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身居地市心系落实
——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采访记
本报记者杨振武
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出席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中,约有300多名是地市州盟的主要领导,他们身居上下之间的“结合部”,担负承上启下重任,是抓落实的重要环节。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这个层次的一些代表,从他们的所谈、所思、所虑中,折射着这次盛会的成功。
双重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双重责任——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之协调一致
人大代表中,每个人都有双重身份,而对这种双重性感觉最深刻的,莫过于担任地市州盟领导职务的代表。会里会外,他们肩上的担子都格外沉重。
“吃不香,睡不实。”河北石家庄市长沈志峰直陈他的焦虑。他说,我们既是人民代表,又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领导,我们的责任,除了要把下边的真实情况带上来,把群众关心的问题讲出来,还要把会议的精神带回去,抓好落实。“在这上下之间,我们该做的工作不知有多少!”
对这一点,江苏盐城市长徐其耀也有同感,他说:“我们参政议政,不能光是提一通意见了事,譬如农业、教育、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对这些牵动全局的大事,如果只是停留在‘放炮’的水平上,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作为我们这个层次的代表,更多的应该是献计献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有个说法,叫做“市长难当,代表好当。”而山东东营市长张庆黎的感受是:代表和市长一样不好当。他挺认真地说:“不管当市长,还是当人大代表,都要上对党和国家负责,下对一方百姓负责,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一头,丢了另一头。空发议论容易,要真抓实干,代表和市长都得驾辕拉硬套。”
改革之年,作为上下之间的“结合部”,地市领导们自然知道这场改革的力度和难度。“改革也和修路一样,是个过程,需要各方的理解。”谈起改革,“京津走廊”的河北廊坊市长赵诚打了个比方。他说,改革也像修路一样,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但也会造成暂时的不便,带来种种问题,引出种种议论。对此,我们首先自己要理解,只有自己思想通了,才能去做群众的工作,把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议大事,想落实——这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参政议政,形成了担任地市领导的代表们的鲜明特色。
全国一盘棋,地方是棋子;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与前两年“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热烈气氛相比,今年的人大会显得有点平静。会外插空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恳谈会、招商活动大为减少,一些造气氛的形式没有了。来自地市一级的代表们,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务实。
10多天的会议,开得很“解渴”。冷静的思索,带来共识的形成:全国一盘棋,地方只是一个子;热烈的讨论,深化了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认识;细细品味,加深了对“二十字方针”是大局的理解。
“只有认清大局,才能抓好落实。”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地市领导们讲这样的话。安徽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说:作为地市一级的领导,胸中一定要有大局。不仅要认识大局,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大局,体现大局。
苏南的发展为世人瞩目,记者见到常州市长孟金元。他说,这次会上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在认清大局的前提下对常州的发展有了新的考虑。改革发展稳定是辩证的统一,离开了哪一条都不行。常州的小棋盘要服从全国的大棋盘。如发展速度过猛过快,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孕育着危险。就像开车,本来路况只允许每小时跑50公里,你硬要开足马力跑80公里,闹不好就会出问题。这问题可能是小事故,也可能是大事故,甚至翻车。
实际上,持孟市长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前两年全国经济高速发展,今年,尽管各个地市的情况不同,但多数还是从实际出发,把速度自觉降了下来。
“我们说不单纯追求速度,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要实实在在、不掺水分的速度,要实实在在的效益速度,这比盲目地赶超要好得多。”河北衡水地委书记白润璋这样解释他的“速度观”。他介绍说,衡水有11个县市,基础有强弱之分,条件有好差之别,在发展上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是有走有跳,走跳结合,让该走的走好,能跳的跳高。他们选择4个条件较好的县市先“跳”一步,其他县市则把精力放在“走”上,扎扎实实地创造条件,把基础夯实。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身居“结合部”的代表们,抓落实注意了正确选择——两者的协调和统一。从而,为我们今年的改革攻坚战吹响了胜利之曲。
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抓落实就必须加强学习,边学边干边提高——领导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货市场、商业银行、国际惯例,还有现代企业制度,等等,一连串陌生的名词和经济现象纷至沓来,使领导经济工作的“地方官”们遇到了新问题。
“我们过去多数都是学工科的,对市场经济的很多东西不熟悉,知识不够,经验不足,面临着重新学习的任务。”参加会议的不少地市领导,向记者倾吐了这样的感慨。
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议上的学习气氛很浓。在晚间,很多代表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猫”在屋里阅读文件。一位市长手里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勾画得红蓝交织,密密麻麻。
“万万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江苏南通市女市长徐燕快人快语。她说,现在要学习的新东西太多了,就是感到没有时间。所以,只能是少休息一点,压缩一些不必要的应酬,趁开会期间多学一点。末了,她重重地补充一句:“再不学,今后领导经济工作、参政议政都快没有资格了。”
女市长的“资格说”,确实反映了一些地市领导代表的焦急心理。面对新的形势,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张国民提出,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方法,不但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取得驾驭市场经济的主动权。
在抓紧学习的同时,地市领导们也在梳理工作思路,琢磨把大会精神落到实处的问题:
“知实情、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白润璋代表连用了四个“实”字,强调抓落实要有务实作风。
“制订政策要注意集中群众的智慧,措施出台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赵诚代表强调抓落实要有群众观点。
“要经常关注苗头性的问题,主动把工作做在前边,及时化解矛盾”——徐燕代表强调抓落实要有前瞻性。
“执政要勤,为政要廉,治政要严”——徐其耀代表强调抓落实要首先抓领导。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沈志峰代表强调抓落实要从自己做起。
不再是对政策的相互攀比,不再是对速度的过分追求,不再是对指标的盲目赶超。把握大局,上下一心,站在“结合部”,努力抓落实。来自地市一级领导岗位上的代表们这一态势,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今年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美好前景。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改革不能等
本报记者皮树义
虽然随口就能说出一连串表明成绩的数字,可是张国光代表的心情并不轻松。来自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委副书记兼沈阳市委书记的张国光代表,深感加快企业改革的紧迫。
沈阳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有324家,占全省1/3、全国3%。搞活大中型企业一直是沈阳市经济改革的重点。张国光说,《政府工作报告》勾画出了今年深化改革的蓝图,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今年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处于试点阶段。改革不能等。地方要坚决贯彻落实各项重大改革措施,同时,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多种形式,把企业改革推进一步,让更多的大中型企业活起来。
紧迫感来自现实的压力。张国光代表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搞好大中型企业已到了攻坚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拖延时日,相当一批企业将陷于被动地位,甚至难以拯救。沉重的历史包袱也会越背越重,把一部分企业压垮。出路只能是加快改革,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办法,活一个是一个,早活一天就早主动。
近几年来,沈阳市探索多种办法搞活大中型企业取得了成效。张国光说,沈阳市将坚持“四个结合”,即:把企业经营方式改革与产权制度改革结合,把企业转换机制与合资嫁接结合,把企业内部改革与卸掉包袱结合,把搞活单个企业与搞活企业整体结合。既按照改革目标大胆地探索和创新,又从实际出发解决好过渡时期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让漓江更清
本报记者李而亮
“发展经济,重要的前提是保护好环境。桂林市政府今年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中,有一半是涉及美化、保护环境的。”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桂林市市长袁凤兰一席话,显得不同凡响。
桂林是一座典型的旅游城市,可袁凤兰市长的环境意识,并不仅仅是为了旅游事业。她说:“环境固然是旅游的重要条件,但它更与人民的生活、工作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作为市长,我不光要想办法使群众的口袋更快鼓起来,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洁净、优美、舒心的环境,这才是我们经济发展健康的标志。”
袁市长介绍,近年来,桂林市在保护、美化环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全市已建起3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全市50%以上的居民生活燃料煤改气,大大减少了煤烟尘污染;建起了垃圾处理场,还取消了街道上的垃圾桶,全都改为上门收运;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绿化专项资金,目前全市绿化面积、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袁凤兰市长告诉记者,今年桂林市的环保目标是:噪音控制达标区达35%以上,烟尘控制区达60%以上,建10座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公共厕所、5个密封式垃圾转运站,再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垃圾处理场。远期目标:利用世行贷款,投资11亿元,从水源、绿化、河道、补水等方面全面综合治理漓江和桂林市环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看起来是一对矛盾,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为动力的。如果发展经济只看到项目建设、产值增加,而不顾环境的破坏,只能是欲速不达,更会贻害子孙后代,结果是功不抵过。”袁凤兰市长的话,让人品味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道理。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继往开来承东启西
本报记者于宁
作为一市之长,对自己的城市有深挚的感情者,并不鲜见。全国人大代表崔林涛,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大都会陕西省西安市的市长,他谈起西安来,更是赞语如泉,滔滔不绝。
崔林涛代表说,去年江泽民总书记来陕西视察,为西安市题词“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外向型城市”,给640万西安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朱镕基副总理在陕西团专门就发展中西部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西安市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崔林涛代表说,无论从时间的坐标看还是从空间的坐标看,西安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西安曾为12朝古都,有极为灿烂的古代文明。解放后“一五”、“二五”和建设大三线时期,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有难得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近几年,国家先后确定西安为开放城市和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西安的发展史开始了新阶段。
从地理、交通位置来说,西安正处在我国腹地、陇海兰新线的中枢地位,对东西部地区经济、贸易的交往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列举了上述情况,崔林涛代表满怀信心地说,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给的政策,积极深化改革,以自身已有的优势为依托,东连西进、承东启西,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为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贡献。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财政改革新举措
——经济专家谈发行国债
本报记者郑固固
在前几天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一些来自经济界的委员在讨论到金融、财税改革时,对国家发行财政债券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海宽委员认为,今年国家大量发行债券,有着很重要的改革背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国家财政收支的差额部分不再靠向人民银行透支,而发行的债券也不再放入财政收入计算。这样做的意义至少有三点:一是有利于财政改革,创造一种机制,促进财政力争减少赤字,向平衡发展,克服过去财、银不分的弊病;二是更准确地反映国家财政收支差额和债务情况;三是使财政走向市场,增加了新的财政手段,有利于对货币投放量的控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委员说,多年来国家财政平衡采取向银行无条件借款的办法,结果引起银行多发票子,导致市场不稳。今年开始,财政不再向银行借钱,而走向市场,依靠发行债券的办法解决,这是我国财经体制一大改革,一大进步。财政报告显示,今年国家债务总额为1292亿元,而今年发行国债1040亿元,说明债务和发债情况都是实事求是的。他表示,根据世界各国的国债发行情况计算,只要发债不超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到四,就是正常的、安全的。从今年国债发行量看,显然在这个限度之内。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王珏委员说,这次改革有两个转换:一是对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有一定抑制作用,国家向老百姓借钱,须还本付息,因此对制约投资膨胀、注重投资效益,提供了一个外部条件,有利于经济体制的转换。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也可以相对独立,更好地发挥独立经济职能,本身也具备一定的财力支持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他强调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筹集的资金必须用到有经济效益的事情上,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专家们认为,今年扩大国债发行,对过去“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在观念上也是一个突破,可以集中资金办大事,落实国家重点建设的投资;也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为宏观调控增加了一种手段。
对于群众来说,国债的发行提供了一种新的信用好、利率较高的投资渠道,由于国债券可以进入市场流通,因此有更高的灵活性。专家们建议,为方便群众买卖,应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国债发行网点和二级市场。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编采札记

  “法令行则国治”
本报记者张平力
十年前,也是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记者曾听一位法学专家代表说过:“人民拥有法的精神和意识,胜过拥有一百部法律。”那时候,中国的立法步伐正在加快。对这句话,人们并未十分留意。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记者感受到“法的精神”正在生长。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启彤代表讲到一个变化,过去来开会,代表们为解决问题更多寻求的是“定政策”,这几年,代表们越来越倾向于“立法律”。海南代表吴葵光教授说:市场经济越发展,我们越感到法的重要性。
人们对法的意识和追求,是因为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广泛作用于现实生活。这恐怕是中国已真正步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更有意味的变化,在于代表们对法的理解。青海去年制定出二十四个地方性经济法规,力求将全省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纳入法制轨道。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宦爵才郎代表说,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人们对法是遵从,而不是“服从”。事实上,法的强制性只有在人们对法的性质、意义及其作用具有自觉意识,才能产生积极作用。北京的一些代表以“禁放烟花爆竹规定”大获成功为例,说明一部法律越是适应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和进步的客观需要,越是能获得公众的自觉认同和参与。福建代表、法学专家张斌生的话深有意味:我们曾经历过“无法可依”的年代,近十几年来我们国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确可彪炳千秋。但是,开创“有法必依”还任重道远。我们要记住一条古训:“法令行则国治。”
人民代表是人民共同利益和理性意识的代表,法的精神在他们身上的体现,无疑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大进步!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两会新闻摄影比赛

邮政服务到驻地
3月19日,为方便代表邮寄信件、包裹,北京亚运村邮局职工来到代表驻地劳动大厦,为他们办理邮政业务。
新华社记者白连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