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周末)
专栏:

  农村文化
有欢也有愁
郭沫勤
解决了物质生活温饱,正向小康迈进的那部分中国农民,也渴盼精神生活的温饱,农村文化消费的拥有量和需求量近年来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庄稼人参与文化
如今农民参与文化活动,尤其是自娱性、竞技性强的活动项目,积极性很高。乡镇艺术节、家庭文化节以及各类文艺比赛、展览、演出和创作活动,成为他们抒发情怀、展示自身才华和创造力的机会。除吹拉弹唱外,书画摄影、花卉盆景、居室装饰、服装设计、庭院美化、卡拉OK、交谊舞会乃至旅游、健美等新样式,都和农民结了缘,江苏省太仓县归庄乡90%的农民居然每年都外出旅游。
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艺术品位也在逐步提高。在江苏省武进县,“湖山诗社”、“南风诗社”、“洛阳诗社”等文学社团纷纷出现于乡镇,农民种罢责任田,便相聚赋诗唱和,充满新的意境和情趣。在上海郊县,集邮、藏书、书画、摄影等进入万千寻常百姓家,亲朋好友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同乐一堂,别具雅兴。
众多的民间艺术之乡,也不断涌现出来。河北省邱县农民青蛙漫画组,成立10多年来,创作了2万余幅漫画作品,其中3700多幅发表,200多幅获奖,140多名成员中,15人被吸收为中国美协或省美协的会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农村,逢年过节,赠书、赠画、送贺卡,到电台、电视台点歌祝福等活动悄然兴起,并开始成为一种时尚。黄土高原上的甘肃通渭县,以画会友,索字挂画既是传统,更是时髦。贺婚祝寿、乔迁新居、店铺开张、赴学就业等,亲朋好友多以书画见赠。农民要求文化活动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含量。他们把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当成了解方针政策、学习知识、提高生产技能的重要渠道。文化馆、站开展的科技讲座、知识竞赛、智力测验、征文比赛、新书介绍、法制宣传、致富传经、信息咨询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山东省平度市1300多个村庄的文化大院,举办了各类科普班、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每年参加的农民达40多万人次。
农村文化难处多
改革开放15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变化深刻而巨大。目前我国共有县级文化馆2901个,图书馆2197个,乡镇文化站4.5万个,在我国农村,一个以文化馆、图书馆为龙头,以文化站为骨干,连接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乡镇企业文化、农村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文化户以及文化市场网点的庞大的农村文化活动网络初步形成。
但是,农村文化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难点。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出现滑坡甚至大面积滑坡,令人十分忧虑。据了解,贵州省原有2400个文化站,现已减至571个,其中200个也仅是“一块牌子,一张桌子”。延安地区近200个文化站中,能够正常开展活动的仅有1/3。湖南省有的县,乡镇文化站一半以上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相当数量的村文化室、图书室、电影队等停止活动和解体。
许多地方的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文化生活枯燥贫乏。他们反映:“吃不愁,穿不愁,一到天黑就发愁!”电影剧团不下来,村里活动又搞不起来,农民文化生活怎么办?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大肆滋蔓,这在贫困地区尤为严重。农民白天扛锄头,晚上垒“砖头”(麻将),借此打发时光。湖北省枝城市农闲长达四五个月,一些村庄由于没有文化活动,大都摸牌赌博,连十一二岁的小孩子都会玩花牌。这使当地精神文明受到严重损害,也影响了经济发展。
为广大农民着想
繁荣乡村的文化生活,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聚焦点。农村文化工作,也已经列入文化部今年的工作重点。各级文化部门正就扭转部分地区的滑坡现象和农村文化工作的重大问题,抓紧调查研究,思索对策,酝酿方案。这包括:如何切实推进创建文化先进县、建设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实施少儿文艺“蒲公英计划”这三项全国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促使上下形成共识,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快农村文化的改革和建设,逐步稳定农村文化队伍,建立稳定、可靠的物质保障机制,对乡镇企业文化、农村校园文化、家庭文化、文化户等加强引导和指导;如何进行文化扶贫,制定农村文化有关政策法规;如何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得到科学的武装,得到文化的充实,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提高自身的素质,稳定农村社会。
全国都热切期待着,田野上奏响新的文化之歌!


第8版(周末)
专栏:

  《弼时同志》
王悦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任弼时同志九十诞辰,老画家李琦奉献出他的新作《弼时同志》。画面上仅是寥寥几笔,但一位中国人民忠诚的儿子,老一代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却跃然纸上。
弼时同志逝世时,周总理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下了这样的悼词:“学习他奋斗不已至死不息的自我牺牲精神;学习他顽强对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坚持原则服从真理的布尔塞维克精神。”时过四十余载,人们缅怀弼时同志的心绪有增无减,而李琦以他的画笔代众生抒情。从那极其简练的画面上,显示出周总理曾经概括的弼时同志品格中的那些丰富内涵。
由于用笔有干湿浓淡的变化,所以,虽是几笔,耐人寻味的立体感、重量感却一一显示出来。《弼时同志》可谓神形兼备。
“自然”是艺术的灵魂。《弼时同志》一画,看似不经意,实则举重若轻。这自然天成的大作,竟是万分艰辛的结晶。这才是“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最艰辛。”
李琦人物画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捕捉和刻画人物的神情气韵,具有典型概括能力。在他的许多当代伟人肖像画中,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第8版(周末)
专栏:邮苑

  雅味十足的《宜兴紫砂陶》邮票
孟春
位于江苏南部的宜兴市,是我国著名的陶都。今年5月5日,宜兴将举办“中国陶瓷艺术节”,邮电部也将于当天发行一套《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共4枚。
第一枚邮票为“明·三足圆壶”(20分)。此壶高113毫米,口径84毫米,1984年出土于无锡县甘露乡萧塘坟明崇祯二年(1629年)华师尹墓葬,现藏无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个壶的壶身呈球形,三足,壶盖有4瓣对称的浮雕柿蒂纹。把梢下刻有楷书款“大彬”二字。壶朴雅坚致,技艺卓绝。制作者时大彬,是明万历年间宜兴制壶名师,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铭刻都有深入研究。他早期喜作大壶,后改作小壶,其作品“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有“砂粗质古肌里匀”的赞语。
第二枚邮票为“清·四足方壶”(30分)。此壶高103毫米,口径67毫米,现藏上海博物馆。其造型寓圆于方,有四足,制作精细,结构合理,朴质大方。壶身有铭刻文字“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下署“远”字。制作者陈鸣远,清代康雍年间人,是继时大彬之后的一代制壶名师。其作品构思脱俗,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善于创新,款识书法雅健流利。陈鸣远制作的茶具雅玩有数十种,被文人学士争相收藏。人们赞扬他:“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第三枚邮票为“清·八卦束竹壶”(50分)。此壶俗称“龙头一捆竹”,高85毫米,口径96毫米,现藏南京博物院。壶身以64根细竹围成,中间用一根圆竹紧紧束缚,四足皆由腹部伸出的竹子构成。壶盖为浮雕的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铭为太极图式,壶把与壶嘴饰以飞龙形象。此壶结构协调,制作精妙,将易学原理融于茶壶,令人称奇。制作者邵大亨,为清道光、咸丰年间宜兴制壶名师,年少就享有大名。其作品技艺高超,造型奥邃,“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也”。他制作的茶壶,“骨肉停匀,雅俗共赏”,“嘴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因而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的赞语。
第四枚邮票为“现代·提璧壶”(1元)。此壶高145毫米,口径78毫米。其盖面似一枚古璧,由此得名。现藏宜兴陶瓷博物馆。壶体为扁圆柱体,扁提梁,扁圆钮,平盖,造型由微曲线组成。壶嘴与提梁舒出自然,既有实用时的顺势,又有形式上的贯气,运线流畅,工艺严谨,刚中带柔,整体和谐,富有神韵。其盖面有“顾景舟”印,壶底有“景舟七十后作”。制作者顾景舟,1913年生于宜兴川埠乡上袁村,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精仿古,善创新,技艺全面,功力深厚,在文学、书画、金石、考古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堪称现代的“壶艺泰斗”。
《宜兴紫砂陶》邮票的主图为4件精美的紫砂壶,背景为灰色渐变的中式信笺,上面为草书的历代文人吟咏紫砂壶的名句,分别为汪文柏的“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汪森的“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的“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同时,画面上各钤一个方印,为“圆不一相”、“方非一式”、“泥中泥”、“艺中艺”。整套邮票的设计典雅精致,融雕塑、诗文、书法、印章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东方特色,反映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时具有新颖的现代气息。


第8版(周末)
专栏:

  “金色西南风”公演
成立于1952年的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长期活跃于云、贵、川、藏,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为西南边疆军民服务,曾登上海拔4800米的边防哨卡,创造了杂技表演舞台高度的中国之最。近几年来,编创人员从大西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习俗中汲取灵感,在艺术上锐意创新,声誉渐起。1993年底至最近在德国进行了一台名为“金色西南风”的巡回演出,引起轰动。5月15、16日,该团将在北京公演,由文化部艺术局、中国杂技家协会、中演娱乐总公司等单位主办。
(王春红)


第8版(周末)
专栏:

  丝绸文物复制品展
南京云锦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古代丝绸文物复制品汇报展”近日在北京故宫展出。历年在各地出土的大批丝绸文物,展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灿烂的丝绸文化。但丝织品文物由于受到保藏条件的限制,不易永久保存,只有通过复制才能使文物珍品得以再现,传统工艺得到流传。此次展出了西汉至清代出土的丝织品复制文物共50件。(张毓燕)


第8版(周末)
专栏:

  “亚洲书法交流大展”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与韩国“韩日中书艺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亚洲书法交流大展”,近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展。交流大展得到了国内外文化团体和知名书法家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响应,应邀参加这次大展的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中国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共338位书法家的作品。(李卢)


第8版(周末)
专栏:百部爱国主义影片介绍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党为加强上海地下电台的工作,派李侠从延安到上海。为掩护李侠,上级派何兰芬与李侠扮夫妻,他们同心同德,终于结为夫妇。后来,他们不幸被捕,李与敌人巧周旋,获取了情报,隐蔽了自己。解放前夕,李在奉命转移时,被敌包围,他在最后的时刻,向延安发出了最后的信号。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附图片)
图为李侠夫妇正在发报。


第8版(周末)
专栏:

  儿童合唱创作赛开幕
中国音乐家协会与香港儿童合唱团联合举办“中文儿童合唱歌曲创作比赛”,旨在汇集艺术水准较高的儿童合唱作品。比赛要求歌词必须为中文,参赛者不限年龄、国籍,由权威音乐专家组成评委会审评。香港儿童合唱团成立于1969年,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过500多场音乐会,声誉颇高。(春雨)


第8版(周末)
专栏:

  “走向深蓝”
箭鸣大鹏
1949年4月23日,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从此,人民海军发展、壮大,成为守护18000公里海岸线、300万海洋国土的现代化国防军种。
为纪念人民海军成立45周年,海政歌舞团创作了一台反映海军战斗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歌舞晚会“走向深蓝”。节目全部是新创作的,分3个部分:“海的风骨”、“海的情愫”、“海的交响”,艺术地再现了人民海军的光辉历程。歌曲《青春舢舨》用优美的旋律、高昂的激情,讴歌了大海骄子的摇篮;《温暖的手》寄托了海军将士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思念;《圆梦》唱出了守卫在万里海疆的指战员的共同心声。舞蹈《澎湃》以民间腰鼓的形式,表现水兵和大海的气势,寓意迈向现代化的海军如大潮澎湃势不可当;《送椰子的姑娘》通过黎家姑娘雨中送椰子,表现军民鱼水之情;《海魂》以英雄主义的气概,展现大海博大的魂魄。
胡宝善、吕继宏、范琳琳、宋祖英、陈红、董青、陆金茹、唐孜娣、朱一炯等都有出色表演。(附图片)
上图为歌唱家吕继宏。
右图为歌唱家宋祖英。
左图为舞蹈《澎湃》。


第8版(周末)
专栏:我的周末

  爱逛大街
刘久辉
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可在周末这个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和某些青年人一样,有一种到街头闲逛的爱好与乐趣。
周末,我告别了生产紧张的矿山,骑上我那破旧的老“飞鸽”,闲逛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上衣口袋里虽然只装着老妻赏赐给的两元钱,可我仍毫不泄气地走进那五光十色的商场里。
平面直角大彩电闪着花花绿绿的光,高档组合音响正播放着悦耳的歌声。人群中的我不由地驻足,从人缝中挤过去,在柜台旁静静地站上一个时辰。看着别人调试,看着人家从鼓鼓的腰包中甩出一把大额钞票,自豪而气派地搬走已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时,在一旁站了长时间的我既妒忌又羡慕。
近些年矿山虽为我们工人上调了几次级,可是为了供儿子上大学,我只能把家庭“现代化”的梦暂时藏在心底,就像儿提时心里藏着的许多美好愿望一样,每月从工资中抽出四分之一存起来,作为儿子攀登知识高峰的“天梯”,不要家庭“现代化”,咱老刘只供儿子多念书!因为心中有这个热望,就像大雪纷飞寒冬腊月不知冷一样,自己和老妻仍在清贫中过日子。因为我有信念,所以在苦中也能尝出甜。
此刻,我又独自漫步在商品满目、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口袋中没有几块钱,可我依然满怀着与有钱人同样的兴趣和热情,打量着柜台里五彩缤纷的一切一切……


第8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文体不分家
——看《金牌看台》与《热线夺标》有感
初河
自从我国申办奥运会失利以来,人们对于体育的兴趣似乎减弱了——虽然中国足球的每况愈下仍然被关注着,虽然“马家军”和叶乔波仍然是民族英雄,但每个人似乎都变得清醒了,变得冷静了:体育就是体育,它的发达与否与国力的强弱有关,与全民的参与有关,与持续不断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关。
于是,有心人会思考一个问题:体育究竟是什么?它的本来面目如何?
在笔者看来,体育首先是一种大众文化,这一本质决定了它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外交与国际交往的意义及其竞赛意义。一个时期中,舆论界和公众中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看重竞技体育的成绩而忽视其文化属性,导致许多人谈起比赛和冠军来津津乐道,却并不了解体育工作者的艰苦劳动,而且并不去参加体育实践;二是过分强调体育的象征意义,好像如果拿几个世界冠军,再办一次奥运会,中华民族就可以重温“盛唐”时代的辉煌了。这两种认识都是对体育知之甚少的表现。
电视是当今社会最有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体育电视节目在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同时,也忽略了一些它应当担负的职责——长期以来,体育电视节目着重于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却忽视了对于体育的文化内涵的开掘和发现,使得观众知道谁是世界冠军,却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冠军;而且对世界冠军的热爱超过了自身从事健身活动的兴趣。因此,早就有人呼吁:体育电视节目应当向体育的纵深发展,向人们的身边发展。
值得高兴的是,最近体育电视节目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文化意识加强了,调动公众参与的意识加强了,其突出例子是北京电视台的两个崭新的栏目——《金牌看台》和《热线夺标》!它们虽然刚刚起步,但却孕育着希望!
《金牌看台》有两个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其一是对体育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展现,二是通过众多文艺明星的介入而显示出的文体结合特色。从它前几期播出的几部人物专题片来看,无不在总结每位体育界知名人士的奋斗史和运动成绩时强调体育文化的本质——高敏是一位有正义感和进取心的窈窕少女;李富荣故事的背后是新中国的体育精神;李彤的文化修养和自立能力代表了一代新青年;钱澄海对于篮球的辩证认识充满着一位老人的智慧;而何振梁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的故事之后更像是在引人回味一个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强国梦”……金牌和竞赛在这些片子里恰如其分地成为背景,而活生生的人物和片中活跃的思想则引人入胜。
《金牌看台》节目中有众多的文艺明星参与其中,这说明节目的策划者认识到了“文体不分家”这个原本简单却常被人忽略的道理。同时,引入文艺明星参与体育节目也是一种成功的“媒体策略”,这可以说明编导者对于大众传播特性的正确认识。据说该节目在大众体育方面能有所作为,这就更令人高兴了。
如果说文化感使《金牌看台》节目深化了体育电视节目的话,那么观众积极参与的《热线夺标》则完成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深化——缩短了体育竞赛与每个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它不但避免了关于竞技体育的道听途说和以讹传讹,而且可以培养体育爱好者冷静思考和实事求是的习惯。
这两个新近在春天问世的节目再次提醒我们:体育比赛的金牌里不只包含着辉煌的荣誉,而且体育始终是以其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丰富着人类文明。


第8版(周末)
专栏:美化家庭

  居室中的字画点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注、行的需要,精神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法和国画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家户户。居室中要是挂上一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绚丽多姿的人物花鸟画、清静高雅的竹兰梅菊四君子画等,不但有“补壁”的装饰作用,创造出优美典雅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渲染室内气氛,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如何选择居室中的字画呢?
俗话说“人靠装,画靠框。”一幅好的字画,最好是装裱或加框后再悬挂。中国字画一般装裱成卷轴的形式,悬挂时还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横系一条细线,压住字画以防移动而损坏。中国字画也可镶在镜框里,由于中国字画是以线造型,以水墨为主调的,所以画框应有流畅的线条,颜色也需沉稳,通常用深棕色、黑褐色、黑色等。这样才能与字画的格调相统一,突出高雅、古朴的特点。
在字画的布置上,一定要追求少而精,切忌贪多求全,不要古今人物、山水花鸟一应俱全。字画挂得太多,易使人眼花缭乱。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情趣爱好精心选择,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居室面积较大,很多人喜欢挂大型的字画,其实这样显得较单调,又因离人太近,火气十足,视觉效果不佳。不如用几个较小的画框或裱成立式条幅作连续的排列,似分又合,既有整体感,又显灵活变化,饶具新意。如果你有多幅精彩的作品,又想经常欣赏一下,采用这种方式最合适不过了。微型字画对居室面积不大的家庭尤为适宜,在书桌、梳妆台的上方或在窗户之间的小块墙壁上皆可悬挂,赏心悦目、别具一格。
另外,挂装在镜框里的字画,如挂得高过头顶,镜面与墙壁要倾斜一定的角度,越高角度越大。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们还在镜框里装上一些大幅的照片,也要挂得倾斜一些,以使框面与人的仰视线相吻合,这样会产生一种动感,显得活泼,看着舒服。(李会宁)


第8版(周末)
专栏:

  《中国服饰报》将诞生
全国性服饰彩色周报《中国服饰报》,于’94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期间试刊。该报由中国纺织总会主管,融新闻性、文化性、导购性于一体,设有“潮流揽胜”、“人与时尚”、“时令讯息”、“创意时空”等8版,并于近期正式出版。(苏铁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