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自乡村的报告·收入篇(一)

  在东部沿海地区:走进市场的农民日益感到“粮食更难种了”,这是为什么?又有什么办法鼓励农民种粮的热情?不妨让我们——
和汪小秋一起算帐
本报记者蒋亚平
汪小秋显然预先已知我们来访。烟好茶香,却立即使我对原定的采访意图打了折扣。浙江省温岭市位于我国东部乡镇工业发达地区,这里务农农民的收入究竟如何?
采访成了算帐
汪小秋是当地的种田大户,他所在的箬横镇盘马村,经济状况在市里属于一般,市里建议我把他作为典型“解剖”。不料话未出口,已觉得他的收入不薄。
采访成了算帐。汪小秋自1989年开始承包大片土地,搞“规模经营”,从73亩种到232亩。墙上挂的“县科技示范户”、“县十佳个体种养业户”的奖状,表明他在当地已颇有建树。
第一笔帐算收入。1993年,他两茬种稻220亩、黄豆和大豆140亩、棉花10亩、瓜草10亩,另养鸭1800只,养猪16头,总收入13.7万元,去掉化肥、农药、机耕、水电、雇工和农业税等各项直接成本,他一家4口人实际收入5万元左右。从全国范围看,汪小秋的收入状况,只是一种个例。但是,当我们把帐进一步算下去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意味的事实。
四笔钱没算成本
5万元钱确实装进了汪小秋1993年的口袋,不过,这个种田大户,至少还有4笔钱没算进成本。
第一笔是他和妻子包括两个孩子的劳务成本。在温岭,劳动力市场比较发达,长短日工随时可雇,但是工价甚高。到目前,每个劳动日的工钱已达20元。这意味着汪小秋一家4口一年的劳务成本至少应该是三四万元。
第二笔是农家肥。为了养地,汪小秋养鸭喂猪,起早摸黑辛苦劳累,却差点亏了本。但这些猪鸭去年为他生产了数万公斤农家肥,按当地价格,又值二三千元。
第三笔是政府优惠。汪小秋种田有功,镇里为了“补农”,去年奖给他一台1万多元钱的拖拉机。另外,优惠给他3.5万元贷款,与当地资金市场利率相比差价又是5000元左右。
还有第四笔,拖拉机等各种农用固定资产的折旧。
列出没有扣除的这四笔成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第一,假如把汪小秋这样的种田大户按企业的会计制度来核算,汪小秋1993年的纯利润所余无几。第二,当地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远远未能反映出当地粮食生产的实际成本。
粮更难种了
“剪刀差”是我们算帐的中心话题。汪小秋不懂这个词,但他对这一点却异常关心:是农产品价格升得高,升得快,还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升得高,升得快?
在温岭,粮食价格的涨幅是明显的。1993年,每公斤稻谷国家收购价0.62元,市场价0.8元;1994年,国家收购价调为0.8元,市场价估计为1.1元。同时,化肥、农膜、柴油、水电,还有劳动力,价格也全面上涨。
进口复合肥由一吨1500元,涨为2300元;国产复合肥由620元,涨为880元;农膜的国家标价,由一吨3700元,骤升为7700元;柴油,一吨1800元,升为2400元;机耕、用水,由一亩40元,涨到70元;劳动力,汪小秋估计农忙时至少要雇50人,每天每人工钱超过30元,农闲时二三人,人均每天近20元。
“剪刀差”是大了,小了,还是没变,我们没法细算,但汪小秋的感觉是:1994年,粮更难种了。
不过,如果不算上面讲到的4笔间接成本,假如汪小秋继续种粮,帐面上也不亏。以亩产850公斤粮食为准,按政府收购价出售,汪小秋每亩大约可收入80元;按市场价格出售,则可以赚到近300元。200多亩地,6万多收入,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1993年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921元。汪小秋一家人均收入,是这一数字的近10倍,似该知足。
种地之意不在农
有着许多新打算的汪小秋,却把这6万多元毛收入视做一碗“白开水”。地他还种。他有15年的合同,要讲信用;他有近5年“规模经营”的经验,种地是自己专长;他因当种地大户赢得了许多荣誉,这不是钱所能换。但他要换个种法。我们问到他今年对230多亩地的安排。粮食种50亩,主要是用于上交抵农业税的实物和为周围种粮户生产一些粮种。棉花种足70亩。剩下来的农田,用来种一种叫咸草的经济作物。用专家的话讲,这叫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其实,被树为当地种田大户典范的汪小秋,在1994年时,已经是种地之意不在农。
他递给我一份同温岭市机电技术开发公司签订的合同。作为甲方,汪小秋付出一万元的设计、咨询费,要求该公司在4月底为他研制出一种新产品——咸草纺绳机。制造成本由汪小秋全部负担,技术产权双方所有。然后用这种新型纺绳机,办一个纺绳厂,为村里一个专门生产出口产品的草编厂配套。
他决意改种的100亩咸草,正好成为新办纺绳厂的原料基地。
这本帐汪小秋早已算妥。一亩地可产700公斤咸草,纺咸草绳出卖,收入可达1.6万余元,扣除种草和纺绳成本,一亩地可以带来5000余元的效益。是种一亩粮食收入300元呢?还是种一亩咸草获得5000元的收入呢?汪小秋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这时的汪小秋,不是在种地,而是在“种工厂”。
关键是比较效益
拿以前种粮食的100亩耕地改种咸草,在汪小秋那里,只是为了提高土地经营收入而采取的一个家庭措施。但从这里传出的信息是丰富而又明确的:在二、三产业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经济,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将稳步提高;而农业、尤其是稳定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压力,远远没有解除。
在某种意义上,汪小秋应该说具备了我国目前最好的种地条件。他种的地有200多亩,所有的地都是他通过村委会从其他并未放弃土地使用权的承包者那里租来的,政策是稳定的。他有技术,善于管理,有各级政府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他种的地是滩涂沃土,亩产是稳定的;至少在1994年,他生产的粮食又主要是卖给市场,可他为什么仍然不愿种粮而设法去“种工厂”呢?
关键是比较效益。对“汪小秋们”来说,假如花同样的时间精力,种草收入高,他就不会种粮;假如能力相当的人从事二、三产收入远甚自己,他就不会种地;假如身边突然有了许多收入更高又无风险的工作,他就会弃农。他是从周围实实在在发生的一切来选择自己的行为的。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类似温岭这种二、三产业超速发展的发达地区,农业怎么办?粮食怎么办?
靠传统的办法,用组织纪律来要求干部,用荣誉、口号来激励农民,包括用种种行政手段,都曾有效果,也还会有作用。但是有限。
“汪小秋们”的选择表明,要摆脱目前发达地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困境,必须对一些涉及全国的重大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作出调整。比如,矫正“城市偏向”的惯性,实实在在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这种调整的最终受益将是整体经济而不仅仅是农业。又比如,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打破省市界限,利用市场杠杆,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互调余缺,各展其长。
不论是否作出上述调整,汪小秋的帐,将按着自己的“经济学”算下去。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股份合作制在农村

  南海:对股份合作制的新突破
马恩成
广东省南海市是我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从1983年以来积极进行了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试验,到去年底止已铺开164个点。其基本特点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以原来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将原来所有的土地、财产和资金等,以股份的形式量化为社员共同占有,并以此作为分红的依据(在合作组织内还吸收新的资金入股)。南海市实行的股份合作制,有自己新的特点和新的突破。
一、开始突破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农业一家一户平均分包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要求不适应,需要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搞适度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南海属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应该说比较具备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但几年来未能取得突破。该市已有2/3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些农民虽然已披上“新棉袄”,但仍不愿放弃“旧棉袄”,原因是不愿意放弃承包土地的权益。起初农民把土地看成是社会保险,保留一块耕地,不仅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还可以定期享受集体的第二次分配。随着集体土地不断地开发增值,农民更加珍视土地而不愿轻易放弃。过去搞土地规模经营,采取行政措施,以及有偿转让承包的权宜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采取股份形式,把承包土地折价作股,量化到社员,才能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从价值形态上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益,而且把集体土地模糊的产权明晰化,成为社员共同占有的一份。当然这种占有,农民只能按股分红,不能抽资退股,不能分散集体的资产。这样做有利于农民让出土地的经营使用权,稳定地把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可见,引入股份制机制,并不排除承包机制,而是更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由集体土地的折股量化,带动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这又是一个重要的突破。过去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县、镇干部,对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比较冷漠。主要不是条件不具备,而是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但是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股份制、明晰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其次是随着开发征地热、土地价格的提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与纠纷。南海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以土地承包使用权折股量化为突破口,向整个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扩展。土地的股份化受到农民的欢迎,对基层干部的权益触动却比较少。通过对土地的折股量化,干部还看到将股份制机制引入集体经济,可以解决农村许多老大难的问题,是农民容易接受的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好形式;也是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优化组合生产要素的好形式,从而增强了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动力与压力。南海市从土地突破到全面扩展的这条路子,走得比较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国第一米”
庄园平蒋映光尹韵秋
地处中原黄河北岸的河南省原阳县,滔滔黄河流经原阳县境50多公里,历代黄河泛滥频繁,“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遍地出盐碱,长草不产粮”,是有名的穷县。
如今,原阳的面貌已经大变。黄河水浇出的优质金奖大米,有“中国第一米”之称。原阳成了远近闻名的新米乡。
北方最大的大米市场
原阳县居新乡和郑州之中,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也伸踞县境。大桥北端宽阔的国道两旁,标有“原阳大米”的货摊,一个接着一个,摆满了白、黑、红、紫多彩优质大米;有的摊棚还装有电灯,昼夜营业。大桥北端,还有原阳县兴建的北方最大的大米专业市场。县粮食部门等单位和个体户在市场内设立的固定批发、零售粮店成排,品种也较多,有晶莹剔透的圆粒、长粒白米,有乳白香米,也有外黑内白和内外全黑的黑米。满载大米的汽车、拖拉机、马车、人力架子车,把市场占得满登登的。
据了解,这个大米市场旺季日销量最高时达600吨,淡季50—100吨,年销售4万吨左右。这里已成为原阳优质大米的集散地。
原阳得引黄灌溉之利,黄河水中有机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因此,原阳大米颗粒晶莹,营养成分高,吃起来口感软筋香甜,且无公害污染。县精米厂加工出产的“珍玉”牌精米,经检测,其中铜、铁、钙和蛋白质、淀粉含量均高于泰国大米,1992年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夺全国各地50多家参展米的榜首,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原阳大米被外交部选为中国各驻外使馆用米,相继进入首都大宾馆、饭店,现已畅销20多个省、市,并进入香港市场,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如今的原阳,大田平整成方,大小水渠成网,闸桥涵缀于其间,稻茬田种麦(稻根还留在麦田里)隆冬一片葱绿,昔日高低不平的沙荒盐碱滩已无踪影,加上块块鱼塘,给人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感觉。当地的老农高兴地告诉我们:过去黄河水可把我们害苦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是那黄水,如今却浇出了这么好的大米!现在是一年两种两丰收,都达到了优质高产。秋季种麦,一亩地平均收麦300多公斤;麦收后种稻,平均亩产稻谷420公斤,有的地块高达500多公斤。种稻比种玉米收入增加一倍。光麦收就够全年吃了。这里历来不产大米,至今没有吃大米的习惯,家家户户都把大米卖了钱。稻草可搞草编或造纸,也能卖钱。人均二亩地,年纯收入超千元,没有抛荒田。
去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已达30多万亩,总产量一亿多公斤。仅水稻一项,合计给农民增加收入至少6000万元。在原阳,靠大米发了家、成为万元户的已屡见不鲜,不少农户盖起了楼房。
种田带动各业起飞
原阳自古以农为主。农民靠种田可以足衣食,却苦于致富无门。现在,优质原阳米的崛起,为这个穷县打开了致富之门。县领导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年扩大,并引进了泰国、日本、台湾、天津、新乡等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品种的更新,种子的提纯复壮,为原阳优质大米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县粮食部门搞起大米精深加工,开拓免淘米、大米方便饭、黑米醋等系列食品,使大米增值,解决了粮食部门长期亏损的难题。目前全县大米加工企业已达15家,加工量占大米总产量的1/10。去年大米总产值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6.2%,占农业总产值的40%。大米已成为原阳的一个支柱产品。
米香引蝶来。随着优质大米的发展,原阳已举办了三届大米节,还在郑州黄河大桥北端兴建了经济开发区,海内外客商相继前来投资。台湾人在原阳兴建饮料及食品厂,郑州粮食学院与原阳县精米厂合资兴建大型精米系列加工厂已经奠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三千亿投入一万亿产出
我国首次定量分析近四十年水利经济效益
本报讯水利部组织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全国性水利经济效益调查活动,使多年来水利建设效果一目了然。调查计算结果表明:从1949年到1987年,国家、地方加上群众投劳折资对水利投入总计为3301亿元,全国水利经济效益价值量按当年价格计算为11332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3.4。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水利建设效益作定量的经济分析计算,难以全面、准确地检查水利产业的利害得失,无法向社会清楚表达水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次较大规模的水利经济效益调查,对防洪、灌溉、除涝治碱、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水力发电、城市供水等多项水利门类的投入产出都进行了较精确的量化分析计算。
建国40年来,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的防涝工程减淹的耕地面积累计为9.9亿亩,减免粮食损失达1.5亿吨;水利兴利工程与农业技术措施分摊后的水利效益累计增产粮食18.1亿吨,增产棉花1360万吨,增产油料1458万吨;水利系统管理的水电站累计发电量4137亿千瓦时;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已竣工验收的小流域,基本上形成因害设防、措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张学俭)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停建莫停耕
去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压缩开发区,给“开发区热”降了温。可是,我们这里一些开发区被停建、缓建后,被占领的耕地仍然荒废着,没有得到利用。如某县建一个开发区,1992年一次性征地一万多亩(包括部分山地),当年连晚稻也不让栽种。可是至今只开发利用3000多亩,其余几千亩至今荒废着。
又如,某乡政府前年在国道旁征用稻田10多亩,原打算开发建商品房出售,谁知资金紧缺无法开工基建,稻田至今荒芜。这样的例子不少。
开发区、工业区内被占耕地大片荒废着,是很大的浪费。既然开发区、工业区被停建、缓建,在没有基建开发之前,就应把所占的耕地给农民耕种,能种一茬作物或耕种一年两年也好哇。既能发挥耕地效益,也能给农民带来收入。
湖南省湘潭县周祝秋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金乡大蒜长势喜人
本报讯我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在去年夏季20万亩大蒜获得丰产丰收的基础上,今年30万亩大蒜又长势喜人。预计今年4月底起,全县将有6万吨蒜薹,30万吨蒜头陆续上市。
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所产白皮大蒜个大,不散瓣、性粘味香,辛辣可口,上市早。在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
今年为了搞好大蒜的经销活动,县里统一整修了18处大蒜、蒜薹批发市场,建立健全了为外地客商服务的各种组织和设施,制订了市场管理、植物检疫费、税收等优惠政策。(刘广良朱文明)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余江大叶籽产量高
本报讯江西省余江县种子站培植的紫云英新品种——余江大叶籽已花开大江南北。
余江大叶籽是经余江县种子站数年努力,从200多个良种提纯复壮选育而成。它适应性强,特别在南方种植,是改造土壤、增加地力的有效绿肥。经测产,亩产鲜草高达5000多公斤。从南方的14个省市试种情况看,平均每亩比其他紫云英良种增产500公斤,为农业部确定推广的新品种。(洪巧俊)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都江堰喜度2250周岁生日
李鹏总理题词祝贺
据新华社成都4月5日电(记者蒋作平、杨全新)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今天以它实际灌溉1000万亩的辉煌成果和历史上最隆重的仿古放水仪式,度过了它的2250周岁。李鹏总理题词“千秋伟业,泽惠天府”表示祝贺。
今天的四川都江堰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水利部和四川省政府主办的庆典会场设在都江堰渠首附近。上午10点,四川省省长肖秧向来宾宣布:“砍杩槎,放水!”斧落绳断,杩槎倒下,咆哮的江水一泻而下,向川西平原奔腾而去。
据《史记》记载,都江堰由战国末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修成,创建了以“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的渠首和渠系工程,使川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的改造和运行开始了新纪元。45年来,都江堰灌区新修和扩建了渠道2万公里;水闸等大小水利工程近5万座,水库总蓄水能力约15亿立方米,成为引、蓄、提相结合,集灌溉、防洪、城市供水、综合利用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到1993年底,都江堰灌区的范围已达到1003万亩,相当于解放前的3倍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钱正英,国务委员陈俊生也为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题词祝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抓好山区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郧县加快电气化建设
本报讯湖北省郧县把电气化建设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来抓,使这个全国重点贫困县脱了贫。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由1989年的298元增至512元。
在电气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中,县政府始终坚持“发、供、用、建、管”五统一,贯彻“以电养电”,“谁建谁管谁受益”的方针。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多方筹集,近年来,共投入3102万元,其中80%属于自筹。经过长期艰苦奋战,电气化建设速度加快,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全面发展。三年来,共新增35KR变电所容量达13200千伏安,93%的卫生机构和97%的学校用电得到了保障。去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3.19亿元,县财政收入达5601万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2.7倍和1.95倍。(曾学国李全银)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吉首实施椪柑扶贫开发
4500农户年均收入1800元
本报讯湖南吉首市椪柑开发服务公司,组成“公司十农户”的农商经济联合体,建成万亩椪柑基地,为项目农户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的全套服务。5个乡镇4500多户农民户均年收入达到1800元以上,全部脱离了贫困线。
椪柑开发公司对整个基地实行统一规划,分户管理,分户受益。椪柑挂果受益后,农户按当年市场出园价将60%以上的椪柑交公司销售,所获利润公司和农户按6∶4分成,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单家独户缺乏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不能开发规模型商品产业等弱点,充分发挥了农户生产种植方面的特长,从而调动了山区农户参与商品产业开发的积极性。
(吴家清)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积小溪成江河
张晓鸿
这里发表的三条扶贫短讯,看上去都是一些不大起眼的小事。可这些小事一经落实,立刻使一方的农民受益,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为改变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贫穷落后的面貌,不少基层的领导干部树雄心,立大志,这是件好事。帮助我国贫困地区的8000万人摆脱贫困是件大事,非有雄心大志不可。可大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能大而化之,要靠我们把一件件的具体小事都做好,积小溪才能成江河。希望大家都能像这几个地方领导一样,切莫因事小而不为。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蒙城保险公司为农业保驾
本报讯安徽省蒙城县保险公司积极拓展农险业务,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保驾护航。
蒙城县位于阜阳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农民人均收入不足650元。近年来,蒙城县保险公司改变过去“多保工,少保农”的做法,积极发展农险业务。前几年伪劣种子一度充斥市场,农民忧心忡忡,保险公司主动和县种子公司联系,开办杂交水稻良种保险,解除了农民改种水稻的后顾之忧,水稻面积扩大到30余万亩。在推广棉花新技术时,许多农民对于前期“少施药,摘早蕾”顾虑重重,认为祖传的种棉方法重视“伏前桃”,摘掉太可惜。保险公司及时上门服务,当了推广新技术的后盾。两年来,县保险公司共将225万余元的赔款及时送到农民手中。(于林才)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南岳阳市君山农行支持农民进行大面积的棉花地膜覆盖种植,促进今年棉花生长期提前,为产量、质量提高打基础。
图为地膜覆盖的育苗大棚。
李象凯 胡佑爱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浙江省三门县有关部门积极为沿海山区农民“牵线搭桥”,创造多种便利条件,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养猪业。图为该县亭旁镇仔猪市场一角。 胡余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