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代表委员 报到第一天

心事与心愿
——几位政协委员报到之际话改革
本报记者李仲春袁建达曹焕荣
“两会”一年一度,今又逢其时。政协委员此刻在想什么?乘他们报到之机,记者与几位委员作了交谈。
张巨声委员并没因他领导的美菱集团蒸蒸日上而沾沾自喜,来京前组织一批人从企业的角度,对进一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他说,就地理区位、技术工艺来看,合肥并没有特别的优势,美菱电冰箱能在这块土地上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内部、外部的配套改革。我所认识的许多厂长、经理对改革的热情多年不衰,他们希望这次会议能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的认识,这是企业的生路所在。
刘永好委员是一位私营企业家,对深化改革的关切程度与张巨声相同。他说,去年开完“两会”回到成都,四川省私营企业家联谊会的成员纷纷向他打听上面的政策会不会变。时隔一年,大家关注的热点已集中到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上。刚从香港办完商务到京的海南腾龙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冼笃信委员在一旁接着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后,就为我们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长期发展”的环境。为使改革的措施更完整、更完善,我打算在会上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王珏,这位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一谈话就离不开市场经济。他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个目标,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这个过程不能太长,否则就会贻误时机、陷入被动。我们经济界的政协委员要在这次会上群策群力,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来自哈尔滨的张宏伟委员说,今年是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年,所以例会也显得特别重要。他刚安顿下来,就打开报纸看了起来,表示完全拥护李瑞环同志阐述的这次政协会议的指导方针。
罗新书委员,这位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园艺学教授,心系农民,每年有200天左右的时间在农村。近几年,他的足迹已遍及鲁西北及沂蒙山老区。他向记者坦露心事:这次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要把在农民炕头拉的“呱”好好拉拉。现在,农村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经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农村经济机制。
说东道西,各谈心事。张西洛委员是《人民政协报》的创始人之一。他用“好戏连台”来形容改革开放的好形势。他归纳了一句话:改革是关键,稳定是基础,而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让“徐洪刚热”持续下去
邵雅莉
新春伊始,徐洪刚的英雄事迹伴随着春风传诵开来,引起强烈反响,神州大地涌起一阵“徐洪刚热”。一个普通的战士,做了一件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有正义感的人碰到这样的事,都会这么做的”事,能在全国引起这么大的震撼,特别是在“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中引起共鸣,受到同龄人的崇敬和爱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徐洪刚的事迹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应答了人民对正义的呼唤。
毫无疑问,我们的干部群众绝大多数是好的,我们的社会风气总体上也是好的,但生活中有个奇怪的现象:好人怕坏人。按说,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岂有多数人怕少数人之理!可是,理论上讲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一回事。传媒已经不止一次披露过这样的事例:坏人逞凶,有人围观而无人制止。大多数好人应该反省一下:面对坏人坏事,自己是不是尽了一个公民的责任?现在,确有一些人奉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信条,事不关己,哪怕是山崩地裂,也无动于衷。雷锋在一些人的眼里,成了被嘲笑的对象。革命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美德受到“铜臭”的冲击和污染。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的“徐洪刚热”是难得的好势头。广大群众都希望这种好势头持续下去,传之久远。为此,我认为,对徐洪刚的英雄事迹、对全力抢救他年轻生命的英雄群体,对这一事件闪耀着的时代精神,要大讲特讲,做到家喻户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六十年代我们宣传的雷锋精神,一直讲到现在,影响了几代人。前些年,我们不是没有好的典型,而是宣传得不够,真正在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有影响的典型不多。相反,什么这“星”那“星”,什么“大腕”,有的并不高明,倒是靠宣传受益匪浅,大大增加了他们向人们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是一个教训。现在我们应该反思,放声为英雄讴歌,大力让英雄出名。
对那些为弘扬正气做出贡献的人,除了授予荣誉称号,还应重奖。我们重奖企业家、重奖科技人员,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重奖实际上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提倡。要使英雄们不至于受伤后无钱治病,不至于为生活牵肠挂肚,不至于有后顾之忧。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见贤思齐”,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见义勇为。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契克)我们的社会是不乏英雄的。我们的传媒,应该多发现一些英雄,多宣传一些英雄,在全国上下造成一种学英雄、见行动的浓厚氛围。多一个徐洪刚,我们的社会就多一分正气,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大业就多一分希望。


第4版(要闻)
专栏:

  为了开好这次会
本报记者白剑峰
3月6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报到第一天。
记者一大早就来到京西宾馆。上午10点左右,人大代表、山西省政法委书记张邦应带着两个旅行箱步入大厅,他是山西代表团的第一位报到者。
张邦应是参加了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又接着参加“两会”的。记者迎上去:“呵,行李带得还真不少。”他回答:“这只箱里装的是文件和材料,为了开好这次会,文件精神要吃透。”他告诉记者,去年山西代表关于贫困山区发展问题的议案,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亲赴吕梁山区访贫问苦,给山西人民很大的鼓舞和支持。代表们反映多年的吃水难问题也得到了初步解决,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已经上马。人大代表的意见很管用。
中午12点多,新疆代表团抵达宾馆。下午3点,记者走进人大代表、喀什地委书记张秀明的房间,他正在翻阅报纸。他对记者说:“开会期间,我想和大家好好讨论一下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问题。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稳定是第一位的。只有社会稳定,才能保证发展;只有深化改革,不断发展,才能促进稳定。这是辩证统一的。”


第4版(要闻)
专栏:花絮

  电话建议译名著
满厅杜鹃添春色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妇联组委员、中共中央编译局前副局长容子青报到后一回到房间,电话就响了起来,是中央编译局一位德语专家打来的,她希望容老向会议提个建议,组织力量抓紧翻译出版德国著名妇女运动领袖蓓蓓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
这本书1929年曾由夏衍根据日译本翻译出版,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这位德语专家建议今年根据德文原著重新翻译出版,献给明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
容老告诉记者,政协委员在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去年她关于反腐败的一段话被报纸摘要发表后,四川一位群众不久就写信向她反映情况。
▲接待全国政协委员的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为了营造一个生动的会议气氛,特意从花店购进十几盒小树般高的杜鹃花摆在大厅里,绽开的杜鹃姹紫嫣红,绚丽多姿,人们走进大厅,顿时精神一振。
一位委员风趣地说,有这样好的环境,议政效率肯定会提高。
(杨武军)


第4版(要闻)
专栏:

  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将军率官兵参加“学雷锋奉献日”活动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曹国强)今天,总参、总政、总后及驻京各大单位的10多名将军率领数千名官兵,走出军营开展“学雷锋奉献日”活动。
初春的京都乍暖还寒。
清早,官兵们就冒着春寒来到北京西客站、西北三环路改造工地、北京站和天安门广场,拉开了今年全军第一个“学雷锋奉献日”活动的序幕。
在北京西客站建设工地,三总部及驻京各大单位与北京市、铁道部、团中央的领导同志一起挥锹铲土,回填地铁基坑。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曹刚川、总政治部副主任杜铁环、总后勤部副部长周友良与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袁纯清边劳动边交谈。曹刚川说:今天的“学雷锋奉献日”活动是解放军官兵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精神文明建设应走在社会前列的指示,在全军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际行动。全军官兵要进一步行动起来,积极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把学雷锋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在西北三环路改造工地,二炮、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的1000多名官兵与城建工人们一起劳动。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直属分队、北京军区空军的200多名干部战士在北京火车站扶老携幼、维持秩序、帮助过往旅客提拿行李,开展医疗咨询。
在京参加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代表座谈会的19名同志也加入了今天“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活动的行列。


第4版(要闻)
专栏:

  团中央等决定实施“一助一”计划
青年志愿者将走进千家万户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近日做出决定,以“全国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奉献日”活动为开端,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
“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的内容是由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一名青年志愿者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提供其所需要的经常性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生活服务、家教服务、科技服务、科研成果整理、助耕助收等。参加“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到五年。“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的主题是:“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让青年志愿者走进千家万户,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的服务对象是有特殊贡献的老知识分子、老干部、老英模、见义勇为英雄和有特殊困难的烈军属、伤残人、五保户及其他特困户等社会成员。


第4版(要闻)
专栏:

  团中央等向代表委员赠送《中华儿女》
本报北京3月6日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向“两会”代表、委员赠送由他们主办的《中华儿女》杂志。这份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杂志是一本记述领袖人物和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卓越人物的真实生活、思想历程和成功奥秘的大型纪实性综合性刊物。程思远、吴阶平等参加了赠送仪式。(世贵)


第4版(要闻)
专栏:

  获聘香港区事顾问表示
将为平稳过渡尽心尽力
据新华社香港3月5日电多位受聘的香港区事顾问今天纷纷发表谈话表示,中方聘任香港区事顾问,显示香港基层民众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利于香港的平稳过渡。作为区事顾问,一定克尽所能,就香港后过渡期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地区事务和民生问题等积极反映意见。
立法局议员曹绍伟、中西区议员叶国谦等表示,区事顾问的设立是很好的渠道之一。在中英会谈破裂的情况下,区事顾问更可以成为听取香港市民的意见的有效途径,因此,设立区事顾问有利于平稳过渡。
顾问们都对有机会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尽心尽力感到高兴。


第4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第一个“双休日”
本报记者莫新元朱剑红王清宪王彦田
3月5日、6日,新工时制实施后第一个“双休日”。
这是我国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40多年后,第一次全国性缩短工作日。人们如何度过这一天、看待这一天,它又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带着许多问号,记者走向了街头、商店、公园、居民家庭……
忙与闲的变奏
隔一周过一个双休日,等于一年多了26个过元旦的假期。在公共汽车上,大街上,朋友的聚会上,人们都在谈论这一话题。
“以后休息日多了,我可以多陪退休在家的妈妈出去散散心。”在健康报工作的小赵高兴地说。
星期六上午,团结湖公园游玩的人明显多起来,门口售票员算了一下:“比平时星期六多了一半。”在圆明园,一位机关干部陪着从农村来的老父亲在遗址前拍照,“来北京十多年了,还是头一次到圆明园呢。早就想来,可是太远了。现在不怕远了,明天还能休息一天。”
这一天,对开往南郊的小公共汽车司机来说,时间表仿佛乱了套,他们最初还弄不明白,怎么客流不往外走,反而往城里流?
“面的”司机高兴地说:公车少了,跑得畅快了。开夏利出租车的司机则抱怨:坐他们车上班的人少了。
朝阳区水碓子一栋居民楼的一个10家合用的公用厨房,星期六做午饭时到了个全。既没有请客的,也没有访客的,也不见大家的饭菜有什么改善。他们还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这是个公休日,过得平平淡淡。
尚待填补的消费空间
增加休息时间,实际上是增加了消费的机会。麦当劳快餐店手疾眼快,打出了这样的招牌:“多一天休息,多一天欢乐,就在麦当劳。”公司公关部张小姐说:“我们预测实施新工时制后,销售量肯定会增大,在人员安排上已经作了相应的调整。”
星期六的贵友商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消费者之友柜台值班的郭崇仁老师傅说:“多一个休息日就是不一样!今天这儿人比平时星期天还多。”
但是,相当多的商店还没有反应过来,并没有把这样一个公休的星期六当作新的热销日。
北京的一些大商场大都和往日一样的场面,并没有为新工时采取什么特别行动。
也有休不了的
有不少人还没有享受到“双休日”。
北京火车站两旁个体饭馆前,记者问两个在饭馆打工的姑娘:“外地来的吧?”“是。”“一个月放几天假啊?”“没几天。让休才休。”说完跑回屋去了。这一类劳动者的公休权利如何落实还是个问题。
在长安街南池子口,北京地铁地基工程公司和北京市政工程公司的50多名人员,仍在忙碌着。为了这儿的地下过街工程和地下水管道按承包期完工,公司的机关干部休息日大部分到了施工现场加班。“您知道国家规定多休息了吗?”“知道。报上登了,公司也传达了,只是我们工期紧,不赶不行。”现场的副经理吴胜田这样回答。
从前门开往北太平庄的22路公共汽车,是北京的干线公交车之一。车队书记王云霞感叹:总公司、公司都已安排了多休的时间,每五天休息一天,每月可休6天,和44小时工作制接轨。但我们目前司乘人员紧张,倒休有困难。特别是休息日,大家上街的多了,我们反而更忙。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我们的认识是:把工作中浪费的时间节余出来用于休息。
新工时制刚刚开始实行,它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各方面将发生怎样的影响?行业不同,人们的工作千差万别,如何让大家都能更好地度过新的休息日,如果制订实施细则,如何监督实行,都还是个值得人们研究的新问题。


第4版(要闻)
专栏:

  国际广播电台举办“中国西藏知识竞赛”
本报讯记者吴绮敏报道:为了让世界各国的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西藏自治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于今年3月初至8月上旬,通过全台43种语言广播,在全球听众中举行“西冷奖·中国西藏知识竞赛”活动。
这次活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热情支持。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出席了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并发言指出“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他希望新闻界对西藏的发展和变化做更多的报道,欢迎中外朋友到西藏参观访问。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新闻摄影比赛

图为已故班禅大师的母亲、七十八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委员索朗卓玛(中)抵京时受到热情接待。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新闻摄影比赛

图为来自新疆的全国政协委员热比娅·卡德尔(右)抵京后激动不已。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4版(要闻)
专栏:两会新闻摄影比赛

图为来自广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到两会工作人员的热情迎接。
本报记者王忠家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3月6日,天安门广场上,北京长城太阳能成套设备厂的经营厂长耿仲强和儿子一起放风筝。他说,平时工作很忙,星期日很少带孩子玩。实行了新工时制,休息时间多了,和家人一起休息的时间也多了。瞧,他们多开心!本报记者徐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