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保健)
专栏:

  科学维护保健品新秩序
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会长关舟
发展保健食品,是关系到民众身体健康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保健食品的消费热潮已风靡世界。而中国的保健食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其品种之多、用途之广、发展之快,在众多商品中享誉海内外,已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形成了独立的市场体系。1993年销售额约200亿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吃好,更加讲究食品的保健功能。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群,为了改善营养状况、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康复治疗、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不同的目的,采用各自需求的保健食品。这是世界食品消费的走向。近20余年,工业发达国家的保健食品市场,年销售额以两位数增长,因此国际传媒惊呼保健食品已形成“世界食品新秩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流行的诸如老年食品、儿童食品、健美食品、聪明食品、低脂低糖食品、康复食品、纤维食品、蜂王浆蜂花粉食品、含中草药的食品、维生素食品、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食品等约有2000个品种。多数产品建立在中医食疗的基础之上,形成我国的传统优势。“药食同源”是我国的历史财富,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应用现代科学手段,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医学、药学等基本理论,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进一步提高我国保健食品的总体素质,迎接复关后与国际市场接轨,才能使我国保健食品走上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我国丰富的物质资源,是发展保健食品的有利条件。中国大地上有土地资源144亿亩,可耕地15亿亩,可供养殖的水面2.5亿亩,有60亿亩草原,此外还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数千万亩的沿海滩涂。在陆地和水域,有数不尽的植物和动物。以昆虫为例,我国境内有15万种,如能筛选1%加以利用,就会有1500种新食品问世。这种不占耕地,不用饲料或少用饲料的可食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是不费之惠。此外,被我们扔掉的蟹壳、虾皮、鱼鳞、畜骨、畜禽血等,均富含微量元素及有保健作用的物质。鱼类被誉为聪明食品,牡蛎号称“海之奶”,海带称作长寿食品。我国蜂蜜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我国开发的蜂蜜王浆蜂花粉食品起步较早,但蜂蜡、蜂胶、蜂巢等还没有充分利用。
保健食品行业在我国是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行业,全国3000家生产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为了全面、精确了解全国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产品、产量、质量、销售金额、投资和利润,以及民众的消费和需求情况,今年2月组织了“’94全国保健食品市场调查组织委员会”,开始进行我国首次大规模系统性的保健品情况调查。与此同时,还按国际工商业惯例,在全国开展保健品企业评选“百强”活动,以促进这一行业的生产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第11版(保健)
专栏:

  学生营养问题访谈录
本报记者艾笑
听说针对当前的我国青少年发育状况,制订了一个“护苗系统工程”。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专家郭栉懿女士。
问:作为“护苗系统工程”内容之一,定于每年五月二十日的“中国学生营养日”又快到了。借此机会想请您谈谈目前我国学生营养情况。
答:营养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和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和造就健康、聪慧人才的重要基础。近年,我国学生的营养状况不断好转,食品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素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问题也不少,特别是学生饮食中缺优质蛋白质、缺钙、缺铁、缺锌、缺多种维生素的情况还较普遍,致使营养不良性疾病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在部分儿童中也存在着营养过剩的问题,一些过度肥胖儿影响了智力,并造成心血管疾病早发。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既缺乏营养又营养过剩的情况呢?
答:主要原因是,从广义上看,我国地域辽阔,已解决温饱问题的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营养状况差别很大,这是一种不平衡;具体到一个孩子身上,每日的膳食也不平衡。学生的早、午餐问题现在就没解决好。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小学生早餐不吃或吃得很马虎,双职工的孩子连午餐也没有保证,到了晚上才大吃一顿;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缺乏科学性,大多数产品无营养标签保障,虚假宣传相当普遍,将消费者引入误区;民众普遍缺乏营养知识,“营养盲”无力辨别虚假宣传,不能自我保护。如某地一项调查显示,占百分之三十的女学生为了身材苗条盲目节食,结果出现皮肤干燥、夜盲、口角炎、月经不调等表现。另有一市调查七所学校万余名大学生,每天钙摄入量仅占人体所需量的百分之四十九点一、锌占百分之六十、维生素B2占百分之三十七点三、维生素C占百分之六十八点三。
问:“护苗系统工程”都包涵什么呢?
答:“护苗系统工程”实际就是《九十年代学生营养工作计划》。主要内容为营养及饮食卫生教育、编制不同地区具体的学生营养食谱和提出合理的膳食结构建议、防治营养缺乏症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五月二十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目的是通过纪念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引起全社会及学生、家长的重视。今年是第四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了,主题是“营养贵在全面、均衡、适量”,告诉人们不是吃得越贵重越好,而是提倡杂食和多花样品种。对中小学生,每日能吃到三十至四十个品种最好。


第11版(保健)
专栏:

  “哈市一绝”——程明光
新华社记者李晓建
去年7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交流合作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疑难病特色疗法交流合作研讨会上,专治中晚期癌症的中药“抑癌灵”的研制者——哈尔滨市康复中医肿瘤研究所(道外区南十道街99号,邮编150020,电话8681090)所长、全国特色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程明光,成了明星人物。
出身于中医世家的程明光,少年时代就谙熟中医理论。60年代初,他从黑龙江省中医学院毕业后,30年探索攻治恶性肿瘤。
经大量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他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一种专治肺癌、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中药“抑癌灵”,分口服液、丸剂、胶囊、栓剂、软膏五种剂型。经临床验证和专家鉴定认为,组方独特、用药精当、扶正固本、能直接杀伤癌细胞。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痛消肿等功效。还具有疗程短、副作用小等特点。
近6年来,“抑癌灵”已治疗各种癌症7000余例,总有效率达90%。程明光被人称为“哈尔滨医林一绝”。
去年6月15日,71岁的范凤阁由家属扶着找到程明光,老人当时患肝癌已晚期,严重腹水。一家大医院曾告诉家属:“最多能活三个月。”没想到这位老人用了两个月的“抑癌灵”,腹水竟全部消失,癌肿基本消失,现已回到佳木斯家里,并常常骑自行车上街。


第11版(保健)
专栏:

  中药——癌症止痛的希望
吴琪
去年8月,江苏省东台市新东乡农民徐正才的家属给编者寄来一封火急求救信。信中写道,经江苏省肿瘤医院诊断,徐的肝左叶癌肿已如鸡蛋大小,预期最多能活3个月。徐理解自己的病情和预后,提出唯一的要求是“让我不痛地了此一生”。
经协助联系,沈阳市抗癌止痛研究所及时给患者寄去中药“速效止痛拔癌膏”,并指导贴敷治疗。据悉,徐用药后肝区即不再觉疼痛,食欲增加,体力明显恢复。90天后去医院复查,肝左叶癌肿缩小到只有蚕豆大。目前,徐正才仍在康复中。
编者查找文献得知,70%的晚期癌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癌症死亡病例的统计也展示,87.8%的患者死前曾为疼痛折磨。全世界每年至少有350万(中国有上百万)癌症患者要经受中等至严重程度的癌痛摧残。应当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们!
为此,编者请沈阳市抗癌止痛研究所(沈河区南顺城路31号,邮编110011,电话4812072)所长吴琪医师对中药抗癌止痛的效用做些简介:
解决癌痛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癌痛治疗计划,提出了“到2000年让癌症病人不痛”的口号。
目前癌痛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正确的用药方法就是WHO提出的“三步阶梯给药”方案:第一步给非麻醉镇痛药,如阿斯匹林、醋氨酚、保泰松和消炎痛等;第二步是用弱麻醉镇痛药,如可待因、镇痛新和麻醉性镇痛药合用;第三步为强麻醉药,吗啡、杜冷丁较常用。
尽管如此,癌症,特别是晚期癌症带给病人的疼痛及痛苦,仍是人类最可怕、最顽固的不幸之一。
总结50年代以来的中医药抗癌临床及实验研究成果发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配合放/化疗提高疗效;单味药研究也为筛选化疗药物提供了捷径。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肿瘤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邪毒蕴结、气滞血瘀、疾湿胶结所致。而气运不畅,血行不力,经络瘀阻,又可导致疼痛。因此,抗癌止痛的治疗原则,应充分注意病人——肿瘤——疼痛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中医理论的标本兼治原则。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制定出“调节脏腑、理气活血、祛毒散结”的抗癌止痛治则。在古代秘方基础上,几经加减研制成了外用中药制剂“速效止痛拔癌膏”。
近2万例临床显示,“速效止痛拔癌膏”有快捷而确切的止痛作用。有病例显示,还有改善肿瘤的伴随症状,控制和缩小肿瘤的作用。
外贴“速效止痛拔癌膏”与内服中药相配合施治,其特点是从肿瘤病人的整体体质和疾病本质两方面入手进行调整治疗的。
肿瘤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白细胞、抗体、干扰素数量减少,分布不合理。这些攻击肿瘤的“卫士”在癌细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致使癌瘤细胞增殖,威胁人体生命。而研究表明,人体蕴藏的抗癌能力是巨大的,若调动发挥得当,抗癌能力会高出平时10倍。由20余味中药复方的“速效止痛拔癌膏”,可使原来低下和处于“沉睡”状态的免疫功能得到调整与提高。
临床统计,“速效止痛拔癌膏”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6.2%,完全缓解率66.7%,并无成瘾性。药效出现时间与杜冷丁无显著差异。药效持续时间平均22.19±11.30小时,明显优于杜冷丁对照组。


第11版(保健)
专栏:

  青岛有位张寄青
张金杰
俄罗斯船员康斯坦丁曾借远洋航行之便,在世界许多著名医院诊治过自己的无精子症,结果都很扫兴。1991年5月,中国朋友陪他到山东青岛市济青中医院(台湾路9号,邮编266071,电话0532—366685)找院长张寄青看病。一个半月后,这位不幸船员的精液里就有了活生生的精子在游动。1993年8月,康斯坦丁带着妻子和他们才出世的宝宝专程到青岛向张寄青致谢。
四方机车车辆厂有位小伙子,39岁还没婚配,全家很着急。原来是小伙子外生殖器发育不足。张寄青给他治疗4个半月,生殖器发育已大致正常,家人欣喜万分。
张寄青出身中医世家,熟悉中医理论,自己又在青岛医学院学西医毕业。行医20余年,临床专攻不育症。他的思路开放,技法多样,口服中西药物、穴位贴敷、针灸、点穴辨证施用,常获出奇制胜疗效。仅近3年中,他用家传秘方与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疑难不育症和性功能障碍3500多例,有效率达95%,使70%的病人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恢复正常,深受患者赞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