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银夏津”备耕再兴植棉热新野县一半良田种新棉
本报讯“春分”过后,我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山东夏津县,一片片新犁耙平的春棉田,只待时节一到,即可全面播种。今年,全县40万亩棉花面积已全部落实。
夏津是传统的植棉大县,素有“银夏津”之称。今年,县里将植棉任务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状,由县供销社、棉麻公司、棉花纺织集团与棉农签订棉花生产、收购合同13.2万份,40万亩棉田面积已全部落实到户、到地块。他们在备足“中棉17号”、“中棉19号”等优良棉种200万公斤的同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棉田技术,所需120吨地膜已全部备齐。他们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着力推广抗性棉铃虫综合防治措施,增加高压汞灯诱蛾的布灯密度,达到60亩地一盏灯。县里成立了由县乡行政领导和科技人员共同参加的棉花高产开发科技服务团,承包10万亩高产开发田,1.2万亩高产样板田和1200亩高产攻关田。(万庆华王凤炳)
本报讯河南省新野县农民的植棉热情今年格外高涨,他们把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7万亩,扩大到50万亩,净增13万亩。
仅有101万亩耕地的新野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今年一开春,棉农们便早早地在棉田精耕细作,深犁深刨,挖沟整畦,运施底肥,修建育苗池,为棉花播种做准备。如今,每亩棉田已施土肥二到三立方米,建成高标准育苗池25万个,备下营养土52万立方米,育苗用复合肥120万公斤,串换优良棉种152万公斤。棉农种棉积极性高,主要是由于县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将传统的原料型农业改造为成品型农业,走综合利用、就地加工的道路,拓宽棉花生产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团中央、全绿委、林业部决定:
建设青字号太行山绿色工程
本报讯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最近决定,组织动员北京、河北、河南、山西四省(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开展以建设“青字号太行山绿色工程”为主要形式的造林绿化活动。
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经过7年试点,自1993年起进入全面启动、加快实施的新阶段。即将建设的“青字号太行山绿色工程”是国家太行山绿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通过组织青年绿化突击队,发展青年造林股份合作体,组织青年承包绿化点,大力开发义务植树等形式带动工程建设。开辟“青年纪念林基地”、“红领巾林基地”,组织青少年在升学、毕业、入队、入团、参军、结婚等人生美好时刻种纪念树,育幸福林,形成一定规模的青年文明号绿化工程。
(梁成喜)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陇集镇帮农民解后顾之忧
本报讯江苏省沭阳县陇集镇为去年底新种植的近万亩蚕豆搞好“配套工程”:农民种下蚕豆之后,镇里立即研究蚕豆丰产时的市场销售问题。他们得知蚕豆粉丝十分畅销,便决定投资10多万元资金购买蚕豆加工设备,成立一个蚕豆加工厂,并着手联系蚕豆粉丝销售业务,使蚕豆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最后销售成为“一条龙”,免除了当地农民种蚕豆的后顾之忧。
(张宝林仲向阳)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农民心态:用时再买
农资库存:化肥不多
在浙江龙游农村,春节过后农民就要购肥备耕,而今年农户家中不仅化肥储备少,而且购肥迟缓。据有关部门对重点产粮区志棠、横山等乡镇了解,目前估计有1/3左右农户家中无化肥,即使有的,数量也不足。据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存有“化肥多得很,用时再买也不迟”的想法。然而,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消息却让人不能乐观。作为主渠道的农资公司,由于资金紧缺,目前化肥库存量不到去年的1/5,仅有尿素500吨、碳铵500吨,分别比上年减少3500吨、2500吨,很受农民欢迎的氯化钾没有存备。
来自农村第一线的调查还表明,龙游县今年早稻面积将稳定在去年的水平。这样,化肥的总用量就不会减少太多。农民买不到化肥这一矛盾如推迟到早稻生产急需时暴露,势必影响生产,产生不良后果。这一情况亟待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浙江龙游县丰文山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农村消费者评价农村市场活动落幕
本报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农业部质量标准司和农民日报联合举办的“首届亿万农村消费者评价农村市场产品”活动,历时5个月,近日在京落下帷幕。
各地农民热情参与评价活动,积极推荐自己信任的好产品,强烈谴责坑农害农的产品。有些调查表代表了一个村上千户农民的意愿,显示了农民这个最大消费群体的力量。这次活动评出了北京市塑料制品厂青松牌农膜、广州广播设备厂乐华牌电视机、山东潍坊拖拉机厂泰山拖拉机等500个产品为首届农村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江文)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湖北第一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周作亮领导的“湖北第一村”潜江市幸福村,去年经济再上新台阶。他们在办好服装厂等原有先进企业的同时,积极扩大经营范围,发展第三产业,去年产值和利税分别比前年增长一倍和两倍以上,继续位居全省村级经济榜首。
(孙文)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南通20万农民成为“股东”
本报讯江苏省南通市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在乡镇企业中推行股份合作制,使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效益显著提高。1992年,该市7200家乡镇企业中,有2616家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入股农民超过20万,吸纳新股金5亿多元。改制后的企业活力大增,去年产值增长60%以上,近2000家原长期亏损的企业全部扭亏为盈。
(王学志贾涛根)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寿光无公害蔬菜越种越旺
面积已达十五万亩产量突破十二亿公斤
本报讯被列为农业部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山东省寿光市,近年来瞄准无公害蔬菜的开发,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档次,经济效益猛增。去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43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15万亩,总产达12.1亿公斤,总收入4亿元。
1991年,寿光市提出了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市里先选定寿光镇、孙集镇等5个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乡镇为试点,先试验后推广。同时,他们完善检测手段、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物资供应等配套措施,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市里投资20万元建起功能齐全的无公害蔬菜检测站,在有条件的乡镇配备检测仪器,对蔬菜及土壤、水源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检测。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他们推广了烟雾熏蒸、生物农药、静电辐射、二氧化碳气体施肥等20项灭虫、施肥新技术,基本达到净菜上市。
目前,全市无公害蔬菜不仅畅销国内30个省市区的250个大中城市,还销往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王平)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江苏省宿迁市重视新植树木的后期管理。全市564个护林专业队忠于职守,认真看管和养护新造林及绿化带。近三年来,该市新植树木的保持率和成活率达到98%。图为骆马湖堤防管理所护林专业队在给新栽的杉树培土、浇水。王爱民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惊蛰刚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春耕生产便拉开序幕。图为黄联乡大德5组农民备好农家肥,给秧田施足底肥。冷登亿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让承包地“流”起来
——滁州农村开始深化土地承包改革的新探索
白礼华王青
承包地的困惑
土地承包到户是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打破了束缚生产力的“大锅饭”制度,实现了人和土地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缺点”也日益显现:
把土地均匀地“捆绑”在每个农民的身上,流动不得。
婚丧嫁娶生,农户家庭人口发生变化,人口占地不均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户地不够种,一些户地种不过来;
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需要土地在一定范围内相对集中,而承包地却是以农户为单位,各家种各家的地;
粮棉比较效益低,部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承包地出现了粗放种植和抛荒、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土地的逐年减少,一大批富余劳力转移到其他行业,有的成为城镇新居民,承包地成了他们“甩不掉的包袱”……
现实矛盾,呼唤着改革的深化。
把使用权引入市场
滁州市的农民从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要解除承包地的这一困惑,就要把承包地使用权引入市场,使其“流”起来。所谓“流”,就是指在承包地所有权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对其使用权进行出租、转让等。在这方面,“大包干”的故乡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变“单轨制”为“双轨制”。被誉为“大包干第一村”的凤阳县小岗村附近,有个大洪村。“大包干”10多年后的这个村,人口增加了219人,人均耕地由原来的2.54亩降为2.3亩。为了解决新形势下的新矛盾,去年8月,他们大胆实行“两田制”与“双调整”,即将土地由过去的单一承包田形式改划为经济田和承包田两部分,同时调整土地承包,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田和承包田按2∶8的比例划分。将相对集中连片、水利、交通条件较好的优质田划为经济田,由村委会直接掌握,向社会公开发包;收取的经济田承包费用于上交农业税、粮油定购差价、平抑提留、统筹费、兴办公益事业和发展村办企业。通过公开竞争,560亩经济田被82户种田能手承包。承包田在自愿基础上,按人口平均分包。
变按人分田为按“能”承包。天长县平安乡尊重群众意愿,试行了土地按“能”承包。具体做法是,以村或队为单位,对现有耕地重新丈量,分成“口粮田”和“租赁田”。口粮田仍按人分配,人均0.5亩,一般多在农户便于管理的庄前屋后;租赁田则划定等级,明确标价,由农户投标,实行租赁。土地按“能”承包后,农民踊跃投标,过去被抛荒的2000多亩耕地转瞬之间各有其主。
变局部调整为全面租赁。全椒县武岗镇采取全面租赁的办法,即由村统一向农民租回,优先包给原承包户经营;如果原承包户不愿包,再租给新承包户或外来户,每亩收取新承包户160元至200元承包费,其中返还给原承包户140元左右。这样,没有阻力,也没有大的矛盾,农民都高兴。农民在租赁田上发展大棚蔬菜1015亩,精养鱼塘1045亩,丝瓜络近1000亩,初步形成了种养区域化,生产基地化,品种优质化,经济效益比原来增长2倍以上。
变责任田为“反租倒包”。南谯区大王乡为满足出口需要,从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蔺草,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近几年的几千亩。由于农户单独生产,在生产技术、管理、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销售方面常常出现“多时无人问,少时到处卡”的状况。为此,乡政府出面,将林楼、石庙和赵郢3个行政村、14个村民组的2000亩农田(其中约1/5为抛荒田),连片安排为区域性蔺草生产基地,作为“农业工厂”,交由乡属经济实体蔺草公司经营。蔺草公司以每亩每年180元的价格,向农田承包者租赁经营权,农业税和集体提留部分全部由蔺草公司承担。蔺草公司把反租来的土地,再倒包给有技术专长的农户经营。
设“闸门”控“流”向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探索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农民的不安情绪和怕变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该市在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试验中,始终坚持了4条原则:坚持稳定和完善承包;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有偿转让;坚持先行试验,逐步推开,不搞一个模式,一哄而起。
农村干部们反映,这4条原则好似设在河道上的4道闸门,控制着水的流速流向。该市在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试验中,由于坚持了这些原则,未给当地农民带来任何错觉和不安情绪。
令人满意的效果
农民收入增加了。大洪村通过公开发包,土地向种田能人、务农大户流动,亩均效益猛增到千元以上。
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务工经商,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仅平安乡去年就有1200多人告别土地,进镇创办乡镇企业25个,创造工业产值2500多万元;还有500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大王乡蔺草公司对蔺草生产实行统一管理和经营,统一掌握两段育苗、耕耙、移栽、田管、收割、运输、染色和烘干各个生产环节,去年实现利润80万元,今年可达100万元。
滁州市允许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起来的探索刚刚开始,如何大面积实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随笔

  “流”与“稳”
吴酩
古语道:流水不腐。足见先人早就认识“流”则活的道理了。当然,今人的眼界要开阔得多,对“流”则活的理解也深远得多。
单就经济讲,“流”起码可以从三个角度认识:一是“流”的距离越来越远,出乡,越县,跨省,渡洋;整个地球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二是“流”的范围越来越广,有形的如产品、资源、资金、人员,无形的如信息、技术、产权,世间万物几乎无所不“流”。三是“流”的方式越来越先进,由陆及海至空,电报、电话、电传,越“流”速度越快,世界则变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是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动”着资源,使它们组合得更加合理,以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流动”经济,“流”是它的本质特征,不止不息的“流”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当然也要在合理的流动中,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流动”是有序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正体现了这一点。而在“看不见的手”力不能及或“调动”失当的时候,国家就要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维护“流动”秩序。
“流动”又是有条件、有前提的。因为“流”与“止”,“动”与“静”,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互为条件,相反相成。就拿滁州农村深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来说,如果没有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土地原承包者享有一定受益权这一“静”与“止”,就不可能有转包、入股、租赁这一“流”与“动”。一些农民宁可让地荒着、闲着,也不情愿把它白白转让给别人。如果用强行剥夺的办法扩大经营规模,则会引起群众的不满,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甚至激起社会动荡。
滁州探索土地使用权流动的方向是正确的,虽然刚刚起步,但“流”的好处已经显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流”的范围会逐步扩大。各地也陆续要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提请注意的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二三产业又不够发达,土地流动、集中必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到“流”的好处,忘记了“流”的前提。因为,没有相对的“稳”,土地也不可能顺当地“流”起来。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安徽发展乡镇企业“三看三不看”
重在看发展谁快支持谁
本报讯记者刘杰报道:安徽省发展乡镇企业“三看三不看”,即“看发展,不看所有制比重;看市场,不看产业;看效益,不看速度”。去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实现利税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和75%,入库税金达15亿元,列安徽省各行业之首。
“三看三不看”,重在看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决定,全省要通过抓“两头”(乡镇企业中的甲级队和沿淮6个贫困县、17个乡镇企业落后县)来带动全省乡镇企业上新台阶。对乡镇企业首先不分集体、私营,谁发展快就支持谁,全省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已达5000多家。全省围绕市场大搞产业结构调整,不少地方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开发性农业两句话一起提,两件事一起抓;各地还同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投资新建、改建和扩建市场,集贸市场达4126个,专业批发市场达838个,生产资料市场已有50多个,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他们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是改革投资体制,从投入结构上看,企业和个人投入已大大超过银行贷款,增强了企业主体的风险意识;二是鼓励多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多为大中型企业配套,使不少地方乡镇企业一改过去效益增长低于产值增长的状况。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突破口:水费改革——水利投资体制改革调查之二
本报记者周泓洋
水既是商品,就存在一个投入与产出比的问题。
广东省通过立法实行水利有偿服务,努力建立、完善水利价格体系。他们把水费改革作为水利改革的突破口,改变过去无偿或低标准收费的传统做法,实行“以水养水”,“以堤养堤”,为水的商品化探索新路。1993年全省国管工程单位水费收入达1.6亿元,比1992年增加62%。
堤围防护费是广东水利改革中又一项重要内容。广东全省江海堤围1.7万公里,保卫区内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的70%,是广东经济命脉所在。江防堤围每年需3.4亿元的维修费用,大大超过国家给广东的全部水利投资。靠拨款解决,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他们联系实际落实“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这一方针,开征堤围防护费。1984年,省人大审议通过《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按“受益者合理负担”政策对受益的工商企业全面计征堤围防护费,1993年全省国管堤围工程收防护费6166万元。
完全靠征收水费还存在一个负担问题,而且毕竟有限,对兴建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还不能满足。怎么办呢?中山市的做法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中山原计划从1991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全市水利工程达标任务。1991年的一场台风冲垮了刚刚垒起的堤围,这一年我国华东地区也同样遭受着洪灾劫难。
水利设施滞后的状况已使一些投资的外商望而却步。中山的干部群众意识到水利这一硬件的重要,毅然决定3年完成5年的任务。他们突破了“等、靠、要”的旧模式,大胆举债,市镇水利部门共贷款1.2亿元。资金的及时到位,确保了达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1993年的一场台风,大水冲入澳门市区,居民、商店、企业损失惨重,在中山有工厂的澳门外商个个担心在劫难逃,赶来中山一看,没事。
借债是要还的,记者问钱如何还,省水电厅朱福暖介绍说:“一部分靠堤围防护费;还有就是巧妙地运用资金的时间差。实际上堤防都安排了投资计划,5年内资金都会到位。先贷款用于工程建设,待资金完全到位后,再加上堤围防护费,贷款可以如期归还。中山运用贷款,利用时间差,既解决了危在旦夕的水患,又能按期还贷。这种作法在水利系统尚属首创。”
水利投资体制改革亟需向深度发展,理顺责、权、利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深化改革的要务:拓宽资金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增加对水利事业的投入;在充分认识水利事业对全社会巨大作用的同时,水的商品属性应当予以明确,并按照商品的价值规律来对待水的非社会公益性的部分,讲求投入产出比;综合平衡协调分配水利建设投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投出去的资金要切实加强管理,在保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的前提下,灵活地搞好水利行业的综合经营。四川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建和股票上市,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水利发展的资金问题,更为水电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探索了经验。深圳市水利局曾于1986年撤消,1990年得到恢复,1993年改为水务署,水行政职能不断得到加强,并开始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经营,这些都是水利改革向深度迈进的探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