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我也要当共产党员”
四川省万源市口中学廖启宏
“妈妈,你是共产党员吗?”“不是”。“你为什么不入党呢?”“妈妈不够条件。不过,妈妈曾是团员。”“妈妈,我也要当共产党员。”“为什么?”“共产党员是好人,他们帮助穷苦人;他们不怕死。”
这是1月16日,在观看电影《渡江侦察记》时,我9岁的儿子和他妈妈的一段对话。当时,银幕上正演到一名受伤的侦察员驾车冲向敌群。我坐在旁边,静听他母子二人的对白。
儿子才上三年级,还没完全脱离童稚。但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已经深深地烙印上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共产党员是好人!
儿子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从课本上的刘胡兰,影视片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开始的,从而有了“共产党员是好人”这一信念,并自然而然地引发出“我也要当共产党员”这一誓言。
一首歌这样唱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真正要让十来岁的孩子了解这首歌词的深刻意蕴,是得下一番苦功的。
看了影片之后,我觉得要教育学生热爱党,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存以爱心,正面施教。采用正面教育,配合教科书、影视报刊,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二是持之以恒,从小抓起。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洁白无瑕,正是播撒爱国种子的沃土;三是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学生爱党爱国,须自己首先爱党爱国。
“我也要当共产党员!”,听到儿子表达的愿望我真高兴。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青春之歌》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儿子不再扮“鬼子”
湖南省益阳地区清塘煤矿刘文超
儿子4岁,不知是天性还是其他原因,从小就尚武。平时总是高举玩具枪,与左邻右舍的孩子“冲冲杀杀”。幼儿园做游戏时要他扮“鬼子”,稍微“武装”一下,就扮得维妙维肖,成了幼儿园里的保留节目。一看有关战争的影片,他总是在一旁“砰”个不停,多次使我不得不在众目睽睽之下退场。
前不久,我带他去看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他却出乎意料地沉默了。特别是看《屠城血证》时,他竟与平时判若两人。电影开映不久,他就把开演前买的甘蔗丢在一旁,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银幕上的“鬼子”高举着带血的屠刀……回家的路上,他失去了往日的活跃,竟要我抱。儿子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调皮,身体还微微的有些颤动。
一连几天,儿子都不爱说话,也没有理睬往日视若生命的各种玩具。我正在思考此事,幼儿园的周老师找到了我,希望我劝说儿子扮“鬼子”。因为今日上级来检查,儿子的保留节目要汇报演出。周老师诱导了半天,儿子就是不扮“鬼子”。我爱人反复劝说,也无济于事。我亲自出马,软硬兼施,但儿子竟一犟到底。最后只好取消了这个节目。儿子喜欢刀枪,这是他爱玩的本能。而今天,他有了一种认识:“鬼子”是坏人;有了一种选择:他不扮坏人。
儿子的变化说明他从影片中已受到了感染和教育。我想只要坚持下去,儿子就会明白更深刻的道理。而这些,正是我们的民族和时代所需要的。(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小兵张嘎》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舀不尽的泉水缸
湖南省凤凰县箭道坪小学周华胜
“孤寡老人郑伯娘,家中有个大水缸。清清泉水缸中装,一天到晚水满缸。要问这水谁挑的?红领巾笑着不答腔。”这是街坊邻居为赞扬我们班少先队员看电影《雷锋》后主动做好事而编写的一首打油诗。
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红星居委会土家族居民郑观凤,今年81岁,膝下无儿无女,且脚残眼失明。虽然政府每月按时供给她钱粮,但搞家务很不方便,特别是挑水更困难。去年12月以来,她家的水缸却常装着满满的、清清的泉水,成了舀不尽的泉水缸。这水是谁挑的呢?她问了街坊邻居,谁也不知道。后来才打听到是本镇箭道坪小学五年级我所教的142班的少先队员们,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悄悄地给她挑的。
箭道坪小学认真贯彻中央四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优秀影视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视片。孩子们观看电影《雷锋》以后,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崇高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孩子们的心上。我们五年级142班的少先队员们,自觉开展了给残疾人送温暖,做好事的活动。他们了解到郑观凤奶奶的实际困难,便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积极主动帮助她搞家务劳动,把挑水“承包”下来了。他们每天轮流去两个人为郑奶奶扫地、洗菜、挑水,而且风雨无阻,使郑奶奶的水缸经常满满地装着清泉水。隆冬的一个星期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吴小波同学感冒咳嗽,微微发烧,饭也不想吃。但一想到这一天轮到他和石雷同学给郑奶奶扫地、挑水,便想到了影片中雷锋叔叔带病在工地上义务劳动的动人情景。他马上来了神,走出家门,冒着风雪,邀了石雷同学给郑奶奶挑水去了。
少先队员们的行动感动了郑观凤老人。放寒假前的一天,她托人买了一张大红纸,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箭道坪小学。(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鸡毛信》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说不完的知心话
北京军区某部校外辅导员王越忠
近一段时间,我们部队驻地的米市街小学每逢星期六举行少先队队日活动,小学生们议论的中心话题都是电视台播放的和部队放映的一些优秀影视片中的故事情节。当我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来到同学们中间时,他们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受到的教育和启迪的知心话,对我总是说不完。
三年级小学生李晓辉说:“生在英雄故里多骄傲。我们观看了解放军叔叔给我们放映的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对五位英雄面对敌人英勇不屈、舍身跳崖的事迹感动得直掉眼泪,英雄的胆量真大。我的老家在蔚县,是影片中第一位跳下悬崖的英雄马宝云的家乡,我生在英雄故里真骄傲。他们遇到敌人不害怕,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怕。”
四年级小学生冯彦彦说:“不回家的爸爸我爱他。我爸爸是位军人,有时妈妈常用气话埋怨爸爸不回家照顾我。看了电影中打仗的情况,我知道了当连长的爸爸组织训练,练就了本领,才能保卫祖国和我们的家。”
五年级小学生王涛说:“我最崇拜毛主席。毛主席在少年时代,就立志改变旧中国面貌,他闹革命让中国人民彻底翻身解放。不然,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现在一点也不羡慕歌星‘四大天王’,我最崇拜毛主席!”
三年级小学生吴蓓蓓说:“妈妈夸我听话了。”“我以前在家时,妈妈说我不听话、爱淘气,衣、鞋、帽旧点我不穿。看了《雷锋》这部电影,知道了雷锋叔叔小时候吃不上饭、只穿破衣,我好受启发和感动。我在家里再也不挑吃挑穿了。妈妈夸我懂事听话了。”
…………
听到他们的言辞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真让人激动。每一颗童“心”都在闪闪放光彩。优秀影视片中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激励着他们前进。
(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铁道游击队》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来稿摘编
本报教科文部与河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后,收到了大量赞扬百部优秀影视片的来稿,这里摘发的是大量来稿中的几个片段。——编者
  山东省德州地区农业委员会张永生:
百部优秀影视片开播以后,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们的普遍欢迎。它给人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给老年人以回味,给中年人以思考,给青年人以启迪。
天津市大港区南和顺联校罗世国:
百部优秀影视片真是一场“及时雨”,因为它演出了我们所有教育者的心声,所有家长的心声以及全社会的心声。希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经常化。
陕西省西安市青年路77号邢建梅:
百部优秀影视片所具有的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既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又净化了学生心灵和社会空气,在学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反响。
安徽省巢湖人民广播电台刘浩平:
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百部优秀影视片开播后,我和爱人感到这是让孩子受教育的一次好机会,就精心制定了收看计划。可是,由于电视台把播放影片大都安排在下午,孩子要上课,除星期天偶尔看了几部外,许多好片子都没能看。建议电视台在节目安排上尽量考虑到中小学生的时间因素。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编者的话
本报教科文部与河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活动,先后选登37篇作品,于今日结束。
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近6个月内,陆续收到来稿4000多篇。许多中小学生观看“百部优秀影视片”后纷纷来信来稿,说他们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益,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在此,我们向热情支持这次征文活动的中小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每一位参加此次征文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表示诚挚的谢意。
征文虽然结束了,但爱国主义教育则是要永远进行下去的。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继续创造和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我要改坏毛病
陕西咸阳市铁路小学郭强
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爱挑吃挑穿。为了这,妈妈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可我却无动于衷。
先说挑食吧。爸爸、妈妈都知道我从不吃大片大片的肥肉,所以,每次饭里只放一丁点。就这样,我还要挑肥拣瘦。妈妈说我的筷子是“扫描器”。
再说穿衣服。一次,妈妈整理大衣柜时,发现一件她穿过的旧毛衣,便把我叫了过来,一试,正合适,妈妈说:“这件衣服归你了。”我一听,对着镜子照了照,气坏了。我对妈妈说:“这是什么衣服呀!深绿色,显得特别老气,全身白色的毛毛,袖子上还有两个小洞……”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理由,但妈妈却说这衣服穿上又秀气,又漂亮。我听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第二天,我穿着这件衣服去学校,一进教室门,同学们就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是“乡巴佬进城。”我憋了一肚子火,回到家里,边哭边向妈妈发火。妈妈说了我几句,我委屈地大哭起来。
后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上甘岭》,当看到战士们缺水喝的情景时,我深受感动,落泪了。自从看完影片之后,班里兴起了一股艰苦朴素风,再也听不到嘲笑别人吃不好穿不好的声音了。我希望这种风气能坚持下去,因为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上甘岭》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心中的英雄
北京市光华路小学赵迪迪
当我看完《英雄儿女》这部电影后,心潮如波涛翻滚,久久不能平静。
《英雄儿女》中的动人情景,至今仍浮现在我眼前。王成、王芳的形象占据了我的心灵。王芳比我才大几岁,可她为了祖国,为了抗美援朝,小小年纪就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她冒着敌机随时可能轰炸的危险,到战地为炊事员们表演节目。当敌人的一颗无情的炸弹从空中投下时,她毅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战友,自己却负了伤。当她的哥哥王成英勇牺牲后,王芳怀着失去亲人和战友的无比悲痛,高唱:“风烟滚滚唱英雄……”
以前,我也看过不少武打片,也崇拜过一些武林高手。看了《英雄儿女》后,我懂得了王成、王芳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现在我们这一代少年儿童,生长在“蜜罐”里,社会既不需要我们上战场,也不需要我们献出生命。但是,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报效祖国,这样来告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英雄儿女》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做党的孩子
北京市长巷四条小学杜瑾
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后,小主人公潘冬子的一句话“我是党的孩子”,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潘冬子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对我们今天的少年朋友依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潘冬子能以一个“党的孩子”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机智而勇敢地把盐送到红军手中?同潘冬子相比,我不禁问自己,我比冬子当时的年龄大多了,比冬子所处的那个年代也好多了,但为什么我在优越的条件下没有冬子能干呢?想起来真是惭愧。我已经11岁了,可每天早上还是妈妈叠被子,连自己的小衣服、小手绢都没洗过。其实我非常乐意去做这些家务活,可爸爸妈妈却不相信我,总怕我干不好。这样做多不好啊!我希望我的父母,也希望和我同龄人的父母多给我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使我们快快成长。以后,我要从父母的娇惯中走出来,到实践中去磨练。我要学习潘冬子的坚强意志,要学习他遇事沉着冷静……我要像潘冬子那样,做一个党的好孩子。(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闪闪的红星》剧照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百部优秀影视片观感征文

  久违了旧衣服
大连市桃源小学屈甜甜
这两年,看到我们班有的同学穿衣服讲名牌,我心里也痒痒了,觉得自己原来的衣服穿上土气。爸爸、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我就把那些样子过时、布料不好的衣服扔到一边。就连袜子,我也只挑白颜色的、新的穿;带花的、旧的,我就把它们压在柜子下面,遗忘了。我的这些举动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不要光穿新的,新的、旧的要换着穿。对爸爸的话,我只是嘴上答应,实际上仍是我行我素。
自从我看了好几部革命历史影视片,特别是看了《雷锋》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后,雷锋叔叔勤俭节约,缝缝补补的精神和毛主席艰苦朴素的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雷锋叔叔袜子破了自己补,用节约的钱支援灾区人民。毛主席一件睡衣有几十块补丁,他老人家用旧的东西总舍不得扔。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惭愧啊!我慢慢地明白了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不是没有钱买衣服,可贵的是他们有一种良好的习惯和作风。一个人光想吃好的、穿新的,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懂得了这些道理,不用爸爸再唠叨,我就自觉地把我能穿的衣服都找出来,洗干净,跟新衣服搭配着穿。
现在的我,衣服脏了自己洗,破了自己补。爸爸看到我的新变化,笑眯眯地说:“这就对了。”(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小兵张嘎》剧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