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偶像”,需要选择
高洪长
近几年,各路明星迭出,可谓群星灿烂。但是,出尽风头的莫过于影视歌舞明星,有些人在“追星族”的簇拥之中已经发烧,甚至失去理智、信任,成为无礼之族。我们不是可以看到有些演员不是无视观众的感情,就是台前未亮像,幕后已狮子大张口吗?如此想来,有些明星演员在名利到手之后,便把人们的感情(或者其它利益)置于脑后,这是不足为怪的。殊不知,他们在欺骗、玩弄了人们的同时,也贬损了他们自己。相反,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徐洪刚则挺身而出,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在他看来,人民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他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鼓舞着全国人民,他不愧为新时代的英雄,是中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他已经成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相比之下,在当前各路明星中,徐洪刚是最光彩夺目的一颗。
作为明星,应该表里如一、严以律己,除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英雄行为为社会作出贡献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表里不一,徒有一个漂亮的躯壳,难以为楷模,即使得到一些幼稚的年轻人的崇拜,但迟早要被人唾弃,这是一些明星们的悲哀。时下,有很多青年崇拜的的确是一些不值得崇拜的偶像,这不仅不利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徐洪刚这个明星升起来了,这既是年轻人渴望的青春偶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的英雄。
明星需要自律,“偶像”需要选择。


第12版(副刊)
专栏:

  隔世犹闻书香馥
——记聊城海源阁
徐怀谦
刘鹗著《老残游记》中有一段写老残风餐露宿,费了两三天的工夫,赶到东昌府,想一睹柳小惠家的藏书。结果逗留数日,终未能如愿,只是从一家小书店的掌柜口中知道,这柳家的书,关锁在几百个大箱子内,不但外人见不着,就是他族中人也不能得见。老残闷闷不乐,提笔在旅店墙上写了一首七绝:
沧苇遵王士礼居
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
深锁琅嬛饱蠹鱼
这是老残的激愤之辞,从中却可看出柳家的藏书之富。如果我们把文学还原为历史,就会知道这里所写的正是中国藏书史上赫赫有名的聊城海源阁了。
海源阁位于聊城古城万寿观街路北,由江南河道总督、邑人杨以增创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如其尚存,该有150多年的历史了。藏书楼坐北面南,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上为藏书处。建筑并不打眼,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栋二层楼房,里面的收藏却名满天下。当时杨以增的海源阁,与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以瞿、杨两家所藏宋元珍本为最多,因此又有“南瞿北杨”之誉。
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至杨以增,“平生无他嗜,一专于书”。他任湖北襄郧道员时正式开始收购书籍,任陕甘总督时以购精刻本、善本为主,任河道总督时,得江苏泰兴季振直(字沧苇)、常熟人钱曾(字遵王)、吴县黄丕烈的“士礼居”、常州汪士钟的“艺芸精舍”等四大家散出的珍贵书籍。杨以增之子杨绍和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职,官居北京时,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的藏书。杨以增之孙杨保彝,曾任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使海源阁的藏书更加发扬光大。这样经过杨氏四代人的广搜博取,海源阁的收藏数量达到22万卷之多,据杨保彝所编《海源阁书目》和《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记载,海源阁收藏宋元珍本464种、11328卷,明清版本3236种、208300卷。所以后人常用“琅嬛”(神话中天帝藏书处)来比喻海源阁的收藏,并不为过。海源阁的藏书虽多,但没有像老残诅咒的那样喂了蠹鱼。海源阁的第四代主人杨承训在《曝书》一文中说,他遵守旧规,每二年或三年就晒一次书,由清明起,到立夏止。所藏珍本,外有木匣,内有锦函,并在清明后每日将全部门窗打开,以使日暖风和之气徐徐进入。五至七天后,再将门窗严密封锁,同时封条,以示慎重。
遗憾的是,这类慎重在土匪、强盗等真正的蠹虫面前,就显得毫无意义了。1929年以后,土匪王金发两次攻陷聊城,都使海源阁的珍本书籍严重受损。1930年,杨宅开始沦为韩复榘部队的兵营,后又成为日伪军司令部,“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再加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十年浩劫,海源阁最终书散楼毁。所幸的是,早在1928年,杨承训已将主要宋元珍本移藏于天津租界住所,其中一部分后辗转归入北京图书馆。1930年,杨承训又将部分明清版本移藏济南,后辗转归入山东省图书馆。这才使中华民族的一笔旷世鸿宝没有完全被湮没。
公元1992年,聊城市政府筹集巨资,重修海源阁,坐其原址,因其旧制。今天的游人在参观了光岳楼、山陕会馆这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可以走进海源阁,感受一份独特的书香了。
藏书楼上,我一边品味着名人字画,一边追忆着海源阁昨日的荣耀:
1947年1月,聊城解放,八路军某部政治机关向入城部队发布了三项命令,其中第二项就是“保护中国四大书库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邯郸《人民日报》都在显著位置刊布了这一重大的新闻。
1961年,中华书局相继出版的标点本《二十四史》,其中前四史即以海源阁的藏本为主要参考文本。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到北京时,毛泽东主席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
一个重视文化的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海源阁虽已无法焕发出它昔日的辉煌,但它的修复,则体现出一个时代的复兴。遥想当年明清之际,会通河漕运的鼎盛,曾给聊城带来过前所未有的商业与文化的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京九铁路聊城段的建成通车,也必将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载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这是海源阁之大幸,更是88万聊城人民之大幸。(附图片)修复后的海源阁


第12版(副刊)
专栏:

  战斗片再度“火爆”军营
廖仕雄
曾几何时,《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等一批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战斗生活历程的影片风靡全国。时过境迁,又渐渐冷落下来,甚至被人们遗忘。喜欢看“打仗”的人少了,昔日为之拍手喊绝的影迷们也不再为烽火狼烟、炮声隆隆的镜头而喝彩。随之而出的武打、爱情、侦破等刺激类影片占据了上风。浪漫的霓虹灯、温馨的翠竹园、精彩的功夫片,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从此,“战斗片”只好退隐。
然而,最近总参某团从激发青年官兵的爱国热情出发,举行了爱国主义影片放映周。《地道战》、《地雷战》等12部以战争题材为主的电影片放映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放映期间,礼堂场场爆满,观看人数之多、掌声之久、谈论之热,远远超过“时髦片”。一时间,军营里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战斗片热”。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军人,有一种渴望了解过去战场的迫切心理;形象、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年人兴趣爱好非常合拍。当然,也有许多青年军人反映,过去的战争片看起来比较真实可信。现在有的战争片,艺术水平可能高一些,但总觉得假。这对电影工作者是不是有一定参考意义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畲乡白茶树
赵正发
畲乡景宁,最有名气的要数惠明寺的茶叶。惠明寺的茶叶名闻遐迩,可是,惠明茶中有一株奇特的白茶树,在外界却是鲜为人知。
清明,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景宁,在儿时朋友的陪同下去了惠明寺。时近中午,这里的浓重晨雾才刚刚退去,留给嫩绿的茶园一片雨过天晴般的清新。远远望去,那株白茶是那么地娇嫩,一簇簇新芽随风而动,像无数楚楚生姿的小精灵在迎风起舞。走到近处,它独具的神韵更是令人惊叹:每个乳白色的芽头都像刚出壳的小鸭嘴,晶莹透亮,萌动着生命的活力。
从茶树的枝干和茶叶的形状看,白茶与绿茶差别不大,但颜色上的区别却使人感到意外。在周围绿茶的映衬下,白茶树犹如刚出浴的美人,细腻洁白,超凡脱俗。白茶不仅颜色长得特别,而且质地也与众不同。这里的茶农介绍:白茶的口味极清纯,即便是刚摘下来的茶青,轻轻揉几下,冲上开水,也一样不带丝毫涩味,清香入脾。
在神话中,白茶是仙人种的。相传,王母娘娘御茶园的茶仙姑子与景宁敕木山神“汤夫人”交情很厚。一次,茶仙姑子与汤夫人一起外出散步,经过惠明寺时,发现这里的灵气特别凝重,很适宜种茶,于是就种下了这株白茶。茶仙对汤夫人说:“这是人间第一茶,它在御茶园里也是珍品……”
稀罕的白茶和美丽的传说使人悠然神往,这是大自然的尤物,上天赐予的甘露。它精美小巧的身躯带着缕缕幽香。我们在惠明寺流连忘返,直到夜色苍茫。
白茶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美和奇特,更在于它的神秘和孤傲。曾有无数茶农、农艺师作过繁殖试验,结果都没有取得成功。直到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畲乡景宁的山门,惠明寺已开辟成为浙西南最大的名茶生产基地,年产上万斤名优新茶,远销海内外,可是那株白茶树却依然那样超然而孤傲。
白茶树,奇妙的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