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小镇风景

  文明村:梦想成真
张小平
编者按:文明村的文明梦正一日日变成现实生活的美丽画卷,这是文明村的幸福与骄傲,也是文明村人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引导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的一首令人奋进的歌。文明村有过漫长而艰难的昨天。今天,当他们初踏富裕路的时刻,没有忘记他们的文明梦,他们扩大再生产,他们集资办学校,他们给灾区寄去一片深情……富裕与文明相伴而来,这也是我们全民族美丽的梦,两个文明一齐抓是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的大事,也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文明村的梦想与现实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到回族聚居的文明村采访,是村民们开着“桑塔纳”、“丰田”小轿车到镇上来接我们的。
文明村在云南省玉溪地区的峨山彝族自治县境内。一打听才知道,文明村的命名不自今日始。
本世纪初叶,这里的回族同胞以贫穷落后和走南闯北而远近闻名。那时,迫于生计,有的“下海”去了阿联酋、新加坡,也有的去了泰国、缅甸,一部分人到台湾落户,还有的读书人进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学习。眼界开阔了,自然崇尚进步和文明。于是,这个原来称为“芦柴冲”、“文沙冲”的回民村寨就在20年代自己更名叫做“文明村”。
当然,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文明村”只是一种企盼。那时,这个回族小村寨,到处是长满了芦苇的沙滩,1910年又遭了一场大地震,加上两次大火,“文明村”自然只能是个美丽的梦想。“解放了,回民村才得救了。可真正改变模样,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是村民们向我们倾诉的心里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农业首先上去了,实现了吨粮田,解决了吃饭问题。接着,他们又办工厂、做买卖,文明村终于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们富起来,离不开国家,离不开昆钢”,这也是村民们说的。
这十几年间,国家在这个民族村和侨乡投了不少资,发放了不少贷款。靠国家的支援,村民们办起了五金厂、木材加工厂,还办起了毛纺厂。从1987年开始,昆明钢铁总公司在新平县的鲁奎山开铁矿,靠近公路的文明村群众在昆钢运输公司的支持下,买了汽车,建起了民族车队,为昆钢运矿石。这下子,可给文明村打开了一条生路、活路、富路。经过七八年的经营,车队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全村390多户,一共有汽车350多辆,几乎一户一台车。用民族车队队长马善志的话来说,一年最保守的运输产值也在400万元以上。国家投资100万元建起的毛纺厂是村里的“高大建筑”,目前正在发挥效益,为村民们创造财富。现在,这个厂生产的麻袋全部供给玉溪卷烟厂做包装用,烟厂是有多少要多少。新上任的女厂长马丽兰对毛纺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文明村的人均收入是470元,现在,还是借用他们自己的话:“上报收入是1820元,实际上,不瞒您说,已经超过了3000元。”
文明村的老支书马善贤感触自然更深。他说,这个村在1970年元月5日震动全国的峨山大地震时死伤几百人,房屋倒塌,几乎夷为平地。现在,全村378户,有300户盖起了带庭院的二层楼房。马善贤家也办起了五金厂,自己有三辆汽车,家庭工厂生产铁锹、铁桶等农家用品,原料来自昆钢,是这个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边角料。据笔者了解,在云南,受到昆钢扶持的民族村或乡镇企业,远不止文明村一家。
文明村开始富裕了。他们不仅物质上富有,精神上同样富有。一直陪我们走访的村乡镇企业负责人合平道告诉我,富裕起来的文明村这几年在云南省已小有名气,与此同时,这个村的遵纪守法在云南也榜上有名。多年来,这个村没有犯罪、进监狱的。全村近2000人,没有一家贩毒或吸毒。他们靠诚实的劳动致富。文明村的人说,有人手上有了钱就吃喝嫖赌,不用到正处。我们可不这么干,我们要扩大再生产。这几年,村里办起了文明运输队、民族车队,还建起了专修各式汽车的桥头修理厂,门类众多的五金厂也办得越来越红火。手上有了钱,村民们首先想到的是办教育,让后代真正成为现代文明人。回族同胞集资20多万元建起了村回民中学教学大楼。1992年大楼落成时,省委书记普朝柱为这所学校题写了校名。捐资的人家得到了政府发的纪念铜牌,上面镌刻着八个大字:“捐资助学,功在千秋”。
在文明村,回族同胞保持着淳朴的民风。这里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村内没有偷盗现象。按照古老的信条,富裕起来的村民每到年节都慷慨解囊,资助村内外的困难户和孤寡老人。1991年安徽遭水灾时,他们没有忘记1970年地震时全国各族人民对他们的支援和帮助。一个早上,村里就集资10530元寄给灾区。
近年来,文明村的两层楼房越盖越多,家家都有带天井的庭院,宽敞的客厅里配备的是现代沙发和各种高档家具,许多人的家里都安了直拨电话,能和全省、全国各地通话。房前屋后绿树常青,鲜花常开。
文明村的文明梦正在变成现实。
我深深地为他们祝福。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
陈野苹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问题,则是指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历史表明,民族一经出现,民族问题就随之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格局。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流血冲突,甚至酿成局部战争;一些国家以民族为旗帜相号召,民族主义浪潮风起云涌。民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国际组织的关注。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不平等,使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做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重大问题。具体说来,其战略意义在于:其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促进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使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其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全国各地区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人力、财力、技术力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三,有利于巩固国防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击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妄图在我国边疆地区制造民族矛盾、策动民族分裂、实现其侵略野心的阴谋;其四,有利于国际反霸斗争,有利于世界和平,推动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支持世界上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和外来侵略的斗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科学与发展的主题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民族工作大全》将陪伴我们广大的民族工作者迈出坚实的每一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一日千里,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这是作者为《民族工作大全》写的序,本报有删节,标题是编者加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马拉班车”与龟兹故城
牛桂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出门坐车,自然免不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是,你听说过马拉班车么?
坐落在天山南麓的新疆重镇库车,就有这样的“马拉班车”。
库车古称龟兹,历来以地处丝绸之路要道而著称于世。远在汉朝时期,中央政府就曾在此设置西域都护府,统辖“三十六国”,是古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东汉名将班超任西域都护时,曾经在这里居住达11年之久。到了清代,这里才被改设为州,并更名库车。辛亥革命后,又改为库车县。
由于历史的发展,库车现在所处的地位虽不如前,但仍不失其泱泱大县之风姿。城内,楼房栉比,马路纵横。宽阔的沥青路面中间,都隔有整齐的绿化带,桃红柳绿,景色宜人。城外,东郊机场有班机起落,从这里乘飞机可达南、北疆各地,到乌鲁木齐也不过两个小时,非常方便。
不过,真正的龟兹原址却并非此地,而是在此西南的库车老城。用本地人的话说:没有到过老城的人,就没有到过真正的库车。
老城距新城约有三公里之遥,平日往来游客很多,星期日更甚。倘若肯出三角纸币,便可搭乘一趟“马拉班车”,免去腿脚之劳。这“班车”说来简单:就是一辆较大的架子车,前边套马,上搭凉棚,内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地毯,既厚实又软和。乘客大都盘腿或跪坐在地毯上,完全是当地维吾尔人赶巴扎(集市)串亲戚形式的发展。“班车”并无一定时间,旅客坐满后即从新城发车,到老城后再载客返回。笔者曾有幸搭乘这趟“马拉班车”。赶车的维吾尔族老大爷见有远方来客,特邀我到车前与其并肩就坐,算是特殊照顾。一路马铃丁冬,缓缓而行,游哉悠哉。车上冬不拉乐声悠扬,女乘客歌喉委婉;车下行人三三两两,花帽长裙;路旁小桥流水,田园农舍,绿树成荫,竟然禁不住使我在这万里塞外想起关汉卿所描写的“家家掩映渠流水”的《杭州景》来。真是别具一番情趣,妙不可言,非亲临其境者不能体会。
老城与新城风貌迥然不同。
昔日的行政区坐落城东。曲折的街道两旁,巍峨错落的旧式楼房雕棂镂户,古色古香,过去描金绘彩的各色油漆虽然大都剥落,但雄姿不减当年。一家家国营商店和生产各种民族传统工艺品的个体手工作坊杂处其间。沿街西行,只见一条宽阔的干河床穿城而过,河床上横跨一座带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团结新桥”。桥系当地各族军民近年所建。据说,早先桥头曾有一座牌楼,上书“龟兹古渡”四个大字。既云“古渡”,可见此即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处;亦可知牌楼系后人所立。可惜的是这“后人”距我们的年代也过于久远,古老的牌楼已经毁于1958年的大水,实在是一大憾事。
桥西是老城的主要居民区,也是真正的热闹所在。近午时分,从四面八方来赶巴扎的人群,把整个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街道两旁,不计其数的窄小铺面和个体货摊几乎连成一片。在这众多的商品中,值得一提的首推库车小刀。维吾尔人的习惯,青壮男子的腰里如果不别一把小刀,简直算不得一个男子汉。而库车历来就有制造刀剑的传统。近年来,鞘口镌刻维吾尔文“新疆库车”字样的小刀,不仅誉满新疆,足以与著名的英吉沙小刀相媲美,而且开始出现在北京、广州的市场,倍受中外顾客欢迎。
忽然间,我在一个地摊上看到许多尺把长的、通体用木头刻成的旱烟袋,不禁暗中纳罕:这在内地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新疆是从来不用的。新疆人除抽纸烟外,平时都是自己用纸条卷“莫合烟”抽。此地因何竟有此物出售?再说那木质烟锅如何耐得烟火烧烤?莫非这也是什么古代遗风,不料友人将此意翻出后,竟惹得银须垂胸的卖货老人和周围的“阿恰”(大姐)们一个个笑得前合后仰!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旱烟袋”,而是为免尿床专为男婴导尿的用具,男婴入睡后,有尿即可顺“烟锅”“烟管”排到床外。听到这里,连我也为自己的无知忍俊不禁,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巴扎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饮食地段。各种小吃摊一个挨着一个,成排的羊肉串在炭火上滴着黄油,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刚出坑的“艾买克”馕,珍珠粒似的羊肉胡萝卜“帕罗”(抓饭),热气腾腾的薄皮烤包子,堆得小山似的西瓜、哈密瓜,芳香扑鼻的无花果,以及各种葡萄、石榴、蟠桃等,无不使人垂涎欲滴。
朋友,如果你有机会西行,请一定去库车小游。当然,千万不要忘记搭乘那难得一见的“马拉班车”。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不懈逐梦人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导演张旭小记
南瑶
作为女导演,张旭的内心世界似乎理所当然比平常的女人更丰富、更浪漫,如同她画笔下喜用、擅用的紫色,浓淡各异,扑朔迷离,因为她有太多太多生命的感悟要与世界交流。
作为女人,张旭朴素、淡雅,宛若一朵幽幽的紫丁香,以独具的韵致与清香释放着万种风情。这浪漫早已脱开了小家女人的浪漫情调,不仅融入了知识女性对人生丰富细微的领悟,还在超拔中结晶出一份清醒,一份执著。于是,浪漫女人张旭不但可爱,而且更为可敬了。
1986年,张旭带着剧组一班人在海南岛的深山老林里苦战了两个月,拍摄了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大林莽》。今天看来,《大林莽》虽然没有时下一些电视剧那样引起热烈的公众效应,但却一直颇受行内人的垂青。张旭说,为了这部片子,她真是拚了命了!拍片回来体检时,又黑又瘦的她几乎没有什么脂肪,医生皱着眉头说:“你哪里还像个女人?”
“不像女人”的张旭依旧马不停蹄。1990年,张旭寻梦般来到云南丽江。浓郁神奇的纳西族东巴文化让她为之深深地迷醉,原定一个月的采访计划,张旭整整扎扎实实苦干了半年!她循着当年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博士的足迹,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地采访、调查、拍照,拍摄了大量记录当地纳西人真实生活的照片,其中包括由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的祭师“东巴”主持的完整的火葬仪式和驱鬼仪式。三天三夜的火葬仪式,张旭抱着照相机,忘记了害怕,忘记了饥渴,忘记了困倦,她只是庄重而又激动地按动着快门。这上千幅珍贵而精美的照片去年4月在墨西哥驻华大使馆展出时,人们无不睁大了眼睛,那不是一个“奇”或一个“美”字所能涵盖得了的。随之,她的专题片《神秘的东巴文化》也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许多国家播出。
然而,让人们刮目相看的张旭,却不仅仅是这些。东巴文化真把张旭的“魂”给勾走了。今天张旭的案头不仅摆满了有关东巴文化方方面面的资料、书籍,她还操起了画笔,痴迷地踏上了她梦中的理想路。艺术之路虽然艰辛,张旭却乐此不疲。她的老师、纳西族著名画家张春和评价她说:“张旭悟性极好,想象力丰富,创作时没有框框,很有自己的风格。”去年,受德国海尔布隆市斯塔特剧院的邀请,《张旭张春和当代东巴画展》在那里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说起东巴文化,思路敏捷、言语缜密的张旭就像打开了自己的宝匣子,每一个宝贝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她说她庆幸自己找到了自己的路,研究她所热爱的东巴文化,画东巴画,用尽今后几十年的生命,她都嫌短!这时瘦弱的张旭,便有了一份不可动摇的震慑力,感染力。
的确,你不能不被她感染,因为她的激情,也因为她的执著,如同扑面而来的紫色,大片大片的,朦朦胧胧的,一丝一缕的,她牵着你的心不由自主地游向她理想的王国,那是一个女性的心灵铸造出的王国,如梦似幻,却也惊心动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红杏”出“墙”
华菊仙
近两年,不管是在高原古城拉萨,塞上江南的银川,还是天山脚下的明珠乌鲁木齐和四季如春的昆明,漫步街头,到处可以听到丁丁当当的拆墙声和噼噼啪啪庆祝店铺公司开业的鞭炮声,人们纷纷走出“围墙”,走向商潮滚滚的大市场。如同红杏出“墙”,报道边城春色。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沿七星路东去,街道两旁崭新的快餐店、时装店、礼品屋、信息公司等招牌五光十色,十分引人。很难想象在一年以前,这里还是自治区党委大院的高高的围墙。打开城门,敞开山门,拆墙开店建厂是自治区领导为加快对外开放提出来的。区党委机关大院带头拆墙,各机关纷纷响应。据南宁市办公厅统计,从1992年下半年以来,南宁市拆墙开店超过万家,面积达14万平方米。
贵阳市过去关门闭户占60%的几条主要街道,现在商店鳞次栉比,很难找到不改铺面的住房了。号称为“贵阳第一街”的中华路,在2.7公里的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排着服装、百货、饮食、食杂等1000多家店铺。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贵阳,途经中华路时感慨地说:想不到地处内陆的贵阳,也有像北京王府井那样繁华的街道。贵阳不仅市中心热闹,全市700多条路、街、巷中,任何一条小街都开有店铺,大都经营着群众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
乌鲁木齐的市民刚刚迎来1993年的新年,到春节前办年货时猛然发现街道大墙两边,出现许多五花八门的公司和店铺。该市统计,1992年新增个体工商户1118家,私营公司有300多个,从事第三产业的集体和国营企业800多家,增幅之大,为该市历史上所罕见,其中相当部分就属于“拆墙开店”型的。
古城拉萨,1992年夏天各大机关纷纷拆墙开店搞第三产业,至今已过去一年多了,市场风愈刮愈烈,漫步街头,不断有新的店铺开张,城郊农民也赶着骡马、牦牛进城做生意。云集拉萨的各地商贩,将传统的商业小区八廓街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商品市场,还有好几条中心马路也十分繁华。据拉萨市工商局统计,1992年拉萨市的个体户已达10277户,从业人员1.3万多人,总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在10多万人的拉萨市内,10人中有1人在做生意。拉萨人过去常为吃菜发愁。现在市内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菜市,高原古城有了自己的风味饮食区,在这里可以“品八方美食,尝四季时鲜”。
走出“围墙”的边城各族群众,正走向日益红火的明天。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湘西妹子“半边天”
湖南湘西大山深处,有一群生动活泼的苗族妹子,她们开荒种果、加工办厂,大办企业,发展商品经济,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在市场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您瞧(右图上)苗家妹子舞动纤纤玉指,飞针走线,描绘着湘西的今天和明天。这是湖南泸溪县苗绣厂组织千余名苗家妇女,加工生产苗绣被面、背裙和壁挂等工艺精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昔日“糠粑野菜半年粮,冬无衣被御寒霜”的山姑们,如今手中有了钱,消费水平也提高了。这是花垣县苗族姑娘在市场上选购衣料(右图中)。
吉首市的苗族姑娘也用自己百灵鸟般的歌喉,歌唱新的生活(右图下)。这是她们劳动之余在对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使大山深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龙启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