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艺坛人物

  国际提琴制作大师的“创业梦”
刘茜
5年前,小提琴诞生地——意大利克雷蒙那市。年迈的市长与300多位市民一起,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举办了隆重的欢送音乐会,这位曾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13次获奖、克雷蒙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里的第一名中国学生,名字叫郑荃。
郑荃超群的制琴技艺,载着中国的美名传到了世界。然而,作为音乐的边缘学科,提琴制作在中国却是一片空白,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仅有一个人会制琴,尴尬中的郑荃更多的是焦虑。“必须尽快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制琴群体,才能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郑荃带着这样的抱负,义无返顾地回到祖国。
八面吹来的改革春风,使这位海外学子更加壮怀激烈。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条件和环境虽远比不上克雷蒙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但在领导和师长们的支持下,郑荃很快设立了中国唯一的提琴制作系和提琴制作研究所。对于郑荃来说,把自己在国外学到的艺术精华和现代科技应用于教学与科研,也许并非太难。但将自己多年养成的敬业精神传授给同学们,则不是件易事。然而,“人生难得是精神。”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农村插队的艰苦环境下学会了制琴;才能十多年如一日,不断开创提琴制作的新天地;才能抵御金钱的诱惑,在国外苦学不辍……如今,郑荃还要靠着这股精神,去创建明天,去塑造未来。
5年过去了,郑荃终于培养出我国第一批提琴制作专业的本科生。从音乐理论到艺术修养,从科技手段到实际操作,郑荃将自己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经验倾囊相传。5年的耳濡目染,5年的循循善诱,同学们从郑荃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知识,也读懂了人生的内涵。当一本本红色毕业证书送到每位同学的手中时,郑荃又一次领略了丰收的喜悦。
提琴制作研究所里,由此增添了新生力量。以现代化手段探索提琴制作中的科学规律的研究课题,具备了全面展开的条件。为攻破提琴木材品质老化这一世界难题,郑荃带着弟子们几上大凉山小兴安岭,踏遍长白山、贵州森林,经过反复的理化性能对比,他们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解决难题的线索在他们的手中不断延伸……
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使郑荃越发感到资金的重要。这位从来没有手心向上习惯的创业者,多方努力,几经运筹,又建起了实验工厂。不久,厂里的优质产品便吸引了客户,提琴制作的教学与科研也找到了理想的实践场所。这里生产的提琴零配件很快远销世界,不少国际提琴家和制作商慕名到这里订货、配货。意大利还与工厂建立起来料加工业务,日本也提出在这里开办合作公司。几年来,郑荃和他的同事们在实验工厂创下的利润已不是个小数目。
“钱赚多了,事情也要干得多。”干练中带着学者风度的郑荃,对他的事业有不尽的热情:设立基金会、培养硕士生、开办提琴制作中等教育……他的目标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
回国5余年,郑荃以平均每年获3块国际奖牌的成绩,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1993年,“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协会”正式吸收他为会员。这个仅有不到百名西方人和一名日本人的世界最高组织,首次接纳了一位年青的中国人,连克雷蒙那国际提琴制作学校的校长都为有郑荃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荣幸。然而,郑荃却非常清醒:“这如同爬山,爬到一个高度,便失去了一个目标,而人所追求的目标是无止境的。”
由此说来,成功者也许很沉重。但郑荃的世界里更多的则是快慰,因为有一个做不完的“创业梦”永远属于他。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术长廓

  “战旗”飘飘
——记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
木言
“情暖边关战士,艺撒风雪高原”,从战火中走过来的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被战士称为真正是军人自己的文艺团体。他们在和平时期仍然保持着革命光荣传统,走到哪里,哪里就留下动人的故事。
守边部队大多驻扎在自然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地区。1985年战旗歌舞团到西沙慰问海军,一路骄阳加上连日兼程,著名女歌唱家雍西身体严重虚弱,船到港时是被人抬着下去的,可她坚持演出。歌唱家吴企善,几次去云南边防,没有一个点没有去过,四次立功。谐剧演员邓涛从1985年到现在,先后16次到云南演出辅导。
文艺团体少有登上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但是“战旗”却多次在这“世界屋脊”上高高飘扬。1973年,他们赴藏演出,一去五个多月,趟冰河,翻雪峰,各个点都走,各个山头都爬。1991年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庆典,两个分队分赴林芝和日喀则地区,慰问边防部队和查果拉、则里拉等边防哨所官兵。从十多人的兵站到上千人的军营,半个月内行程5000余公里,演出50余场,有时候一天三场。高山反应厉害,吃不下,睡不好,又整天奔波,不少演员演出前躺在舞台侧就睡着了,有些演员边吸氧边演出。舞蹈队负荷重,全场20个节目中,舞蹈和伴舞就有17个,有一部分演员前后要换9次服装。舞蹈演员张建平晕倒三次,经抢救醒后又冲上舞台,许多演员在大幕关上后,才无力地倒在台上,在场的医务人员都被感动得流下热泪。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乃堆,连部的演出刚完,才听说山顶还有几个执勤战士,演员们二话没说,扛着演出物资,爬到山顶哨所专门为这几个“特别观众”载歌载舞。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军队文艺工作者的根在基层,我们的大舞台在军营和战士中间,我们辛苦是短暂的,战士们的辛苦是长期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更多更好的节目奉献给他们。”
战旗歌舞团40多年来,创作、首演了许多优秀的歌舞作品,《老山兰》、《北京有个金太阳》等脍炙人口,由雍西首唱的《北京的金山上》至今仍唱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1991年5月,正当古城拉萨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升腾起灿烂的礼花时,一台气势恢宏绚丽多彩的大型歌舞《西藏之光》在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拉萨剧院首演,顷刻间便轰动了西藏,万人空巷,争相观看,一时传为佳话。
这是战旗歌舞团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创作出的一台具有史诗性质的大型音乐舞蹈作品,她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汉藏结亲的历史长河中走来,以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为时代经线,以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和真挚纯朴情感的歌舞为艺术纬线,将西藏漫长曲折、复杂纷繁的历史作了艺术的概括,在有限的时空内营造出令人无限遐想的艺术氛围。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舞蹈,将“热巴”的奔放、“弦子”的飘逸、“踢踏”的欢快、“锅庄”的舒展糅进现代意识中。音乐则荟萃了藏族民歌优美动人的旋律。三个月时间内推出这样一台精美的大型作品,创作的艰辛可想而知,更难得的是创作中精益求精的意识。
词作家杨笑影承担全部歌词和朗诵词的写作,他调动了创作和生活的底蕴,反复斟酌;音乐、舞蹈、舞美人员精心推敲每段歌舞、每场舞美的风格、色彩,突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雄健的军人气质……
《西藏之光》从一开始创作,便得到成都军区党委和政治部领导的大力扶植。1992年8月,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之际,《西藏之光》作为全军第六届文艺汇演的优秀剧目进京演出,受到热烈的赞扬与广泛的好评。歌舞团又特意为国家民委、中央统战部、国家体委和32个国家驻华武官作了专场演出,被誉为“雪山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天在哪里?
——观话剧《摸天》
晓鸥
总政话剧团的新戏《摸天》,用很优美的笔调讲了一个似乎是古老的故事:一群军队的知识分子,远离繁华远离都市,在无人知晓的深山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着一项普通而艰巨的事业工作着,“这些人视事业为自己生命的天,他们测绘大地,测绘天空,测绘宇宙统统是在摸天,摸天好像是他们的生命。”戏中的三个主人公是三个有着感情纠葛的中年人,才华横溢的田雨石与漂亮倔强的林梦竹苦苦相恋却因为事业上的纷争而冷面相对,功成名就却又追悔莫及的杜为在实验的关键时刻又回来寻找当年被他抛弃的情人林梦竹,不知道他与梦竹所生的孩子来到世间已有六个春秋……更令人感到意外感到揪心的是编导将这个不知父亲是谁的孩子赫然推到了台上,推到了观众的面前,一曲由六岁的小演员唱出的象征生命之天的《雪莲花》将人们所有的疼惜、感动、敬重推向了极端……
看完戏后禁不住自问:你的天在哪里?
许多人心中的“天”乃是每个时代的时尚。也有执著者,比如在知识无用的年代里仍推崇传播知识的人们,若不是他们的努力,今日的中国就是一片文化的沙漠。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著者才是社会的中坚,人类进步的动力。《摸天》中的田雨石们就是一群执著者。
军人的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具特殊性的职业,一般来说,它最辉煌的时刻就在于战争,而它全部的努力恰恰就是要制止战争。但是,执著者注重的决不是个人的辉煌,他们的“天”与祖国同在!所以他们才耐得住清冷,所以他们才耐得住寂寞,所以他们的“天”才会那样深邃、恒久、辽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摸天》剧组的成员为了排好这出戏所付出的努力。在编剧郑振环、导演宫晓东的带领下,他们深入沙漠的腹地体验生活,住过帐篷,挨过冻,受过渴,还尝到了在沙漠里行军的滋味,在那里,他们找到了戏中人物的心理依据,找到了创作的激情,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上的洗礼。


第8版(副刊)
专栏:

  《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将拍成系列片
新近推出的大型丛书《神州文化集成》将拍成100部(集)系列文化学术电视片,每部独立成篇。《神州文化集成》是中国华诚集团文化传播公司和中国文化书院组织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200余人共同编撰、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共100种,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任本丛书主编。这套丛书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认为这是一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壮举。中国华诚集团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李生泉介绍说,他们将筹措投资1500万元,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创作队伍,将《神州文化集成》丛书拍成系列电视专题片,以敬国人和热爱中华文化的世界朋友。据悉,黄蜀芹将出任本系列片总编导,100部(集)计划用一两年时间全部摄制完成。


第8版(副刊)
专栏:

  四集电视连续剧
《长白山下的姐妹们》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影视部、吉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吉林省计划生育协会、中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摄制的《长白山下的姐妹们》,以艺术手法描绘了农村计划生育的生动故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李三义、于亚华导演,王丽娜、刘岩等扮演剧中人物。(附图片)
(上图为该剧剧照)


第8版(副刊)
专栏:

  引人入胜的《黑水洋》
南京军区电视艺术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十四集电视连续剧《黑水洋》,取材于建国初期我军华东部队在浙东沿海地区剿匪的斗争生活。情节曲折而惊险,故事生动而新奇,人物形象鲜明而有个性。在不久前总政文化部、中央电视台在宁举办的座谈会上,该剧受到好评。
(汪泾洋)


第8版(副刊)
专栏:

  连续剧《马背观音》拍竣
由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电视台和哲里木盟计生处联合摄制的三集电视连续剧《马背观音》,描写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和形形色色落后生育观的矛盾,塑造了基本国策忠诚卫士的艺术形象。该剧在突破行业电视剧的俗套,真实深刻地把握生活、塑造人物等方面做了新的探索。王铸、振宇编剧,张振宇导演,刘其木格等扮演剧中人物。(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