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朱镕基在大阪参观访问
本报大阪2月28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今天,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一行在大阪参观了大西衣料公司和正在建设中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
大西衣料公司是专门从事服装批发业务的公司。该公司与中国有22年的业务往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合作越来越密切。现在这家公司经营的进口服装中有60%来自中国。朱镕基副总理参观了公司的商品陈列,并与公司总经理大西隆等进行了座谈。
下午,朱镕基副总理一行来到正紧张施工中的关西国际机场参观访问。
关西国际机场是历时近20年、在濑户内海填海造地修建的大型现代化机场。机场预定今年9月开始使用。届时,它将是日本第一个每天24小时都能使用的机场,对日本关西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朱镕基一行今天参观了候机楼、跑道、停机坪等设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大阪政界经济界设宴欢迎朱镕基
朱镕基会见关西经济界人士
本报大阪2月28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今晚,朱镕基副总理出席了大阪府、大阪市、大阪商工会议所和关西经济联合会共同举行的欢迎宴会。宴会前,朱镕基副总理分别会见了大阪府知事中川和雄和大阪市市长西尾正野。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大阪府知事中川和雄在宴会开始时致词,热烈欢迎朱镕基副总理一行来访。朱镕基副总理在答词中,愉快地回忆起1989年4月,他作为上海市长访问上海的友好城市大阪的情景。他表示相信,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的成功,将为上海与大阪,中国与日本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双方讲话都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等主要随行人员出席了宴会。
又讯今天朱镕基副总理还出席了日本三和集团举行的早餐会和关西经济界举行的午餐会。
在三和集团举行的早餐会上,朱镕基发表了即席讲话。他说,日本关西地区与中国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这是令人高兴的。希望关西经济界今后继续走在发展中日经贸合作的前列。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日本的繁荣,有利于提高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朱镕基还介绍了中国经济和今年改革的形势。
三和银行会长川胜坚二和10多家三和集团骨干企业的负责人也先后在早餐会上讲了话。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们衷心希望三和集团与中国的关系能大步前进。
朱镕基在日本关西经济界首脑联合举行的午餐会上说,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经济改革进行到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将有利于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中国改革只会保护包括日商在内的外商在华利益,不会带来消极影响。他希望,关西经济界继续走在发展中日经济合作的前列,为促进这一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宇野牧、大阪商工会议所会长大西正文和关西经济同友会会长井上义国也分别在午餐会上发表了讲话。他们赞扬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发展,强调关西地区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源远流长,希望双方的经济合作不断扩大。
朱镕基在午餐会上还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
国务院副秘书长何椿霖等主要随行人员出席了今天的早餐会和午餐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政府与武装农民达成和平协议
双方对实现全国民主仍存分歧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2月27日电(记者江树根)经过一周的直接对话,墨西哥政府特派员卡马乔27日晚同武装农民组织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代表就解决流血冲突达成一项和平协议。
这个消息是冲突调解人鲁伊斯27日晚在对话地点圣克里斯托瓦尔市大教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鲁伊斯说,对话双方就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提出的34项要求已“基本上”达成协议,但双方在有关实现全国民主的要求方面尚有分歧。
鲁伊斯指出,下星期日将公布双方和解对话的全部进展内容,以便让卡马乔和萨帕塔民族解放军代表有足够的时间对已达成的协议进行研究,最终使协议得到通过,恢复恰帕斯州局势的平静。


第6版(国际)
专栏:苏丹通讯

  “希尔顿”与“和平村”
本报记者刘水明
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的希尔顿饭店里,一位年轻的欧洲游客饶有兴味地向记者谈起他的观感。他说,他和几位伙伴是抱着“探险”的心情来苏丹的,并且自带了电筒、药品和巧克力、饼干之类的食物,以应不时之需。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现实情况比西方某些传媒所说要好得多!这位游客说:“我们在喀土穆转悠了两天,既没有看到面如菜色的饥民,也没有看到什么倒毙街头的饿殍。看到的是宽阔平直的道路,井然有序的建筑,浓荫蔽日的绿树,整洁美丽的市容。”他后悔不该轻信别人带了那么多“赘品”。他还拍着沙发扶手用惊讶的口吻说:“真没想到,在喀土穆居然还有希尔顿这样环境典雅、服务优良的五星级饭店,还能吃上法国、意大利、德国、墨西哥、印度、中国和阿拉伯风味的饭菜”。
显然,希尔顿饭店是管窥苏丹的窗口之一。记者注意到,这座9层楼的建筑内,3部能载18人的自动电梯整日运转不停。白天,饭店门前车水马龙,各种肤色的客人进进出出;入夜,大部分房间灯火通明,咖啡厅内座无虚席,看来希尔顿饭店的生意相当不错。据说在喀土穆像希尔顿这样的饭店还有好几家。这至少可以说明,苏丹并没有与世隔绝。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苏丹正在全方位地向世界开放。
苏丹的进步和发展是客观存在,如同它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苏丹,记者走访了一座专门收留灾民的“和平村”。这座“和平村”离恩图曼20多公里,居住着约7万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的南方灾民。“和平村”设立了医疗卫生、社会服务、食品供应和教育中心,负责管理灾民的日常生活,向他们分发政府和有关机构提供的物资,从粮食、衣服到饮用水,无所不包。“和平村”内有一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开设了6个班,现有学生775人。
“和平村”是苏丹10年来内战的产物。据统计,战争使苏丹每年耗资1亿美元,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5;使近300万南方人流落北方或邻国沦为难民。内战不止,南方大片土地荒芜,矿山废弃,资源得不到利用,建设无法进行。内战是苏丹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最大障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去年苏丹的国民经济增长率高达9.6%。倘若没有内战等不利因素的制约,苏丹的发展速度自然会更快些。因此,解决内战和南方问题是苏丹南北方人民的共同渴求。苏丹政府为尽早和平解决南方问题正在不懈努力。
除了本国的灾民外,苏丹境内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非洲邻国难民。要保障这些难民体面地生存下来,并非易事。苏丹政府自身的经济负担本来就够重的了,可国际上有些人借“人权”这个幌子,还不时向苏丹政府提出各种非议和责难。凡是考察过苏丹认真而卓有成效的难民救济工作的人,都认为那些指责是不公道的。
从希尔顿饭店到安置难民的“和平村”,记者看到了苏丹的全景,实地感受到这样一个非洲国家的希望和面临的挑战。
  (本报开罗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宣布在波黑“禁飞区”
击落四架塞族飞机
本报布鲁塞尔2月28日电记者张宝祥报道:据北约一位发言人说,星期一上午,美国F—16飞机在波黑西北部巴尼亚卢卡上空截击了6架塞族飞机,并打下了其中4架。
这位发言人说,在经过两次警告后,F—16飞机向这些在波黑上空“禁飞区”飞行的塞族飞机发动了攻击。据认为,这些塞族飞机可能是来轰炸波黑穆族武装力量控制下的特拉夫尼克兵工厂的。这是波黑上空成为“禁飞区”以来,第一次发生飞机被击落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穆族否认违反禁飞规定
 维和部队称尚无确实证据
本报贝尔格莱德2月28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今天波黑塞、穆两族分别发表声明,否认自己违反禁飞规定。其中塞族武装总参谋部的声明说,自安理会决定在波黑上空设立禁飞区以来,塞族飞机一直没有作过飞行;巴尼亚卢卡机场有联合国维和部队观察员,如那里的塞族飞机起飞,这些观察员应当知道。
穆族萨拉热窝电台今天广播说,今天早晨曾有克族飞机起飞,向特拉夫尼克的穆族军工厂发射了导弹。联合国驻前南地区维和部队司令科克将军今天说,目前尚无证据确定哪一方违反了禁飞规定,他认为这一事件不会危及维和部队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排除干扰推进和平
朱梦魁
2月25日清晨,约旦河西岸的一名犹太定居者突然闯入易卜拉欣清真寺,向无辜的祈祷者疯狂扫射,制造了死伤数百人的举世震惊的惨案。
国际社会一致严厉谴责这起屠杀巴勒斯坦人的事件,同时,也对中东和平进程因此而受到影响深表忧虑。巴解组织指出,这是一起有组织的蓄意谋杀,以色列军队必须对屠杀事件承担责任。这一事件对中东和平将产生严重影响,要求对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实行国际保护。以色列总理拉宾对屠杀事件表示谴责,并打电话给阿拉法特主席表示道歉。以色列政府还发表声明,声称屠杀是个人的孤立事件,希望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巴以和谈。血案发生的当日下午,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讲话,谴责屠杀巴勒斯坦人的行为,呼吁双方保持克制态度,并通过国务卿克里斯托弗邀请巴以代表团尽快到华盛顿举行和谈。
屠杀事件在被占领土引起空前激烈的反应。义愤填膺的巴勒斯坦人民在整个被占领土举行罢工、示威游行等各种抗议活动。一些巴勒斯坦派别对以色列的和平诚意提出质疑,要求立即停止巴以和谈。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关闭了哈利勒和加沙与以色列之间的所有通道,并宣布上述地区为军事区。连日来,以色列军警强制镇压巴勒斯坦人民的抗议浪潮,又有数十名巴勒斯坦人被枪杀,受伤者则不计其数。
屠杀事件发生在巴以双方正就实施巴以原则宣言进行关键谈判之际,其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显而易见。在巴解内部,要求停止与以色列和谈的呼声日高。许多巴勒斯坦人愤然质问,如果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生命安全毫无保障,那么与以色列签了和约又有何实际意义呢?为此,巴解方面近日一再申明,在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的安全得到切实可靠的国际保障之前,巴勒斯坦不会与以色列重开谈判。据此巴解于25日宣布,原定28日在开罗举行的巴以和谈被迫推迟。另据报道,叙、黎、约三方已决定暂时中止参与原定于2月28日至3月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阿以双边谈判,以示对屠杀巴勒斯坦人的罪行和破坏中东和平行径的抗议。另一方面,这起屠杀事件激化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刺激了双方反和势力与敌对情绪的滋长。近日,黎巴嫩等地也发生暴力谋杀事件。
就中东大局而言,巴以自治原则宣言的签署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重大转折,有关方面理应为来之不易的和平机会创造适宜的缓和气氛。切实保障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安全,当属以色列占领当局的责任。然而,以色列军警在严禁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拥有武器的同时,却默许犹太移民点实行武装割据,为犹太极端分子行凶造成可乘之机。血案发生后,巴解组织曾向以色列当局提出,应对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实行国际保护,收缴犹太移民点的武器装备,但均遭以方拒绝。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曾经历了难以计数的劫波和磨难。铸剑为犁,和平共处,已成为巴以人民的渴望。在缔造中东和平之际,冤仇宜解不宜结,希望巴以双方以大局为重,排除极端势力的干扰,继续推进和平进程,让血写的悲剧永远成为不再重演的历史!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解讨论惨案对和谈影响
阿拉伯联盟举行紧急会议
本报突尼斯2月28日电记者赵章云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拒绝了以色列对极端主义移民所采取的措施,并希望安理会为保护被占领土巴人作出果断的决定。
巴解执委会成员罗什昨天晚些时候对报界说:“我们在指出以色列政府作出的决定还不够方面是一致的,它没有满足我们最起码的要求。”他说:“以色列人继续在逃避和犹豫,并拒绝谈判拆除定居点和部署保护巴人的国际部队。”
据报道,以色列内阁昨天决定成立调查希布伦惨案委员会,并释放大约800名在押巴勒斯坦人,但拒绝满足巴解提出的解除犹太移民武装、对被占领土巴人实行国际保护等要求。
巴解执委会对安理会保护被占领土巴人抱很大希望。由于美国和巴解对巴解提出的一份要求对被占领土巴人进行国际保护的决议草案存在分歧,安理会决定把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推迟到今晚进行。
巴解执委会昨天晚间在阿拉法特主席的主持下开始举行会议,讨论约旦河西岸易卜拉欣清真寺事件对巴以和谈的影响。除了执委会成员外,所有参加巴以和谈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扩大会议。会议将在今晚继续举行。
据新华社开罗2月27日电据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马吉德今天在这里主持召开了阿盟紧急会议,讨论巴解组织在希布伦惨案后提出的要求。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伯国家中止同以和谈
本报华盛顿2月28日电记者鲍世绍报道:叙利亚、约旦和黎巴嫩的代表团27日通知美国政府,他们将中止与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的和平谈判。此间舆论认为,他们采取这一行动是为了显示他们与巴勒斯坦的团结,并抗议2月25日希布伦发生的流血事件。
阿以谈判原定3月2日在华盛顿举行。美国国务院一位发言人说,叙、约、黎代表私下表示,他们并没有放弃谈判,只不过推迟而已。他们认为,目前的气氛应冷却一下,再恢复和谈。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将回国听取国内指示,同时与华盛顿继续保持密切联系。
以色列驻美大使拉宾诺维奇对阿拉伯国家中止谈判感到失望,认为从上星期五的悲剧中汲取教训,应该是“推进和平进程,而不是终止进程”。


第6版(国际)
专栏:

  国际简讯
韩国建议举行第4次南北工作代表接触韩国统一院次官、朝鲜南北工作代表接触南方首席代表宋荣大28日给北方代表团团长朴荣洙发去电话通知书,建议3月1日举行第4次南北工作代表接触,讨论交换特使的问题。据报道,朝方在26日举行的朝美接触中表示,只要南方首先提出建议,就同意恢复南北对话。
摩尔多瓦举行议会选举摩尔多瓦共和国27日举行了自1991年8月独立以来的第一次议会选举。据罗马尼亚电台援引摩中央选举委员会夜间发表的公报说,全国290多万选民中的73%以上的人参加了投票。选举是在国家陷入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提前一年举行的。
匈社会党举行代表大会匈牙利社会党代表大会27日在布达佩斯举行。大会通过了该党参加5月全国大选的竞选纲领。党的主席霍恩说,社会党“不是要回到原来的体制上去”。他称社会党是一个“民主的左派党”。
罗运输部原国务秘书因“走私罪”被捕罗马尼亚运输部原国务秘书(副部长级)、油轮运输公司原总经理马里内斯库以及该公司3名原经理,因犯有“走私罪”而于最近两周内先后被捕。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本报快讯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28日下令解除戈卢什科的联邦反间牒局局长职务,但未说明解职的原因。
△俄罗斯28日宣布驱逐美国驻俄大使馆一名参赞。3天前,美国国务院宣布俄外交官李森科为“不受欢迎的人”,限他7天内离境。
△美国和越南代表团28日在河内举行政治和经济会谈,包括讨论各自在对方设立联络处问题。这是近20年来美越两国首次举行这样的会谈。
△英国首相梅杰28日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梅杰将与克林顿总统和美国政府其他高级官员举行会谈。
△德国一些地区的火车和汽车司机28日举行罢工,抗议当局的冻结工资和削减福利计划。同日,慕尼黑、柏林等地邮电工人也举行了罢工。


第6版(国际)
专栏:

二月二十七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朱尼耶城的娜佳芭教堂发生炸弹爆炸事件,十名教徒被当场炸死,五十多人受伤。在朱尼耶一家医院外,当这位妇女听到他弟弟遇难的噩耗时,昏厥过去。
美联社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