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让公共汽车驶向文明
深圳公共汽车无人售票采访札记
王楚董非凡
除了冲击,现代文明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净化和升华。
——摘自采访笔记                 
追求高效益,把千万人推到现代文明的多棱镜下
深圳市公共汽车公司自1992年11月23日起,在10路和203路两条专线公共汽车上试行无人售票。1993年,深圳市公共汽车无人售票线路增加到10条,占全市总车数的28%。
这在中国是第一家。
新闻媒介提前40天将深圳公共巴士实行无人售票消息传播开来,顿时成为千万深圳人街头巷议、饭后茶余的中心话题,还猛地刺激深圳股市上跳了几个百分点。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其中,150万打工者,40万流动人口,有人售票还经常有人逃票,无人售票还不变成“无人买票”?深圳人的素质能否适应现代文明的乘车方式?人们担心、疑虑,而人们的“口实”大都是有依据的。社会公德的积累和形成,公共汽车技术硬件的具备,社会各界的配合,等等,特别是200多万深圳人多年形成的乘巴士“靠人吆喝着买票”的习惯,一夜之间,要顺应文明时尚,来一个彻底改变,跨出这一步是要有胆量和勇气的。
其实,跨出这一步也是被讲究高效益的市场经济逼出来的。尽管市公共汽车公司创办在特区,由于未解决“公共交通企业劳动密集型经营模式”的通病,公司职工多、效益差、收入低,办公和职工住房大都只能在低矮的铁皮棚里,3年就流失700名司机,乘务员和修理工,流失率达26%。如按正常发展速度,再过几年,深圳市公共汽车公司将由现在的4500人,猛增至1万余名以上,可是,在熟练职工流失的阴影下,公司“步履维艰、困扰多头、难以自拔”。如实施公共汽车无人售票,公司至少可减少1/3的人员,每年可节约2000多万元的直接成本支出。
“要闯、要试,搞无人售票也许并不需要特别的智慧,但却需要特别的勇气!”30多岁的市公共汽车公司经理郑伟南,“初生牛犊不怕虎”,搞“无人售票”,在中国公共汽车史上扎扎实实地迈出了大胆的一步。
无人售票,呼唤着现代文明的自尊
真是奇迹!公共汽车无人售票一推行,过去那种“上下车一团糟,售票员追逃票人”的现象居然悄悄地消失了。特别是高峰期一过,取而代之是秩序井然,漏票极少。
公共汽车无人售票就是在车门进口处设一投币箱,自备零钱,不设找零。车票是每人5角钱,乘客依次排队从前门上,往币箱里投币。乘客在车箱内定向分流,到站后,从后车门下,违者罚款50至100倍。
无人售票并非仅仅为了取消乘务员,记者采访一圈下来,深深感到,无人售票唤醒了百万人现代文明的自尊。
在203路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采访了一位叫阿超的乘客。他说,过去乘车,见门就挤,上的上不去,下的下不来。挤上去了,乘务员也很难分清你买没买票,她嚷嚷两声就拉倒了。坐无人售票车,乘车得按秩序上车,一个接着一个投币。该轮到自己时候,你看,司机看着你,车上的乘客看着你,背后的乘客跟着你,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当司机用话筒喊一声:“你为什么不投币?”众目睽睽下,你不钻到车厢底下才怪呢。
无人售票营造了一种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也是对乘车人文明行为、人格的公开亮相和展现。有一次,10路公共汽车线的线长顶班开车,车到中途站,一名身着西服革履的年轻人违章从后门上车,司机当即拿起话筒提醒他下车从前门上。见到他没反应,司机再次提醒:“如不下去,要罚款50到100倍。”那青年当即拿出50元扔到投币箱内。也许这年轻人觉得众目睽睽下,被人从后车门赶下去太尴尬,宁可花100倍的钱挽回这尴尬局面。不过这个情况在这趟无人售票车上还是仅见的一例。
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深受乘客欢迎。一位名叫阿娇的小姐告诉记者,坐无人售票车,上车投完币就没事了,不像从前乘车,又要掏钱买票,还不时要接过找钱,手中时刻要拿着票,以备中途验票,怪麻烦的。有的乘客没得闲,只好把车票含在嘴唇里。这可不是文明的样子。
“现代巴士梦”的实现,促使公共交通走出困境
无人售票将最大的心理冲击带给了乘务员。搞无人售票,乘务员就得另作安排了。深圳市公共汽车公司酝酿无人售票时,在公司男女售票员中激起过一阵不安和骚动。据了解,多余的乘务员除新开线安排一部分,向技术工种转化和向多种经营项目消化一部分外,大多数人自谋生路,找单位跳槽,众多的年轻人由此又一次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到夜校学电脑打字、会计或时装设计,为日后改行多准备一点“手艺”。
劳动密集型的经营模式是造成公共汽车公司巨额亏损的重要原因。深圳市公共汽车部分线路实施无人售票后,去年新增营运车辆197台,折合标准车203台,按公司原定标准,每车必须配7人计算(建设部颁布的国家标准,一台车配11人),应配1421人,而去年实际只增加154人,公司仅此一项便减少了1200多万元的成本支出。
该公司205路专线在车型和配车数不变的情况下,去年10月实施无人售票头一个月,增收30万元,线路月营收入总额突破100万元,跑漏票款和私收票款现象基本杜绝。
3路专线去年4月份实施无人售票仅22天,比3月份未实行无人售票平均每台车增加收入1237元,32台车共增收39606元,全年可增收47万余元。
实施无人售票后,线路管理简单化了。线路管理人员说,过去发车时等了司机又等乘务员,往往延误发车。现在司机一人便可发车,遇到高峰,叫个班长上车就开,发车的均衡性、灵活性好多了。
深圳市公共汽车公司总经理郑伟南表示,准备用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在深圳全面实施公共汽车无人售票。而香港从1972年起推行无人售票,到全面铺开,整整用了10年时间。
北京公交行业的一位专家看了深圳无人售票运作后,很有信心地说:“城市公共汽车无人售票在我国的普及已成定势。”
1993年8月8日,广州市公共汽车开始试行无人售票。
1993年12月21日,杭州市公共汽车开始试行无人售票。
这是期望中的公共汽车,载着一代人的现代巴士梦,以深圳为起点,驶向文明,驶向未来。(附图片)
前门上车投币,乘客从后门下车,井然有序代替了匆忙拥挤,深圳人正在习惯公共汽车无人售票这个新事物。胡谋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土地是生存之本
安徽省当涂县土地管理局长傅晓的心声张振国
本报记者张振国
傅晓,52岁。中师毕业后,长期从事秘书工作。1988年县里新组建土地管理局,他被任命为局长。上任之初,既无办公室又无手下兵,全县乱占乱用土地的现象又很严重。他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好国策,珍惜国土,书写下一篇篇开发土地、节约土地的大块文章。现在,他是全国土地管理先进工作者。他说——
土地是民族的生存之本,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们的国策。我过去没干过这项工作,但这份工作分量之重我是知道的。
我本事不大,创业更显得难了。没有办公室我倒不怕,没有兵,光杆司令可不行。招兵,说起来不难,但要招不怕苦累、不怕麻烦、甘当“穷”公仆的兵,可不容易。好在志同道合者大有人在。很快我就把局机关的人马和乡里的土地管理人员配齐了。
上面有了人,下面有了“腿”,第一步就是跑,跑遍全县每一个角落,抓到大量浪费土地的第一手材料,也抓到了节约土地的经验。接下来就推广好经验,纠正乱占风。有个乡,几十个专业大户均有违法占地盖私房的行为。这些大户几乎都是兴办乡镇企业的带头人,上有人护,下有人捧,抓而不动,纠而不改,我们就向县人大、县政府如实汇报。县人大立即进行了实地视察,县政府很快发出立即纠正的通知,我们就趁热打铁,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拆除了一些“钉子户”的私房,这下子就把全县土地管理的局面打开了。
对“钉子户”,我们硬碰硬,以刚克刚;对困难户,我们只能是以柔化柔。大陇乡农民戴大河,违法占用耕地建私房。我去他家一看,见他的妻子久病在床,原有老房确实破旧,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我们就用以心换心的办法,同他促膝谈心,帮他出主意发展生产,组织力量给他维修老房。戴大河深受感动,自觉拆房还田,还成了《土地管理法》的义务宣传员。
“拆房还田”是个被动的办法,最好是“主动造地”。我们在马桥乡发现群众再造耕地和养殖水面的劲头很大,就把这个情况向县政府作了汇报。县里很支持,一个再造可用水面和耕地的热潮在全乡展开,一个冬春开挖养鱼塘、营造饲料地1030亩,使马桥土地大大增值,农民大大增收。
5年来,我们没要国家投资,而是高举国策,东奔西跑,南呼北喊,组织开发农、林、水面积16661亩,其中耕地5000多亩,净增耕地4000多亩,基本做到一年开发可保5年建设用地。
这些年来,我的工作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的,我发觉,自己的感情也融进当涂这片土地了。我还得努力,为子孙看好土地这个大饭碗。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蛇园“访”蛇
本报记者李而亮
刚把头伸进蛇房,我吓了一大跳。只见头顶挂的、地上盘的、门边缠的、扶手绕的,到处都是蛇,颜色阴森、身粗体长,着实吓人。要不是饲养员一再告诉我这房里全是无毒蛇,现在正是冬眠时期,你不踩痛它,它决不会咬人,谁也没胆量往里再跨进一步。
好不容易在蛇群里选了个立足之地,饲养员就用铁棍拨动团簇在一起的蛇堆。别以为冬眠的蛇是熟睡的,只要稍一撩动它,那凶相马上就露出来了。一条条蛇扭动着身躯,张着血红的大嘴,向打搅它们好梦的铁棍咬去。饲养员神情自若地向我们介绍道:“这里的无毒蛇有锦蛇、金环蛇、灰鼠蛇、松花蛇、乌鞘蛇等上10个种类;毒蛇有眼镜王蛇、眼镜蛇、五步蛇、蝰蛇等,也有近10个品种。”
导游小姐引我们参观毒蛇房,用手抓起一条会主动进攻人的剧毒眼镜王蛇。那毒蛇鼓起颈帮,发出“呼呼”的声音,令人望而生畏没人敢往前靠了。
广西“水上门户”梧州市,最有名的也许算得上是梧州蛇园了。它不仅是我国也是远东最大的蛇类人工管养、保护和出口基地。依靠广西丰富的蛇资源,过去这里是供外贸收购、出口的蛇仓,每年收购、饲养、出口的蛇达50多万条。自从国家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之后,活蛇出口量逐年减少。收购到这里的蛇,在供观赏、旅游、药物加工等综合利用方面派上了新用场。1988年,由田纪云同志提名,正式改名为梧州蛇园。
到蛇园观蛇,对游客产生一种既新奇又冒险的吸引力。正是这样的诱惑,使蛇园自开放以来,每年来“蛇之王国”的境内外游客达10多万人。在这里,你可以在最近的距离中观赏到群蛇的千姿百态,可以目睹扣人心弦的蛇与獴大战,还可以亲自捉拿活蛇来练练自己的胆量。目前蛇园正在筹建蛇类博物馆,据说以后来参观,能在蛇园看到世界上所有蛇类的标本。
如何保护利用蛇资源?蛇园经理曹永强向我介绍说:目前蛇的出口和加工利用,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计划内。发展蛇类的人工养殖,是保护利用蛇资源的必由之路。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蛇的人工繁殖已基本成功。但由于蛇必须以活体动物为饲料,集中饲养又容易得病,导致人工繁养成本较高,所以实行大量人工繁养还有不少难度。现在蛇园主要是过渡性饲养,如果人工繁殖的其它难关解决,在农村进行大量人工养殖,这肯定是既利生态又能发财的大好事。
走出蛇园,能将不少人原先怀有的对蛇的恶感变为好感。蛇既是人类大害老鼠的天敌,又是人类珍贵的药用材料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本身是一对矛盾,就看我们怎么保护好、利用好它了。(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新闻

  辉煌隐去时的风波
本报记者刘杰
宋燕,合肥酿造厂制醋工,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厂优化劳动组合中,自己提出“待业”,在厂内外引起一场风波。
苦出来的辉煌
宋燕,珍藏着一摞证书:省商业系统劳动模范、市先进工作者,学雷锋树新风先进个人……
1983年3月,高中毕业的宋燕进厂当上了制醋车间翻缸工。酿醋行业又苦又累,翻缸更是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活,宋燕手持木锹,每天要翻20缸醋料。那大缸里盛料四五百斤,翻一缸料要弯腰500余次。干一天下来,衬衣全湿透了。在高温和刺鼻的酸味中,宋燕在醋缸边一干就是10年!3000多个工日。按厂里统计,她弯腰150多万次。许多工友调走了,可她没有……
厂里“发现”了这位言语不多又能吃苦的姑娘,报材料,请记者,新闻媒介也乐于赞美这种任劳任怨的品德,也夸奖她参与精心酿制的黄山牌庐州陈醋。厂长在职代会上说,新闻媒介对宋燕的赞扬“激发了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走出琼楼心太寒
宋燕年龄渐长,过度的劳累使她觉得身体不适。她说,开始累是累点,睡一觉劲又回来了。五六年以后不行了,有时腰痛得只好蹲一会儿,有一次还晕倒在缸边。她开始有了新的想法,自学了幼师函授。终于有一天,她把幼儿教育专业证书拿到厂政工科,想调换个工种。可有人说:你是先进,一言一行会影响“下边”。那意思是,劳模再苦也该忍着,别由自己想着换工作。几天后她的专业证书被无声地退回了。接着,她被任命为制醋班长,各种荣誉继续接踵而至,宋燕却觉得支持不下去了。因为正式工大多走了,频繁更换的临时工、合同工技术跟不上,作为班长就更累了。
去年3月,厂里实行改革,优化劳动组合,宋燕期待着有人找她谈话,给她换个工种。可是她的希望落空了。终于宋燕宣布,她不再参加制醋车间的承包员工组合。
劳模能不能自己挑工作
宋燕的事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年初,记者来到合肥酿造厂,厂长、工会主席正和宋燕谈话,一见记者,全都沉默了。
记者和厂长作了交谈。厂里几个领导碰过头,认为厂里对宋燕是无愧的,所给的荣誉超过了她的贡献。当然,在是否换换岗位的问题上,对宋燕确实疏忽了。可她为什么不早说?要签合同了,突然在车间会议上提出她要“待业”,劳模宋燕成了厂里最先提出要待业的人,厂里多被动?厂里怕影响优化组合,几次找她谈话,她没转过弯子。怎么办?只好把她暂调到局工会商店去上班,工资奖金由厂里发。
“当了先进就不能提出自己的选择吗?”记者问工会主席。
“当然可以,劳模也是人。”工会主席回答说:“可宋燕当先进时间不长,想不到树了她这个典型,她自己摔下来了。她一句‘待业’,当时车间四五个正式工都要求‘待业’。宋燕还说,干什么都行,就是不回制醋车间了。”
在局工会商店工作了4个月后,宋燕被召回厂。她这次提出,最好能照顾一下,让她到幼儿园工作。回答是那儿教师已满,她只好到制糖车间干板框活(记者去看过,那机械现在由两名男工在开)。干了4天,宋燕吃不消,双下肢出现浮肿,去医院作检查,诊断是慢性肾炎,已有一年多了。她请了病假。
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宋燕渐渐恢复,受朋友之邀,到一家商店干起了临时收款员。她觉得自己挺适应这工作,就一直干了下来。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到了结尾处。但宋燕还没解开她面前的难题,她已经喜欢上了眼前的工作,可是厂里要她回厂。
厂方的意见是,作为一名曾获得荣誉没几年的年轻同志,这种做法(指自己宣布待业)很不妥当,给厂带来了被动。
记者曾经问过厂长:“病休退休人员中有没有在外做事的?”
厂长说:“有是有的,但他们不声张,谁也不知道,就算了。宋燕不同,她是劳模。”
而宋燕告诉记者:“我想在商店干下去,在那里顺心。收入也不低。”可是宋燕退休在家的爸爸却说:“这怎么行,是劳模,是先进,只要厂里安排,还要到厂里去,死也死在岗位上。”
宋燕觉得,她太为难了。(附图片)
左上图:宋燕报考了中央党校大专班,已学一年半,正在复习迎考。郑成功摄
上图:1984年冬,在制醋车间翻缸的宋燕。娄良龙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见闻录

  走进吊庄一农家
本报记者黄翊明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银川平原上的风还是又硬又冷。车到了芦草洼铁东乡,陷在沙丘里,通过一个小孩借来两把铁锹,折腾了好一会儿工夫。已经下午了,怎么既不见人影,也不见炊烟,向小孩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吊庄”住的是回民,从2月11日起开始一年一个月的“封斋”了。
时近黄昏,北风呼啸,寒气逼人。走进王各村村长禹全有家,只见女主人正在蒸包子。主人招呼我们坐在炕头上,屋里热气腾腾,顿时感到暖和多了。
宁夏的“吊庄”是1983年开始建立的。南部山区的农民移居银川平原时,可以在原地留人,等移民觉得新居确实好了,再全部搬过来。禹全有,这个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移民来的回族青年,过去为了生计,初中还差一期没有毕业,就跋涉几百里到大武口电厂当过合同工,走乡串户跑过小买卖。凭他的文化和见过的世面,到“吊庄”当了村长,派上了用场。
泾源是阴湿低温山区,粮食产量很低,禹全有家每年要缺4个月口粮。来“吊庄”后,一家人种7.5亩地,去年小麦就收了2500多公斤,还有300多公斤黄豆,粮食根本吃不完。有钱了,还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除了用来种地,去年搞运输收入3000多元。他家又买了一台12行条播机,每年春播,无偿借给村里农民用。
当我问禹全有,今年有些什么新打算时,他说:“4间房子虽然还新,可我想今年翻盖成一砖到顶的瓦房,还准备换几件新家具。宅前屋后的两亩宅基地,准备种些果树。今年还准备养几头牛。”
“如今温饱虽然解决了,但是要想富,光靠种粮食还不行。今年准备划出三亩地种棉花,去年人家试种成功了,一亩地就能收入上千元。还打算用手扶拖拉机到城里去搞些副业。我是村长,不仅要让自己很快富起来,还要带动大家尽快靠勤劳致富。”
我们谈兴正浓,从屋外走进两个穿着整齐的四五岁小女孩。禹全有说:“记者同志,我是村长,计划生育也得带头,政府规定,农村回民可以生三个小孩,现在我只有两个女孩,也不打算再生男孩了,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附图片)禹全有和他的拖拉机。本报记者 黄翊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