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请留心电磁污染
本报记者杨健
电磁波也会影响身体健康,这可是近年来人们才认识到的事实,自从有关“大哥大”诱发脑瘤的报道出现以后,编辑部经常收到读者的来信和电话,询问无线电寻呼是否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个别人甚至怀疑卫星天线也会对身体有害,为此寝食难安。电磁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是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好现象,但对电磁波的神秘感,也成了部分不明内情者的无端恐惧。怎样正确地认识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懂得保护自己,又不存不必要的担心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无线电处电磁兼容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杨盛祥同志。
记者:有报道说,严重的电磁污染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请问电磁污染是怎么回事?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什么具体表现?
杨盛祥:电磁污染指产生有害电磁干扰的各种能量的电磁波,电磁污染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1961年,美国一位妇女牵着一只小狗逛公园,适逢下雨,淋湿了狗毛。她便想用厨房烤面包的微波炉将狗毛烘干。谁知一按电门,小狗就发出一声惨叫,待打开炉门,小狗已一命呜呼,她将此事投书报界,曾引起轩然大波。从此,人类开始认识到,电磁辐射可以给人以热量,也会影响人们的射体健康,甚至置人于死地。
30多年来的研究证明,高频辐射大于某个界限时,会使人产生失眠、嗑睡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候群,以及脱发、白血球下降、视力模糊、晶状体混浊、心电图改变等,但相同的电磁环境对身体状况不同的人影响程度不同,而产生这些病理现象的机制至今还在求证。
记者:那么电磁污染的界限值是多少?我国对电磁污染制订的卫生标准又是多少呢?
杨盛祥:这是一个仍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电磁致病的机理。
前苏联学者认为电磁污染致病是生物学效应造成的。在他们看来,人的细胞原来是中性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细胞被极化,因而顺着某一方向排列,导致了人生理功能的紊乱。既然如此,那么各个频段的电磁波就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所以前苏联这方面的卫生标准订得很严,对连续波而言,具体值为4微瓦/平方厘米,即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内,电磁波通过的能量值为0.00004瓦。
美国人则认为电磁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热效应上。在不断变化的磁场中,细胞就像站在红绿灯快速变换的十字路口的人群,东窜西跳,无所适从,产生大量的热,直至损伤人体,基于这种认识,美国人把卫生标准订为30兆赫—300兆赫范围内,功率通量不高于1毫瓦/平方厘米。这个标准是前苏联的标准的250倍。我国国家环保局和卫生部制订的标准值为0.2毫瓦/平方厘米,分别是前苏联和美国标准的50倍和1/5。
记者:请问“大哥大”和BP机使用时产生的场强是否在这一标准以内?
杨盛祥:“大哥大”和BP机使用的原理有所区别,BP机的功能是接收寻呼台发来的信号,而“大哥大”除接收外还有发射的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大哥大”和对讲机的原理倒是大同小异。我曾经测量过对讲机天线附近的场强,数量在10毫瓦/平方厘米左右,大大超过了卫生标准。我经常见一些人值班时打开对讲机挂在脖子上,这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
“大哥大”的传播范围比对讲机要大得多,故其影响不会亚于对讲机。当然,如果其信号是通过电视台中转的,那又另当别论。电视台产生的场强远低于1毫瓦/平方厘米,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与电视台几十到几百千瓦的发射功率相比,BP机寻呼台的功率一般只有50—100瓦;而BP机接收信号的灵敏度甚至比收音机还要强得多,它对人体的影响之小就可想而知了。
记者:不少人对于电磁波的认识似乎还局限于其对人体的影响,而对电磁波的其他危害认识不足。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杨盛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电磁波的危害也包括影响广播、电视的收看,影响生产控制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对通讯,导航的干扰。
当有汽车从屋前驶过时,家里的电视图像画面顿时闪动,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发动机放电,产生了很宽频谱的电磁干扰。
1984年,广播电视部拟投巨资建中央彩电中心,原设计发射塔高420米,为世界第三高塔。虽然测试表明,电视天线的辐射强度不会影响塔周围的钓鱼台国宾馆、京西宾馆等处的通讯和西郊机场的导航,但为防万一,塔高最后降至380米。除此以外,高频电磁辐射还可能在鱼雷成导弹的引回路中产生高频感应电流,使之误触发、可能使燃油起火燃烧。
当然,要产生足够大的电磁辐射也并非易事,过分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可能产生电磁污染的区域进行电磁场强的测量,只要测量值在国家标准之下,就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普及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读物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出版前后
钟怡祖
编者按: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的影响,无所不在。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今天,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的理解,管理的科学化、决策的民主化都将成为空谈。《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的出版。给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了一本极好的普及科学知识的教材。学习此书,对于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概貌,正确领会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都会大有裨益。为此,我们特约请中共中央办公室的钟怡祖同志撰写了这篇文章,介绍该书出版的情况。以及助于各能党政干部学好这部重要的教材,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
伴随着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活动的深入展开,一个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入门”读物
江泽民总书记非常重视提高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他多次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为此,他建议由国家科委牵头组织编写一本书,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趋势和我们的对策,供县以上干部阅读,以丰富大家的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艺术。去年5月1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时,进一步提出:“要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对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十分重视。他几次主持会议,专题研究科技教材的编撰问题。去年5月下旬,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任组长的教材编写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紧接着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参加的撰稿组也组织起来。在宋健同志的主持下,经过撰稿和审稿人员半年多的共同努力,于去年12月拿出了书稿。
此后,撰书办公室又邀请科学出社和中央党校出版社多位资深的编辑,对书稿进行了文字润色和规范化处理,使书稿更臻完善。
江泽民总书记在为该书作的序言中说:“了解现代科技知识,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的读物,大家要多下一点功夫仔细阅读。”
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翻开《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你会感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这不仅表现在它以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主线,详细地叙述和分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内容几乎涵盖了现代科技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表现在该书在重视科学性的前提下,注意文章的通俗性、可读性,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读起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觉。
这其中凝聚着编撰者的大量心血。早在编撰之初,撰稿者们就考虑到,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虽然有了普遍提高,多数县以上领导干部具备了大专学历,但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还存地着明显的差别。所以编撰者们从一开始就注意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使这本书成为一本鼓劲的教材”,是编撰者们努力实现的又一目标。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新理论层出不穷。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我们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客观介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势与竞争态势的同时,该书重点介绍了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较详细地介绍了我们的对策,如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等。在介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同时,也介绍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作出过的巨大的贡献。这样介绍和论述,使人读后感到精神振奋,充满信心。
联系实际仔细阅读
一位中直机关的干部在拿到《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后,高兴地说:“现在教材有了,也比较通俗易读,能不能学好,关键在自己了。”这话道出了一个干部读好此书的决心。
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确实很忙。但忙要忙到点子上。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下决心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减少应酬,挤出时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我们“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是讲到了问题的根本。
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量事实说明,如果对世界科技的发展状况和竞争态势,没有一个比较的了解,不熟悉、不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更谈不上全局,审时度势,洞悉未来。“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领导者。”这些年出现的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短期行为等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同时,领导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如何,还会极大地影响到群众,影响到全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我们的高、中级干部都能成为既拥有最新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又具有远见卓识和驾驭未来能力的“帅才”,那么,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一能兴旺发达。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彗星与木星相撞的内情如何?有朝一日地球会不会遭此厄运?面对潜在的威胁,人类应该怎么办?这真是——
扣人心弦的“太空之吻”
赵世英
两年前被木星引力场俘获的“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终于抵挡不住木星引力的强大诱惑,将于今年7月冲向木星,不惜以“太空之吻”。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令广大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们兴奋不已。然而兴奋之余,不少人又在心里暗自祈祷,希望地球的“魅力”还是不要像木星这样大,近地小行星也不要像“苏梅克—利维9号”这般“痴情”才好。一些不知详情者更是担心这次撞击会对地球造成严重的影响。
那么这次撞击的详情究竟如何,它会不会给人类带来不良影响,今后地球是否会有与此相似的遭遇呢?
大家都知道,彗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低密度的天体,其最主要的部分——彗核通常是由灰尘、冰块、岩石和水汽等组成的。这些物质在太阳光压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在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长长的彗尾。“苏梅克—利维9号”原来也是绕太阳运动的。1992年7月8日,当它接近木星时,离木星表面仅4万多公里。在木星的强大引力下,彗核物质发生分裂,因而变成了绕木星运动的天体。分裂成21块的彗核物质每块的直径约为1公里,最大的长约4公里。1993年3月24日,苏梅克夫妇和利维在美国帕玛山天文台进行的观察中,细心的卡罗琳·苏梅克从底片上辨认出了这颗彗星暗弱的行踪。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
然而更轰动的是,科学家们预言,在木星强大的潮汐力作用下,这些碎块将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以木星上,在木星大气中引起巨大的爆炸,形成上千公里的磨菇云,并发出强烈的闪光;炸抛出的彗星和木星的混合物质,可能在木星的大气中引起风暴,甚至形成新的红斑。根据现在的预测,从7月17日北京时间3点半开始的21次撞击要经历好几天,撞击点在木星赤道以南,纬度约44度处,处于木星背离地球的一面,但离可见面不远。由于木星自转快,有些撞击现象或许在地球上也能观测到。
那么如何在天空中找到木星呢?在5月晚上的8点多钟,它出现在东南天空,而7月中旬的同一时间,它出现在南偏西的天空,处于室女星座,颜色微黄,周围没有亮星,比较突也好认。
木星是太阳第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行星,体积为地球的1300倍,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相当于其他八大行星总质量的2.5倍。彗星质量与木星相比,犹如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所以不会给木星带来什么毁灭性的后果。此外,撞击时,木星离地球约7.7公里,这个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倍,故也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影响。
现在的问题是,将来某一天,地球会不会遇到和木星相似的情形呢?
应该说,现在太阳系内的天体,特别是主要的天体都比较稳定,大家各行其道,不会发生随机性的乱碰撞。然而,一些小质量的天体(包括彗星和小行星等)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为这些天体容易受大质量天体引力的影响而发生分裂或改变轨道。就现在已经发现的5000多颗小行星而言,它们主要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形成所谓的“小行星带”。但也有少数几群小行星的轨道偏离了小行星带,其中有些小行星的轨道伸展到地球轨道附近,我们称这样的小行星为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大于其他星体,被归于“危险者”之列。1937年10月30日,一颗名叫赫姆斯的小行星曾经闯到离地球仅70多万公里的地方。虽然它到了地球家门口又离开了,但还是引起了天文学家们的警惕。1989年3月、1991年11月、1992年12月,都有近地小行星从地球身边疾驶而过。据统计,本世纪内已发生了十几次类似的事件。1908年6月30日在俄国西伯利亚发生的“通古斯事件”就被怀疑为一颗小行星或“脏雪球”——彗核撞击地球的结果。撞击酿成了冲天大火,摧毁了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当然,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天文学家们认为,直径1000米以上的天体附落到地球上,要平均50万年才会发生一次,人们不必毫无理由地“杞人忧天”,更不要相信所谓“地球末日”的谣言。而即使这些星体真的撞击地球,以目前人类的能力也可以化险为夷。
近10多年来,一些天文学家很重视观测研究近地小天体。比如“苏梅克—利维9号”的发现者之一——尤金·苏梅克就是专门观测研究近地小天体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已成立了“近地天然天体工作组”,专门协调全球性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的监视和研究。对于危及地球的小天体,关键是及早发现,并向它发射大型热核弹头,将它推离原轨道或将其炸毁。现在科学家们正筹划在全球设立8台监测望远镜,以确保地球的安全。
总之,这次彗星与木星的相撞击地球更引起了科技界对性小天体与地球相撞的高度重视。您就安安心心地等着欣赏7月份“太空之吻”那浪漫的奇景吧。
(附图片)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卫星凌日”与电讯中断
余仁杰
据报道,“春分”前几天,上海的卫星通讯受到了太阳的干扰,美国、瑞典、西班牙、日本和韩国五个方向的长途国际传输电路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中断时间最长的达8分钟。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卫星凌日”造成的。“凌”在这里是“侵犯”的意思。它实际上是太阳、卫星、地球三个天体成一直线时的现象。
太阳不但发着光,而且在不断地发射紫外线、红外线和强烈的无线电波。当卫星凌日时,指向通信卫星的接收天线,同时也指向了太阳,把太阳上发射的强烈无线电波同时接收进来,冲击了由通信卫星发来的信号,于是出现了无线电通信和电视节目的中断。几分钟后,太阳偏西了,它们又会马上恢复正常工作。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文理双修”育通才
高耘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关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有过一段这样的论述:进入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发生了伟大的革命。但自本世纪中期以来,这场革命出现了明显的“饮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强大的科学能力又不能弃置不用,于是就横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对多种学科有着深刻理解的通才和能将其融会贯通的帅才。然而实际的情形是:科学知识流通的渠道并不通畅,学科与学科、学科与整个外部环境之间,都缺乏充分的了解。结果研究员越研究越窄,博士越学越不博,大家都守着自己的实验室,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作为知识传播的媒体,科技传播领域的情况也并不令人满意。纵观科技史,每当科学取得重大进展之际,新的学科孕育之时,总会出现一批贯通多门学科的“全才”出现。但随着各学科的深入发展,“全才”的影响逐渐减弱,专才的作用开始显露出来,学科进一步细化了,各学科自己特有的语言也开始形成。这些语言在本学科领域内起着规范化的作用,但也恰恰是这些语言,形成了妨碍学科交流的壁垒。外行要想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就不得不像学外语一样,仔细琢磨这些语言。“隔行如隔山”,一点也不假。
清华大学中文系今年计划从高中理科毕业生中招收二十名学生,攻读科技传播学。本科生一入校即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培养一批有能力打破这些壁垒,在学科间穿针引线的人才。
一般认为,搞科技传播的人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做好专业语言的“翻译”工作。这种“翻译”工作。这种“翻译”比一般的科普创作要求要高,因为它是在报道中进行知识介绍的,篇幅上有严格的限制,又要与被报道的事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当然最困难的还在于作者必须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越是本质的,越是枯燥的;越是生动的,越是近似的”。取得这种平衡要求作者对所传播的知识和知识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有深刻的理解。
文、理间的差别主要在思维方法的不同。学文科的人可能逻辑学学得很好,但对简单的数学推理一愁莫展;学理工的也许编几万行程序也不会头晕,但一看《资本论》就如云山雾罩,不得要领。这都是长期的专业训练造成的。从大一开始即文理双修,对打破这两大体系间的樊篱兴许能起一定作用。
达到普及知识的基本目的之后,更重要的是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俯瞰整个科学体系,促成它们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向管理者提供足够准确的参考意见,从而给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以正确的导向。当然我们并不欣赏“半瓶醋”假充全才的闹剧,也不敢保证培养出来的都是全才。我们要做的,就算是为后者的出现创造一点起码的条件吧。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浅埋暗挖”惠及四方
贾西平
走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人们感觉不到脚下正在修建地铁;每日几十万辆穿梭往返的机动车辆似乎也不去理会仅隔几米的土层下,那轰鸣的机器和大量搬运的土石。地上地下,两个世界,一样的忙碌,又互不影响。
能如此施工得益于一项新技术——浅埋暗挖法。据说该技术是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首先在国内成功用使用的。过去,对浅土层,由于耽心塌落,一般采用开挖法,即把上面的土全挖开拉走,上面的路不复存在了,交通也就瘫痪了。铁道部隧道局第二工程处的技术人员,针对松软、含水并有流变特性的黄土质砂粘土层进行分析发现,隧道顶部的土、岩层并不单是一种荷载,它还有支撑自身的作用,如果能在施工时做到少扰动,并通过仪器监测,及时支撑、及时喷浆固定,就能保证不塌落,而且这样做只需以很薄的拱层就能取得过去厚拱层的效果,每米隧道可少用混凝土材料8.9立方米。
浅埋暗挖法不影响地面交通,不扰民,投资省,可以说惠及四方。不难预料,在我国今后的城区改造中,这一新技术将会大有作为。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嗜糖的娃容易近视
郭振东
要说近视与吃糖有关系,一般人可能还不相信。但研究结果表明,爱吃糖和甜食的孩子,还真是容易得近视。这其中的机理主要有三方面:
一,体内吸收过多的糖分,会消耗大量的钙质(据测定,进食六克糖要消耗一点四升牛奶中的钙含量)。钙质的缺乏,会降低血液(血浆)渗透压,导致眼球内房水渗透压低于晶状体,使房水透过晶状体囊而进入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突出,二,使血液的弱碱性变成中性或弱酸性(糖属于酸性类食品)会过量地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不足,又会造成视觉神经发炎,促使眼球内屈光度增加而诱发近视。三,影响微量元素铬的生理代谢。铬无素生理代谢作用下降,直接影响胰岛素分泌及其功能,并降低血利用率,进而改变晶状体和眼房水渗透压。加重近视就不可避免。
儿童眼睛内的结构体可塑性大,一旦变异就难于矫正,做父母的应注意平时不要过多地给孩子多吃糖果和甜食。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掌握自己的设计“机器”
一开机器,你就像进入了一个装备齐全的武器库,既可以调用多种机械常用零件的设计计算、优化及绘图,选取符合国家标准的多种尺寸、符号和公差标注,也可以对明细表的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编辑,并进入55000多种机械标准件的参数化图库。一般人听到这些可能觉得陌生,但学过机械设计的人却会对拥有如此丰富功能的“机器”兴奋不已。
其实这“机器”并不神秘,它只是长城计算机集团北方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缩短设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故被各设计领域争相使用。目前我国CAD软件装机量每年在20000台以上,若全部引进,约需数亿美金,且不符合国家标准,在国内技术支持能力弱。故开发商品化的、具有自主版权的CAD系统已成为国家攻关的重点之一。(王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