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净化语言随感录
江建国
日前出门办事,在北京闹市区林林总总的商品广告牌中蓦地发现了这样两条大标语:“说话要说普通话,写字要写规范字”、“规范文字,美化首都”。驻足细察,落款是以生产“孔府家酒”闻名海内外的山东曲阜酒厂。一个以创造利润为主要目的的企业如此关注语言文字,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时下,错字连篇、用词不知所云、语法结构莫名其妙、修辞诘屈聱牙以及动词名词乱点鸳鸯谱之类的现象,不仅见于广告,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端和电视上,简直到了令人愤慨的地步。笔者愿在此列举一二:
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宣传它盖的大厦如何漂亮时说,它“传递美学的空间”。不知“空间”该如何“传递”?
另一家房地产公司又说,它盖的大楼“重新定义居住理念”,而且位置优越,“将使您行脚与商机,同样无远弗届”。什么叫“居住理念”?“行脚”和“商机”又为何物?
瑞士的巧克力天下闻名,但不知广告牌上所说“认真到极”是哪一方的中国话?
某时装商店在大门外扯出标语,宣传该店商品最能体现“女人的最爱”。
如此等等,使人不知所云,有时只好连蒙带猜才能懂得个大概意思。
笔者认为,语言文字的混乱现象盖出于文化水平不高。而对此光是批评和责备是不够的,问题在于怎样去帮助他们。仅凭一本词典并不能解决日常遇到的大量语言问题,如有关词的正确搭配,人们经常需要找个权威的人请教,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并不总能随时找到。
笔者愿介绍一点外国的做法。德国威斯巴登有个“德语协会”,创办于1947年,专门为各界人士解答语言疑难问题。目前,该协会的主要工作人员有5名,都是资深的德国语言文字工作者。他们每天除书面回答各类问题之外,还通过热线电话随时接受咨询。据报道,请教的人既有中小学生、教师、秘书、科技人员,也有教会里布道的牧师;问题也五花八门,从单词的重音、名词的复数、动词的强弱变化一类初级问题,直到词的搭配、专业词以及某些用语的来源等等,无所不包。对这些问题,专家们不厌其烦地给予答复。为使答复准确无误,他们不仅拥有各类辞书,而且跟踪语言的最新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曼海姆的杜登出版社专门出版各类辞书,是德语的权威诠释者。该出版社多年来也从事电话咨询服务,为准确地运用德语做出了很大贡献。德国是个基本消灭了文盲的国家,辞书出版业又相当发达,尽管如此,“德语协会”认为,“语言咨询热线”服务还是不能被取代。这是因为,一、不可能人人都拥有全套辞书;二、语言是活的,大量的新词、新用法不可能立即反映到辞书里来。
法国为了纠正错别字另有高招。法国文字的书写和发音并不是严格相对应的,法文的语法结构也较为复杂,因而出现拼写和词语搭配的错误是难免的。一个法国女大学生曾告诉我,她每写完一封信后非得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为了鼓励民众维护法语的纯洁,法国的《读书》杂志、三大辞书出版社、广播电视机构以及企业界联合起来,十几年来年年举办全国听写竞赛,层层选拔,决赛时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届时还邀请部长、议员、影视名人等出席以扩大影响。听写的内容都由语文学家精心“炮制”,难度不小,稍有疏忽就要落入“陷阱”。据报道,每年决赛时声势浩大,犹如过节。
国情不同,笔者不敢说上述方式就是最佳选择。但是,人家对自己祖国语言的那种认真、执著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的语言文字机构是不是也该动些脑筋,设计些可行而又让人感到便捷的办法,帮助大家正确运用我们的汉语和汉字呢?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的小学
张超英
带女儿第一次走进平川小学大楼正厅时,妻不由得惊叫起来——厅正中的大玻璃柜里,一条硕大的响尾蛇正冲我们吐舌头呢。我也不禁吸了口冷气:这是小学校还是爬虫馆?倒是女儿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就立刻高高兴兴地和日本小学生们一样围着玻璃柜玩上了。“爸爸,瞧,柜里还有绿青蛙和蛇过家家呢!”女儿兴奋地说。
这确实是家小学,而不是动物园。我和妻在日本山口市山口大学读研究生。我们刚把6岁的女儿接到身边,就送她进了这家小学。
以前就听说,日本最漂亮的楼房是小学,确实不假。山口市是一座小城,人口只有13万。我住的平川地区是普通的住宅区,所以平川小学的大楼格外显眼。它由两座教学楼、一座体育馆和一个大体育场组成。
校内的厕所分为两种,即学生用厕所和教师用厕所。厕所内有专用拖鞋,上厕所要换鞋。由于小学生生理发育尚未完成,所以分开使用厕所是有好处的。
学校的阅览室很大,就设在大厅里,开架阅览,藏书十分丰富。校内除了用大玻璃柜装蛇外,还有许多玻璃柜里养着海里生长的各种鱼类。这些动物为孩子们提供了最直观的教具。
日本的小学没有班干部,什么事都是轮流做,如打扫卫生、中午为大家分饭、收作业本等。期末,学生的成绩不在全班公布,不排名次。功课有:算术、语文、生活、手工、图画、体育、音乐等,课外作业不多,每天30分钟左右即可全部做完。学生在考试时如错了题只得80分,考后能把错题改正,就能重新得100分。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旅行参观、爬山、挖白薯、游泳等。
一年级的学生上下学没有人接送。这首先是学生家离学校较近,另外也是一种习惯。学生们佩带黄臂章、戴黄帽子,书包上也有明显的黄色标志。上下学时间有专人在校门口指挥过往车辆,相当安全。
学校教学人员的素质很高。比如,入学式时,一位40岁上下的教务长先给学生们喊口令,集合队伍,随后又上台娴熟地弹起钢琴,为学生唱校歌伴奏,接着又像办事员一样为我女儿办理了入学手续,一人身兼数任,让我暗暗叹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有趣的儿童世界
儿童博物馆:美国有一个专为儿童设立的博物馆。该馆针对儿童的特点,展出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展品;展品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启发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儿童故事电话: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有个独特的电话,只要拨通,就可以听到播音员讲古老而优美的童话故事,很受儿童欢迎,特别是一些不易外出的残疾儿童、盲童、病卧在床的儿童,把它看成知心朋友。
儿童银行:南斯拉夫有家儿童银行,专门办理儿童存款事宜。现在这里存款的多达30万人,其中学生17万人,学龄前儿童13万人。
儿童旅馆:匈牙利的佩奇市有一家儿童旅馆,专门接待因父母出差或家中无人照顾的儿童。这里生活设施齐全,儿童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也被称为“儿童之家”。
儿童饭店:英国伦敦郊区有一家儿童饭店,从厨师到服务员都由10至14岁的儿童担任。他们态度热情,服务周到,饭菜也好,深受儿童欢迎。儿童们也都愿意到这里来庆祝生日。(李有观余洋)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趣味盎然
寓教于乐
张德真
今天,除了《米老鼠与唐老鸭》之外,美国儿童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恐怕就要数《芝麻街》了。这个由美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以其清新的格调、巧妙的构思、生动的形象和充满魅力的童趣,深深地吸引着美国千千万万儿童。《芝麻街》中的主人公大鸟(见图)已成为美国儿童心目中的好朋友。
年初访美时,我们有机会参观了制作《芝麻街》的纽约“儿童电视制作所”。走进工作间,只见两边墙上挂满了《芝麻街》中各色人物、动物和木偶的画像,房间里摆着一摞摞摄制完成的电视片。该所制片人赖特先生向我们介绍说,“儿童电视制作所”(简称CTW)是1968年由美国政府、卡内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捐款创建的非营利性机构,其宗旨是通过电视向儿童提供教育和娱乐。《芝麻街》是该所制作的一种杂志式固定电视栏目,每个片段不过四五分钟,每天在美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一小时,约有1100万儿童收看这一节目。CTW还与14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制片关系,该所与中国合拍的电视片《大鸟在中国》深受中国儿童的欢迎。
赖特先生的话音刚落,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芝麻街”童话般的街景和人们熟悉的大鸟。放映的是一部教学龄前儿童识字的短片。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跳出了字母“J”,这时配音中唱道:“这是什么?这不是鱼钩,是J”;接着又出现了“W”,配音中又唱:“这不是提钩,是Work(工作),是Wait(等待)”;当屏幕上蹦出“C”时,配音中唱道:“这不是月亮,是Cake(蛋糕),是Chocolate(巧克力)。”教英文26个字母时,屏幕上出现了一排小木偶,一个木偶代表一个字母,它们又唱又跳,滑稽可爱。《芝麻街》就是用这种生动活泼、富于想象力的形式把干巴枯燥的识字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芝麻街》教儿童学数学也妙趣横生。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教员拿着苹果往筐里放,孩子们随着教员的动作大声数数“1,2,3,4,5……”还有一个镜头是教如何计算面积的。只见教师让两个男孩伸开双臂,丈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然后告诉他们:“房间的面积=长度×宽度。”
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是“儿童电视制作所”的一项基本工作。在这方面,它推出了不少内容浅显而又寓意深刻的电视片。有一个片子是教育孩子崇尚质朴、热爱大自然的。屏幕上出现了一大片绿叶,配音中唱道:“当绿叶不容易,它不像花儿那样鲜艳,但绿色是春天的颜色,绿色是高山,是大海。”有个片子的主题是颂扬友谊与合作的。画面上有两个人从热气球上往下跳伞,其中一人的伞出了故障险些坠落,因二人手拉手而渡过难关。还有一些片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表现诸如助人为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正确处理种族之间关系等主题。
《芝麻街》也是对儿童传播科学知识的园地。有的电视片专门介绍什么是电脑,牛奶从哪里来,什么是垃圾,怎样保护环境等。在一部介绍地震的片子中,解说词针对儿童心理风趣地说:“地震不是山吵架,而是一种自然现象。”
在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芝麻街》能博得美国小观众及其家长的青睐,是同它的编导者精益求精的创作原则分不开的。据赖特先生和陪同我们的几位编导介绍,《芝麻街》的制作流程是:确定选题之前要调查研究,向孩子父母、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家了解孩子的需要;节目制作后要先找小朋友“试看”,观察节目能否引起他们的兴趣;节目播放后还要调查观众反映,以利第二期播放。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一些著名歌星、影星经常参加《芝麻街》的演出,他们都是免费服务,分文不取。还有,《芝麻街》的节目从无暴力,没有血淋淋的打杀场面,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和人情味。在美国影片经常表现暴力、色情的情况下,《芝麻街》不啻是一片清新的天地。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1.小松鼠,你早!
沈熊摄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2.鹦鹉,再吃点吧。
王晓非摄于澳大利亚威尔逊角国家森林公园
3.天鹅,让我摸摸你。
王健民摄于德国慕尼黑效外
4.小猴,还要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