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下一心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
任仲平
内容提要:今年是我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要在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调控体系三个方面“整体推进”,并在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微观基础和宏观体制两个层面“重点突破”。今年出台的改革措施,广泛触及许多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制度创新、利益调整和具体操作上的难点,因此是一场攻坚战。
当前是我们展开改革攻坚战的最有利时机。我们有勇气、有决心去攻克体制改革中的重重难关。否则,会丧失难得的历史机遇,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甚至有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高额通胀和经济低速徘徊并存的窘境。
要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今年改革攻坚战的新特点。就改革的对象看,由双轨并存制改为市场经济单轨制,会深刻触动双轨制下所形成的既定利益格局,需要积极投身改革的同志勇于自我革命。就改革方式看,由自下而上的自发推进,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转为自上而下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这是一个大的转变,必须有新的适应能力。就改革的进程看,由“单项推进”、分批操作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更加需要服从中央的指导,维护中央的权威,树立全局的观念。就改革的指导看,从主要靠政策推动到主要靠法制规范和保障,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指导改革,管理经济。
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决定性的取胜之道在于上下一心,同舟共济。一要在认清大局上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千万不能认为“改革是中央的事,发展是自己的事”,不热心于改革。二要在为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和更为有利的经济环境方面真正做到上下一心。下决心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切实抑制通货膨胀。三要在坚持两手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各级领导要善于体察民情,注重理顺情绪,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确保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要抓好“菜篮子”、“米袋子”等一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不能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而置群众生活于不顾。             
今夕是何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一再强调,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向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攻坚年。元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指出,“1994年,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新的一年,我们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精心组织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工作”。1月28日朱镕基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1994年的改革和发展任务都很重,人民关心,世界瞩目。能否打好这场改革攻坚战,是对我们的一场严峻考验。”随后,李鹏同志又在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把今年改革攻坚战的内容集中概括为三条:“一是组织好财税、金融、投资等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二是继续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三是在充分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推进价格改革,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
这些引人注目的讲话向我们传递了两条重要信息:第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配套的新阶段。今年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多年来,改革措施出台最多、最集中的一年,而且改革的规模、范围、难度、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二,今年的深化改革将要在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调控体系这三个方面“整体推进”,同时又要在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微观基础和宏观体制这两个层面“重点突破”。这些改革措施可以在今年基本成型,明年将为广大人民所熟悉,后年中国将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新年伊始,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攻坚战已拉开了序幕,中央关于宏观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微观体制改革将要在国务院选定的全国100家左右的企业先行试点。我们要充分认识今年改革攻坚战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全面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精心组织,分类指导,保证这些改革的顺利实施,坚决打胜改革攻坚战,进一步发展当前的好形势。
(一)
为什么要把今年出台的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措施称之为改革的攻坚战呢?这主要是就改革的深度和难度而言的。从总体上看,今年出台的一些重大改革方案,广泛地触及到了我们经常谈论的许多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利益调整和具体操作上的难点问题。比如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案,就深刻地触及到了公有制经济的产权界定和实现形式问题,同80年代的企业改革主要是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不同,现在的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决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比如说,在建立要素市场的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界定这样深层次的问题,这同“资本市场”的概念一样,都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又比如说,各项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方案特别是分税制的改革方案,涉及到对宏观调控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科学划分,深刻地触及到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在经济管理上必须加强中央的权威,各项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同时又要继续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改革以来试图解决也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所以也是一个属于攻坚碰硬的难题。至于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大市场,更是涉及到打破部门垄断、地区垄断的利益格局调整问题,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正是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制度创新和利益调整的深层次、高难度两者兼而有之的意义上,才把今年的深化改革方案称之为攻坚战的。攻坚者,硬仗也。
既然改革的攻坚战如此艰巨,而且又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什么要把这么多攻坚碰硬的任务放在今年集中出台呢?这里有一个对已经酝酿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改革攻坚任务能否再往后拖延的时机判断和选择问题。就时机判断而言,尽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改革难关一定要过。而且,当前正是我们展开改革攻坚战的最有利的时机。首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这就使我们得以一举摆脱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观念缠绕,可以在没有任何思想顾虑和障碍的情况下,义无反顾而又矢向一致地大胆推进各项深层次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其次,在过去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已先后经历了不少难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加了对付复杂情况的能力。而且这次推出的各项改革攻坚战的方案都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长时间精心周密的调查研究,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的,既符合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又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尽可能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因而可以形成攻坚碰硬的改革共识,而减少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自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工作都打开了新的局面,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市场供应十分丰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而前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或正在获得有效的解决,这就为全面推进改革攻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和社会环境。
如果我们错失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没有勇气和决心去攻克体制改革中的重重难关,不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就不可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也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甚至还有可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陷入高额通胀和经济低速徘徊并存的窘境。
再就改革的时机选择而言,今年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能不能像有些同志所议论的那样可以再推迟一些出台时间呢?这些同志也许没有想到,财税改革和外汇改革从技术上讲都需要在一个严整划一的日历年度和会计年度起始,否则哪怕是推迟十天半月实际上就意味着再推迟一年。其次还要看到,现在中央财税流失十分严重,中央财政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赤字越来越多,再不改革财税体制,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而进口上升,出口下降,逆差扩大,国家收汇减少,资本外流日增,再不改革外汇体制,也已经难以为继;再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投资饥渴症”久治不愈,竞相攀比速度,规模扩张愈演愈烈,金融扩张已经成为宏观失控的根源,再不改革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剧烈的通货膨胀将会导致严重的政治问题。因此,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如果我们不当机立断,迅速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在深化改革方面迈出较大的步子,在政治上损失将会很大。
(二)
那么,今年出台的改革攻坚战,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相比,具有哪些新的特点呢?我们认为,深刻认识和自觉把握这些新特点,对打好这场攻坚战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就改革的对象来看,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有一个“双轨并存”的过渡阶段,这在我国改革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实践已经表明这有利于减少震荡,避免激进改革一下子使各种问题成堆而使改革本身陷入困境的通病。然而双轨并存的体制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它诱使行政权力与商品经济活动联姻,导致各种利益主体职能紊乱,角色错位,约束松弛,行为失控,以及比比皆是的管理上的漏洞和规则真空。在改革攻坚战中,要逐步把双轨制改为市场经济单轨制,这就必然会触动双轨并存体制下所形成的既定利益格局,而这种利益格局又同80年代的某些改革措施联结在一起,要触动它,不仅会有利益上的磨擦,而且还会有观念上的缠绕、思想上的阻力。因此,即使在前一阶段积极改革的同志,自身也有一个进一步提高深化改革的自觉性,敢于进行自我革命的问题,主动积极地推进经济体制和本部门职能的重塑,否则很有可能成为“半截子改革者”,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第二,就改革的方式来看,80年代的改革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自发推进,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在那个阶段上冲击旧体制的主要动力来自地方、来自基层。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改革的“自选动作”,各显神通地“摸着石头过河”。而领导部门主要是放权让利,因而凡搞改革积极的地方、单位往往得利在先,而领导部门显得“步步为营、节节败退”。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建立新体制需要做的工作方面众多,它们之间又需要紧密协调,这就必须由一定的权威机关制定基本的规则进行协调;同时,由于改革攻坚战不可避免地会触及既有的利益格局,因而改革并不一定会给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带来眼前的利益,做到“皆大欢喜”。这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改革措施都需要进行有组织的努力,克服障碍,才可望得到贯彻。而且,攻坚战所触及到的有关产权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确定,新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贸体制、投资体制的确立,也都决不是可以用自下而上、自发推进的方式实现的,而必须由坚强有力的国家高层权威机构对整个改革进程自上而下地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是放任自流,各行其是往前“拱”,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调,势必加大改革成本,延缓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
第三,就改革的进程来看,在80年代,大多是单项推进,分批操作。由于观念转变有先有后,对旧体制的感受程度有深有浅,有的地方改革积极性很高,“不用扬鞭自奋蹄”,甚至“自费改革”,“拎着乌纱搞改革”;也有一些地方则行动迟缓,并不踊跃。比如农村改革初期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1/3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2/3,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当时中央的方针是“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一时想不通的、跟不上来的,可以等待。而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共同动作。许多涉及宏观经济全局的改革措施需要统一出台时间、统一行动步骤,比如税制改革、汇率并轨,都是如同运动员要听从裁判员的发令枪响以后立刻奔跑一样,决不能你改我不改,也不能愿意干就干,不愿干就不干,更没有任何观望和等待的余地。因此,在攻坚阶段,建立新体制,必须服从中央的指导,维护中央的权威,树立全局的观念,统一认识,统一行动。
第四,就改革的指导来看,80年代的改革,主要的指导方式是政策推动,比如农村改革,中央一年发一个一号文件,农民有“富民政策”和“政策当家”之说,并且老是关注“政策变不变”,而基层干部则始终相当关心“政策的含金量”,希望不断得到来自决策层的“政策优惠”、“政策倾斜”。到了改革的攻坚阶段,指导改革的方式已经并且还将越来越多地由政策推动走向法律推动。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而这在改革指导上就相应地要求改革决策要与立法决策紧密结合,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今年1月1日推出税制改革方案时,便同时推出了经全国人大重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暂行条例(即“一法六条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机制方面的改革全面展开以前,国家也已预先颁布了《公司法》、《股票法》等等。为了适应攻坚阶段由法律推动的改革指导方式,一方面要求立法机关抓紧制订关于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并且适时修改和废止与建立新体制不相适应的法律和法规,另一方面又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求各级干部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指导改革、管理经济。
(三)
认清了今年改革攻坚战的艰巨性、必要性和特点,大家一定会取得一个共识,打好今年改革攻坚战,决定性的取胜之道在于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人心齐,泰山移,攻坚易”。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在改革的攻坚战中,要“上下一心、务求必胜”。就当前的实际状况看,所谓“上下一心”应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在认清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方面,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党中央反复强调,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工作的大局。这个大局的实质就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就是要“高奏改革主旋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自觉地把更多的领导精力集中到改革上来,要围绕中央既定的大方向、大思路全神贯注,心不旁骛,千万不能认为“改革是中央的事,发展是自己的事”,只热衷于发展而不热心于改革。在改革中,要丢掉“小算盘”,不搞“小动作”,反对弄虚作假。这类行为同上下一心是背道而驰的,必须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对深化改革中的消极现象要严肃批评,予以纠正。
二是要在为改革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和更为有利的经济环境方面真正做到上下一心。由于1994年改革力度大、攻坚任务重,经济环境无论如何不能绷得太紧,经济增长速度的计划安排,一定要适当留些余地。这就要下决心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防止由于增长速度指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指标、价格涨幅指标“三突破”而再度引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说过:“我们的一条经验是,发展顺利时要看到出现的问题,发展要适度,经济过热就容易出毛病”。这是经验之谈,也是警策之言。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无条件地服从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坚决不搞逆向思维,花大力气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切实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各地在发展速度上必须从实际出发,坚决不搞横向攀比。
三是要在坚持两手抓的方针、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真正做到上下一心。坚持两手抓的方针,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这是我们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的政治保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改革和建设都搞不成,同时只有坚持改革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稳定。我们现在是在国民经济高速运行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又要在加快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增长。这就更加需要注意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各级领导都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善于体察民情,注重理顺情绪,及时化解矛盾,确保一方平安,确保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环境。要发扬我们党处处关心群众、事事依靠群众、一切为群众利益着想的优良传统,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抓好“菜篮子”、“米袋子”等一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决不能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而置群众生活于不顾。
改革攻坚战的各项重大措施出台两个多月来,总的情况良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前市场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这就坚定了我们把攻坚战进行到底的决心。“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我们相信,打胜今年这一场层次深、难度大的改革攻坚战,一定会迎来我国政治局面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让我们真正上下一心,共同奋斗,乘胜前进!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胸怀大局共商大计
——祝贺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今天,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今年年初,几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同时出台。两个多月来,各项改革方案正在抓紧实施。从各个方面保证这些改革方案真正落实,是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次会议将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对实现今年的各项任务作了具体部署。因此,开好这次会议,对今年和以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一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都有新的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行使宪法规定的各项职权,在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监督机制、推动改革和发展以及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最多的一年。特别突出的是,经济立法被放在立法工作的首位,及时出台了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和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的重要法律,对于推动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呼唤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保障市场经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到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实行已经整整40年了。40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了难忘的历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它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确立的有深厚的现实根基和长久的生命力的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今年改革的任务很重,发展的任务很重,同时要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很好地发挥各级人大、政府和政协的作用,动员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实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必将为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发挥巨大的作用。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以动,智者因机以发。”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难得的好时机。抓住时机,“顺时以动”,“因机以发”,对于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这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认真充分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畅所欲言,共商大计,一定能够为完成大会预定的各项任务做出重要的贡献。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委员长在八届人大二次会议预备会上宣布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举行
大会主席团举行首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在会上宣布: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10日开幕,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应到代表2980人,已经报到的代表2924人,出席今天预备会议的代表2593人。
乔石委员长主持了预备会议。他指出,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乔石说,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把这次大会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真务实、开拓奋进的大会,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他希望这次会议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争取圆满成功。
乔石说,这次会议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和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将列席各代表团的全体会议,听取代表们的意见。
在乔石对这次大会的安排以及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大会议程草案作了说明后,代表们经过表决选出了由163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田纪云被选为秘书长;通过了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
在乔石委员长主持下,到会的137位主席团成员首先推选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担任主席团常务主席。
会议通过了大会会议日程、执行主席分组名单,并决定了大会副秘书长人选、表决议案的办法。会议还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草案、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杨衍银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这两个草案将印发各代表团审议后,提请大会表决。
会议还决定,这次大会期间,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日期为3月16日下午6时。
根据会议日程,这次大会的会期为13天。
(附图片)
3月9日,乔石委员长主持举行了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本报记者孟仁泉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
1994年3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鹏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议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关于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听取和审议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关于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
四、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草案)》
六、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八、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九、其他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1994年3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定
乔石田纪云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女)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女) 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李沛瑶吴阶平曹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
委员们充分肯定八届政协第一年的工作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出席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今天分成49个组讨论叶选平副主席代表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委员们认为,八届全国政协组成后,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很好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提高参政议政的实效,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京丰宾馆,中共、特邀组的委员们畅所欲言,肯定了政协常委会在全委会议闭会期间,通过开好常委会会议,加强对国家重大事务的讨论协商,并积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的工作。特别是去年6月讨论通过的由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政协要继续就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的驻地五洲大酒店,委员们认为过去的一年政协在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方面取得了进展。民建组的委员们说,1993年他们以民建中央名义提出的提案,受到政协提案委员会的重视;在政协提案委员会的努力下,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在香山饭店,政协文艺界和教育界的委员在讨论中认为,在八届政协头一年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更加活跃,从而激发了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24份调查报告,内容大都是有关两个文明建设和统一战线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因而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二十一世纪饭店和友谊宾馆,妇女、民族、宗教等界别的委员们也充分肯定了八届政协头一年的工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对今后政协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对重大问题的协商还需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予以加强,政协的民主监督要配合国家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更切实地展开,对提案的办理工作还有待于继续改进,要使委员的视察工作更富有成效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