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切实抓好党的决策的落实
胡彪
抓落实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1978年,当我国刚刚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路线是非基本澄清了,规划制定了,措施提出来了,群众已经发动起来了。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6—97页)以后,他又反复阐述了抓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多次强调这个问题?我的体会是:首先,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科学决策,而且要善于组织实施。如果没有这个步骤,纲领、蓝图、科学的决策都是纸上谈兵,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体现不出应用的价值。其次,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识过程中有两次飞跃,抓好决策的落实,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关键。第三,抓落实是推动工作的基本途径。改革和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9页)只有及时妥善地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困难,排除阻力,使党的决策得到贯彻落实,才能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政策、举措,它是我们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行动纲领。“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所以,只有抓好落实,才能确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抓好党的决策的落实,我体会,当前应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牢牢掌握抓好决策落实的主动权。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8页)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制定科学的决策需要调查研究,落实科学决策也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是说,没有调查研究,既没有决策权,也没有抓决策落实的主动权。首先,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实党的决策的具体思路和方案。其次,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党的决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排除阻力。再次,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执行党的决策的好的典型、好的经验,并进行总结、宣传、推广,使之发挥引路作用,才能推动党的决策的贯彻落实。因此,调查研究在落实党的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去年,我省为了落实中央的决策,有重点地组织了几次规模较大的调研活动。4月份,我们开展了加强宏观调控的调研活动,提出了整顿金融秩序、缓解资金困难、优化投资结构、强化财税职能的办法和措施,对贯彻落实中央6号文件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8月份,由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开展了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科贸工农”一体化、搞好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了准备。今年,我们又开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查研究,重点探讨有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和引导农民进市场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抓好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实奠定基础。总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抓好决策落实的主动权。
二、要真抓实干,努力克服实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为了抓好决策的落实,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倡导真抓实干的作风,克服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习惯于坐而论道的形式主义。一是要抓实事。邓小平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1页)在一定意义上说,抓落实就是解决问题,就是实实在在做事情。我们要善于对决策落实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分解,使之变成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具体的工作,一个一个去研究解决,一件一件去组织实施。二是要抓大事。邓小平同志说:“党委如何领导?应该只管大事,不管小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所以,党委应对需要落实的问题和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区分主次和轻重缓急,集中力量抓好制约全局进展的工作。三是要讲效率。邓小平同志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真正提高效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1页)“搞四个现代化不讲工作效率不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9—180页)决策的落实具有时效性,超过一定期限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做出决定,就要立即执行,按时完成任务,不能拖拖拉拉,丧失良机,影响决策的落实及其效果。
三、要健全制度,形成有效的落实决策的运行机制。邓小平同志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3页)抓好制度建设,是抓好决策落实的重要环节。具体地说,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党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同志说:“民主集中制也是我们的优越性,这种制度更利于团结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们做某一项决策,可以立即实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7页)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克服自由主义、保证党的决策落实的重要前提。二是目标管理责任制。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现在许多地方都存在无人负责的现象,积重难返,非突出地抓一下不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0页)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就是把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岗位,明确每个干部的职责,避免互相推诿和拖拉的现象,从而使党的各项决策都有人去落实。三是督促检查制度。邓小平同志说:“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页)督促检查是党委的重要职责,也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为了改变过去工作布置多、检查少、不落实的状况,必须建立健全督查制度,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排除决策落实过程中的障碍。近年来,我们湖南省委领导在狠抓落实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讲实话,鼓实劲,干实事,进一步抓好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落实工作。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秘书长)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要大胆选拔有政绩的干部
于学田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干部工作的许多论述,是我们做好干部工作的重要指针。我在学习中体会到,选拔培养大批中青年干部,是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时就指出:“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有一批勇于探索,精力较好的人。”1989年6月,他又指出:“领导班子还是要注意年轻化,要选马克思主义者。”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他又一次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地搞改革开放。”小平同志的这些思想是我们选拔干部所必须坚持的德才兼备标准的具体化。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看干部的政绩。坚持改革开放不是空的,必须落实到作出的政绩上。
一、要以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为标准
过去在组织工作中,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选用老好人。结果是不少人长期在位,没有什么错误,但也没有什么政绩,更谈不上什么建树。政绩平庸,可是人缘好,不得罪人,容易得选票。比较起来,有些勇于开拓、敢负责任的人,敢于碰硬的人,却因有时方法简单一点、容易得罪人而得不到重用。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小平同志的干部思想的。因为相对来说,上述后一种人于我们的事业更需要,更可贵。邓小平同志指出:“你们觉得是人才的,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使用。”“有缺点可以跟他谈清楚,要放手地用人。”因此,我们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大胆选拔那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勇于改革、政绩突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进领导班子。当前要特别关心爱护和支持那些思想敏锐、敢打敢冲、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年轻干部。有的年轻干部政绩突出,缺点也明显,因而招致的非议也多。对这类干部要做客观的分析。只要是思想好,作风正,一心为公,知错就改,群众谅解,又确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急用人才,就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本质与非本质,量才使用,大胆地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帮助失误者。而对那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社会主义的蛀虫,则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并按党纪国法作严肃处理。在选拔干部问题上,一定要是非分明,优者升,劣者降。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人才辈出。
看一个干部的政绩,也要用辩证的观点。主要应当看他在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本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集体作用与个人贡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中的态度和做法。有的年轻干部,为了急于给自己捞政绩,不是从大局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也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是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杀鸡取蛋,甚至以邻为壑和违反政策去取得所谓“政绩”。这种“政绩”,自然不能作为选拔跨世纪干部的依据。
二、要坚持群众路线,选拔人民公认的好干部
选拔优秀的干部,不只是要求年轻,有业务知识,有能力,还应该有好的作风。要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因此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切实选拔人民公认的好干部。
坚持人民公认,就是要求选拔干部不是以个别领导干部的喜欢或指定为根据,也不是仅仅以档案材料上所写的情况为依据,而是要走群众路线,广开进贤之路。在各级班子的调整中,要遵照中央关于选拔干部的程序规定,即:民主推荐、广泛听取意见,提出选拔对象;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后按干部管理权限上报,上级组织部门进一步考察,然后报请党委审批。有些干部的任命还要按照国家的法定程序进行。不能认为法定程序只是履行手续、盖橡皮图章,而是要切实尊重有关权力机构的职权,让他们认真审查,按规定进行选举或表决。这样做,可以对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组织能力、专业特长、政绩建树等情况,有比较真实、全面的了解,既防止埋没人民公认的好干部,又避免用人失当。
坚持人民公认,还要使选拔上来的干部接受人民的有效监督。除了加强党内监督外,还要发挥人大、政协、纪检、检察等监督机关的作用,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使广大中青年干部始终兢兢业业,保持公仆本色,清正廉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以往我们有的中青年干部在上任前还是不错的,可一上任后,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人民的嘱托,不是把人民的希望当作压力和动力,而是贪图个人的享受,有的甚至被金钱所腐蚀。这些教训应当引起我们注意。
三、破除论资排辈,把竞争机制引入干部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组织工作提出的要求是,要创造人才竞争的环境和优胜劣汰的机制。要破除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凭资历吃饭,靠年头升级,按着资历往下排,一茬一茬顺着来这种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破除工作态度从从容容、工作政绩平平庸庸、“没有功劳有苦劳”、“无过便是功”的只守摊子不创业的旧观念。在当前要解决好实际工作中的干部只能上不能下、易地作官的问题。干部能上不能下,主要原因是单纯地讲资历、资格和受复杂的人情关系因素的影响,不是把实绩作依据。市场竞争以价格为杠杆,人才竞争要以实绩为准绳。组织部门要坚持公开、平等的原则,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净化竞争环境,实行委任、聘任、选任等各种任用形式,提高干部工作的开放度。人才竞争的机制一旦形成,就能使有志者、有才者大显身手,使平庸者、无能者自惭形秽;使组织部门通过考核干部的真实表现,区分良莠,慧眼识才;使干部队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提高素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统揽全局的本领。


第5版(理论)
专栏:

  市场经济与地方政府作用
陈文宪
迈向市场经济的任何一步改革都是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有效地发挥政府作用密切相联的。那么,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起什么作用?这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是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我们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十分重视“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的主要表现是:
(一)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的发育,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我们温州市为了促进市场的发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价格改革,逐步放开商品价格;立足区域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创造条件,协助建立各类商品市场;加强市场管理,制止违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并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跨区经营,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发育的“时空差”发展本地经济;支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跨区经营转向跨国经营。正是这些措施,才有今日温州各类商品市场的繁荣,才有一批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跨国企业的出现。
(二)制定改革措施,推动企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农村农民股份合作企业蓬勃兴起,市政府及时地制定了引导股份合作制企业规范化发展的改革措施和有关决定,使现阶段的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与股份制的现代经营方式和合作制的历史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前全市共有股份合作企业3.4万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8.4%,上交税收7.8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45.4%。至今,全市通过规范化验收的股份合作企业达到4100家,占股份合作企业总数的15%。与此同时,我们还为规范化的股份合作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兴建工业小区,给股份合作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试办股份合作基金会,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社,为股份合作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对从事新技术开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股份合作企业,给予有关政策优惠。这些都促进了股份合作企业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的股份合作企业制度。
(三)立足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推动中心城镇生产力集聚。改革初始,温州大胆突破“农民进厂不进城”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能分离”的框框,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办厂,推行土地有偿使用,让市场来促进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政府率先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建设,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凡是民间或外商愿意干,政府投入不足的项目,动员民间和外商去干,把投资主体由政府转向民间和外商,投资风险由政府转向投资者承担。在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资方式转变的推动下,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自筹资金新建扩建135个建制镇,工业产值亿元以上的中心城镇达40多个,还出现了一批像龙港镇那样工农业总产值超10亿元,人口超10万人的全国闻名的农民城。1987年以来,政府把小城镇建设经验引入城市,开始对温州旧城进行改造,兴建通讯、交通、能源、港口、航空港等一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并大力进行新城、金温铁路和沿海高等级公路等建设,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同时,把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价格尽可能交给市场调节,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速温州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接轨,推动温州把国内市场优势引伸到国际市场,加快区域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
实践表明,发挥地方政府的导向作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后者的内在要求。因为:
(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计划转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从政府转为企业,这个转变必然引起市场经济原则与计划经济方式的相互冲突,受到旧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抵制和制约。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思想教育,向全社会灌输市场经济观念,大力倡导“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勇于冲破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积极宣传和扶植群众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企业家以及各方面的行家、能人,形成一支具有面向市场,有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市场经济骨干队伍,推动区域经济起飞;积极宣传和坚持“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原则,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鞭打快牛、保护落后”的作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为有序的竞争环境和更为公平的竞争条件。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放导”并重的非自发的过程。对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从商品经济的初级阶段,缓慢自发地过渡到市场成熟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时间代价和经济代价。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坚持“先予后取,放导并重”的原则,让市场引导企业。对一时分辨不清对错的事,就不去瞎管、乱管。经过冷静观察和认真思考,干对了的,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干错了的,主要用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去引导、纠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公平、规范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和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调控收入差距过大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控制经济体制转型期出现的通货膨胀、金融秩序混乱、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过大,以及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加强政府发展市场经济的导向作用也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首先,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地方政府最基本的职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通过强化政府的最基本职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上水平,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其次,稳定区域经济。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固有特点。经济总量上突发式扩张与急刹车相互交替;结构上产品间、产业间、地区间同波共振;效率上由于缺乏创新机制和就业刚性,低效率贯穿于整个经济周期。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从实际出发,减少经济周期性带来的影响,实现充分就业、相对稳定的物价、健康的对外贸易和适度经济增长率。再次,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温州劳动生产率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不同的职业都极不相同,从而影响人们的收入差别;个人财富拥有量差异和个人劳动能力不同也会引起收入分配差别。这些情况就需要发挥政府作为财富分配的调节器作用,通过执行中央政策,制订适合地方特殊性的社会保障措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和安定。第四,制定地方产业发展政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市场经济本身无法决定,而需要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生产力水平来确定,并选择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我们选择了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鞋业、服装、打火机、低压电器、包装印制、阀门等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制订促进这些产业升级换代的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            
  (作者为浙江省温州市市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