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贝宁议长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的路走对了
新华社科托努3月19日电(记者潘革平)应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邀请,即将访华的贝宁议会议长乌恩贝吉日前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赞扬中国近年的经济、政治改革。他对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尤为赞赏,称之为“中国模式”。
乌恩贝吉说,各国的发展模式不能由他人来强加,而必须根据各国实情,运用本民族的智慧,发挥自身的优势。他强调,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吃好了,穿好了,住好了,这就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乌恩贝吉说,多年来,贝中两国政府之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两国议会之间往来,这还将是第一次。他表示相信,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许多经验值得年轻的贝宁议会学习和借鉴。他希望通过他的访问增进两国议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乌恩贝吉还赞扬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正义事业。他表示愿意为加强贝中之间固有的良好关系作出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解要求立即执行安理会决议
叙约黎将磋商恢复阿以会谈事宜
本报突尼斯3月19日电记者赵章云报道:在安理会通过904号决议之后,巴解今天在阿拉法特主席主持下召开领导会议,讨论执行安理会决议和恢复巴以和谈的问题。
在会后由巴勒斯坦通讯社发表的一份正式公报里,巴解对安理会的决议表示满意,但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中东和谈两主持国美国和俄罗斯,为执行决议的条款“立即行动起来”,以便保障被占领土巴人的安全。
公报说:“安理会904号决议是立即开始对被占领土巴人采取必要措施和保证成功恢复巴以和谈的根本基础。”
另外,美国中东协调员罗斯21日将来突尼斯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进行磋商;巴解领导将从明天开始接待由以色列谈判代表沙哈克将军、拉宾总理的顾问内利亚和外交部总司长萨维尔率领的以色列代表团的来访;巴解还宣布,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特使也将于明天到达突尼斯。这些磋商活动都将涉及有关执行安理会决议的实际措施。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3月19日电(记者王根宝、陈勇)此间外交人士今天说,参加阿以和谈的阿拉伯国家将于下月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召开会议,以协调恢复阿以双边谈判的立场。
据此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在阿萨德总统18日晚分别同美国总统克林顿、约旦国王侯赛因和黎巴嫩总统赫拉维进行电话联系后,叙利亚已就恢复阿以和谈举行协调会议向有关阿拉伯国家发出邀请。据悉,约旦和黎巴嫩已表示同意参加这次协调会。
叙利亚、约旦和黎巴嫩将于下月恢复与以色列的双边谈判。


第6版(国际)
专栏:

  伦敦爆发反种族主义示威游行
强烈抗议歧视少数民族
据新华社伦敦3月19日电(记者李文诰)大约3万多人今天在伦敦东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种族主义示威,对英国日趋严重的歧视少数民族现象表示强烈抗议。
伦敦东区是英国种族主义表现最突出的地方。种族主义政党英国民族党在去年伦敦东区的议会选举中,首次占有一个席位,这使种族主义势力的气焰更加嚣张。
今天的示威是由英国工会代表大会组织的,也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反种族主义活动。示威持续了5个多小时,示威者最后在一个公园里举行集会。工党影子内政大臣托尼·布莱尔在集会上发表讲话说,过去6年中,在英国发生的种族主义暴力事件几乎增长了1倍,每年约有20万起。
工会代表大会总书记约翰·蒙克斯在今天发表的一份报告中说,截至1993年年中,英国有色人种的失业率达22%,而白人的失业率为10%。同前一年相比,白人的失业人数增加了0.5%,而有色人种的失业人数却增加了3.7%。
报告认为,种族歧视给英国社会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分裂和对立。
前不久公布的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有51%的英国人认为,英国的种族歧视在加剧,种族关系越来越恶化。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统特委会讨论南非局势
希望南非所有党派都参加大选
本报哈拉雷3月20日电记者申明河报道:非统组织关于南部非洲问题特别委员会14国首脑会议呼吁非国大主席曼德拉和因卡塔自由党领导人布特莱齐继续会谈,为南非首次大选扫清道路,并希望南非所有党派都参加大选。
这次为期一天的首脑会议是19日上午在哈拉雷举行的。会议由非统组织现任主席、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主持。
首脑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项公报。公报说,首脑们对南非民主进程取得的进展表示祝贺,对泛非大停止武装斗争的决定表示欢迎,对多党过渡行政委员会和南非政府就博普塔茨瓦纳局势采取的有力果断措施表示赞赏。
与会首脑们还对夸祖鲁领导人最近企图在南非建立夸祖鲁“主权国家”的言论表示关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克里米亚的“民意测验”风波
本报记者许恒声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3月15日发布命令,撤销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国总统梅什科夫关于3月27日在全克里米亚范围内举行“民意测验”的决定。克拉夫丘克的总统令指出,梅什科夫的决定不符合乌克兰宪法和全民公决法,超出了克里米亚总统的权限,因此,该决定必须取消。
克里米亚位于乌克兰南端,1918年至1954年归俄罗斯联邦管辖,后根据当时的苏联最高苏维埃的命令划为乌克兰的一个州。1992年5月,克里米亚议会通过《独立法》,宣告成立主权国家——克里米亚共和国,并计划于当年8月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后因乌克兰中央政府反对而撤销。
今年1月,克里米亚举行历史上首次总统选举,“俄罗斯”联盟主席梅什科夫当选。3月10日,梅什科夫颁布命令,宣布克里米亚将于3月27日,即与乌议会选举同时,就克里米亚与乌克兰关系及克里米亚公民双重国籍问题举行“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中的这两项内容涉及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1992年2月克里米亚最高苏维埃曾通过决定,删去原宪法中“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组成部分”字样。而在5月通过的新宪法中,虽然承认克里米亚为乌克兰一部分,但规定克里米亚将在“条约和协定”的基础上处理与乌克兰的关系,并规定其居民有权获得双重国籍。该条款由于乌中央政府的反对而进行了修改。今年1月克里米亚进行选举,梅什科夫在竞选期间曾要求克里米亚共和国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并主张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他就职后表示“将捍卫共和国主权和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舆论认为,梅什科夫下令进行“民意测验”,把克里米亚地位问题交由公民决定,目的在于肯定其独立地位。
对于要求克里米亚“独立”力量的行动,乌总统、议会和政府多次通过决议,坚持“克里米亚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立场。今年2月,乌议会紧急授予克拉夫丘克总统补充权力,使他有权废除一切不符合乌宪法的决议。克拉夫丘克的总统令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克里米亚问题也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争执的焦点之一。1992年,俄议会曾通过决议,认为1954年把克里米亚从俄划归乌克兰的决定不符合立法程序,因此不具法律效力,并要求与乌方就克里米亚问题进行谈判。该决议受到乌方强烈反对,认为俄向乌提出领土要求和干涉乌内政。梅什科夫当选为总统后,希望“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克里米亚经济问题方面起主导作用”,并支持驻扎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黑海舰队回归俄罗斯。俄方也表示“准备与梅什科夫合作”。乌克兰方面则强调指出,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版图内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不能同外国建立政治关系;克里米亚人只能是居住在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公民。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塔拉休克还警告说,如果外部势力企图在那里制造紧张局势,这将给乌、俄、美3方签署的关于拆除乌克兰境内核武器协议能否顺利实施打上问号。
由此看来,克里米亚这场“民意测验”风波,不仅影响到克里米亚和乌克兰的关系,也将在一定程度牵涉到乌克兰同俄罗斯的关系。(本报莫斯科3月1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格拉乔夫说俄不能加入北约
格将签署“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据新华社莫斯科3月19日电俄罗斯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说,俄罗斯不能加入北约。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俄国防部长是18日在视察波罗的海舰队时向记者发表上述谈话的。格拉乔夫认为,在建立欧洲安全和稳定的问题上各欧洲国家应该一律平等,不能有损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
俄国防部长认为,俄不能参加北约有3个原因:加入北约,必须按北约的组织指挥结构改造,对于拥有230万军队的俄来说,这等于破产;如果加入北约,就要求俄与北约有同样的技术装备,这一点俄也做不到;此外,俄的战略火箭部队也是北约许多国家所没有的。
格拉乔夫还指出,今年,俄罗斯将在最西部的一个州——加里宁格勒州建立“特别防御区”,成立一个包括陆军、空军、防空部队和部分波罗的海舰队的联合作战兵团,其任务是保卫俄西部的领海和领空。
新华社莫斯科3月19日电第比利斯消息:格鲁吉亚外交部新闻中心今天宣布,格鲁吉亚外交部长奇克瓦伊泽3月23日将在布鲁塞尔签署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的计划。
格鲁吉亚是独联体内第3个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国家。此前,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已签署了该计划。波罗的海国家也已签署了这个计划。俄罗斯计划于本月28日至29日签署这个计划。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3支美古友好车队结束访古
据新华社哈瓦那3月19日电由美国和平牧师团组织的第3支美古友好车队的250名成员结束对古巴一周的访问后,19日离开哈瓦那返回美国。
这支车队冲破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封锁,为古巴人民带来140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牧师团团长沃克临行前说,打破美国经济封锁的斗争取得了进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古巴人民在长达30年的经济压力下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气概。他还说,第4支友好车队将于今年11月前来古巴。
第3支美古友好车队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的140多个城市募集的援助物资中包括食品、药品、学习用品等,价值300多万美元。
美国和平牧师团曾在1992年11月和1993年8月组织过两支友好车队,为古巴人民募集了100多吨援助物资。


第6版(国际)
专栏:

萨拉热窝基本实现停火后,尽管依然时有零星枪声,但渴望和平生活的人们已逐步开始整修工作。一位萨拉热窝市居民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爬上屋顶,检修供电线路。新华社记者曾璜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