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叶乔波:用伤痛之躯托起五星红旗
新华社通讯员曹慧民新华社记者李月柱本报记者曹焕荣
“国旗,国歌,国威,
是你用伤痛的身躯托起;
血水,汗水,泪水,
拚来了中华民族的殊荣。
你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你是我们永远追逐的星!”
“五四”青年节前夕,辽宁大学外语系9位大学生这样赞誉着他们心中的“星”——叶乔波。
血——点点滴滴,凝聚对祖国的忠诚
1994年3月8日14时30分。德国因策尔,普拉克斯医院。叶乔波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
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医院挑选出三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免费为叶乔波实施膝关节腔内修复手术。
这是怎样一个残损错乱的膝关节啊!只见膑骨(俗称膝盖骨)已脱离中央的位置而滑向左边,它的边沿已磨损成锯齿状,就像一个豁豁碴碴的破碗斜扣在膝盖上。半月板、侧幅韧带裂痕累累。原本紧贴在骨头上的软骨层也已损坏,往上翻着。关节腔内有多块散落的碎骨在混浊的血水中游离……
被破例允许进入手术室的教练肖汉章,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泪眼模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从12岁起就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叶乔波,膝伤竟严重到如此程度。他的心中一阵酸楚。
手术进行了三个钟头。当叶乔波盖着洁白的布单,被缓缓地推出手术室时,这位昔日叱咤冰场的英雄还未醒来。
她太累了!
整整一个赛季,叶乔波东拚西杀,场场大赛都压着自己的“老对手”——美国的鲍尼·布莱尔,囊括了500米速滑比赛的全部金牌。可是,超负荷的大赛使她曾经跌伤过的左膝越来越疼,她只得用针灸、用冰块冷冻麻醉自己。可每当大赛来到之时,她总是精神抖擞,使中国的国歌一次次奏响。
1993年3月13日,在荷兰举行的世界杯速滑总决赛上,叶乔波终因左膝关节突然绞锁,重重地摔倒在赛场上。
入夜,肖汉章为叶乔波按摩伤腿。师徒相对无语,气氛凝重而沉闷。许久肖汉章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句话:“乔波,咱们见好就收,退吧!”
是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况叶乔波已经享誉冰坛内外:先后124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共夺得133枚奖牌,仅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系列赛就获得23枚金牌。她第一次使中国的五星红旗升起在第一届亚洲冬运会和第十六届冬季奥运会上。她是第一位荣获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全能冠军的中国人。她入伍18年来,先后3次荣立一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各种各样的荣誉和称号使她变得格外耀眼。1992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授予她“体坛尖兵”荣誉称号。她还出席了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位年仅29岁的姑娘,此时急流勇退,堪称一个圆满的句号。可叶乔波不满足。她要圆一个梦,一个憋足了劲要圆的金牌梦:在世界最高级别的冬奥会上,奏响中国的国歌。
“不能退!”叶乔波“嚯”地挺起身来,几乎是冲着肖汉章在喊:“这样退了,我会后悔一辈子!”
叶乔波没有退缩,但膝关节绞锁越来越重,常常卡死在一定角度上不能打弯。她只得借飞抵挪威夏训的机会,在当地医院作了三种不同角度的磁共振检查。医生当即确定,必须进行手术。
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手术能否成功?肖汉章犹豫不决。“做!天大的责任我承担!”叶乔波斩钉截铁。
手术获得了成功。挪威著名的外科医生瑞雷姆手托五块血迹斑斑的碎骨送给叶乔波作永久的纪念,连声赞叹:“中国姑娘,了不起!”
汗——挥挥洒洒,熔铸奋斗者的刚强
伤筋动骨一百天。为圆“金牌梦”,叶乔波手术后第三天就下地练习走路,第四天就练习骑自行车,第五天就扛着20公斤的杠铃练蹲起。一场近乎残忍的陆地训练,在即将举办冬奥会的挪威的训练场里展开了。
教练为叶乔波选定了“单腿跳”的训练科目。她试探着把右腿抬起来,让全身的重量都落在左腿上,然后俯身,屈膝,收腿,猛地一跳,只听“哎哟”一声,一下摔倒在地上,大滴的汗珠冒了出来。
左膝太软了,墩得太重了,太疼了。
她咬咬牙,爬起来,吸了口气,屏足了劲,又是一跳。脑子里“嗡”的一下,腿像被电击了一样,剧烈的疼痛由膝上传到心里。汗,“唰”地滚落下来。
怎么不疼呢?她的膝盖骨已经移位,锯齿一样的边沿挫着关节腔里的软骨层,是铁也要出印呵。
她扶住伤膝,只觉得左腿打颤,一阵摇晃。“不能倒!不能倒!”她命令自己。
“跳!”她再次俯下身去,瞪大了眼睛,再屏一口气,又是一跳。稳稳地站住。一下接一下地跳下去,每一跳都钻心地疼。
她终于闯了过来。
然而,艰苦的滑板训练紧接着又开始了。她左脚用力蹬板,大幅度地滑过去,右脚磕在滑板一端的挡板上,再用力蹬回来。如此要在1分20秒的时间里,重复滑行40步为一次,连续五次为一组。她来来去去一气滑了6分钟,共200步,连疼带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能停下!”叶乔波急速地摆动双腿,滑行的节奏越来越快。她急促地喘着,豆大的汗珠滚滚而落,在滑板前的水泥地上,浇成了一溜水印。
“坚持呵,叶姐!”同来训练的队友李燕子大声地为叶乔波呼着节拍。叶乔波的脸开始发白,嘴唇发紫。极限,到极限了!
顶!只有顶到别人达不到的极限,才会有好成绩。叶乔波拚尽全力,一秒一秒地顶着。
肖汉章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不忍心再看下去,背过身悄悄地走了。身后那撕胆裂肺般的喊声、哭声和“咚!咚!”的身体与器械的撞击声,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
疯狂式的训练,使叶乔波的运动机能得到恢复和提高,心跳由每分钟180次达到209次,血乳酸值由14摩尔达到18.8摩尔,创造了同行中这类训练指标的最高纪录。过大的运动量,使她的膝伤加重了,又疼,又肿,膝盖两侧经常鼓着乒乓球大小的两个包。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膑骨已滑向左下方,把皮肤都撑起来了。她就用手使劲把膝盖扳正,再用绷带左一层、右一层地缠住,最多时缠了9层。每当训练间隙,她都要取过随身携带的五种大小不同的针,在自己的病腿上一针接一针地扎,最多时密密麻麻地扎了98针!久而久之,她的膝盖扎黑了,周围肌肉留下了蜂窝样的针痕,以致左腿竟比右腿细了三厘米!
叶乔波,准备向冰坛生涯的制高点冲刺!
泪——飘飘落落,倾诉无悔的青春
1994年2月19日,飘扬着奥运会五环会旗的挪威利勒哈默尔海盗滑冰馆里,座无虚席。冬季奥运会女子500米速滑大赛在这里进行。叶乔波早早来到赛场,举目四望,两面大标语赫然醒目:“乔波,疯起来!”“中国胜!”
“砰!”就在枪响的一瞬,肖汉章的心里“咯噔”一下:糟糕!乔波起跑的爆发力太小了,这使她一起跑就慢于同组的加拿大名将苏珊。
乔波用尽了力,可她那条腿麻了,木了,好似失控了,随着身体在飘……
40秒42。第13名。叶乔波瞅了一眼计分牌,感觉刚才的比赛好像一场梦。哭吗?两眼干巴巴的,她哭不出。
解放军冰上训练基地主任吕树森来到叶乔波身边。乔波带着深深的歉意说:“主任,太对不起了,我没有完成任务。”吕主任强忍着眼泪,可声音哽咽了:“乔波,不要这么讲,太难为你了。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燕子说:“叶姐,你哭出来吧,哭出来就好受了。”
乔波呵,乔波,你不是最喜欢你写在日记上的那首诗吗:“是谁/不哭不乐/我不要这样的生活/要哭就哭出眼泪/要乐就乐出性格”
乔波没有泪。
静静的,静静的。这日后的三天,叶乔波一直在寂静中度过。她除了做些轻缓的冰上训练和接受腿部治疗外,都把自己关在屋里,半天不出来。人们知道,这是久经战阵的叶乔波在调整情绪,在作着另一场大战前的心理准备。
她怎么能放弃呢?就是为了这场比赛,她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失去了常人不该失去的欢乐:
她喜欢唱歌,却无暇抒情尽欢;
她喜欢跳舞,却不能步入舞池追随那优美的旋律;
她喜欢穿着,却把一套又一套时装压在箱底;
她热爱生活,可至今依然孤身一人……
那些天,一种压抑的气氛,一直笼罩着中国代表团的驻地。赛程过了大半,中国队没有得到一块奖牌,人们的心里火烧火燎。
叶乔波对吕主任说:“只要我的腿不断,我一定要在1000米比赛中滑出个精神来,给中国人争口气!”乔波拿出冰刀和油石,磨刀霍霍。
抽签结果,乔波被排在二组,对手恰是“老对手”布莱尔。
23日上午10点,叶乔波来到了赛场,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了5个小时的准备活动。
燕子双手挥动着一面五星红旗,好不威风。发令枪砰然打响。叶乔波和布莱尔同时冲上跑道。猛然,叶乔波觉得膝关节一阵发软,她强令自己:“挺住!弓住!”
布莱尔跑在前面,叶乔波紧紧咬住不放。
“全力跑下200米,拚下前600米,后面就是顶,拚着命顶,顶到哪算哪!”叶乔波一切都按照自己心里预演的进行着。
马上进入最后一个弯道。在右脚刚离地的当口,她左腿一软,身体失去平衡,差点摔倒。“顶住,死也要顶住!”
“祖国,给我一个支点吧!”
场上沸腾了。叶乔波脑子里一片空白。内行人看到,她的技术完全变了形。这哪里是在滑冰,在比赛?当她张着嘴冲过终点线的时候,双手抱着剧烈疼痛的膝盖,再也支持不住了。
记分牌上显示出叶乔波的成绩:第三名。这是一个奇迹。叶乔波拖着一条半腿,为中国队夺得了冬奥会开幕11天来的第一枚奖牌。
叶乔波站在领奖台上,眼泪再也止不住了。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前来颁奖,叶乔波哭着说:“对不起,何主席,我没有完成任务。”“不要哭,乔波。你用伤痛的身躯,第一个托起了五星红旗,祖国人民感谢你!”何振梁说着泪水也夺眶而出。
叶乔波,这位冰坛铁姑娘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飘下来,飘下来……
(附图片)
辽宁大学外语系学生到医院看望叶乔波(右一)。晓月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努力为祖国创造第一流业绩
本报评论员
第17届冬奥会的圣火熄灭了,但中华优秀儿女叶乔波,拖着伤腿,顽强拚搏,用伤躯托起五星红旗的英雄壮举,至今感动、振奋着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叶乔波用血水、汗水、泪水谱写了一曲壮美的青春之歌,为一代青年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光辉榜样。
一位纤纤女子,身负重伤而不屈,面对强手而不惧,在最高级别的世界大赛上,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佳绩。她的力量哪里来?叶乔波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可爱的祖国。”她的心灵就是如此壮美!叶乔波自觉地把报效祖国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甘愿用青春年华换取祖国的荣誉,筑成民族的威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叶乔波英雄壮举的巨大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精神历来是一个国家强盛、民族奋起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爱国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年轻一代,爱国就特别要爱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的现实告诉我们,不仅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而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叶乔波到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她丝毫没有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更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反寄怀于“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并引此为自豪,显示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
爱国就要把自己的事业、前途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强烈的爱国之心,化为扎扎实实的报国之举。叶乔波的报国之举是付诸壮丽的体育运动事业之中,是倾注于实现中国“金牌梦”的孜孜追求之中。她在速滑运动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不畏艰难,在攀登世界冰坛高峰中屡创佳绩。岗位不同,报国一致。每个人都有报效祖国的机会和途径。这就是:立足本职,点滴做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爱国就要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建大功立大业。叶乔波始终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把目标定在前方,定在最高点上。在她获得众多殊荣,成为战绩辉煌的体育功臣时,许多人劝她急流勇退,而叶乔波壮志未酬,她要圆的金牌梦,其实是中华腾飞的鼎盛之梦。这与那些居功自傲,小功即安,不求大业的人,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
爱国就要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作斗争。叶乔波为报效祖国,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失去了常人不该失去的欢乐。她视祖国的荣誉重如泰山,个人的利益轻如鸿毛。这种“忧国者不顾其身”的崇高品德,在当今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大业靠青年一代去实现。叶乔波的英雄行为,为广大青年昭示了一条正确求索赤诚报国的光辉道路。这是历史的重托,也是当今改革年代的要求。我们应当像叶乔波那样,胸怀祖国,继往开来,把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到祖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努力创造第一流的业绩,把美好的青春投注于祖国伟大的改革事业之中!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人物

  肯尼亚总统莫伊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肯尼亚共和国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将于5月3日至7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莫伊总统1924年生于裂谷省,卡兰金族人,信奉基督教。1943年至1945年就读于师范学院。1945年至1957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师范学院院长助理。
莫伊1955年起参加政治活动,同年9月当选为立法委员会议员。1961年再次当选立法议员,并任教育部长。1959年至1960年任肯民主联盟主席,是民盟创始人之一。1962年4月,民主联盟和民族联盟组成联合政府,莫伊任地方政府部长;1964年民主联盟解散后加入民族联盟,改任内政部长。1967年任副总统兼内政部长。1978年前总统肯雅塔逝世后,任代总统和民族联盟总裁。同年10月正式当选为总统。此后又四次蝉联总统。
莫伊先后在加拿大、肯尼亚、日本和美国等国的七所大学获理学、法学、教育学、环境学和哲学等荣誉博士学位。著有《肯尼亚非洲民族主义》一书。
莫伊重视同中国发展关系,曾于1980年和1988年两次访华。
(新华社发)
(附图片)
莫伊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粮食购销体制
●核心是要有合理粮价,既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城市居民又可以承受●沿海地区发展粮食生产十分必要而且大有可为●要确保农产品收购资金,决不能重新出现任何“打白条”现象●高度评价实行种粮大户承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但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新华社杭州五月二日电(记者刘公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四月二十六日至五月二日在浙江省考察农业时强调: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粮食购销体制,核心是要有合理的粮食价格。这个价格既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城市居民又可以承受。从国民经济的全局看,沿海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大有可为。
朱镕基在浙江省委、省政府负责人万学远、刘枫、柴松岳等陪同下,在杭嘉湖地区考察了粮食收购站、粮库、粮店、农贸市场和太湖大堤,走访了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种粮大户。听取了浙江省和嘉兴、湖州、杭州市以及淳安县、建德市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情况和粮食购销体制作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五月一日,朱镕基到杭棉一厂看望了节日加班的工人,并与一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朱镕基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农业经济和恢复粮食生产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说,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产粮省份,尤其是杭嘉湖平原,更是粮食的主产区,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当看到有些地方存在撂荒耕地现象时,朱镕基指出,这个问题在沿海地区比较普遍。这些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如果在经济富裕以后就把农业丢掉,把吃饭问题寄托于到内地高价购粮或进口粮食,无论从我国的耕地资源、粮食总量和外汇平衡来看,都是无法承受的。同时,单靠提高粮食价格,也难以解决这些地区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是应当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办法。
朱镕基高度评价了浙江省扶持种粮大户承包经营的做法。他深入种粮大户的家庭、田头,详细询问他们的成本、用工、生产资料供应、机械化程度和收益情况。他说,要通过立法制止撂荒现象,同时鼓励种田能手集中承包闲置的土地。他所访问的种粮大户,一般承包一百多亩到几百亩,每户种粮纯收入达数万元,已经超过在乡镇企业就业的收入。他认为这个办法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
朱镕基强调,实行大户承包、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则,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实践证明,小平同志指引的道路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事实上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也是基本上采取家庭农场的形式。耕地使用权向种粮大户集中,要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不能一哄而起。尤其要考虑农业机械化的条件。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要在农业机械、化肥、种籽、科技、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给种粮大户以支持。
朱镕基重点调查了粮食购销体制。他说,要认真汲取去年市场混乱、粮价猛涨的教训。主要经验有三条:一是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粮食价格。这个价格应当是既能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广大城市居民又可以承受的价格。二是这个价格根据粮食市场的供求情况形成,但是,这个市场必须由各级政府管理和调控,放而有管,管而不死,以保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即使发达国家,也不是对粮食市场放开不管,粮价放任自流的。地区间的粮食交易、调动必须通过政府管理的市场进行,不能允许不具备粮食经营资格的批发商进入农村、田头哄抬粮价、扰乱市场。三是国有粮食部门必须掌握必要的粮源,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粮食部门要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吞吐粮食,在粮食歉收、市场供应紧张时,要抛售粮食,平抑价格;在粮食丰收、价格下跌时,要以合理价格收购,防止谷贱伤农。国有粮食系统要深化体制改革,将政策性和经营性两个部分从业务上、机构上分开。政策性部分主要从事收购、加工、批发、仓储,执行国家政策,稳定粮食市场,国家通过粮食风险基金予以支持。经营性部分从事粮食零售,多种经营,面向市场,自负盈亏。
朱镕基针对夏收在即和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指出,各级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行长要深入农村、工厂,认真调查资金落实情况,帮助基层解决困难。首先要确保农产品收购资金,从总行到分行、支行、信用社都要层层落实,决不能重新出现任何“打白条”现象。
朱镕基指出,为了缓解部分国有企业的困难,促进这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国务院对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信贷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对于国有企业有市场、有效益的生产,银行要支持贷款。即使是企业处于亏损,负债欠息,对于那部分能销得出去、贷款收得回来的产品所需流动资金仍应贷款。但是决不能贷款支持没有市场的积压产品的生产。至于解决亏损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用,银行可以给予贷款,但是要由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贴息,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应该依法实行破产,先试点、后推广。
朱镕基说,当前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规模过大、开工项目过多而资金不落实和工业产品产销率大幅度下降所造成的企业相互拖欠。国务院已确定由综合部门负责牵头,会同银行等有关部门组织清欠。他相信通过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资金问题将会逐步缓解。


第1版(要闻)
专栏:

  赴欧洲五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李瑞环抵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离京时乔石等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应芬兰、瑞典、挪威、丹麦政府和比利时众参两院的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5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他将首先飞往赫尔辛基,对此行的第一站芬兰进行访问。
据有关人士介绍,当前,中国同上述5国的关系良好,双边在政治、经贸、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高层互访增多。李瑞环主席此行是我国政协主席对西、北欧国家的首次访问,将本着求同存异、增进了解、扩大交流、加强合作精神,与5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推动我国与5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陪同李瑞环主席前往上述5国访问的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梅向明,外交部副部长姜恩柱,全国政协常委吴冠中,全国政协委员方放,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唐龙彬也同机离京。
行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到人民大会堂送行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万国权,民进中央副主席葛志成,九三学社副主席赵伟之,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胡光宝,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夏道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作霖,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宋瑞祥。
5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也到人民大会堂送行。
本报赫尔辛基5月2日电记者丁刚报道:应芬兰政府的邀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4时(当地时间)乘专机抵达赫尔辛基机场,开始对芬兰共和国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李瑞环主席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作为访问西欧国家的第一位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来到素有“千湖之国”美称的芬兰进行友好访问,他感到非常高兴,并愿借此机会向芬兰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李瑞环主席说,中国人民对芬兰人民一向怀有友好的感情,中芬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他此次是抱着增进了解、扩大交流、加强合作的目的来芬兰进行访问的。他希望这次访问能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和中国驻芬兰大使郑锦炯等到机场迎接。随同李瑞环主席访问的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民进中央副主席梅向明、外交部副部长姜恩柱、全国政协常委吴冠中和委员方放、唐龙彬等也同机抵达。
芬兰是李瑞环主席此次出访北欧4国和比利时的第一站。
(附图)
乔石委员长等在人民大会堂为李瑞环主席送行。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在江津奠基
江泽民李鹏为陈列馆题词
新华社重庆5月2日电(记者蒋鹏)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奠基仪式,5月2日在聂帅家乡四川省江津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题词。江泽民的题词是:“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李鹏的题词是:“聂荣臻同志德高望重、功绩显赫,堪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江泽民总书记还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题写了馆名。
聂荣臻元帅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江津市吴滩镇,并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学生时代,于1919年10月远渡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从此踏上了漫长的革命征程。为了缅怀聂帅的丰功伟绩,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经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江津市决定修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并安放聂荣臻元帅铜像。该馆已被列为四川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十大基地之一。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将建在江津市西郊艾坪山下,濒临长江,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计划1995年竣工。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筹建,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到目前已征集到有关聂帅的图片、文字等资料1000余份,各种文物100多件。
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成都军区政委张志坚中将、省长肖秧、省政协主席聂荣贵、重庆市委书记孙同川等党政军领导和各界人士1000多人参加了奠基仪式。来自朱德、刘伯承、陈毅三位四川籍元帅家乡仪陇、开县、乐至的代表也参加了奠基仪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关停既无社会效益也无经济效益线站
哈铁局挖潜增效
本报讯哈尔滨铁路局对于既无社会效益又无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支线和一些小站,大胆改革,该关闭的关闭,该停运的停运。去年他们关闭的两条支线,停运的一条岔线和45个会让小站的增收额,就达千万元。
长期以来,铁路只建不关,亏损线、站任其存在。在全国铁路一派扩建新线的大背景下,关停线路和车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识。哈尔滨铁路局领导认为,该建的建,该关的关,是正常的运输经营,应该用经营的眼光对待。该局辖内的滨(哈尔滨)绥(绥芬河)线有一条49.2公里的支线,1991年以后由于一座复线隧道的开通而失去了存在价值。这条支线沿途仅有一个路内采石场,每天装车只有6辆,而3个车站、5个工区、1个列检所144人每年耗资就达60万元,加上每台机车800元日台班费用、每公里线路1万元维修费用以及车务费用,年无效支出高达100多万元。该线关闭后,节约的人力、物力用于需要岗位,每年创收200多万元。
他们还对“吃不饱”的岔线进行运输组织改革,变昼夜行车为昼间行车,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刘英贵)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套到华北普降喜雨
本报北京5月2日讯来自北京气象台的消息,受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5月1日开始,从河套到华北地区自西向东普降喜雨。北京地区从1日夜到2日22时,降雨持续了20个小时,降水量分布不均,一般为10毫米以上,其中东部地区雨量偏大,通县的降雨量为30毫米。这次降雨是北京地区今年入春以来第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使北京地区的旱情有所缓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预计这次降水可在3日结束。(于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