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4-05-18

1994-05-18新闻联播 文字版

需要适应,也需要引导

第8版(副刊)<br/>专栏:长短录<br/><br/>  需要适应,也需要引导<br/> 张永伟<br/> 由于电视剧观赏具有日常性、家庭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这一文化形式已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所以,每当“月上柳梢头”,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沉浸到与电视剧相会的那令人魂牵梦萦的“黄昏后”之中……<br/> 当今的观众更热切地希望看到社会变革中现实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那些过去时和未来时的作品,绝对没有他们躬身亲历、耳濡目染生活的荧屏化,来得更易接纳和认同。所以,凡是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或者说,能敏锐准确反映当代人价值观念、道德风范和文化心理变迁的电视剧,比如《外来妹》、《中国商人》、《北京人在纽约》等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激起人们的共鸣。<br/> 电视剧制作是为了观众的文化消费,那么适应着观众的需要,也应该是制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我们却时常发现:制作者有时诚心诚意地去讨好观众,结果却意与愿违、适得其反。这并不是说适应观众的期待视野不对,而是说这种适应尚需要受到观众的制约。因为观众的心理在稳定的结构中时常要出现新的变化,他们的欣赏需要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不能因为《编辑部的故事》成功,就如法炮制出一个《海马歌舞厅》:同样是利用一个场景,几个穿线人物来连缀人事的纷扰和沧桑,但后者较之前者,效果一落千丈。《海马歌舞厅》面对的是已经变化了的观众,这样仍沿用《编辑部的故事》的模式,无异于方枘对圆凿。<br/> 当然,影响观众审美需要变化的原因是很多的,由于文化环境、社会地位以及欣赏习惯,必然会使广大观众对电视剧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渴望:有人喜欢天高云淡式的,有人喜欢风驰电掣式的,有人喜欢杏花春雨式的……这样,完全有可能出现:人们对一种类型的电视剧视而不见,而对另一种电视剧却望眼欲穿,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这一部分是优品,那一部分是劣品,这只能说明人们趣味的多元化。<br/> 多元化的趣味有的并不十分高雅。当今的观众似乎更容易为五光十色的通俗文化所吸引,倒是对那些需要反复回味、底蕴深沉的作品失去了耐心。因此,在这种心理需求的下面,才会有鳞次栉比的庸俗文学和铺天盖地的地摊文化,反映在电视屏幕上,则是港台电视剧的绵延不断、大行红运。并不是说它们没有优秀之作,但也有不少的作品存在着严重的商品化、平庸化。由于电视剧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和影响力,这些作品的文化负值效应往往大于它们本身的优越性。这样在电视剧创作与观赏的关系上,就有了一个新的命题,即,不能光适应观众,而且还要引导观众。<br/> 所谓引导,就是利用电视剧的创作为电视剧的观赏规范一种正确的导向。这种导向的内涵,对电视剧的制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站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去沙里淘金,去海水炼盐,焕发出对人生独到发现,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开掘生活的真、善、美,针砭时弊的假、恶、丑。在圆融完整的多声部合奏中,铿锵有力地去奏响生活的主旋律。应该说,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形成极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引导的价值在于,制作者们所作的选择,不仅是电视剧创作的选择,而且是一种为观众的选择,所以,他们摄像机的取景框越大,视点越高,观众们的目力所及也就越多、越远。<br/> 这样的引导是一种创作思维深度的开发,也是对观众心理的一种适应。观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制作者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观众的这种需要也许并不强烈,并不耀眼,但一经电视剧的制作者把它们提炼出来,集中投注到屏幕上,就能唤起观众那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内蕴热情。因此,从本质上说,这种引导仍是对观众的适应,准确地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适应。

当代军人的慷慨之歌——电影《炮兵少校》观后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艺录<br/><br/>  当代军人的慷慨之歌<br/> ——电影《炮兵少校》观后<br/> 李西岳<br/> 如果说战争年代军人的伟大在于为换取和平而牺牲生命,那么,和平时期军人的可贵不少时候则在于情感的牺牲。这种情感牺牲虽然没有战场献身的悲壮酷烈,却有着常人不可忍耐的苦痛折磨。这是一首慷慨悲歌。这首悲歌的每一个音符都为军人这个伟大的称谓注释着辉煌。看了影片《炮兵少校》,作为军人,我无法不产生如此的感慨。<br/> 当从炮院归来的楚宁被任命为团代理参谋长时,他的精神境遇是这样的:当年一起用身体滚雷的老战友,现已成为百万富翁的黎明对他冷眼相待,使他疑惑;中学时代的同学早已是上校团长的常松申请转业,给他诱惑;妹妹大学毕业辞去公职去新世界大酒楼打架子鼓,使他惶惑,社会上一些人对军人的不理解以及军人自身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他困惑。他是一个知识性的青年军官,从军20年还是单调一颗星,这使他感到“职务上不去,在部队很难有大的作为”。他完全可以脱去军装去谋求一种理想的职业,但每每想起父亲脱去军装时的失声痛哭,遭受违逆的情感又倾斜于身上的军装,然而他又无法掩饰内心情感的抑郁,那张被人误以为“不会笑”的脸是他情感深处的复杂写照,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形的宣泄。作为军人的楚宁自有军人的性格,他把情感交给使命,他忧虑中国军队卷入海湾战争会是什么结局,他倾注精力和心血去写论文、搞实验,在演习会议上,他提出“步兵阵地向前推进200米”,以精确的计算,科学的依据,有力的雄辩,使军长改变了决心。为此他感到一种成功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来自军长的夸奖,而是来自情感失落后的精神复归。<br/> 生活中的楚宁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承担着部队和家庭的双重责任,他有一个温馨而惹人妒羡的家,然而,为了写论文,搞试验,他却常常不能回家,他漂亮温柔的妻子对他若即若离,直至按捺不住年轻女性的情感渴望和本能需要,向他发出呼吁:“楚宁,吻我吧,不然我就老了。”军人不是没有情感,也不是不会表达情感,相反,一个真正的军人比常人的情感更丰富,对幸福的追求更执著。楚宁对妻子说:“我真想大病一场,让你昼夜守着我。”清晨告别,他俯下身子轻轻吻儿子的脚。这就是军人,一个情感抑扬顿挫的军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军事舞台那么大,他要争唱主角,而面对一个小小的家,他却无可奈何,军人的职业,不允许他沉溺在温床上醉生梦死。但军人释放情感的机遇也不该如此吝啬!悲乎?哀乎!普通而神圣的军人情感!<br/> 楚宁死了,一个年仅38岁的军人带着情感的失落与缺憾过早地走完了他的生命的历程,他那大鹏展翅般的壮举与其说是辉煌,倒不如说是平静。他不该死,因为他情感的牺牲早已超过了生命本身的代价,他的英年早逝虽然为这种情感牺牲画了一个句号,却给所有活着的人留下了情感的哀伤和心理的失衡,他在双重牺牲的苍天与大地之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军人”。他短暂的生命过程和复杂的感情经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有国家就有军队,有军队就有军人,有军人就有军人的情感牺牲,这是一支军人情感的悲歌,这支悲歌,使一个民族挺起了脊梁,这支悲歌,给一个国度注入了和平,这支悲歌,给一个时代奏响了强音!

“余”派新生破土出——记京剧新秀杜鹏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余”派新生破土出<br/> ——记京剧新秀杜鹏<br/> 周桓<br/> 中国戏曲学院青年教师、“余(叔岩)派”老生新秀杜鹏,举办专场演出,一连两个晚上,演了有头有尾的5出戏。每唱到最后,都仍然底气充足,高低自如,韵味不减,决无强弩之末、力竭声嘶之感。这种唱法,过去就不多见,如今更为稀罕。<br/> 近些年来,肯于苦练基本功的青年人不多了,有的演员唱不下一大出戏来,有的更是唱个大段到后来便力不从心。不足而立之年的杜鹏之所以能够连演5出,俱都胜任愉快,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享受,获得此伏彼起的热烈掌声,正是由于自小刻苦训练,又得戏校老师的严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近年来,他更是痴心练功练唱,不断地积蓄着自己的艺术实力,当前传统戏曲面临萧条境况,许多从业者改营他业。杜鹏不仅执著于自身艺术的追求,而且在他毕业后所在的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停办之后,肯于转到学院担任教学工作。一面培育新的一代;一面向自己的业师学习,并寻找舞台实践的机会。尽管他的艺术不断精进,经常获得好评,却不骄不躁,孜孜以求;还立志“事业无大成就,不言其他;一定先立业后成家!”<br/> 在这两天的专场演出中,他以生旦对儿戏《武家坡》开始,与协助他演出的、有深厚造诣的“程(砚秋)派”传人陈琪老师各展所长,功力悉敌,相得益彰。紧接着便演出唱功重头戏《乌盆记》。戏中刘世昌向张别古诉说冤情,求其代为伸冤的大段“反二黄”,不仅起伏有致,韵味浓郁,而且满注情感,酣畅淋漓,感人至深。次日的戏,是三出风格不同,兼有“西皮”、“二黄”唱腔的唱工重头戏。《除三害》,是对为恶乡里的周处的规劝;《文昭关》是伍员的自思自叹,表达焦急万分的内心;《击鼓骂曹》,是一泄对祸国奸臣曹操的满腔愤懑。杜鹏以不同的唱腔、不同的唱法,唱出三个人物的不同感情,给人听觉上的美感,又引动思想上的共鸣,把观众带进戏里。《击鼓骂曹》这出戏的艺术高峰在于击鼓。有些善唱的演员,不一定精于此道。鼓打得不出色,便使戏减色。这样的演员,越成名家,越避开此戏不演。杜鹏鼓打得很动人,他的手腕灵活、下楗有力,轻重缓急得心应手,技法娴熟,可谓打出了铿锵之声,打出了充沛感情,打入观众的内心。

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第8版(副刊)<br/>专栏:读者来信<br/><br/>  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br/> 安徽省地矿局张利明<br/> 儿童片,顾名思义,是拍给儿童看的。因而,儿童应该享有对其优与劣、好与坏的评判权,而且这权利应更多地属于他们。<br/> 诚然,孩子们还未能形成成熟的艺术审美观,更由于文化水平、社会阅历的悬殊,儿童与专家的审美品位相差甚远。<br/> 专家们更多地看重艺术上的高雅与严谨,思想内容上的深刻,总是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艺术作品。而对儿童来说,他们更爱看情节起伏、悬念性强、充满童趣的影视片。他们拥有爱看与否的权利,却没有评选、认定的否决权。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专家们相抗衡,拿起自己的笔在各种文艺性报刊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只能凭感觉说:“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br/> 因此,他们的呼声与要求难以与成人沟通。成人推崇的,孩子们不一定爱看;孩子们喜欢看的,专家们又不一定认可。<br/> 一些导演为了获奖而一味地迎合“专家”口味,赶“新潮”,在儿童片中“玩深沉”,“大写意”,使儿童影片“成人化”,从而脱离了其观赏对象。这恐怕正是儿童片质量停滞不前,市场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br/> 当然,成人的抑或是儿童的影视片,都属于艺术的范畴,以艺术为尺度评定其优劣、好坏,理所当然。但是,艺术总不能超脱其观赏对象,以成人的艺术水准来要求儿童趋同,岂不是强人所难,甚至“拔苗助长”吗?“雅俗共赏”不易,“老少咸宜”也很困难,要达到这一标准,至少须有儿童参与评选、认定。<br/> 儿童片永远属于儿童。为了儿童的需要,更为了儿童片的生存与发展,请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把“评判”权还给儿童,让儿童的需要引导儿童影视业的健康发展。<br/>     编后<br/> 搞好儿童片,不但要听儿童片专家的,也要听儿童工作者的,还要有孩子自己的意见。我们更寄希望于儿童片的专家,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反映儿童的需求。

新课题:宾馆文化建设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新课题:<br/> 宾馆文化建设<br/> 中国文化报与“北京王府井地区中方高级管理人员联谊会”日前在京举行“宾馆文化建设”座谈会。王府饭店、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饭店、天伦王朝饭店、华侨饭店等8家现代化宾馆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和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20多人出席座谈会,大家就宾馆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各抒己见。

电视剧《涸辙》拍毕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电视剧《涸辙》拍毕<br/> 江西电影厂新近推出电视剧《涸辙》,以朴素的艺术手法,描画了河南某山区一个穷困的山村致富的故事,塑造了一群北方农民顽强、憨厚的个性。(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