反映时代和参与时代,应该与时代同步。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正挟裹着时代的雷电呼啸向前,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正在上演,时代既充满奋进和超越的激情,又存在眩惑、浮躁、拜金主义,甚至道德泯灭,大喜大悲、大善大恶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大上海漂浮》正反映了这种深刻的时代特征,表现了人们按照自身的性格逻辑被新的历史条件所激发的热情和精神风貌,探索今天社会围绕着转动的重心问题,寻求新的人生意蕴,开掘新的人生价值,创造出体现时代特征艺术形象,应该说这是一部与时代同步的作品。
文学是人学。作家对现实的体验和思索必须通过人物命运和性格心理来表现。俞天白关注和探究的正是大上海人的性格,在他看来,“性格即命运”,他敏锐地感受到上海干部和市民在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所发生的心态变化,这是挣脱封闭心态、走向广阔世界的深刻变化。在小说主人公沈笑澜等人物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恢宏博大、睿智果断的时代精神风貌。把他们称之为“当代英雄”体现了作家的胆识。沈笑澜曾留学欧美,满可以在美国有一个优裕的位置,但他不愿在海外寄人篱下,而坚决回到大上海来开创天地。凭着现代化的学识和义无反顾的勇气,他创建了独一无二的证券公司,在金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富有挑战和风险意识,有一种百折不回、“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献身精神。他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历史价值:用各种手段挤开一条路,让历史车轮顺利向前滚动!这种风貌与《大上海沉没》所揭示的那种老大自居、急功近利、精明而不高明的“衰弱巨人综合症”相差何啻万里!作者显然认为时代需要这样的人物。
《大上海漂浮》视野广阔、头绪庞杂,但又是一个有主线串连、相互渗透、丝丝入扣的有机整体。小说以“环球证券公司”的创建为结构的主线,展示了上级领导部门之间、同行业单位之间以及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之间的关系,由这些方面万缕千丝的关系串连成复杂纷纭而又丝丝入扣的生活场景,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大上海仪态万方的时代氛围和生活面貌。虽然对人物并不平均使用笔墨,但作者把笔触深入到其内心的深层,所以不仅主人公和主要人物站得住,即使是一般人物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是鲜明的。但小说对沈笑澜的夫人卢荻和女强人常如悌等人的内心展示得尚不充分,如果对其性格作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就会使作品的内涵更其丰富,从而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


第8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常扬的报告文学《重塑黄土高原》描绘了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治理水害、保护生态环境、改造农业、迈向现代化历程的突出成就,是一曲贫困地区用科技振兴经济的正气歌。最近,陕西省委宣传部、《新生界》杂志社等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作品讨论会,并就有关科技战线的报告文学作品的创作进行了研讨。(北原)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散文大赛近日揭晓,素素的《佛眼》、毕淑敏的《与教授远行》等分获一、二等奖。(钟)
△青年作家南翔的反映海南特区生活的新著近日在京受到评论界关注。四月二十六日,在北京中华文学基金会文采阁内,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南昌大学当代文学研究所共同召开了“南翔作品研讨会”。(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