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白求恩式的好医生赵雪芳
新华社记者薄先锋本报记者艾笑王艾生
巍巍太行山下,白求恩大夫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有一位白求恩式的医生,她就是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赵雪芳。
30多年来,赵雪芳用精湛的医术为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示了白衣天使的圣洁;以坚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死亡的威胁,把自己无私忘我地奉献给了人民群众,一步一步,攀登着事业和人生的高峰。
吃太行山的小米长大,回报人民,做白求恩式的大夫是她的志愿
39年前,赵雪芳走出大山进了省城;1963年,她从山西医学院毕业,又回到了大山的怀抱。从当医生的第一天起,她就以白求恩大夫为楷模,立志献身于救死扶伤的崇高事业。
对于所接触的每一个病人,特别是疑难病患者,赵雪芳一定要把病搞得清清楚楚,对危重病人,她都要亲自安置,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在她的时间表上,无上下班之分。有时,她一天完成五台手术,晚上仍坚持值夜班,第二天居然又一刻不差地来到工作岗位。多少次,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路上碰到求治的病人,又返回医院开始工作;多少回,迈进家门,迎接她的不只是丈夫、女儿,还有乡下来的患者。于是,让女儿捶捶背、按摩一会儿,又开始精神抖擞地为病人检查治疗。
赵雪芳的故乡李圪瘩乡,是阳城县一个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农民有病治不起,不少人小病拖成了大病。母亲去世的时候,赵雪芳回到生她养她的山村料理丧事。在山村短短的几天里,她发现这里的妇女80%以上患有妇科疾病,有的被夺去了生命。她一口气儿为300多位山乡姐妹作了检查,利用乡卫生院的简陋设备,为6名妇女做了手术。离开山村前,她去看望手术后的病人,突然发现有人在呻吟。卫生院的赵院长告诉她,“刚收下的这个病人,是胆囊炎,正在输液。”赵雪芳习惯地上前检查,晃动几下病人的腹部,她断然说:“不对,她很可能是宫外孕!”她建议立即手术。可是正遇上停电,她找到两个手电筒照明;没有血源,赵雪芳让找来一把汤勺,煮沸消毒,把病人腹腔内的血,一勺勺舀出来,过滤,再回输给病人。手术成功了,走下手术台时,汗水湿透了全身。人们劝她吃饭、休息,她说:“我要在这里观察病人的情况。”当东方渐白,晨光射进山村卫生院病房时,这位叫刘雪勤的农妇苏醒了,看到坐在跟前的赵雪芳,她哭了。
卫生院拿出500元“劳务费”给赵雪芳,推来推去推不掉,赵雪芳说:“行,让我处理吧!”她拿出200元分给这些天参加手术的大夫;拿出100元给卫生院添置点简单的设备;给7个手术住院的病人每人30元,她说:“姐妹们,钱不多,买点奶粉补补身子!”
“赵大夫要走了!”一下子传遍全村,医院的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人们拿来核桃、黄花菜、木耳、花椒,一包,一篮,一袋……到处在喊“雪芳姐收下吧!”“赵大夫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救了我家一条命,收下吧”……公共汽车徐徐开动了,人们还跟在车后边跑、喊,“赵大夫,再来呀!”有的索性跪在地上目送汽车在山边消失。
30多年来,赵雪芳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只要有患者,她就有工作。她医治了2万多名病人,没发生过一例差错。在无影灯下,在手术台前,她日见消瘦。人们没有想到,当她把生的希望和人间的温暖送给别人时,疾病正无情地折磨着她,死神正无情地向她逼近。
无数次选择:自己与他人,死的危险与生的希望?赵雪芳交上了赤诚的答卷
1987年初,赵雪芳患了膀胱癌,院领导和同志们多次催促她检查治疗,当时科里人手紧,作为妇产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她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后来病情恶化,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谁知,就在赵雪芳接受手术的前一天,黎城县和长子县的两名患者先后3次登门,请求赵雪芳给做手术。
患者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赵雪芳忍着剧痛,为两名患者分别做了子宫肌瘤手术和剖腹产手术。她了解自己的病情,这两名患者也可能就是自己治疗的最后的病人。她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用自己生命的燃烧,给人间添一分温暖。
第二天,距赵雪芳自己接受手术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了,可她还在病房查病历、下医嘱,向刚做完手术的两名妇女交待术后注意事项,直到病人放心了,她才平静地走向了手术室。
手术后月余的一天上午,赵雪芳正在家里输液,突然,妇产科的一位同志来告诉她,有一位孕妇在手术台上大出血,大家茫然无措。听说病人有生命危险,赵雪芳立刻拔下针头,拖着虚弱的身体走进了手术室。在她的指导下,经过两小时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而赵雪芳回家时连楼梯都上不去了。
按常规,她这种手术至少需要休息半年,而她在手术后两个月,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又奔忙在妇产科病房。正当她继续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又一个霹雳当头击来。1991年12月,她又被确诊为直肠癌。院党政联席会议提出手术治疗方案:请北京专家还是请省里专家做,由赵雪芳自己选定。她感谢院领导的关心,谢绝了外请专家的建议。坦然自若地提出要本院肿瘤科燕主任做。接受第二次手术前,接连几天,她每天要上两台手术。一个周末,已经做完一台,她要求再做一台,有人担心她的身体。她哽咽着说:“我……我求你们了,给我这个机会吧……”
对人民满腔热情,技术上精益求精。赵雪芳言传身教,带出了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支阵容整齐的医疗梯队
现任妇产科副主任的孙庆芳大夫说,我伴她手术30年,她的心思我摸得清。手术中哪怕是一根血管、一块组织,能不损伤的,她绝不轻易损伤,能保留的脏器,难度再大也要给受术者留下。赵雪芳常说,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就是把生还的希望寄托给我们,我们这些做大夫的,都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今年2月17日一大早,赵雪芳刚走进病房楼,病房护士长迎面走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正要叫您去,刚才从长治县苏店镇来了一位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病人,现在心跳微弱,没有呼吸,血压显示为零……”
赵雪芳快步走进产房说:“快,快行踝部静脉切开术,送入输液管,恢复心跳、呼吸,另加三路液体,采用大号针头,快速进液,促其复苏,严密观察血压回升……”赵雪芳边做、边指挥。当日下午14时开始,破例为患者做了子宫切口扩创手术。经过6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并为她保留了子宫。
这仅仅是赵雪芳抢救千百名生命垂危的病人中的一个。
赵雪芳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极其严格。为了锻炼大家的指功,准确掌握接产要领,她找来一个完整颅骨,缝制了一个大小如新生儿一般的整体胎儿,连同一副骨盆,组成一套接产模具,结合解剖,带领大家反复苦练基本功。原妇产科护士林梅谈起赵雪芳时说:“恨她,爱她,敬她”。“我恨过她,因为她批评人毫不留情。我也很爱她,因为她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学本领。我更从心底敬重她,她是我心中的楷模。”
妇产科护士长赵桂梅则说:“赵主任心目中有个天平,一边是医护人员,一边是病人。她的天平永远是向病人倾斜的。”
严师出高徒。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的73名医护人员,个个都身手不凡,副助产长鲁秀芳,1992年6月到北京一家大医院进修。第一天上班,就碰到一个臀位大胎儿产妇。按照该院的常规处理办法,多采用剖腹产。然而鲁秀芳却不慌不忙,严格按照多年来赵雪芳示教的接生法,很顺利地使一个8斤重的胎儿安全降生。接着又接了一个横位9斤重的大婴。八九斤重的大胎儿降生,一不剖腹,二不侧切,顺利生产,使这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大为惊喜:“你有这么高的技术,还来我们这儿进修?快教教我们吧。”鲁秀芳一下由进修生变成了代教师。后来,这家医院还派了两名护士到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学习。
地处上党腹地的长治市人民医院,集城乡融诊治于一体,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都很多,危重病人相对比城市医院集中,特别是这个医院的妇产科,年门诊量一般都在16400余人次以上,年抢救危重患者量多在400余人次,成功率100%,9项医疗指标一直在全院保持领先,已连续6年无一例孕产妇死亡。因此,慕名而来就诊的越来越多,加上新闻媒介的传播和亲戚朋友的介绍,患者的来源更加广泛,许多人不远千里,来这里求诊。
赵雪芳敢爬前人没爬过的坡,敢攀前人没攀过的峰。在她的带领下,长治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结合临床进行了多方面的科研攻关。她们用中期引产胎儿的皮肤成功地为一名患者做了皮肤腹膜代阴道;她们先后研制出“H871”、“H872”、“H873”号药物,在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承担和完成了卫生部出生缺陷监测项目和山西省的神经管缺陷监测科研项目;每年带教医学院校实习进修生60余人,并为全省培训妇产科医师30余人。近几年,全科发表学术论文26篇。
“只要心脏还在跳动,我就决不离开自己的战斗岗位”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使赵雪芳的病情急剧加重,癌细胞无情地扩散。1992年12月她被迫再次接受手术。
闻讯到病房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有她的领导、同事,更多的是接受过赵雪芳治疗的病人和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人。面对着躺在病床上面容苍白的赵雪芳大夫,人们流下了眼泪。
手术后,赵雪芳不住外科病房,执意要住进妇产科病房。她说,我是一个医生,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就不应该离开医生的岗位。
一位护士流着泪告诉我们:“赵主任住在这儿,我们工作时心里踏实多了。有一天晚上,来了个急病号,值班医生不知如何是好,赵主任就躺在病床上为值班医生提出诊疗意见。那天晚上,赵主任一夜没睡好。早晨一见值班人员,就询问那个病人的情况。”
赵雪芳以惊人的毅力,又一次战胜病魔站起来了。她继续向人们奉献一个太行儿女的赤诚。仅今年春节休假期间的6天中,她就抢救了4名危在旦夕的患者。
赵雪芳的事迹正在三晋大地上流传。
中共山西省委授予赵雪芳“人民的好医生”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向赵雪芳同志学习。
赵雪芳——新时代的白求恩,你是太行老区人民的骄傲,你是中国白衣战士的骄傲!
(附图片)
赵雪芳在钻研医学基础理论。王红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让白求恩精神再现
本报评论员
读了介绍赵雪芳事迹的报道,谁能不为之深深感动?称她为活着的白求恩,一点不为过,因为在她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白求恩的精神;称她为医务界的一面旗帜,一点也不为过,因为祖国要求的、人民企盼的正是像她这样的好医生。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把自己追求的崇高理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成了为患者优质服务的实际行动。一个共产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就应该像她与她的患者那样水乳交融。
作为一位医生,她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热情耐心亲切,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想方设法为他们解除痛苦,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信赖和爱戴。
作为“太行山的女儿”,她不忘人民的养育恩情,不忘山区缺医少药的难处,利用一切机会为山区妇女查病治病,向人民群众奉献一片爱心。
作为医院的一位科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她率先垂范,带领一起工作的同志兢兢业业、正气凛然地抵制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歪风对医务界的侵蚀,保持了人民医生的纯洁形象。
作为一名身患两种癌症的患者,她心里装着的,首先是被病痛折磨的病人,然后才是自己。她在接受手术前对组织上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让她先做完已收治的几个妇产科手术。两次手术后,她都顽强地重新投入工作。她想的不是怎样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保住更多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赵雪芳30多年的从医信条是不求轰轰烈烈,但能为人民献出全部爱心。她日复一日地服务于普通的农民姐妹,只讲奉献不讲报偿。赵雪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堪称当代医务工作者的楷模。对赵雪芳这样让同事尊重、患者爱戴的好同志,应当加以爱护。这是群众的心意,也是领导者的责任。
应当承认,在当前新旧医疗体制交替过程中,由于涉及权力和利益的调整,有些人见利忘义、以医谋私,医疗队伍中也有人不关心患者疾苦,不负责任,服务态度不好,破坏了公众心目中白衣天使的形象,这是在医疗卫生改革中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树立赵雪芳这面旗帜,学习赵雪芳精神,不仅对医务界有现实的针对性,也是当今改革时代的要求。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能像赵雪芳那样把对民众的挚爱,化作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勤业敬业,优质服务,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卫生战线两个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1版(要闻)
专栏:

  楚图南同志遗体火化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同志的遗体今天上午由亲属及工作人员从北京医院护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楚图南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以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胡锦涛、荣毅仁、田纪云、李铁映、王汉斌、宋任穷、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王兆国、赵朴初、钱伟长、苏步青、万国权,还有黄华及云南省的领导同志等前往医院看望,或打电话、发唁电向楚图南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
楚图南同志逝世后,一些外国朋友也曾致电吊唁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楚图南同志生平见第四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主席会见科特迪瓦外长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张仓吉报道: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科特迪瓦外长阿马拉·埃西,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江泽民对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表示满意。他说,中科友谊得到两国领导人的重视。中国重视发展同科特迪瓦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将继续与贝迪埃总统为首的科特迪瓦政府共同努力,把中科关系推向新水平。
江泽民赞扬了科政府和人民在维护民族团结、振兴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衷心祝愿科特迪瓦人民在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江泽民还向客人介绍了我国国内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情况,并请埃西外长转达他对贝迪埃总统的问候。
埃西外长感谢江泽民主席的接见。他转达了贝迪埃总统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并转交了贝迪埃总统致江泽民主席的一封信。
埃西外长说,科中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科重视这一关系并真诚希望这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埃西外长对中国在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委员长会见澳大利亚总督
本报北京4月19日讯记者张仓吉报道:乔石委员长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督比尔·海登时表示,中方愿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澳方发展更加深入和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乔石委员长首先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海登总督来访表示欢迎,对总督多年来为发展中澳关系所作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希望他此次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乔石说,中澳自建交以来,两国不仅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这种互利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他说,近年来全国人大和澳议会之间的友好往来发展迅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双方省、州立法机构之间的交往频繁。本月初,我们接待了澳参院外交、贸易、防务委员会代表团,田纪云副委员长很快将抵达澳大利亚访问。这些互访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会见中,乔石委员长向客人介绍了全国人大的工作及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
海登总督说,他对有机会会见乔石委员长感到荣幸,对在访华中受到的热情款待及中方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谢。
海登说,他对澳中经济合作中所获得的进展表示高兴,认为这种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仅对两国有利,而且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利。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代总理会见澳大利亚总督
双方就促进经济合作等问题交换看法
本报北京4月19日讯记者张仓吉报道:国务院代总理朱镕基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正在此间进行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督比尔·海登,宾主就进一步促进中澳经济合作关系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朱镕基代总理对海登总督的来访表示欢迎,并愉快地回忆了他1992年2月访问澳大利亚时的情景。他说,自那次访问以来,不仅中澳经济技术合作有了很好的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的政治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
朱镕基说,中澳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澳大利亚盛产铁矿和羊毛,这两种产品是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大宗商品,中国希望在其深加工方面进行合作。他认为,只要澳大利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并提供先进技术,中澳在这方面的合作将有广阔的前景。朱镕基强调,澳大利亚是中国在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两国在澳合办的企业是成功的。中方希望今后不仅要加强两国政府间的合作,而且要很好地引导和促进双方企业之间的合作。
海登总督对有机会再次访华及会见朱镕基代总理感到高兴。他说,他对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海登总督表示,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他对两国在铁矿和羊毛方面的贸易合作感到满意,并赞同中方关于两国各自发挥优势,在产品的深加工方面进行合作的意见。
宾主还相互介绍了各自国内的经济情况。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建菜园去!”
宋斌刘杰
4月1日。阳光明媚。一辆中巴穿行在黄灿灿的油菜花中。车上坐着合肥市财口、农口、城建口有关局办的10多位负责人。市长钟咏三不无幽默地说:“今天可不是去春游,我们是建菜园去!”
大家笑了笑。市政府副秘书长万安永告诉记者:“这几年城市建设,挤掉了不少菜地,原有菜地3万亩,去年下降到1.5万亩。市领导好不揪心!年初以来,派出了大批人马下去开发新的蔬菜基地。”
车东行20多公里,到了肥东县长乐乡旭光村,只见一个个塑料大棚在春日下闪光耀眼,阵阵蔬菜的清香扑鼻而来。支书王贤忠介绍说:“村里人种菜可带劲啦,1800多口人,就种了1400多亩菜,还建了600多亩大棚,去年人均收入1300多元,比前年增收400多元,要不是种菜咋能富这么快呢?”他指指周围又说:“你们看,大伙儿都在忙着整地育苗再开新菜地,还要建个大批发市场,再把公路修好,电话通上,建设现代化的蔬菜基地。”
“对!”钟咏三大声地接口道,“大家好好看一看,旭光村农民想致富爱种菜,抓好菜篮子需要这股劲啊!各局办要出策献力,好好帮助规划建设,早日建成高标准的大菜园子。”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同卡里莫夫总统会谈
指出中乌关系发展具有广泛基础
本报塔什干4月19日电记者许宏治报道: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今天上午在友谊宫举行了单独和大组会谈。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地区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会谈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卡里莫夫总统高度评价了乌中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他说,“从今天早上向纳沃伊塑像献花篮,乌兹别克斯坦普通老百姓对您自发的热烈欢迎,可以看出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乌中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他说,乌兹别克斯坦所处的中亚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扩大两国的商业交往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在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两国还应加强和扩大文化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关系。
卡里莫夫表示相信,李鹏总理的这次访问将有力地推动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李鹏总理说,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新独立的年轻国家。你们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有2000多万勤劳的人民、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一定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克服困难,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通过这次访问,我对此深信不疑。
他说,中乌两国是近邻,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两年前,总统阁下对中国开拓性的访问揭开了中乌关系史的新篇章。我们高度评价卡里莫夫总统对两国关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李总理指出,中乌两国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中乌关系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基础。中国愿意和乌兹别克斯坦经常就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进行磋商,加深理解,增加信任。
在谈到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时,李鹏总理说,中国在乌开办了一些成功的合资企业、合作项目。这仅仅是起步。为了推动企业界的更广泛的合作,我们欢迎乌企业家到中国进行访问和考察。这次随我出访的有中国五大企业的负责人。他们同乌企业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洽谈,达成了一些协议和意向性的合作文件。两国企业界的态度都是积极的。我们两国政府应为双方企业界的合作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李鹏总理代表江泽民主席邀请卡里莫夫总统今年下半年再次访问中国。卡里莫夫总统对此表示感谢。
会谈前,李鹏总理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陪同下,向乌伟大的文化先辈纳沃伊塑像敬献了花篮。会谈后,中乌双方签署了4个文件。
(附图片)
李鹏总理和卡里莫夫总统会谈后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天津春季商品交易会开幕
本报天津四月十八日电记者陈杰报道:天津春季全国商品交易会今天开幕。它由国内贸易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举办。有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直接组团参展,六百三十八个展位和一百四十八个零售交易摊位全部爆满。本届交易会汇集商品四万余种,部分境外企业也参加了交易会。约有三万人次参加了第一天的交易活动。


第1版(要闻)
专栏:

  青岛港矿石专用码头投产
本报讯记者宋学春报道:青岛港前湾十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工艺配套工程,十六日正式投产。这一工程在具备了水转陆装卸工艺流程的同时,还具备了水转水装卸工艺流程,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它的投产,使全港总通过能力由去年年底的六千八百万吨增加到七千三百多万吨,从而跨入了国际矿石运输中转港口的行列。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西客站地铁车站封顶
本报讯由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北京西客站地铁车站预埋工程,经该公司二千五百多名职工十五个月的日夜奋战,四月十八日胜利封顶。至此,地铁车站工程转入站内装修。地铁开通后,它将起着承上(由地铁站厅进到火车站厅乘火车)启下(从火车站厅步入地铁站厅乘地铁)输送旅客的作用。(李祥忠)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越边境北仑河大桥通车
本报讯记者郑盛丰报道:中越边境上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大桥——广西东兴北仑河大桥,十七日在广西东兴口岸开通。北仑河大桥连接着中国广西防城港市的东兴城镇和越南广宁省海宁县的芒街镇,一九九三年初,两国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双方边民的意愿,携手按原貌重建。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在乌兹别克斯坦议会大厦发表演讲
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进入新纪元
中国发展同中亚国家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坚持睦邻友好,和平相处;开展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独立主权,促进地区稳定。
(演讲全文见第六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