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生命力专题报道

  洪泽湖上青春无悔
记江苏泗洪县坚持船上教学30年的小学教师阎成米
刘朝文文/摄影
5月10日,大风刮过,洪泽湖上浪滔天。许多渔船断了缆绳,漂向远方。在渔民帮助下,年近50岁的阎成米拉回了心爱的教学船。湖上重新响起的读书声,被风吹送得很远很远。
水上教学30年
1964年,临淮镇二河村17岁的阎成米当上了洪泽湖区的水上小学教师。二河村是个贫穷的渔村,全村800口人,没几个识字的。
临上讲台的那天晚上,阎成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猛地打开笔记本写道:“燃我青春之火,去焚烧二河村没有文化的历史;沥我青春之血,去洗刷乡亲们因为不识字而被人取笑为‘渔民——愚民’的耻辱!”
阎成米得过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残疾,能受得了水上教学的艰苦吗?村干部鼓励他:“贵在坚持。”
血气方刚的阎成米重重地回答:“等着瞧吧!”
在波涛连天的洪泽湖上,阎成米的教学船仿佛是一片树叶,长不过8米,宽才2.5米,常年在离临淮码头10多公里的湖面上漂来荡去。小小船舱里,小学生席板而坐,以膝当桌。船舱矮小,阎成米授课也只能盘腿而坐。他一个人包揽着一所学校的全部工作。白天对全日制学生实行复式教学,夜晚经常教成人扫盲班,备课、改作业都在深夜进行,每天得工作15个小时左右。
阎成米是二河村的船头教师。按说,他只需教二河村的船民子弟。可洪泽湖太大了,沿湖354公里5个县26个乡镇1.5万条大小渔船,在湖面交叉分布,流动性强,外省不少捕鱼船和运输船也常来湖上活动。船上人家,多少孩子要读书啊!阎成米教学认真负责,开班从不间断,家长和孩子信得过他,外乡外县外省的孩子也到他的学校来读书。过去30年间,到他船上就读的学生有800多名,其中有300名是他义务接收的临时要求就读的外省过境船民子弟。他船上学生最多时达46名。教学成绩最好时,在全县一次统考中就有10名学生每门课都得了满分。他教过的学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洪泽湖上渔家第一位大学本科生段广明,小学生活就是在他的船头学校度过的。
30年,阎成米坚持下来了;30年,阎成米由小伙子变成了中年人;30年,二河村也变了,由文盲村变成江苏省普及教育先进村。
丹心长系洪泽湖
阎成米谈起30年水上教学生涯总是很平淡,说那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确实,没有人说得清阎成米为洪泽湖上的渔家子弟都奉献了什么。
往年,一到捕鱼旺季,生源顿成问题,因为学生会溜回家干活。队长刘培起的女儿不辞而别,阎成米划船去找队长:“干部女儿不上学,我这船头小学要散伙!”队长把女儿送了回来。有一次,为了动员一名扫盲对象入班学习,阎成米在星期天带着干粮,独自撑着小船,朝一望无际的洪泽湖中央找去。从早晨找到傍晚,没见扫盲对象踪影,倒是遇上了惊涛骇浪。湖上狂风大作,天地间一片昏暗。眼见小船就要翻沉,阎成米直冒冷汗。幸亏遇上一条出湖归来的大货船,他才幸免于难。
1981年严冬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阎成米照例护送下了扫盲课的学员段夫明从冰上步行回家。半路上,段夫明忽然滑倒。就听“喀嚓”一声,师生二人掉进同一个冰窟窿。湖面上悄无声息,四周老远处也见不到个灯光。阎成米用尽全身力气,先把段夫明推出洞口,推到冰上,而后自己好不容易才爬上来。顷刻间,师生二人手脚僵直,棉裤管冻得硬邦邦的。
去年5月25日下午,洪泽湖上陡起百年罕见的特大风暴,近200条渔船翻沉。阎成米家的生活船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随狂风漂出20多公里。正在上课的阎成米没顾上抢救自家的生活船,火速将学生疏散到附近的大船上,然后自己跳下湖扯住揽绳,保住了教学船。待到雨过风平,冻得手足僵硬的阎成米,用颤抖的声音,逐一呼唤学生的名字。后来,他说那是一次特殊的点名。
学生安然无恙,他的妻子和生活船却是由湖上抢险队送回来的。看到曾落水的妻子,阎成米流下了眼泪。
收获一片深情
30年湖上教学,阎成米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渔家子弟。
阎成米现在用的教学船,还是70年代县教育局奖给他的,仅是只水泥船外壳。阎成米自己拿出1200元添置木板和船舱,构筑了他事业的天地。每天接送学生用的小木筏子,是阎成米自掏腰包买的;扫盲夜校里学生的簿本、纸、墨等,还有照明用的煤油,也都是阎成米买的。而阎成米的收入是不难计算的。初当船上教师,他的月津贴才5元钱,以后提高到几十元。1992年他转为公办教师,工资107元。现在,他的月收入仍不足300元。
当年曾和他一起下湖当教师的,后来都陆续上岸了,但是阎成米不走,成了洪泽湖区资格最老的水上教师。
阎成米收获的是渔家子女的爱,久在洪泽湖上行船的人家,无人不知有一个爱学生、爱教书的“阎先生(老师)。”
年轻姑娘段广珍爱上了阎成米,和他结为夫妻。有事业,又有家,阎成米的生活是充实的。
阎成米对我说:“船头教学苦是苦,也很累,从收入上说不如搞水产。可是我一直琢磨,渔民子弟需要水上教师呀!有人说我亏了,我不这么想。我教出了那么多学生,领不尽学生的情谊。我要在洪泽湖上干到退休呢。”
阎成米在洪泽湖上教学30年,镇党委书记夸他是全镇党员的模范。县教育局长说,阎成米水上拚搏30年,为二河村普教和扫盲立了大功。
今年4月28日,淮阴市华联商厦开业典礼,阎成米作为特邀嘉宾,由两名学生陪伴,为典礼剪彩。他用粗壮的手接过礼仪小姐捧上的剪刀。
商厦总经理马继光宣布,将从开业第一个月营业总收入中提取1%,捐赠阎老师的船头小学,改善教学条件。
阎成米的眼睛湿润了,他为渔家孩子们感到高兴。
(附图片)
每天早上,船头小学升起国旗
阎成米在船舱教室里讲课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百万梨树回“娘家”
本报记者刘杰
以盛产酥梨而著称的砀山县出了新鲜事。近年来每到晚秋初春,棵棵年过“而立”、“不惑”甚至“花甲”的老梨树,被“剃”光了脑袋,包着硕大的根部,装上汽车、小四轮,浩浩荡荡地开回梨乡,当地人称“老梨树回娘家”。
这些老梨树和家乡的土地亲,刚栽下就在春风中冒出粗壮的芽苞,栽下两年的,秃秃的粗干老杈上就绽开了花蕾,三年后已是果枝满挂了。
大李庄村果农张振兴说,他有40多棵老梨树,全是从外省买来的。其实,梨苗大都是从砀山买走的,“出门”几十年不大结果子,人家一气之下,要砍了种庄稼,咱听说了,匆匆赶去,对人家说。“俺买回去栽咋样?”人家一挥手:“行,给把柴火钱,拉走吧!”咱宝贝似地全弄回来了,去年单株产量300多斤,收入1万多元呢!
老梨农说,梨树“搬家”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就是挪个窝儿都很难成活的。现在,梨农们竟然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跑出几百公里买来老梨树,成活率在90%以上。
原来,80年代砀山县果种所创造的老树复壮技术如今推广开了,砀山有着适宜酥梨生长的特有的沙质土壤,又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梨乡人“一把剪子定乾坤”的修剪技术,更让外乡人“望梨兴叹”。
权集乡是引进老梨树最多的乡,好几个村成了梨树交易地,村民作了分工,有的专跑出去寻树,有的专管运输,有的负责销售。乡里也因势利导,成立了水果办公室,去年帮梨农解决买树资金20多万元。
目前砀山全县已有梨树27万多亩,其中回“娘家”的老梨树有3万多亩,近百万棵。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良渚,挽住文明的曙光
本报记者袁亚平
江南5月,满目春花。
浙江余杭市良渚镇荀山南坡,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馆将于5月28日开馆。馆前广场上,通体莹玉、高14米的玉琮造型石柱已经拔地而起。玉琮是良渚文化的标志。
说起近年来良渚文物的众多发现和源远流长的良渚文化,是一个长长的故事。
星期天的发现
横山走势如龙,龙身盘旋处是武警杭州支队八中队的营房。
去年4月11日是个星期天。一大早,炊事班副班长王汉伟到菜地挖坑种冬瓜秧。突然,他挖到一块硬硬的东西,拾起来掰开一看,“奇怪,这石头像人工加工过似的……”他边想边挖,又一块状似斧头的石头被挖出,那中间还有个洞哩!”
“你看,这两块石头多像历史课本上画的,可能是文物吧?”王汉伟喊来也在干活的战友欧丛峰。
中队长章震也跑了过来。三人一琢磨,觉得这石头是文物。章震立即布置王汉伟和欧丛峰保护好现场,不许任何人挖掘,自己跑去打电话,通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县文管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云路带着两名干部赶到,一眼看出那两块石头是石钺和玉璧,都是文物。他们又在附近清理出20余件文物,拿回去鉴定。
时近下午5时,战士裘金元、苏长明奉命到现场整地。小裘的铁铲碰到了一块硬物,他忙蹲下身,用双手刨开泥土,一只造型精致的柱型玉器露了出来。接着,又发现了一只镯形玉器。
中队领导闻讯赶来,看天色已晚,决定加强警戒,昼夜值班,保护现场。
第三天,新的挖掘清理开始了。在两座距今4500年左右的墓葬遗址中,出土了205件(组)文物,有玉琮、玉璧、玉钺、玉管、石钺、柱形器、镯式琮、三叉形器等。最大的玉璧直径24厘米,足见墓穴内主人在世时地位显赫;那柱形器上精雕着4个兽面纹,也极为珍奇。
几天后,省文物部门的专家鉴定小组赶到余杭,认定出土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13件。
这批珍贵的文物,丰富了良渚文化的内容,八中队为此荣立集体三等功,王汉伟立二等功。
历史从源头走来
武警战士的意外发现再一次唤起人们对良渚文物的关注。于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追索良渚文化的足迹也凸现出来了。
1936年夏天。25岁的西湖博物馆助理员施昕更回家乡良渚探亲,拣回些黑陶碎片之类的东西,拿给博物馆馆长董聿茂看。馆长知道这些东西很古,便鼓励施昕更继续钻研。施昕更从此在良渚、长命、安溪一带的12处良渚遗址内作野外考察,发掘出许多石器、陶器,搜集了大量实物资料。他写出5万余字的考古报告,并制成100余张图片,定篇名为《良渚》。此时,“七·七”事变爆发。博物馆为避战火,急于内迁。《良渚》几经周折,于1938年秋在“孤岛”上海付印。
年仅28岁的施昕更,不幸染病于1939年5月去世,但他留下了热切的期待:“我们上古的祖先,坚韧地开辟了这广漠的土地,创下了彪炳千秋的文化。我们今日追溯过去,应该如何兢兢业业地延续我们民族的生命与光荣的文化呢?”
1959年12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文化”是一个历史之谜。因为历史学家发现,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的,是并非一脉相承的马桥文化或湖熟文化。良渚文化为何在太湖流域突然消失了?良渚先民后来归向何处?良渚玉器上的刻纹何以如此精细?
良渚遗址历经沧桑,对良渚文化的探索也时断时续。本世纪80年代,一批又一批发掘出来的文物瑰宝,向世间显示了良渚文化的灿烂之光。1989年、1991年、1993年,良渚遗址三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大量的珍贵出土文物说明,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
去年发掘的莫角山遗址,是一座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城邦遗址。遗址上有大片夯层和夯窝,还有圆形的大型柱洞。这些建筑群遗迹说明它是良渚文化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专家推测,当时这里可能出现了政权的雏形。
再现古文明的光辉
建造良渚文化博物馆的条件成熟了。
余杭市委宣传部长汪士云告诉记者,1986年以来,政府用于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经费达400多万元。为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余杭已坚持5年在全市开展一年两次规模较大的“文物保护宣传周”,还在重点乡镇制订了文物保护的乡规民约。政府还下大力气打击盗挖遗址和走私文物的行为,不久前,公安部门抓获了盗挖遗址的犯罪分子20余人。
现在,崭新的良渚文化博物馆终于落成了。而对于古代文明遗物的保护,新一代良渚人来到一个新起点上。最近,余杭市重新制订了遗址所在两镇一乡的建设规划,停止“瓶窑经济区”向东发展以保护古迹。
一个珍惜现代生活的民族都会珍惜历史的遗产,而良渚文明之光还会在新世纪焕发新的色彩。
(附图片)
良渚出土玉器:①玉琮②冠形饰③青玉冠形饰④透雕形饰⑤玉璜。左图:良渚文化博物馆外景。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

  鲜花开出新颜色
本报记者钱江
鲜花业,世界新兴的行业;人工控制鲜花颜色,从业者美好的梦。
今天,这个美好的梦想已经成真。这一幕,发生在4月16日,北京大学陈章良实验室,一株矮牵牛花(一种草本观赏型花卉),开放出两朵奇异的花(见题图);一朵纯白,在矮牵牛花家族中极为罕见。另一朵,紫色的花瓣上点缀着两片白色,是天然花中从来未有的。
这一实验在我国尚属首例,是我国类黄酮基因工程研究的重大成果。在导师陈章良教授的指导和课题组博士后负责人李毅协助下,24岁的硕士研究生邵莉从事这项工作刚好一年。
去年春天,实验室与汕头鮀滨药业公司合作,研究人工控制鲜花颜色的课题。过去,人们总是通过育种法筛选花色的突变种,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代价逐步改变花的颜色。这种努力也可能毫无成果。
现代科学展示了一条新路,用生物基因工程改变花色,进而获取稀有花色。邵莉要弄明白,花的颜色和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什么关系,加以人工干扰会产生什么结果?
邵莉是一个工作起来非常专注的姑娘,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成功地在矮牵牛花花瓣中找到了会改变花朵颜色的一种基因——CHS—A,这项实验涉及众多环节,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这期间,邵莉因学业优异获得北大“光华奖”,今年“五四”青年节,她的论文再次获奖。为了完成手中的研究课题,她还放弃了出国学习的机会。
陈章良教授向记者介绍,邵莉是他最优秀的研究生之一,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她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在她面前会展开一个广阔的科学研究天地。
今年2月,邵莉培育的改变了某些基因的矮牵牛花栽入盆土。4月中旬,花蕾长成,其中的一个花蕾最先显示:可能出现花色变异。4月15日是个星期天,晚上,邵莉不安了,难以入睡。“要是开出的还是平常的紫花,那么一年的努力也许就付之东流了。”她怎么也难以抛开这个念头。
第二天一早,邵莉跑上五楼的实验室,两朵变异的鲜花绽开新颜欢迎她!此时此刻,再没有人能比她更幸福了。接下来,24盆花都开出了变异的花朵,证明实验成功。
在成功的喜悦中,邵莉反而平静了。很快,她将开始博士研究生学业,未来的路还很长。科学是没有止境的,下一步,改变菊花颜色的实验就要开始了。
(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关键是寻找和创造优势
——广东省揭阳市委书记陈喜臣访谈录
吴坤胜林莺
陈喜臣,年过不惑。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基层工作,任过澄海县县长、澄海县委书记、汕头市副市长;1992年夏成为潮汕地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揭阳市首任市长,一年后任市委书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如何造福一方,可作的文章很多。以我个人的体会,“为官一任”,关键是为这个地方寻找和创造出优势。
揭阳是1992年5月从汕头分出来的地级市,四县一区中有三个县属国家和省扶贫山区县。背在揭阳百姓身上的包袱是何等沉重:经济薄弱,基础落后,各项经济指标位居潮汕各市末位,人均收入仅是全省平均数的一半。说它是潮汕的“寒极”一点也不过分。谈起它的落后,人们都把原因说是一无基础、二无资源、三无政策优势所致。
这种看法也有它的道理。但是,难道揭阳就没有它本身独有的优势吗?要找到揭阳经济发展的最佳坐标,首先要找到揭阳的优势。我们白天下基层,晚上找资料、翻地方志。经过一番调查论证,揭阳的优势在我们脑子里渐渐清晰:区位优势。揭阳位于粤东沿海中部,拥有被称为粤东“黄金水道”——榕江深水河航线,有206、324国道及省道等形成的公路交通网;兴建中的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揭阳会合;粤东国际机场的选址也在揭阳境内。揭阳好好利用这一优势,生机就会悄然滋润这块土地。
找到了优势更要创优势,没有实干不行。从这一点讲,“创造优势”比“寻找优势”难度更大。这两年,我们揭阳的的确确在围绕着建设“水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做了艰苦的努力。据统计,政府部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2亿元,相当于建市前14年总和的4倍多。现在,18万门程控交换机及自动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相继开通,新建和改建了一级公路250公里,总装机容量达480万千瓦小时的惠来电厂已经立项,水运建设正在紧锣密鼓,揭阳港码头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
每个地方,不管是发达还是落后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只要根据实际,寻找并创造这些优势,确定最佳的经济发展坐标,就能走出自己的经济振兴路子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