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就朝核检发表主席声明
我代表强调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及和平稳定双重目标
朝鲜:通过对话解决核问题韩国:支持安理会主席声明
本报联合国3月31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安理会经过多次磋商之后,今天发表一项主席声明,呼吁朝鲜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完成双方在今年2月15日议定的视察活动。
声明对去年6月11日朝鲜美国联合声明和两国随后在日内瓦达成的谅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安理会要求朝鲜和韩国重新开始讨论,以执行《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联合宣言》,呼吁同朝鲜进行对话的会员国按照今年2月25日达成的协议继续这种对话。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陈健大使今天在安理会的磋商会上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他说,在朝鲜核问题上,我们始终把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和发展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双重目标。国际社会的一切行动都应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实践证明,四方三边对话和谈判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根本出路。相反,任何威胁或施压只能激化矛盾,起破坏作用。
陈健指出,前一时期,经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朝鲜核问题上出现了许多积极因素。最近,围绕朝核检查问题出现了一些困难。但这只是前进中的困难。只要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耐心,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目前的关键是创造一个好的宽松环境,推动各方尽快恢复四方三边外交谈判。
本报平壤3月31日电记者周必忠报道:朝鲜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表示,朝鲜的一贯立场是通过对话解决核问题。如果美国取消在国际上对朝鲜施加压力的活动,重新奠定朝美会谈的基础,朝鲜将不反对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这位发言人是在回答朝中社记者提问时作以上表示的。他说,朝鲜已经按照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协议,接受了旨在保障核安全连续性的检查。
这位发言人说,朝鲜已经按照朝美纽约协议书诚实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是美国实际上却没有采取行动。没有任何理由在联合国安理会继续讨论朝鲜的核问题。
发言人认为,为了打开解决核问题的僵局,美国应该首先采取措施,消除对朝鲜的核威胁,放弃敌视朝鲜的政策,履行同朝鲜达成的协议事项。
这位发言人表示,企图通过施加压力解决核问题,只能使事态复杂化。
本报汉城4月1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外务部发言人今天就3月31日联合国通过关于朝鲜核问题安理会主席声明一事发表声明说,韩国认为这是一项切实的措施,韩国今后将继续为早日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而做出一切努力。
发言人在声明中说,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反映了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的责任和国际社会对朝鲜核问题的深切关注。


第6版(国际)
专栏:

  间谍战又起风波英俄互逐外交官
新华社伦敦4月1日电(记者李文诰)英国外交部今天证实,英国已经命令俄罗斯驻英国大使馆的一名高级外交官离开英国,以作为对俄国上月驱逐一名在莫斯科的英国外交官的报复。
外交部在一项声明中对俄国上月驱逐英国外交官的行动表示遗憾,称这一行动有悖于两国正在努力建立的双边关系。
声明说,英俄两国对所驱逐的外交官都没有像通常那样宣布他们为“不受欢迎的人”。英国外交部说,它希望此事就此了结。
据此间新闻媒介报道,英俄两国互相驱逐对方外交官的行动是由间谍战引发的。
3月1日,俄罗斯宣布它于1月15日逮捕为英国充当间谍的一个叫瓦季姆·辛索夫的国防工业官员。这名官员昨天在俄国电视台上承认,他曾向英国提供了俄国向中东国家出售武器的情报,并供出了他进行间谍活动的细节。俄国电视台说,辛索夫为英国情报机关工作了一年,得到9000英镑的报偿。
俄在结束对辛索夫的审讯之后,于3月份下令驱逐英国驻俄大使馆的一名被称作“约翰·斯卡利特”的外交官,指责他的“行为违反了作为尊贵客人的准则”。据称,这位外交官是英国秘密情报机构设在莫斯科的情报站站长。
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今天发表评论说,英俄两国互相驱逐外交官的行动表明两国情报机构的合作已经破裂。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国向欧洲联盟妥协 梅杰地位受到挑战
本报伦敦4月1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英国首相梅杰3月29日在英国下院发表英国将接受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酝酿的投票体制改革的声明之后,遭到英保守党欧洲怀疑派的严重诘问。
该派议员认为,英国政府已向“欧洲联邦主义”投降,有的议员在议会上发言要求梅杰“靠边站”,要求梅杰在丧失保守党信任、缺少权威的情况下,把首相职位让给更有能力的领导人。据报道,这是30年来,议会中首次出现保守党议员让保守党首相下台的政治混乱局面。梅杰表示向欧洲妥协后,英国政界一时议论纷纷,认为梅杰不是离职与否的问题,而只是何时离职的问题。此间权威人士认为,今年秋天梅杰地位必将受到严重挑战。


第6版(国际)
专栏:

  人民币市场汇价
(1994年4月1日)
单位:人民币元
外币名称  中间价
(单位:100)
美元   869.87
英镑  1286.97
德国马克 519.37
瑞士法郎 613.23
法国法郎 151.97
瑞典克朗 110.75
新加坡元 554.69
澳元   610.00
港元   112.59
澳门元  109.31
(单位:100000)
日元  8458.89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以和谈柳暗花明
本报记者刘水明
联合国安理会谴责希布伦屠杀事件的904号决议通过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经过突尼斯和开罗3轮紧张会谈,昨天签署了关于希布伦安全安排的协议。至此,阻碍巴以恢复关于实施原则声明会谈的最后一道坚冰终于被打破。安理会904号决议和这项协议的签署,使巴以双方代表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根据希布伦安全安排协议,由挪威、意大利、丹麦3国派出的160名临时观察员(其中挪威90名、意大利和丹麦各35名),即将负责帮助稳定秩序、恢复正常生活,携带用于自卫的轻型武器,前往希布伦市,为该市的经济发展营造“安全氛围”。这是自1948年以来国际观察员首次进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这一突破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无启迪意义。
国际观察员将身着统一制服,乘坐有特殊标志的车辆。他们独立工作,费用由支持加沙和杰里科自治的援助国提供。除紧急情况外,其行动不受任何限制,但不得充任军警角色。希布伦市的安全仍由以色列控制。引人注意的是,希布伦安全安排协议没有关于部署巴勒斯坦警察的内容。其间经纬,说法各异。据报道,巴解最早提出要向希布伦派驻500名警察,以方则只同意派60名,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取折衷方案为100名,条件是巴警必须乘坐以军车辆,同以军一起巡逻,服从以军指挥。巴解认为,这一方式难以为巴勒斯坦方面接受,并觉得这样部署徒具虚名,巴警既不能阻止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相反还要承担重大政治责任,索性以增加国际观察员人数取而代之。国际观察员人数由此从原来的60人,增加到现在的160人。
巴以达成希布伦安全安排协议后,随即磋商恢复实施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原则声明和以色列撤军安排的会谈日程。据悉双方同意立即恢复会谈,按照原则声明规定的期限,以色列缩短撤军时间。从下星期开始,巴警察先遣队将陆续进驻加沙和杰里科地区,为民事权力移交作准备。此外,为建立相互信任,以色列还同意35名被驱逐的“法塔赫”成员返回家园。这些决定对于缓和被占领土紧张局势,争取和平协议早日成为现实是有利的。
巴以商定下周在开罗恢复实施原则声明的全面会谈。据估计,如果不出意外,阿拉法特和拉宾将于4月12日在开罗正式签署最后文件。目前,以色列军在杰里科附近加紧修建过境通道和相关设施,驻加沙以军也已作好在接到命令后72小时内撤离的准备。但是,双方各自阵营中的反和势力的影响依然不可低估。昨天,希布伦市郊外成千犹太移民游行反对安全安排协议,就是一种警示。
回首希布伦事件后和平进程的曲折轨迹,人们发现,巴以双方以大局为重,理智地克服了这一不幸事件造成的困难,终于渡过了自签署原则声明以来最危急的阶段。和平的前程仍会荆棘载途,只有勇敢者能面对各种严峻考验。
               (本报开罗4月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朱佩外长在法总理访华前指出
法中应加强政治对话经济合作
本报巴黎3月31日电记者郑园园报道:今天出版的《费加罗报》刊登了该报对法国外长朱佩的专访,朱佩认为,4月上旬法国总理对中国的访问将首先具有政治意义。
朱佩说,巴拉迪尔对中国的访问首先是一次政治性的访问,是在庆祝法中建交30周年的范围之内的。他说,去年新政府组成时就把重新恢复法中友好关系作为目标,我们两国终于在今年1月决定使我们的关系“升温”。总理访华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体现,所以这次访问首先具有政治意义。法国外长还认为,法中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又都是核大国,所以,两国之间的政治对话是有益的。朱佩接着说,“中国在亚洲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朱佩认为,法国总理访华的第二个目的是经济领域方面的,法国希望在电讯、运输、航空、城市建设、能源等方面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他还谈到,中国已向市场经济转轨,“所以,我们应采取新的方法以适应中国的新形势,我们也应鼓励企业同中国进行直接的对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发表贸易评估报告认为中国已履行协议规定义务
美中商会和波音公司表示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新华社华盛顿三月三十一日电克林顿政府今天发表的国家贸易评估报告指出,去年中国采取了“重要步骤”履行了前年中美签署的贸易协议中规定的“绝大部分义务”,在增加进口审批程序透明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份报告说,中国简化了工业品进口审批程序,取消了对很多工业品、特别是机械和电子部门产品的进口限制,对进口受配额和数量限制的产品的审批程序现在也比过去大大简化了,并更有透明度了。
由美国贸易代表汇编的这份年度贸易评估报告认为一九九二年中美商定的有关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纺织品贸易等的执行是成功的。
据美国贸易代表介绍,一九九三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十三亿美元,达八十八亿美元。
本报华盛顿三月三十一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美国美中商务委员会新任主席罗伯特·卡普今天在这里指出,美国不应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卡普是在美国外事协会主办的“制裁与贸易控制”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
卡普首先指出,美国应该继续延长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他要求取消每年一度为最惠国待遇问题而进行的辩论,希望今年能一次性解决问题,长期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他表示,他和贸易界人士将继续努力,说服国会和政府这样做。他说,美国有自己的人权价值观,但不应以此用命令的方式来要求中国如何如何,以达到美国的条件和标准。美国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中国也可以对美国提出希望,因为美国国内也存在许多问题。
波音飞机公司的代表简·西卡拉也在会上发言,她用波音公司和美国飞机制造业多年来通过与中国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为美国带来的好处,说明继续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她说,波音公司与中国二十多年的合作是卓有成效的。美国向中国出售飞机为国内解决了大量就业。中国今后的市场潜力仍然很大,但美国飞机公司面临着其他国家的竞争,如果取消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美国的损失是可以想见的。因此“我们完全支持继续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
卡普和西卡拉的观点受到大多数与会者的赞同和支持,许多人对他们的发言报以热烈掌声。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黑和平进程的未知数
本报记者胡锡进
自2月中旬萨拉热窝危机以来,波黑和平进程有了新的进展。波黑乃至前南斯拉夫和平进程又开始启动。
波黑和平进程的主要进展表现在:克、穆两族及克罗地亚正式签署了“联邦+邦联”协议;萨拉热窝地区的塞、穆族停火已维持两个月,该市塞、穆族控制区之间及向外开通了“蓝色通道”;图兹拉机场首次开通,陆路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亦比过去顺畅;在俄罗斯斡旋下,克罗地亚同境内“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当局日前达成全面停火协议。
然而,波黑和平进程仍然充满未知数,其中最迫切的问题是:克、穆两族在美国推动下达成协议后,塞族怎么办?塞族是波黑冲突3方中实力最强的一方,没有塞族参加,波黑和平无从谈起;若没有塞族同意,克—穆族新联邦部分条款难以落实,因为划归新联邦的一些土地尚处在塞族的控制下,而波黑塞族目前仍然拒绝参加克—穆联邦,并将国际社会取消对南斯拉夫制裁作为参加与克、穆族直接谈判的条件。
更艰难的是领土划分问题。波黑日内瓦谈判几次都是在这里翻了船。本月以来,波黑3方纷纷在领土问题上放风,塞族表示准备从塞控区中让出波黑全境16%的土地,最终拥有波黑56—57%的土地(目前实际控制72%);而穆族则表示,新联邦应得到波黑60%的土地,双方要求相距甚远。美国表示支持原欧共体和平计划的领土分配,即塞族得49%,克、穆族共得51%。这一比例曾为塞、克两族所同意,但在新的条件下,各方会不会在领土的数量及质量问题上作新的讨价还价呢?
克拉伊纳问题也与波黑问题密切相关。克、塞双方日前达成的停火协议只是双方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下一步将讨论经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但最终都无法绕开真正的难点:克拉伊纳的地位问题。克罗地亚表示给克拉伊纳文化、司法权等方面的自治权,克拉伊纳则表示决不放弃“独立和主权”。
萨拉热窝危机以来,波黑和平进程的主导权看来已从欧共体转到美俄手中。欧共体虽然表示支持克—穆华盛顿协议,但它调解波黑危机已经两年,并向波黑派出大批维和部队,如今美国前来“摘桃子”,它当然不高兴。而在美俄方面,能否在波黑问题上进一步合作,则是波黑局势的又一个未知数。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1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理会延长驻前南联保部队任期
本报联合国3月31日电记者何洪泽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今天决定将驻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保护部队的任期再延长至今年9月30日,同时向其增派3500名人员。这个决定是在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908号决议中作出的。
安理会还批准了联保部队为人道主义目的重新开放图兹拉机场的计划,并同意将对联保部队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扩大到克罗地亚境内。此外,决议还授权联保部队确保萨拉热窝及其周围地区的停火和行动自由。
安理会是于1992年2月决定向前南地区派驻保护部队的。现该部队包括军事观察员和警察共31335人,分别部署在波黑、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共和国。两年来,联保部队有79人在执行任务中丧生,845人受伤,费用超过16亿美元。


第6版(国际)
专栏:

  本报快讯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日开始对莫斯科进行5天访问。据报道,加利将与俄罗斯官员讨论联合国的作用以及俄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问题。
△日本两名极右分子1日持枪闯入东京的朝日新闻报社办公室,将10名雇员扣为人质。当局立即出动警察包围了朝日新闻报社。经过谈判,这两名极右分子6个小时后释放了所有人质,并向警方投降。
△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1日重申,俄将按计划在本月与北约签署“和平伙伴关系”文件。切尔诺梅尔金总理同日还说,俄考虑今年申请加入欧洲联盟。


第6版(国际)
专栏:

3月31日,全副武装的南非国防军士兵驾驶装甲车在德班附近的夸祖鲁居民区巡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当天宣布,祖鲁人控制下的纳塔尔省进入紧急状态。
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