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术长廊

  光彩夺目质朴无华
——谈张继青的艺品与人品
陆文夫
我没有资格谈论张继青的表演艺术,她在昆剧表演方面的成就早有各种评论和专著。
我可以谈论张继青的为人,因为我和她差不多同时开始艺术生涯,我摆弄的是文学,她表演的是昆剧,起步点都是在苏州。
生活中的张继青和舞台上的张继青好像不是一个人。我们和张继青在一起的时候都不觉得她是个演员,更没有觉得她是个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演员。年轻时觉得她是个典型的苏州姑娘,温和、腼腆,一口吴侬软语,说话好像唱歌。中年时是个标准的苏州嫂嫂,勤劳、朴实,带孩子,结毛衣,走到哪里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候简直使人怀疑,张继青怎么会演戏?
等到张继青粉墨登场时,顿时容光四射,妩媚动人,如仙是凡,似梦是真,独自一人能使全场的观众如痴如醉,如入幻境。这时候又会使人产生怀疑,那台上的演员是不是张继青?
生活中的张继青和舞台上的张继青当然是一个人,恰恰是有了台下的张继青才会有台上的张继青,艺品和人品是一脉相承,为人质朴无华,为艺才能返璞归真,进入化境。
张继青生在一个好地方,逢上一个好时期。早在50年代初期,苏州主管文化的领导同志就看到,那发源于苏州、曾经统领剧坛长达200多年的昆剧已濒于泯灭,亟待抢救、恢复与发展。当时便确定剧团,邀请流散在外的“传”字辈表演艺术家回来传艺,把新一代的演员命名为“继”字辈,张继青便是其中之一。
张继青当然是一颗艺术的种子,可那生长她的土地也是极其肥沃的。培养她的不仅有那么多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还有那么多满腔热诚的党的文艺工作者,特别是被派到剧团里去当领导又当导演的顾笃璜,是他发现了张继青。他培养张继青既是从大处着眼:要培养一个著名的演员;也从小处着手: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是有针对性的全面培养,不是所谓的“一招鲜,走遍天”。他要求严格,差不多的人是受不了的。张继青受得了,她虚心诚恳,刻苦勤奋,在顾笃璜的指导下从发音、练功到学舞蹈、打太极拳,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她没有正式拜过师,不是某某的传人,但她几乎跟所有的昆剧名家都学过,观摩过众多名家的演出,无师而无不师,有针对性地博采众家之长,用科学的方法学习传统的技艺。
风格就是人,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张继青为人质朴无华,对艺术又能心领神会,这就使得她的表演能于神妙之中显得自然,达到返璞归真的境地。
艺术上的璞与真并非是笨拙,也不仅是憨厚,更非自然主义。说得简单些是一种准确和精练,就是不花哨,不卖弄,不堆砌,鲜明准确地表现人和人物的心理,看上去是精美的艺术,但又不感到是故意雕琢出来的,这才是艺术的高品位,要达到这一点,为人和为艺必须统一。
看张继青的表演,特别是看《惊梦》和《痴梦》的时候,简直觉得她的表演有点儿“意识流”,是把小说里的心理描写、内心独白挪到了舞台上面,不是用语言来叙述,而是用声形来体现,准确鲜明,可懂可见。如果用文字来写《惊梦》,写一个少女怀春的心理能达到张继青的表演效果,恐怕找不到这样的大手笔。当然,艺术是不可代替的,但它有共同的原理。用文字来表达人物的心理,必须有准确而形象的语言,用表演来刻画人物,必须有优美而准确的动作和声腔。张继青从老一辈的演员身上学到了很多高难度的、富有创造性的表演程式,但她不夸张,不滥用,不以此来讨好观众,而是老老实实地用那些高难度的优美的程式来服从人物的需要,用极其准确的声与形来表现人物的心理,使那种极其复杂而美妙的艺术境界,变得那么纯朴而自然。这就是张继青的艺术风格和人的品质的统一。


第8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改革年代的上海市民风俗图
看电视剧《大上海出租车》
杨梢
如果说,近年来的上海电视剧有一个乐此不疲的共同母题,那就是——刻画上海人。
上海,曾经拥有远东甚至全亚洲最繁华的金融、商业和工业,也曾在最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步履艰难。曾经眼睁睁地看着以前远不如自己的香港甚至深圳从身边超越,又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幡然崛起,得风气之先而成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龙头”。荣耀与屈辱,希望与失落,挑战与机遇,开拓与奋发,都集中在上海人身上。从最杰出的文化人、最精明的企业家,到时时“搏一记”的冒险家、年年月月忙忙碌碌的小市民,各色人等在这个狭小却又无限丰富的都市里亮相。上海人有太多的色彩、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叹。上海的电视剧孜孜不倦地挖掘着身边的这一宝藏,构成了荧屏上的上海人系列。《大上海出租车》的出现,为这个系列增添了又一景观——社会底层的上海小市民。
程路和郭萍是两个在上海最普通不过的、一招手就向你而来的出租汽车司机。他们奔波于大街小巷,遭遇着形形色色的人士、奇奇怪怪的故事,因此而与这个都市的各阶层发生了若即若离的联系。需要指出的是,当程路的红色TAXI从这部电视系列剧的第一集中驶出,他便已驶在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的上海街头,剧中的小市民故事便带有中国又一轮改革开放的漩涡中心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节奏。
在《股票人生》这一集中,清楚地映照了上海的普通市民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追寻和变换着人生的价值。炒股致富既是上海滩一些人的事实,又是虚幻不定的神话。上海市民和这个都市一起渴求着巨变,对于他们来说,多少年来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便来自股票。于是所有的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放。郭萍阴错阳差地在偶然之中突然成了富女,可是接踵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急速嬗变,生活失去了原先的善意和人性。这故事的真实性几乎是从股潮乍起的街谈巷议中信手拈来,而被电视剧放大的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却留下了不尽的问号。
用喜剧性的手法来描绘变革时代中的上海市民的世俗生活,是这部电视系列剧的一个特色。如同《典型问题》一集中的主人公,做了好事却无法真实地做人,剧中的男女主角常被置于一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境地,情节的设置虽然有些夸张,但人们在哈哈一笑之后不免会陷入苦涩的思索。可以说《大上海出租车》中的不少集其实都可称为社会问题剧,反映了改革中亟待解决或尚未解决的课题。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正表明了编导的超脱,表明我们对某些社会弊端的嘲笑和相信它必然会在改革中被消灭的信心。随着近年来上海经济的迅速崛起,都市生活的节奏日趋紧张,作为调剂和补偿,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却越来越轻松和幽默。这部系列剧的喜剧性处理是符合上海人的这一心态的。


第8版(副刊)
专栏:长短录

  《国风》启示录
仲呈祥
由国家教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海洋音像出版社联合录制的大型音乐艺术片《国风》(10集),熔知识性、欣赏性、纪实性、趣味性于一炉,充分调动视听语言的优势,系统介绍我国民歌、民族器乐的产生、发展和流变,堪称一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形象历史。音乐界专家们称赞这部作品功德无量,“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好片子”;福荫所及,不独当代。而我,作为一名电视艺术工作者,则由此获得了超越音乐文化自身的另一些宝贵启示。
启示之一,利用电视这种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现代化传播媒介表现民族优秀文化,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最有效益的举措之一。说电视艺术“君”临文坛,具有其它任何艺术门类都难以企及的众多观众,诚不为过。一台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可以拥有几亿之众;一部具有魅力的电视艺术片,也能赢得上亿观众。既然电视艺术在整个文坛地位如此显赫,那么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则应大大增强。着意于久远,为培养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的新人计,我们理应像《国风》这样,多拍一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具有较高美学品位的电视艺术片,让电视发挥更大的社会正面效应。
启示之二,与物质生产一样,精神生产同样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同样有一个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问题。如果让电视这种载体大量传播低俗的流行音乐,显然其社会效益和对青少年的影响便令人忧虑。所以,对整个电视艺术创作进行总量上、结构上、比例上的宏观调控,以保证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是完全必要的。而且,为了创作更多的弘扬主旋律的电视艺术精品,我们还应当像《国风》这样自觉地实现生产力诸因素的优化组合,即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你看,由于国家教委的出面主持,调集了一批我国音乐界的第一流专家,确保了《国风》的音乐文化品位;又由于与集中了国内一批优秀的电视艺术家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密切合作,更使《国风》的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与较高超的视听语言技巧相结合;还由于海洋音像出版社的介入,打通了使《国风》“吹”及祖国大江南北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乃至海外异域的发行渠道。这样的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值得大力提倡。
启示之三,要用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美学品位的电视艺术精品去培养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健全的、文明的、高尚的审美心理。前段时期,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批青少年“追星族”,但一味斥责青少年恐怕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也与我们的某些传播媒介一窝蜂地宣扬“星”有关。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在只能接受“炒星”文化的窘况下,没有条件充分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精品,因而没有鉴别、没有选择,进入盲目“追星”的误区。事实上,一定的文化艺术在生产自身的同时,也必然在造就着自身的欣赏对象。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像《国风》这样,有目的、有组织、有措施地宣传优秀的电视艺术作品,让其最充分地与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见面,并辅之以正确的评论导向,来培养造就当代观众的健全的、文明的、高尚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第8版(副刊)
专栏:

  侯宝林金扇奖全国新相声创作表演大赛拉开帷幕
侯宝林金扇奖全国新相声创作表演大赛活动,日前在京拉开帷幕。大赛将于5月中旬初赛,6月复赛,7月决赛,并由在全国有影响的相声作家、评论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选。
这次活动是中国公共关系公司等5个单位联合主办的。据主办者介绍,举办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新创作的优秀相声和表演新人,推动社会主义相声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第8版(副刊)
专栏:

  亲情血缘孰胜孰强
童影推出《落河镇的兄弟》
两个自小在育婴房里换错了的男孩可可与亮亮,无忧无虑地成长到9岁。在一个苇花飘飞的日子,落河镇小学魏老师与苇子岛渔民金老大忍痛换子。自此,两个平静的家庭掀起了层层波澜……
由黄亚洲、苏舟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遮幅式故事片《落河镇的兄弟》,通过这样一个罕见的“换子”的个例,开掘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情,在客观地描叙了东方人对待骨肉、血缘的传统意识的同时,又对其不合理的成份进行了善意的批判。青年导演苏舟在该片中另辟新径,追求一种“含蓄美”的新的意境,情景交融,自然贴切。
  (亚文文 张宜庄摄)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街上流行明星帽儿徐鹏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