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发展
薄一波
(1994年3月3日)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决不能盲目攀比发展速度。做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必须贯彻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改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过去的一年,在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改革进入了总体推进的阶段,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是好的。入夏以来,针对经济快速发展中一度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工作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许多宏观调控的措施也还是治标,并未治本。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或无限制地扩张,市场物价涨幅过大,货币投放过多,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缓解,整个宏观环境仍然偏紧。这种情况,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是难于避免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化的推进程度必须和宏观调控的能力相适应。如果宏观调控搞得好一些,问题就会少一些,解决起来,难度也就小一些。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建设规模一定要同国力相适应,而且要留有余地,不能靠货币超量发行来“适应”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我们一定要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长时间精心研制的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去,决不能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行其是,不听招呼,各搞各的。要顾全大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我要讲的一个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根据实践经验,今年2月2日,我在“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座谈会上以“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必须有机结合”为题,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引述了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的几段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我认为,这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准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思想,切实做到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应当指出,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贯彻小平同志的这一指导思想,并不是完全自觉的。鉴于发展速度已经不低了,大家的积极性又很高,所以,我想侧重讲讲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经济效益上来的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片面地追求产值产量,不讲质量、品种;只管自己能够生产什么,不考虑产品销路和市场需求;只着眼于扩大生产规模,不讲求优化经济结构;只顾争投资、铺摊子、上项目,不顾国力、财务、物力能否承受。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多年来产品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有些企业、有些地方几乎成了一种顽症,给我们事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
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说是到了彻底醒悟的时候了。中央讲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可以不按经济发展规律办事,盲目追求高速度。记得1985年在讨论“七五”计划时,小平同志曾讲过:“百分之七的速度并不低。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并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中央把“八五”计划发展速度订为8%到9%,我认为是既积极又稳妥的。我们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样的发展速度,才是扎扎实实的,没有水分的;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超过国力许可的限度,势必有一天要被迫进行调整,最终将会丧失发展的机遇,延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决不能盲目攀比发展速度。要根据不同企业、地区的具体情况,把速度与效益、与质量、与市场结合起来,力争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可能达到的快速发展。
做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必须贯彻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改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结构失衡,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的症结所在。从工业发展来说,要下大力气解决基础工业特别是能源、交通滞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内部长线过长、短线过短,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过低的状况,力争经济结构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使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立在不断优化结构的基础上。
做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实现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关键要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要认真做好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们要在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的同时,实施技术创新战略,逐步做到从引进技术为主过渡到自主开发为主,尽力缩短同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差距。
做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结合,必须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工厂物化劳动的成果(产品),最终都要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商品是没有国界的。谁生产出来的商品质量好、价格低,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很多东西可以出口。”“要打开出口销路,关键是提高质量。质量不高,就没有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不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没有严格的科学管理是不行的;不眼睛向内,厉行节约,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也是不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出效益。
总之,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之路,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2版(经济)
专栏:

  心“静”自然“凉”
——评述目前建筑钢材价格反常(下)
本报记者江世杰
既然目前钢材市场价格大涨并非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在起作用,那就必然还有更深层或更隐秘的原因。记者与急于“拿”到钢材的各类“买主”交谈,发现导致他们盲目抢购主要是“涨价预期心理”,以及对“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晴雨表”这一说法的迷信。
所谓“涨价预期心理”,说白了,就是总耽心商品要涨价。这种心理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同时对社会生活中的市场买卖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买者(消费者)会盲目抢购,卖者(生产经营者)会盲目惜售。而抢购和惜售从两方面反作用于市场,于是人为地造成市场供求关系的紧张,使得价格不正常上扬。
此次钢材“涨价预期心理”的产生,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有的报纸有意无意地搞了些不负责任的钢材供需情况预测,断定今年钢材供应缺口仍然不小。实际情况如我在《谨防“盲目性”》中所谈,明显的缺口是不存在的。这属于不确切信息的误导。
二是认为今年元旦以后,“由于钢材生产原征14%的增值税,现改为17%,每吨钢材多征100元”。实际是按征税规定作了上道环节的纳税扣除后,每吨钢材的实际纳税率已降至8.7%左右,尽管减下来的税额已转嫁到资源税中,但钢材无论如何不存在每吨多征100元税的问题。这属于“三人成虎”式的误解。
三是认为今年经济还要超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不会比去年的13.4%低,“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将以新的表现形式重新掀起,建筑钢材由走俏到短缺是必然的。他们不是没有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过热的决心和措施,而是抱着经验主义的“皇历”和逆反的心理,认定中央定的基本建设规模和信贷规模“盘子”肯定是要被突破的。这显然是一种主观色彩极浓的误断。
由于“涨价预期心理”的作用,许多人对“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晴雨表”这一说法深信不疑,甚至认为期货价格的走势就是现货价格的走势。这种看法至少是有片面性的。
不错,成熟的、规范的期货市场确实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像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成交价格,对世界各地的有色金属现货价格就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然而,这种权威性的产生,至少要有三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期货市场的社会覆盖面要达到一定规模,二是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要空前巨大,三是期货价格的产生是公开、公正、充分竞争的结果。以我国上海金属交易所为例,其会员单位有62家,包括了生产、流通、消费、金融、外贸各个行业的企业,而且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厂或公司。此外,通过他们作代理,还联系着全国各省市3000多家各类企业,已经构成了我国有色金属市场的主体。1993年,上海金属交易所成交铜、铝、铅、锌、锡、镍6种有色金属超过2000万吨,相当于去年全国产量的6.5倍以上。而号称我国钢材期货交易量最大的一家商品交易所,1993年累计成交钢材仅2155.2万吨,还不到去年全国钢材产量的30%,只及去年全国钢材消费量的23%多。如果把这样的期货交易价格看作现货价格的“晴雨表”,显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浓厚的“涨价预期心理”,再加上对期货价格权威性的片面理解,使得一些人在“钢材必然大涨”的“信息”面前或者心急如焚,或者窃窃自喜:
——对一些以钢材为原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说,去年钢材紧俏时吃的“苦头”,至今记忆犹新。不趁现在价位不太高的机会大量买进存在库里,似乎睡觉都不安稳。明明现在流动资金紧张,过量库存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为了避免日后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即使东拆西借,求爷爷告奶奶,也要挤进抢购者的行列……
——对某些缺乏全面市场观念和长期战略眼光的钢厂来说,去年钢材价格暴涨暴跌给企业带来的苦痛开始淡忘,他们或者“顺水推舟”地大幅度提高钢材出厂价格,或者以奇货可居的心态决定钢材多产少卖,甚至暂停出售。表面看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际是为钢材的不正常涨价推波助澜。
——对那些在去年钢材涨价中发了一笔财的大大小小经营单位来说,倒腾钢材的“甜头”是那么诱人。他们自信具有审时度势、驾驭风险的高超本领,赶快买,赶快“炒”,就是他们的经营方针。似乎抓住了当前“有利时机”,获取高额利润就十拿九稳。
——对某些去年盲目进口大量钢材而大部分“砸”在手里的大公司来说,他们想的是怎样才能把去年赔进去的再赚回来:利用各种方式制造钢材紧缺的假象,联手在期货市场把价格哄抬起来,然后趁机大量抛出……
诚然,市场经济和期货市场,需要有正常的、合法的投机。然而,投机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轻则破坏市场的正常供求关系,使价格发生扭曲并暴涨,妨碍正当竞争和正常交易,造成市场的极大混乱;重则误导投资方向,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造成整个经济的动荡或危机。
那么,怎样才能使目前失常的建筑钢材价格恢复正常?依记者之见,主要是让大家了解钢材生产的供应与市场需求的真实情况,以及国家调控市场、平抑物价、防止通货膨胀的决心和措施。一句话,就是要通过多方面工作使躁动的心理和情绪平静下来。借用老百姓过三伏天时常用的一句谚语,就叫做:心静自然凉。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今年改革军粮供应体制
李岚清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
本报北京3月2日讯(新华社记者姜军、本报记者梅洪如)解放军总后勤部、财政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储备局今天共同召开全国第八次军粮工作会议,研究改革军粮供应体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会见了全体与会代表。
李岚清强调指出,军粮供应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保障军粮供应,对稳定和发展军队建设,保障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地保证军粮供应。
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军粮供应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他说,军粮供应体制改革从今年4月开始进行,其具体要点是:改变原来按国家定购价筹措粮源的办法,实行议价筹措粮源,按规定价格供应部队的办法;军供粮、油、豆的差价补贴,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担;军粮财务实行专项、专户、专帐管理,军粮财务统一上收到省一级财政部门管理;军粮供应体制改革后,军粮供应仍由国有粮食企业负责,粮食部门是军粮供应的职能部门,粮食部门在各地设立的军供粮站(店、库)是军粮供应的专门网点,军供粮油货源继续由粮食部门负责筹措,确保供应。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保名”和“打假”(五)
艾丰
名牌最怕的是假冒,因为假冒的主要对象就是名牌。假冒多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消费者难以分清真假,干脆他就不用这个牌子的东西了。有一段,人们举行宴会不上茅台,宁可上二锅头,主要不是因为后者便宜,而是因为假冒者少。后来,竟连二锅头也被假冒了。
要问名牌厂家目前最头疼的事情,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假冒。有的厂家为打假,花去了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有的厂家竟被假冒搞得由赚钱到了亏损。
所以,国务院专门开展了“打假活动”,并设立了“打假办公室”长期抓这个工作。保护名牌、保护市场秩序,必须打假。为了“扶正”,必须“祛邪”。这个道理已经被广泛地宣传了。
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说:“祛邪”也要靠“扶正”。
树立名牌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创立名牌可能获得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把大家的劲头引导到创自己的名牌上去,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扶正”的办法,也有助于“祛邪”。
打假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头疼问题,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政府或当地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假冒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怂恿支持。一说“打假”,只是走走形式,所以人们说他们不是“打假”,而是“假打”。
难道他们不知道假冒不对吗?完全知道。之所以如此,乃利益驱使也。想用小力气获大利益,以致走上用损害他人的办法为自己获利,而且是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解决这类地方保护主义的办法,也当然是要两手。一手要坚决地打假,使搞假冒的地方连眼前的利益都得不到,还有可能把老本都赔进去。另一手,就是晓之以根本利益之所在。也就是说,可以用“名牌效益”和“假冒效益”相对抗。让地方的同志算一算大帐,搞假冒坏了自己的名声,搞得别人别地都不敢买他们的货,甚至都不敢和他们交往,对当地的经济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而花大力气搞自己的名牌,一旦成了气候,又将获得多么巨大而长远的效益!两笔帐相较,对个别的利欲熏心者,不见得就能打动他们,但我想对有责任心的地方官员们,不会不认真思考的。如果说“政绩”,为官一任,真能领导当地群众创造一批名牌,那可以说是一种“千秋事业”了。真正为当地负责的领导人,不会不理解这一点。
顺便说一句,有的搞假冒的,脑筋花得不少,“水平”和技巧也不低,还真能把假货搞到真假难辨的程度。当地政府为什么不下力气把这些人的“才能”引导到正道上去呢?
现在,中国的名牌不多,对创名牌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大好机遇啊!


第2版(经济)
专栏:

  工经协会代表会议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3月3日讯记者鲁牧报道:刚满5岁的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为总结经验、开拓前进,今天在北京举行全国会员代表会议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李岚清、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等分别在工经协会5年工作情况报告上作重要批示,寄以厚望。
工经协会成立5年来,坚持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方向,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经济、搞好咨询与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出了很多成果,为国务院制定工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建议。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评价。
中国工经协会名誉会长薄一波在会上作了题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发展》的讲话(全文见本版头条)。
工经协会会长吕东作了题为《努力奋斗开创协会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据介绍,工经协会目前已有500多个团体会员,其中有108个全国性行业协会联系着6万多个企业,并聚集了300多位专家学者成为会员。


第2版(经济)
专栏:

  美运通卡为我指定旅游信用卡
本报北京3月3日讯记者施明慎报道:今天,国家旅游局与美国运通公司在京签署了美国运通卡为中国官方指定旅游信用卡的合作协议书。
此次中美合作旨在利用和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集中在美国主要客源地区宣传中国旅游及设施,将’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96中国度假休闲游、’97中国旅游年等一系列活动推向美国市场,特别是高层次的游客市场,以增加美国游客来华流量。目前美国运通卡可在我国130多个大中城市逾4000家宾馆、饭店、商店、航空公司等特约单位使用,由此引进的外汇约占我国每年旅游外汇收入的12%以上。专家认为,签署这一协议是美国运通公司对中国长期投资的具体体现。


第2版(经济)
专栏:

  工商行牡丹卡业务突飞猛进
本报北京3月3日讯记者施明慎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在去年牡丹信用卡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今年又提出新目标:全年新增发卡150万张,年底有效卡达到350万张;特约单位达到3万家;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
1993年,作为减少现金流通量的一项积极举措,工商行牡丹卡业务发展迅猛,发卡量超过200万张,比1992年增长100%;交易额逾50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目前工商银行的牡丹卡业务已拓展到全国,发卡行达212个,特约单位数量居各家专业银行之首,达2.5万多家。1993年,用牡丹卡直接购物消费的金额达64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银行全年的现金投放量。


第2版(经济)
专栏:

退伍战士刘清华创办了一个横跨山东、河南、江苏3省18个县市的刺绣手工艺品联合出口创汇企业,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刘清华在车间检查。王玉孟斌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