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努力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李德洙
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了一整套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符合历史规律又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当前统一战线工作要形成新的气势,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更加明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各个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也会相应有所变化。
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已经大大加强,工农联盟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基础上更加巩固和发展;广大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在努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资本家阶级原来占有的生产资料早已转到国家手中,他们中有劳动能力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各兄弟民族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不同宗教的爱国人士有了很大的进步;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心向祖国,他们在实现统一祖国大业、支援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同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听取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又将这一广泛联盟扩充到包括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强调,统一战线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他后来更加明确地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可以说,这是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论断。这样,新时期统一战线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这两面大旗,日益巩固、发展和壮大。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更加广泛
国内阶级状况发生根本变化后,一些同志思想中存在统一战线的范围究竟是宽了还是窄了,工作对象是多了还是少了的疑问。针对这些情况,邓小平同志科学地阐述了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他指出:“统一战线的对象,清楚得很,顾名思义,是把一切能够联合的都联合起来,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窄有利。”1981年6月,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概念,目的就在于让一切热爱祖国的个人和集体,不受社会制度、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限制,都可以、都能够加入到统一战线中来,从而更加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广泛团结的一面具有巨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旗帜。
邓小平同志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1982年开始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际上就已经形成了新时期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的战略思想。这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由大陆全体劳动者、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一个是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两个联盟从总体上看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实现大陆范围人民的团结;以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为基础,实现大陆同胞与台港澳同胞的团结;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础,实现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和实施,两个联盟的概括归纳,使新时期统一战线形成了立足大陆、面向海外的新格局。这样,统一战线工作范围更广了,领域更宽了,团结面更大了。
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对象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⒈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将对统一战线工作带来影响和变化。
⒉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很突出的是,这几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数量增长很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新的代表人士。如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实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从中选拔培养一支能够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积极分子队伍,并通过他们带动同行爱国、敬业、守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这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⒊知识分子队伍也在发生变化,一部分知识分子离开文教、科研、医疗、卫生等行业,“下海”到工商业、高科技产业从事经营活动。知识分子的分流,给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开展非党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⒋民主党派成员、民族、宗教界人士正在向第二代、第三代过渡。因此,培养民主党派、宗教界新的代表人物,培养民族干部的任务很重。
⒌海外侨胞数量增加,结构逐步变化,也给统一战线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
四、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更加重要
1979年6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不久他又提出,要积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样就赋予了爱国统一战线三个任务,一是为安定团结服务,二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三是为统一祖国服务。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的阶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定会出现新旧碰撞、利弊伴生的复杂局面。经济领域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必然会对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年党中央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20字方针,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也是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大局。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任务的论述和我们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新形势下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任务,一是为安定团结服务,二是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四是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概括说,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目标服务。可见,统一战线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统一战线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
我们面临着新的国内、国际环境,统一战线工作担负着广泛团结、发扬民主、协调关系、维护稳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服务的社会功能。要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的事业,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这方面,统一战线工作有着特殊的作用。统一战线的本质就在于大团结、大联合。一个执政党,一个领导集团,水平怎么样,能量怎么样,主要看两条,一是决策能力怎么样,二是团结能力怎么样。决策错了,一切都错了;团结不好,一切都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团结就是水平,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当前新旧体制的交替,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的矛盾,这些矛盾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主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认真对待,不及时解决,也会出乱子。比如,民族和宗教方面总的是团结、稳定的,但也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协调好统一战线内部各党派、各民族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5版(理论)
专栏:

  工业化道路:农村新发展的呼唤
赵永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有相当数量的地区,虽然传统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较快,粮食生产稳定在一个较高阶段的水平上,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但农民致富的步伐仍然不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仍然缓慢,城乡差别仍然较大。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很多,而坚持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则是农村形势新发展的呼唤,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现实选择。
坚持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带动农业走上优质高效的轨道。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上看,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和领域,促使农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天地狭窄、结构单一的局面。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有受“卖难”问题制约的一面,但加工转化跟不上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农业格局,不能仅仅就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抓调整,必须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以加工企业为龙头,靠加工业的反弹效应为农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靠加工增值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劳动力分布的多向化。
坚持走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这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把市场机制更广泛、更深入地引入农业和农村,使之成为基础性的调节手段,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驱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市场导向及农业资源的市场配置。当前,农业要走向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本地区的资源有限,另一方面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充分利用、形成优势。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靠工业化把资源推向市场,加速农业开发;靠市场配置资源,加快工业化进程,以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型、加工型、“三高”型、创汇型、集团化、联合型企业在广大农村发展起来,必然成为带动整个农村经济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载体。
坚持走工业化的道路,促使农村逐步实现城市化。随着资源的综合连片开发,就会兴起一片企业,带动发展起一批新的小城镇。围绕现有的优势产业发展工业小区,并使这些工业小区不断壮大,使其逐步走向城镇化。围绕大型企业和新上的大项目,加快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配套,使大企业和大项目的所在地不断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这将有助于对长期存在的工农产品剪刀差进行自我弥补,从而缩小城乡差别。提出和实施农村工业化的战略,当然需要相当的基础和条件。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为发展工业积累了必要的资金;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较好,并且具有相当规模,有了一批先进典型;农村科教事业发展较快,拥有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开拓意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农民的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工业意识有普遍增强;城乡连接比较紧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易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等等,凡具备这些条件的地区,应因势利导,加快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从而使农村现有基础上的潜在能量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
农村走工业化道路,其意义是规定了农村发展的一个方向性目标,标志着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农村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当然,工业化本身是一个发展过程,有若干个发展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以此来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势,加速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和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第5版(理论)
专栏: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
马忠臣
中国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可能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
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若干历史时期。在几十年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辉煌,也有过曲折和失误。
废除公社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农户逐步成了商品生产经营的基本主体,从根本上改造了农村的微观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以往30年不可比拟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农产业的迅速扩张,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结构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乡镇企业与农业有机结合的苏南模式,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前提继而实现股份合作制的温州模式,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创汇农业模式,以出卖转让土地为代价同时发展第一、二、三产业的城市郊区模式,以农民生活“救济型”为主到农村经济开发型为主的“温饱型”模式等等。随着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农产品供应的全面好转,我国绝大多数人的膳食结构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国内和世界银行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由1978年的2311大卡增加到2877大卡,蛋白质增加12克,脂肪增加17克,其营养水平已高于低收入国家而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为世人所瞩目。小平同志说:“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实践证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体制,而且提供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有益经验。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为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进而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实施“第一个飞跃”的必然结果,并为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小平同志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发展是我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举。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走的是农民破产进城的路子,而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不仅城市容量有限,而且农民破产、大量劳动力失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解放了大批劳动力。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情况下,这批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则成了“第一个飞跃”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经济逐步向非农化、城镇化发展,单纯农业劳动者向社会职业多元化发展,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成分发展,而且乡镇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成为国民经济中有生机、有活力的新的生长点。到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39000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2000亿元,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以上、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1亿人多,超过了城市国有企业职工的总和,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以上。尽管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它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成为为我国大中型企业配套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我国小商品市场的骨干。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型的中小城镇并且正在扩而大之。同时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数转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少数劳动力补充着城市劳动力资源之不足,不仅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变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面貌,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由封闭型、地方区域型向开放型、国内市场一体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发展。一些外国专家把中国的乡镇企业喻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又一奇迹。
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民信息不灵,服务体系不健全,因此,大批农民进城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有隐蔽性,不像城市失业人口那样具有明显的社会压力,但绝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至1993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人左右,到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将达到5亿人左右,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如果按前15年平均每年向非农产业转移500万人左右计算,加上目前的1亿多一点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将达到1.5亿人左右,引导不好,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亦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逐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在于逐步加快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在于逐步改革现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比同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国家低7个百分点,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给予农民选择就业的自主权,为实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创造条件。
三、逐步实现“第二个飞跃”,是今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从“第一个飞跃”到“第二个飞跃”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由于全国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这个过渡时期有的地方长些,有的地方短些。前15年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质性进展在于经济机制的转换。同时,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使农村市场得到了全面发育。再加上国家调节农村经济的宏观改革正在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和立法手段为主,使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全面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农村改革的实质性进展,一方面说明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已经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个飞跃”,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说明,目前农村改革仍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过重,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收入预期不好,政府的供给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应成为90年代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据有关部门测算,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民生活小康水平,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200元(1990年不变价),这就要求农民收入从今年起每年递增6%以上(扣除物价增长因素),这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的长远战略目标是逐步实现“第二个飞跃”。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这是很长的过程。”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全面完成的,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由于农村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城乡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农村经济的改革受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等体制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实施农村改革“第二个飞跃”,不能采取单项推进的办法,应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设计,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改革方针。一是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对主要农产品价格采取保护政策,同时建立粮食专项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二是采取新的结构调整政策,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避免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因忽视农业而减缓工业化进程的教训;三是逐步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使农户土地使用权长期化。为了避免土地经营规模狭小且地块零碎,不利于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提倡在土地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同时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为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生产社会化创造条件。这是逐步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个飞跃”的前提条件。
目前,从全国情况看,生产力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绝大部分已转向非农产业,群众有要求、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应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实施规模经营,但这是少数,多数地区尚不具备这个条件,况且还有8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进行,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