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冲出偏远山乡投身改革大潮
甘肃少数民族走向大市场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陈俊)临夏曾经是甘肃一个偏远落后的回族聚居地,如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从事贩运或加工业。在拉萨八廓街,云南大理、墨江以及东南沿海许多开放城市,几乎都有临夏的回族商人摆摊设点,经营商品。在西藏边境口岸的周边国际市场上,一些临夏农民还与印度、不丹等国家的商人兴办联营企业。
甘肃共有44个少数民族。和临夏回族一样,近年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勇敢地冲出偏远山乡,投身开放大潮,民族经济日趋活跃。由回、藏、东乡、撒拉等民族个体户组成的长途贩运队伍,常年奔波在青藏线上,他们将当地生产的民族特需品、日用杂货和内地的时新服装运往四川、西藏,又将西藏的工艺品和药材等运回内地,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深居祁连山北麓。去年,裕固族人走出祁连山,在兰州等大中城市的旅游景点搭起有悠久历史的裕固族牙帐,展示独具风情的裕固族民俗,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如今,前往祁连山下领略裕固族民俗,游览马蹄寺石窟等裕固族名胜的人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使甘肃少数民族的贫困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批影响全国的大市场在这里迅速崛起。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皮毛市场的购销网遍布大西北,产品辐射到香港和独联体。在临夏回族聚居区,南方的木材、茶叶,西北的皮毛交易红火,被称为“西部温州”。
临夏“旱码头”还出现了两万余家原料、销路两头在外的个体、联营加工企业,产品销往东南沿海和香港等地。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是甘肃唯一的陆路口岸,1992年开关以来,易货贸易发展很快。如今,马鬃山镇许多居民用上了地毯、手风琴和照相机等高档商品。
经济繁荣促进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民族地区更加团结稳定,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一年一度的夏河拉卜楞寺酥油灯会、牧区的香浪节、舟曲的采花节、肃北的那达慕大会以及莲花山、松鸣岩的花儿会,盛况空前、热闹非凡,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王希季:国际宇航科学院的白族院士
这位年逾古稀的长者,是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叫王希季。他是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方案设计者和中国第一枚返回式卫星的总体方案设计的总负责人。
青年时代的王希季,抱着“工业救国”的想法去美国留学。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中国升起的时候,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厚的待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50年代,王希季参加了上海组建的我国第一个运载和探空火箭研制单位——中科院上海机电研究院,任总工程师。60年代,王希季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研制和发射成功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之后他又负责研制了我国高空探空火箭、生物火箭、气象火箭和核爆炸取样火箭等。在我国已经研制和发射的17种探空火箭中,王希季担任型号负责人的就有12种。他还倡导并参与发展了我国无控火箭技术和高程火箭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
1981年,王希季被任命为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设计师。他为提高返回式卫星的质量和扩大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增强国防力量和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发射了14颗返回式卫星,回收率达到了100%,在世界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王希季是该获奖项目的首名获奖者,1985年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2年,王希季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奔赴大西北,为我国的第13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今,王希季仍然工作在航天事业的岗位上,致力于研究载人航天的理论。(杨光玉)
本栏目上期介绍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和致经是纳西族微电子专家。——编者(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哨所,涌动着温情
刘军
在回民聚居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齐家集村中央,驻扎着兰州军区某通信总站104哨所。这里,长年驻守着3个汉族战士,他们与当地人民和谐相处,给驻地群众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这里,当地人们有个民俗,视鸽子为吉祥物,不允许伤害它。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养鸽子。因为受到优待的原故,大量的野鸽也常到村里觅食。每当寒冬,这些野鸽因不胜野外寒风,就在村里找个过夜的地方。屋檐下,窗台上都成了它们避寒的地方。专业军士刘福善见状,便找来十几个纸箱子,在里面垫上干草,放在避风处。使一大批鸽子有了温暖的“家”。在“家”里鸽子还受到优待和保护。战士们把馒头渣、剩米饭等放在箱子旁的碗里,供鸽子吃。
这群肥美的鸽子,对长期吃不到大肉的战士来说是个很大的诱惑。但多年来没有谁破坏过民俗。陕西籍战士刘小旺实在吃不惯羊肉,想弄只鸽子解解馋,刘福善得知以后,耐心地给他讲纪律,讲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使这位战士到复员都没动一根鸽子毛,而且还主动保护鸽子。一次,他发现一只受伤的白鸽子落到哨所,他赶忙给鸽子上了药,并用纱布固定住受伤的腿。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精心喂养,使白鸽重新飞回自然的怀抱。
在齐家集村,有一间简陋但很洁净的房子,里面摆了《法律常识》、《蔬菜种植技术百问》、《家畜常见病预防》等书籍及象棋、扑克牌和一台47厘米黑白电视机。课余时间,便有几个兵和一些戴小白帽的青年人在那里看书练字,厮杀“卒”“车”,每到晚上,电视机前又挤满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这里是全村唯一的文化站,是由哨所几个兵自己办起来的。
一年以前,哨所不远处的一个年轻人因违法被捕,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的哭声令刘福善震撼。是啊,由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加之文化生活贫乏,村里的年轻人一闲下来不是聚众赌博就是酗酒滋事,违法的事时有发生。仅去年村里就有2人被法办。想着,刘福善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心从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入手办一个文化站,为当地的安全尽一点力。
他的想法得到了其他两名战士徐婉贞、刘小旺的称赞。三人翻箱倒柜拿出各自有关法律、农技等方面的书共300余册,利用哨所一间空房建起了简陋的文化站。
一开始,他们主动请一些青年人看电视、下棋,一边给他们讲各自在“二五”普法中学到的法律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知法守法。同时,他们还将一些农业知识传授给他们,帮他们致富。
一次,一位年轻人的父母被人打伤,这位孝顺的年轻人一时冲动提着菜刀要去拚命,可他突然想到哨所战士们给他讲过这样一个事,自己要一出手就不但输了理,反而会成为罪人。于是他主动找了当地政府妥善做了处理。一年多来,村里各类案件明显减少。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天山舞韵》出版发行
本报讯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教师易国刚编导的我国第一部维吾尔族女子民间舞蹈录像教材《天山舞韵》近日由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的特点是融风格、规范、技术和表演于一体,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纵横交织的网状体结构,形成了既有独立存在价值又有内在联系的组合式教材。它的出版发行,对系统而深入地介绍和传播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对海内外舞蹈教育界的学术研讨都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光玉)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艺苑

  土家一枝花独秀艺坛中
——记土家族砂石植物粘贴画创始人李军声
湘西澧水河畔,当晚霞渐渐消退之后,天地间就变成银灰色。乳白色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交融在一起,像是给吊脚楼、屋脊、树顶和街口都罩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在越聚越浓的暮色中,在外觅食一天的鸟儿飞回到自己的窝巢里去了。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一叶小舟满载一天的收获缓缓驶来,静静地停泊在山寨脚下……
这是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展中展现的一幅画面。如果不是细看,有谁会相信,这么优美的画幅竟是用树枝、笋壳叶、砂石、芦苇秆、杉树皮等为原料创作的!来自湖南省大庸市的土家族砂石植物粘贴画创始人李军声将这一惊喜献给了首都观众。
李军声的砂石植物粘贴画得益于生活的启示。他生长在澧水河畔,小时候就迷恋那美丽如画的风景,常常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没完没了地画。为了生活,14岁他就踏入了社会,先后学过电工、油漆工、砖瓦工等。平凡的人,普通的劳作,家居的生活……这所有的生活阅历都给他日后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画箱一直跟随左右,如影随形。
他曾远离湘西,进入长沙人民艺术学校苦读三年。三年寒窗使他时刻不能忘怀的是湘西的一景一物。艺术修养的提高,思想上的成熟,使他开始在艺术天地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归宿。一回到家乡,他就一头扎入那深深的生活海洋中。吊脚楼里他听到了委婉优美的民歌,跳熟了土家的杖鼓舞;山野田间他背惯了苗家的小背笼,吹过了牧童的短笛,摇过了山民的水车。家乡的美景无时无刻不在激发他创作的欲望,深厚的生活积淀促使他去创新。一幅幅民间版画雕刻和一盆盆盆景给他以启迪,“怎么就不能把它们结合起来,做出立体效果挂在墙上?”凭着土家人的倔强和灵气,他用芭茅秆、河沙、石子、杉木片、笋壳叶等寻常之物尝试着做出了第一幅粘贴画。
一次次琢磨、一番番锤炼。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构图、粘贴、颠簸、装框,古朴典雅的吊脚楼,窈窕娴静的苗家女,粗犷热情的土家汉,或静或动或歌或舞跃然画上,工艺之精湛,构思之奇巧无不叫人惊叹!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手法在这里结合得是那么完美,油画的透视感和立体感也融入了作品之中,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从土家山寨到人类历史古迹无不收入他的创作之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令李白赞叹不已的黄鹤楼美景;巍峨壮丽、绵延万里的长城;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毛主席故居韶山冲……一切能给他以灵感的东西,他都努力去捕捉、去表现。
李军声和他的粘贴画犹如武陵源的美景正走出大山,为更多的人所瞩目。(任海晓建振远)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毛主席对老舍
谈康熙
舒乙
60年代初期,老舍先生是北京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有一年的人大代表会上,适逢大会中间休息,老舍先生下了主席台到休息室去,过了一会儿,他看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同志等领袖们也走进了休息室,老舍先生以为他们要商量事,起身想躲开,毛主席却把他叫住了,说:“一起坐一坐,说说你们满族人。”于是,大家围坐成一圈,开始谈论起来。 毛主席一开口便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他还说,清朝开始的几位皇帝都很有本事的,尤其是康熙皇帝。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五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即使贵为皇子,打了败仗也不能进得胜门,而要在城外听候处置。
毛主席还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康熙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还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毛主席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他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毛主席这一番议论,还有周总理、少奇等同志的插话,使老舍先生大为惊讶。所以,回到家中,他便说他完全换了脑子,换了眼睛。
老舍先生是满族正红旗人,但直到50岁,他从不在正式场合说自己是满族。在老舍先生前半生的文学作品中,没有一处标明其中的某个人物是满族。1950年后,老舍先生不仅明说自己是满族,而且代表满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听了毛主席对满族和康熙皇帝的评价后,他开始着手写表现满族人民的作品,如历史剧《神拳》、长篇小说《正红旗下》等。他的这些作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满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的民族。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维吾尔族护士长的情和爱
25年前,一位维吾尔族姑娘从北京入伍到广州,3年后,又谢绝组织的关照,自愿回归大西北,来到新疆军区总医院当护士。她情系边疆、爱洒病房,20年来,坚持精心护理因患胸椎巨细胞瘤而瘫痪的某边防站翻译岳风义(见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和她的护士姐妹们每天为他擦洗、按摩、导尿和6次翻身,使躺了20年的岳风义从无褥疮,被军内外专家称为奇迹。她就是十四大代表、新疆军区唯一获得“南丁格尔奖”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创伤外科护士长阿木拉汗。
卫东文慧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